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怼画录(捕色者说)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冯杰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看似玩物丧志其实并不丧志的闲书,你想丧也丧不到哪里去。画不好我来写,文不好我找画,我还会让文图互相躲闪不见,捉『字色迷藏』。雪在宣纸上未融化前是雪,融化后就是烂纸了。我喜欢一种『艺术黄花鱼溜边主义』。 作者简介 冯杰,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捻字为香》《九片之瓦》《北中原》等十余部。曾获林语堂文学奖、台北文学奖、《蓝星》屈原诗奖,三夺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四摘“梁实秋文学奖”等。逃过课,卖过菜,种过地,做过银行小职员,是中国文学界的草根传奇。 斩获台湾几乎全部重要文学奖项,被台湾文坛称为“获得台湾文学奖项最多的大陆作家”。 左手书画,右手诗文,在纸笔间闲庭信步,是繁杂世事中且雅且俗、亦庄亦谐、至真至趣的赤子。 目录 序 写给“北中原”的情书 始记 掐荆芥,此处只说不画 第一池 画人物 画苏东坡记 画钟馗记 画诗人记 附一:从捻,从画 附二:画画就是画画 第二池 画翎鳞 画鸟记 画猫头鹰记 画鹌鹑记 画鹤记 附一:晚明文人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初考 附二:虚谷的态度 画鸭记 附:书法家的线条与舅舅和外甥的关系 画鸡记 附:草鸡志 画鲇鱼须记 附:鱼眼上的白 第三池 画草蔬 画艾记 画白菜记 附:熬制菘的汤 画菠菜记 画土豆记 画荷记 附:荷花腼腆 画丹竹记 附:画竹叶之秘诀 画柿记 画瓜记 附一:西瓜里的水声 附二:南瓜精神 画枇杷记 画蒲记 画芭蕉记 画葫芦记 附一:六个葫芦 附二:一瓢饮 画芋记 画梅记 附:梅有悟 画樱桃记 画树记 附:我对色彩的误读 中记歇歇再怼 第四池 画兽虫 画猞猁记 画马记 画驴记 画猪记 画猫记 附:猫的翻译 画羊记 附一:羊的样子 画蝉记 附:蝉有三种叫法 画花大姐记 画蚂蚁记 画狗记 附:狗年狗画狗格 第五池 画杂项 画夜壶记 画墙记 画扇记 附:十把扇子 画壶记 画月饼记 画石头记 画箩头记 画扁担记 画秤记 画纸记 附:色彩的叫喊 第六池 画虚实 画黑暗记 画霾记 画时间记 画鼻涕记 附:线条和鼻涕之关系 画咳嗽记 画造谣言者的十条绳子 附:因为你的线条里没有驿站 画句子记 末记 前言之箭不搭后记之弓 序言 写给“北中原”的情书 记“诗画”冯杰 天光尚暗,黎明在即, 冯杰醒了吗? 也许,冯杰仍在梦中。 可他的“鸡”醒了。虽在梦里 ,他心中有“鸡”,故乡的鸡 。于是,在丁酉年到来的时 候,他画的公鸡已在北中原 的田舍、灶间,抑或是篱笆 院的墙头,引吭高歌了。 已是久远的过去了。二 十多年前,我被人引诱,写 过一部名叫《颍河故事》的 电视剧。当时,这部电视剧 拍摄完成后需要一个主题歌 ,导演说要找高手来写。当 时,我就说了两个字:冯杰 。我力荐冯杰来写。那时候 我还不认识冯杰,可我读过 冯杰的诗。当时的冯杰虽还 在豫北长垣一个小县里做事 ,可他的诗、文已红遍了台 海两岸,并连连在台湾《联 合报》获得大奖。于是几经 周折找到了冯杰。那时的冯 杰是多么年轻,娃娃一般的 质朴秀气!约见冯杰后,见 他虽然年轻,身上并无傲气 ,即刻答应下来。然而此事 反反复复,又是几经周折, 电视剧在中央台播出了,主 题歌唱完了……却并未见到 冯杰的名字。当时我没在意 (抱歉)。冯杰也没在意。 也罢。就此事来看,可见年 轻冯杰的淡泊。 那时候,之所以力推冯 杰,也不仅仅是他诗写得好 ,更重要的是我在他的诗里 读到了两个字:眷恋。对故 乡热土深深的眷恋。