在教育教学中,在许多方面的把握上,有一个“度”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黄金分割点”。
作者结合当今教育教学现状,就教育教学中教师常常困惑的一些“关系”,如深入与浅出、纠错与融错、讲透与留白、动脑与动手、预设与生成、热议与静思、规范与创新、教学与教“学”、科内与“科际”、教会与教“慧”、教学与共学、“双减”与提质等37个方面的“度”的把握问题,论述了自己的做法和看法。
本书适合广大教师、教育研究人员和师范院校学生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育教学的辩证之道(特级教师任勇教您智慧处理教育教学的37个细节) |
分类 | |
作者 | 任勇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教育教学中,在许多方面的把握上,有一个“度”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黄金分割点”。 作者结合当今教育教学现状,就教育教学中教师常常困惑的一些“关系”,如深入与浅出、纠错与融错、讲透与留白、动脑与动手、预设与生成、热议与静思、规范与创新、教学与教“学”、科内与“科际”、教会与教“慧”、教学与共学、“双减”与提质等37个方面的“度”的把握问题,论述了自己的做法和看法。 本书适合广大教师、教育研究人员和师范院校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任勇,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厦门双十中学副校长、厦门第一中学校长。 已编写和参与编写《任勇与数学学习指导》《年轻教师必听的讲座》《为发展而教育》等90余部著作,在《教育研究》《数学通报》《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各类文章1000余篇。应邀赴各地讲学600余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全国首届“学习型家庭”、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和全国“书香家庭”称号。入选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和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首批专家,福建省名校长和名师培养专家委员会专家。 目录 01.示弱与示强 02.引趣与引深 03.深入与浅出 04.纠错与融错 05.讲透与留白 06.师讲与生讲 07.动脑与动手 08.旧媒与新媒 09.标内与标外 10.考生与考师 11.生编与师编 12.预设与生成 13.设计与实施 14.课内与课外 15.热议与静思 16.传统与现代 17.现代与未来 18.知识与能力 19.智力与非智 20.通法与特法 21.常规与创新 22.导课与结课 23.感性与理性 24.教学与教“学” 25.科内与“科际” 26.科学与人文 27.理论与实践 28.育分与育人 29.无疑与生疑 30.题海与题根 31.有效与长效 32.全体与个体 33.敏感与钝感 34.赏识与惩戒 35.随意与诗意 36.常态与公开 37.双减与提质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辩证之“道” 教育之事,过于理想, 走不动;没有理想,走不远 。星空理当仰望,实地更需 脚踏。当教育理想遭遇教育 现实挑战时,考验着教育者 的教育智慧、勇气和境界。 作为一个教育人,应该看到 教育改革的信心与前景,应 当成为穿越在理想和现实之 间的行者,矢志不移地“用 教育理想追求理想教育”。 理想教育在于“度”,在于把 握好教育教学的“度”。 “辩证之道”是中国古代 的一种哲学思想,它是儒家 思想的核心,即做任何事情 都要有一个“度”,既不能“ 不足”也不能“过分”,切不 可走极端,否则只会是适得 其反。类比到教育教学,在 许多方面的把握上,也有一 个“度”的问题,也都有既不 能“不足”也不能“过分”的情 况。教育教学,把握好“度” 才好,这也许就是教育教学 的辩证之道。 本书结合当今教育教学 现状,就教育教学中一些“ 关系”上的“辩证”话题,宏 观方面的有理论与实践、育 人与育分、现代与未来等, 中观方面的有深入与浅出、 常规与创新、教学与教“学” 等,微观方面的有动手与动 脑、通法与特法、导课与结 课等,共探讨了37个方面的 “度”的把握问题,论述了自 己的做法和看法。 本书不是逻辑性严密的 书,读者完全可以“跳”着读 ,也完全可以“挑”着读。所 说的事是略有交叉的,写进 的内容可能会有小部分重复 。读者在读完此书后,完全 可以“头脑风暴”一番,还会 有许多值得探索的“辩证”话 题,比如“封闭与开放”“教 学与共学”“高等与初等”“多 讲与少教”等等。多探“一事 ”,多获“一得”。 因为我是数学教师,书 中涉及一些数学教育教学和 数学课例,这些内容其他学 科教师基本上能够看得懂, 没有什么太多的深奥之处, 只是为了论证观点或说明问 题或给个实例,数学教师可 以深悟之,其他学科的教师 完全可以类比到自己所教学 科的教育教学之中,迁移运 用得当,完全可以创造出自 己所教学科的“另类精彩”。 教育教学,是从“理想状 态”向“现实制约”妥协,还 是从“现实制约”向“理想状 态”迈进,不断寻找教育在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黄金分 割点”,是摆在今日教育者 面前的一道颇有挑战的难题 。“教育理想高于天,落地 方有百花园。”我们可以先 从书中所说的辩证关系中选 取几个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 中践行,真实体验“度”该如 何把握。 教育教学的辩证之道, 其实就是我们试图寻找“辩 证”话题之间的“黄金分割点 ”。何以“智慧寻点”,我们 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 但我们可以探索一些可行的 方向。 其一,在“心存使命”与“ 执行能力”中“寻点”。心头 永存使命感。前行才有原动 力。但教师的使命感要与执 行能力相结合,否则再好的 “想法”也可能因能力不足而 无法完成,那个“点”可能就 在你想完成的“使命”与你能 有效地“执行”之处。 其二,在“感性情怀”与“ 理性思辨”中“寻点”。感性 情怀,让我们充满激情地推 进教育事业,但教育的复杂 性还要求我们理性思辨,把 “感性”的憧憬与“理性”的实 施结合起来,才可能让教育 的“乌托邦”拥抱教育的“美 好”。 其三,在“锐意进取”与“ 稳中求进”中“寻点”。锐意 进取,让教育教学与时俱进 ,让课程改革步入“快车道” ,但有时“欲速则不达”,教 育改革一定要把握好“度”, 过犹不及“车会偏离”,适度 前行“车到山前就有路”。 