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为主,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从三个层面即物种层面、群落层面和生态系统层面阐述紫胶虫与蚂蚁互利关系的生态效应,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本书共14章,包括绪论、互利关系对云南紫胶虫和蚂蚁的影响、互利关系对紫胶虫天敌群落的影响、互利关系对蝗虫群落的影响、互利关系对蝽类群落的影响、互利关系对蚂蚁群落的影响、互利关系对蜘蛛群落的影响、互利关系对蚂蚁群落物种共存的影响、互利关系对砂仁生产的影响、蚂蚁与产蜜露昆虫互利关系在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中的作用等内容。各部分内容都有具体的试验设计、分析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有翔实的图表数据和图片支撑。 本书可供从事昆虫生态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农林院校昆虫生态学教学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又清,男,1969年生,湖北黄冈人,理学博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环境昆虫研究室主任,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中国昆虫学会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昆虫学会昆虫产业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昆虫学会理事,云南省生态学会理事;入选科技部、教育部和云南、贵州、广东、河北、广西等省区专家库专家。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Journal of InsectConservation、《昆虫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等10余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及《西部林业科学》编委。作为项目负责人曾主持过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行业专项重大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林业局中试项目、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国家林业局标准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源刊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写专著2部,待出版专著2部。获鉴定及认定成果10余项、参与制定标准3项,参与培育植物良种1个;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林科院二等奖1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余名。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紫胶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蚂蚁与半翅目昆虫互利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展望 第1部分 互利关系在物种层面的影响 第2章 互利关系对云南紫胶虫的影响 2.1 引言 2.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分析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气候概况 2.2.3 紫胶种植园 2.2.4 样地设置 2.2.5 试验材料 2.2.6 试验调查方法 2.2.7 数据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粗纹举腹蚁垄断云南紫胶虫蜜露的方式 2.3.2 互利关系对云南紫胶虫的影响 2.4 结论与讨论 第3章 互利关系对粗纹举腹蚁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设计与研究分析方法 3.2.1 样地设置 3.2.2 试验调查方法 3.2.3 数据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云南紫胶虫对粗纹举腹蚁个体的影响 3.3.2 云南紫胶虫对粗纹举腹蚁种群的影响 3.3.3 互利关系有无对粗纹举腹蚁蚁巢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影响 3.3.3 粗纹举腹蚁蚁巢与种群数量的时间动态变化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蚂蚁的付出(cost)与回报(benefit) 3.4.3 蚁巢的变化及应用 第2部分 互利关系在群落层面的影响 第4章 互利关系对紫胶虫天敌及系统中寄生蜂群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与分析方法 4.2.1 自然概况 4.2.2 气候概况 4.2.3 社会经济概况 4.2.4 试验材料 4.2.5 样地设置 4.2.6 试验调查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互利关系对紫胶黑虫种群的影响 4.3.2 互利关系对胶被中寄生蜂群落的影响 4.3.3 紫胶林-玉米地复合模式寄生蜂群落多样性 4.3.4 单一经营模式寄生蜂群落多样性 4.3.5 单一经营模式和复合经营模式下寄生蜂群落多样性的差异 4.4 结论与讨论 4.4.1 对紫胶黑虫的影响 4.4.2 对胶被中寄生蜂的影响 4.4.3 对紫胶复合生态系统中寄生蜂的影响 第5章 紫胶虫蚂蚁互利关系对蝗虫多样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5.2.1 研究地概况 5.2.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主要类群及数量 5.3.2 优势种及常见种分析 5.3.3 物种多样性分析 5.3.4 共有物种分析 5.3.5 蝗虫群落多样性 5.4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互利关系对半翅目昆虫多样性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调查地点 6.2.2 调查及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紫胶虫蝽类多样性比较 6.3.2 紫胶混农林系统中蝽类多样性 6.4 结论与讨论 第7章 互利关系对林地中蚂蚁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7.1 引言 7.1.1 蚂蚁多样性研究概况 7.1.2 紫胶虫栖境节肢动物研究概况 7.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7.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7.2.1 研究地区 7.2.2 研究方法 7.2.3 试验材料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放养紫胶虫对蚂蚁多样性的影响 7.3.2 紫胶虫种群数量对蚂蚁多样性的影响 7.3.3 蚂蚁功能群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4.3 展望 第8章 互利关系对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中蚂蚁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研究地概况 8.2.2 研究方法 8.2.3 地表蚂蚁分析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地表蚂蚁群落物种组成及多度 8.3.2 地表蚂蚁群落多样性比较 8.3.3 地表蚂蚁群落结构相似性 8.3.4 不同样地类型地表蚂蚁群落蚂蚁指示物种 8.3.5 树冠层活动蚂蚁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度 8.3.6 树冠层活动蚂蚁群落多样性比较 8.3.7 树冠层活动蚂蚁群落结构相似性及主要特征种类 8.4 结论与讨论 8.4.1 兼性互利关系对混农林系统中地表蚂蚁群落的作用 8.4.2 兼性互利关系对混农林系统中树冠层活动蚂蚁群落的作用 第9章 互利关系对地表蚂蚁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9.1 引言 9.1.1 物种丰富度与功能多样性的关系 9.1.2 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功能关系 9.1.3 功能多样性在实践中的应用 9.1.4 发展趋势 9.2 材料与方法 9.2.1 研究地概况 9.2.2 样地设置 9.2.3 调查方法 9.2.4 数据分析 9.3 结果与分析 9.3.1 不同样地蚂蚁功能多样性变化 9.3.2 蚂蚁功能多样性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9.3.3 蚂蚁功能多样性与环境变量关系 9.4 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