这份“ 眷恋”之意,从“姥姥的村庄 ”里跳出来,一字一字地漫 散开去,跨过漫长的台湾海 峡,登陆于台湾的大街小巷 ,使许多在台湾谋生的北中 国人读得泪流满面! 对于河南作家来说,冯 杰有三支笔,可说是“诗书 画”俱佳。在冯杰的画里, 我仍然也读到了这两个字: 眷恋。冯杰的画意里始终弥 漫着对故乡热土的眷恋。就 像是“姥姥的村庄”近在眼前 。炊烟在天空中飘散,泥土 在公鸡的爪子上弹落,池塘 里有蜻蜓戏着荷叶,村路上 有骡子一踏一踏的蹄印,挑 着一抹夕阳的盘柿挂在冬日 的树梢儿,即或是树上那只 警惕的猫头鹰,也一眼睁一 眼闭,虽说是避邪之物,看 人间却并无恶意。 在我看来,冯杰的画是“ 意”在先,技法在后的。他 画的萝卜、白菜是有“素心” 的,他的荷叶是拽着露珠儿 的,他画的小老鼠让人看到 了童年里的“灯台”,他画的 毛驴可以让你听到扯着时光 的驴鸣。在冯杰的画作里我 读到了人间的烟火气,读到 了系在画作里的百姓日子, 这里边有浓浓的爱意和诗情 。 在我看来,冯杰的画是“ 神”在先,形在后的。一个 画家的气质支撑着画作达到 的境界。冯杰的画以人生况 味作底,画意里有他独特的 、形而上的人生大思考。岁 月无痕,这里记述的日子就 像是李逵的那把“板斧”,它 会让你想起砍下去的是什么 ,留下来的又是什么? 在我看来,冯杰的画是“ 品”在先,工在后的。他的 画里有诗性的感悟,有书卷 气为衬的挥发,有对古典文 化的顶礼朝拜,有大真大善 大美为骨的修为和蕴含。意 境端的是取法为上的。 冯杰的画大多是小幅的 ,看去悠然,率性,憨直, 却又像是写给北中国的一封 封册页情书。面对北中国的 大地,面对故乡的热土,他 把爱意铺在纸面上,一笔笔 地勾勒、渲染……这就像是 家乡的“灶火”,以此来温暖 他那颗客居城市已久的、漂 泊的心。 最后,我想以杜甫的四 句诗作为贺语: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 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小。” 李佩甫 (李佩甫,著名作家、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导语 《怼画录(捕色者说)》是冯杰新作。在河南话中,“怼”含鲁莽猛烈状,起意多指作壮汉粗事,作者则将其引申为“讨论”“碰撞”之意。 作者画人物、画翎鳞、画草蔬、画兽虫、画杂项、画虚实,将文作为画来“画”,又将画作为文来“写”,捉字捕色,让文图互怼,其意趣自见,让读者不觉开怀大笑。作者在画笔和写作间闲庭信步,画面或清新质朴、或清新活泼,语言亦庄亦谐、至真至趣,尽显赤子情怀。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散文集。 精彩页 画苏东坡记 苏东坡只是一个符号,没有性别,没有形状。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认可的那一位苏东坡。非男非女,可男可女,中性的苏东坡,零位置的苏东坡。中性非中性,人人都可使用。 实际是“一枝苏”。 全世界只有一个苏东坡,属牛。近千年来,他一直看后世诸多伪苏徒们在附庸风雅,男苏女苏,苏联、苏丹,批量制造不同的苏东坡。他持竹杖,着芒鞋,一路心里暗笑。 在开封元宵节里游走的最多的是糖葫芦,一架糖葫芦有十来个,中间串糖葫芦的是一根竹签。苏东坡相当于中间那一根竹签,糖葫芦和苏东坡无关。我不吃竹签,只是沾了一点苏东坡的甜。 一家报纸搞文化游戏,吴主编让选择“生活在中国哪个时代最好”。年轻时我喜欢表达鲜嫩观念,五十岁以后不再喜欢这类“假设活动”。我说我不选择吧,又没奖金。对方急催,我说肯定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最好。主编说今天不讲插科打诨,是说历史。我说选择宋朝,首都东京离我家近,河北河南之隔,那时黄河在滑县长垣以西,最好能跟随东坡当个书童。 