其四,在“深化学习”与“ 深度思考”中“寻点”。一个 孤陋寡闻、不学无术的人, 是不可能有什么理想的,深 化学习让我们视野开阔、理 念深化、认识深刻,但学习 仅仅是第一步,只有将深化 之“学”与深度之“思”结合起 来,才能有所悟得,才能寻 得发展之“正道”。 其五,在“积极推进”与“ 进退平衡”中“寻点”。教改 理当积极推进,但教改又具 有其特殊性,许多时候“急 不得”又“等不得”,“等不得 ”就要“进取”,“急不得”就 不能“冲”,“冲”得太快了就 要“稳一下”,教改只能在进 退调试中稳步前进。 “寻点”之道,是辩证之 道,是“中庸之道”,是调控 之道;“寻点”之妙,是智慧 之妙,是勇气之妙,是境界 之妙。 任勇 2021年6月9日 导语 特级教师任勇全新力作。 教您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度,智慧处理教育教学的37个细节。 从课堂教学到教育研究,助力青年教师提升专业技能。 为广大教师进一步突围提出了若干建议,这些建议实用、好学,易于操作。 精彩页 01 示弱与示强 家庭教育理论中,被广泛认同的一个观点:“家长会示弱,孩子才会强大!” 弗洛伊德说:“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和父母的分离。”父母保护、疼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但要想教会孩子独立与自信、责任与感恩,就必须要与孩子剥离开来,给他留出足够的空间,再用示弱的方式推动孩子成长。 家长在孩子面前示弱,可以是学习上的示弱,永远不要让孩子感觉你是万能的;可以是生活上的示弱,吃喝拉撒睡,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可以是成长中的示弱,让孩子处处感觉他要比你厉害,比如家里面的小决策,多听听孩子的意见,等等。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可是生活中“虎父”却多“犬子”。家长不妨学习一下老鹰训练小鹰的方式,让孩子强大起来。 家庭教育中“家长会示弱,孩子才会强大”的观点,我以为在学校教育中,是大可借鉴的。 “教师会示弱,学生才会更强大!” 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张思明,说他的一位导师告诉他:“最好的老师是把学生托起来,而学生还以为是自己站得高呢。”这就是“教师示弱”。 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示弱”,不是无能的表现,它是一种态度,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教学风格,一种教育艺术。 有个二年级的小女生让我猜她编的灯谜“一人犯四错(猜一字)”,对这样的字谜,我基本上是可以“秒杀”的。我能“秒杀”吗?我能说这谜编得很一般吗?不能!她毕竟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能编这样的灯谜已经算是很厉害了!我佯装不解,故意问:“这‘一人’是‘单人旁’呢,还是一个‘人’字,或是‘一人’合成的‘大’字呢?”她笑而不语。我又问:“这‘四错’,在字谜中会是什么样子呢?”她启发我:“你想想,老师是怎么批改作业的?”我激动地叫了起来:“啊!是打×!‘一人’又‘四×’,谜底是‘爽’字!”我们都大笑了起来,我在她的启发下,猜中了。我问她:“好像这个‘爽’字,不一定是二年级学生要掌握的字?”她大声地说:“我的班主任叫李爽!” 打那以后,这个小女生经常把她编的新灯谜发给我猜,孩子的编谜水平日见提高。一个二年级就会编谜让人猜的孩子,其学习原动力是足足的。 曾有个四年级的小男生到我家玩游戏,问我会不会玩“华容道”游戏?我怎么不会玩呢?我写的几本数学游戏的书中,都写了这个游戏。我故意说:“慢慢玩,我应该能玩出来,但步数可能不是最少的,你会吗?”我话音刚落,小男生便噼里啪啦地移动滑块玩了起来,没几下就拨弄成功了。我大加赞赏:“我玩出的时间,至少是你的3倍!”孩子受到激励后,一发不可收拾,又在我家里展示了他玩“汉诺塔”“鲁班锁”等绝活。我刺激他说:“会玩‘立刻疯’‘九连环’‘骰子立方体’才厉害呢。”这孩子带着器具回去玩得不亦乐乎,玩着玩着,孩子玩出了数学兴趣,玩出了思维素养。 “做片绿叶又何妨?”教师“示弱”的教育智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积极践行。 有教师认为,传统的教育观念赋予了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者”“百科全书”“万事通”的角色,使得老师不甘向学生示弱,也不敢在学生面前示弱,长此以往,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有学者指出,示弱是一种能够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妙的处事方式,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表明,教师在教学中真实地、机智地展示自己“弱”的一面,不但不会贬损教师的形象,降低教师的权威,还会因其真、善的展示,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并为教学增添更丰富和更深层次的美的意蕴。 “退一步海阔天空”,示弱能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灵动的课堂氛围,示弱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示弱能给学生激情、自信和体验成功的快乐。 说到“示弱”,不是说教师不能“示强”,其实教师“示强”的机会很多,教师“示强”是学生时时可以感受到的。师者,当“示强”时可“示强”。 教师之强,可以体现在其动力特征的人生观、教育观、成就感和进取心上;可以体现在其学识特征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不断获取的新知识上;可以体现在其人格特征的为人师表、举止优雅、追求完美和律己宽人上;可以体现在其教学特征的情知交融、心灵相悦、动态生成和真实有效上。 其实,教师“示强”也是一门艺术。要悄然无声,不宜为示强而示强;要渐近示强,不宜拔得太高;要学会让位,当学生可强时让学生强;要修炼“强功”,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你能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强。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