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反对个人主义(儒家对道德政治家庭和宗教基础的重新思考)(精)/海外中国哲学研究译丛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美)罗思文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竞争以及信仰自主个体的基础上,包括对人权的抽象概念,根本无法有效地处理当今许多最紧迫的问题。这种实践取向也代表当代海外汉学研究中的一条重要路径,即梳理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并将之应用于当代西方政治—社会语境,以用东方智慧救偏补弊,帮助解决西方社会自身伦理与社会问题。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作者罗思文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受儒家启发的替代西方个人主义的方法。
作者简介
王晨光,男,1989年生,陕西西安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访问学者(2016—2017),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思想史。在《文史哲》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出版专著《明清中越交通与越使朝贡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中的先秦法家治理思想研究”。
目录
致谢
引言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在全球背景下做伦理学
第三章 论个人自我的存在与自我认同
第四章 个体自我信念的规范维度
第五章 个人自我的神化:古典自由主义
第六章 走向角色伦理
第七章 家庭与家庭价值
第八章 论宗教与礼
第九章 承担角色之家庭生活的宗教维度
第十章 超越家庭的角色伦理学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序言
哲学“生”于对话,“死”于
独白。哲学的对话,既体
现为同一文化传统内部不
同思想流派、人物之间的
对辩机锋,也体现为不同
文化传统之间的互摄互融
。特别是在走向全球一体
化的当今时代,不同文化
传统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尊
重、彼此交流与融合,显
得尤为迫切和必要。鉴此
,从哲学层面推动中西文
明传统之间的理解与交流
,以“他山之石”攻“本土之
玉”,就成为我们理解外来
文化、审度本土文化、实
现本土思想文化创造性转
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条必
经之路。
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
历程中,有过数次因外来
文化传入而导致的与不同
传统之间的互通,传统哲
学因此而转向新的思想路
径,比如佛教传入中国,
引发了儒学在宋明时期的
新发展。16世纪西方传教
士进入中国,一方面中国
人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和哲
学,另一方面,西方人也
开始了解中国的儒释道传
统,中西方思想的沟通交
流由此拉开了崭新的序幕
。这一过程大体上经历了
三个阶段,即耶稣会传教
士阶段、新教传教士阶段
和专业性的经院汉学阶段
。而自从汉学最先在法国
,后来在荷兰、德国、英
国、美国确立以来,西方
人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和诠
释可谓日新月异,逐渐形
成了海外汉学中国哲学研
究的新天地。特别是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海外汉
学家的中国哲学研究与国
内哲学家、哲学史家的中
国哲学研究两相呼应,一
些极富代表性的海外中国
哲学研究成果相继译出,
这也就为当代中国哲学研
究提供了一些新的理论视
角和方法。
海外汉学是不同传统之
间对话的结果,其范围涵
盖众多的学科门类。其中
中国文学、史学、民族学
、人类学等领域的海外汉
学研究成果,已得到了系
统化、规模化的译介和评
注。与之相较,海外汉学
中的中国哲学研究论著,
虽已有所译介和研究,但
仍处于一种游散状态,尚
未形成自觉而有系统的研
究态势,从而难以满足国
内学界的学术研究需要。
因此应在前人工作的基础
上,将更多优秀的海外汉
学中国哲学研究成果,包
括海外华人学者以西方哲
学视角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成果,迻译进来,以更为
集中的供国内学者参考、
借鉴。正是出于这样的考
虑,我们借助教育部哲学
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
目“海外汉学中的中国哲学
文献翻译与研
究”(18JZD014)立项之机
,策划设计了“海外中国哲
学研究译丛”,并希望将此
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持续
进行下去。
当今之世,中国哲学正
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哲
学的舞台,地域性的中国
哲学正在以世界哲学的姿
态焕发新机。与此同时,
用开放的他者眼光来反观
和审视中国哲学,将会更
加凸显中国哲学的地域性
特色与普遍性意义,并丰
富其研究内涵和范式。我
们希望通过此项丛书的翻
译,使得海外中国哲学研
究作为一面来自他者的镜
子,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
提供新的方法论和概念框
架的参考,助力中国哲学
未来之路的持续拓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