主编高兴地击掌,看!找你这就对了嘛。 苏海博大,我理解得浅。细想,无非喜欢苏东坡“将就和讲究”。狂妄怪癖无非是将就,庄重严肃是讲究。他对提炼文学的讲究,对自身状态当下的将就。一辈子都是一种“游世”状态,人生不“这么”幽默打发便终会有“那么”来临,再宽博的驴子也会气半死和憋屈死,苏东坡会早死于颠簸路上,比岭南那一枝梅花死得还早。 苏东坡的大魅力,我总结为:人生下坡路,境界往上行。越是落魄时,越要抽出时间研究猪头肉的吃法。 晚年他谈人生体会,总结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把一生档案做了总结。内容精练,斩决了断,是一个十斤重的大黑色幽默。幽默一路没打伞就来了。黄州—惠州—儋州,被贬路上多颠簸,一而再,再而三。路上泥泞,要看风景,要有心思这样自嘲。 一位自认是儒商的老板在海南置买新房,让我写字补壁,我翻书,为他抄录苏东坡《别海南黎民表》:“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他说不合适吧?我说这是苏东坡写海南最好的广告诗,单凭这首诗,海南房价可全面上涨。 早春二月,在开封参加一个可免费喝羊肉汤的笔会,和也是苏东坡研究者的庞会长闲聊,他说我的字写得没有苏东坡写得好,我说你讲具体些,他说有形无神。羊肉汤我也不喝了,我说私淑苏轼的自然总行吧? 想想人间还有一位不尿整个世界那一壶的人存在,我也会加餐壮胆。 文好,字好,画好,诗好,词好,美食好,官做得好,喝酒好,心态好,胡子好,呼噜打得好,苏东坡的等等都好。 研究者庞会长还在评价。 我想很多理由不好意思出口,最后,我说:“苏东坡不会使用手机?他也不会玩微信?” 画钟馗记 社会行情上,钟馗造像一直属于“显画”,不是“冷画”。这就需要让人思索了。画钟馗永远不俗,市场热门畅销。画家会死,钟馗不死,朱砂红不死,估计还能画五百年。上至中南海下至隔壁豆腐坊及对门烧饼店,都可张贴使用。功能是避邪,大吉。 唐宋元明清民国以降,社会上一直有鬼闹鬼。大凡有鬼的传承就有钟馗出场。我对县纪委一位小吏说,纪委徽标应是一个钟馗头像,不穿西装,能镇住部分正在赶路的妖怪。 我少年时代学画卖画,看到从道口镇上到留香寨的乡村公路上,钟馗一边不断走动,一边擦汗。 北中原多见的是印制木版年画钟馗像,如滑县木版年画,属于在野的钟馗,尘土飞扬,草纸上沾着草木之气。另一种属文钟馗,带一点朱砂之气。 画钟馗凑热闹的人很多,有赵之谦、李方膺、金农、任伯年、王震、吴昌硕、齐白石、冯杰(自谦排列最后)。其中任伯年属打鬼圣手,画钟馗最多,打开门,门后站的、墙角蹲的、椅上躺的、凳子上坐的都是钟馗。红影子晃荡。理发匠给他剃头,还能从头发里找到朱砂。 三十年前我在河南南乐县一农场参加金融培训,听不懂经济学,又不便抗议,喜欢上课逃学。我闲钱有限,不能搭汽车,便借炊事员一辆自行车,骑到河北大名县城逛荡。原是想看邓丽君故里,后来在书摊上买一本天津出的《迎春花》画刊,冲着封底有一幅任伯年的钟馗,冲着钟馗手持一条绳索和一只露脚趾的破靴。尽管书价高达一顿饭钱,最终还是咬牙买下。 一只靴子引我联想,是否会在撵鬼路上进沙子硌钟馗的脚?一方时间的滴漏代表着任伯年钟馗的细节魅力。 三十多年云烟过去,生活里,乌云和祥云花边云都有,钟馗一直在北中原乡村公路上行走,他吃饭,他剔牙,他听民间祷告,他让人张贴,说世界自有天地乾坤。乙未初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我一本专题谈乡村妖怪的散文集《马厩的午夜》,给我一个和钟馗互动交谈的机会。书中我画了几十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钟馗。饱享殊荣,极大地提高了钟馗胡子的密度和他的颜值。 有评论家赞叹说,如果延伸一下,近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