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超新星纪元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超新星纪元》是“中国科幻之父”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精选辑,其中包括《思想者》、《圆圆的肥皂泡》、《诗云》等多篇获得过“中国科幻银河奖”的经典作品,通过本书,读者能真正领略到刘慈欣的科幻作品魅力,并持续推动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
作者简介
刘慈欣,首位获得世界科幻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文学的最主要代表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连续九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2015年,凭借长篇小说《三体》成为亚洲首位“雨果奖”获得者。因为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巨大贡献,于同年获得银河奖“科幻功勋奖”。
刘慈欣的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其“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目录
西洋
思想者

超新星纪元
白垩纪往事
圆圆的肥皂泡
纤维
诗云
梦之海
光荣与梦想
序言
写给女儿的信:200年后
的世界(代序)
亲爱的女儿:
你好!这是一封你可能
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
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
,在服务合同里,我委托他
们在我去世后的第200年把
信给你。不过我还是相信,
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现在你打开了信,是吗
?这时纸一定是比较罕见的
东西了,这时用笔写的字一
定消失已久。当你看着这张
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
逝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有
200多年了。我不知道人的
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
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
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
记得我的样子。
但如果你在看这封信,
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
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
死亡。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
已经有人指出:第一个永生
的人其实已经出生了,当时
我是相信这话的少数人之一

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
到的,也许你们修改了人类
的基因,关掉了其中的衰老
和死亡的开关,或者你们的
记忆可以数字化后上传和下
载,躯体只是意识的承载体
之一,衰老后可以再换一个
……我还可以想出其他很多
种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不管你们的生命已经飞跃
到什么样的形态,你还是你
,甚至,在你所拥有的漫长
未来面前,你此时仍然感觉
自己是个孩子。
你能收到这封信,还说
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银行
对这封信的保管业务一直在
正常运行,这两个多世纪中
社会的发展没有重大的断裂
,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一件事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其他
的预言大概也都成了现实。
你出生后不久,在我新出版
的一本科幻小说的扉页上,
我写下了“送给我的女儿,
她将生活在一个好玩儿的世
界”,我相信你那时的世界
一定很好玩儿。
你是在哪儿看我的信的
?在家里吗?我很想知道窗
外是什么样子。对了,应该
不需要从窗子向外看,在这
个超信息时代,一切物体都
能变成显示屏,包括你家的
四壁,你可以随时让四壁消
失,置身于任何景致中……
你可能已经觉得我可笑
了,就像一个清朝的人试图
描述21世纪一样可笑。但你
要知道,世界是在加速发展
的,21世纪以后,200多年
的技术进步相当于以前的
200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
间,所以我不是像清朝人,
而是像春秋战国的人想象21
世纪那样想象你的时代,在
这种情况下,想象力与现实
相比将显得极度贫乏。但作
为一个写科幻小说的人,我
想再努力一下,也许能使自
己的想象与你所处的神话般
的现实沾一点边。
好吧,也许你根本没在
看信,信拿在别人手里,那
人在远方,是他(她)在看我
的信,但你在感觉上同自己
在看一样,你能够触摸到信
纸的质地,也能嗅到那两个
多世纪后残存的已经淡到似
有似无的墨香……因为在你
的时代,互联网上联结的已
经不是电脑,而是人脑了。
信息时代发展到极致,必然
实现人脑的直接联网。
你的孩子不用像你现在
这样辛苦地写作业了,传统
意义上的教育已经不存在了
,每个人都可以在联入网络
的瞬间轻易拥有知识和经验
。但与人脑互联网带来的新
世界相比,这可能只是一件
微不足道的事。那将是一个
怎样的世界,我真的无法想
象了,还是回到我比较容易
把握的话题上来吧。
说到孩子,你是和自己
的孩子一起看这封信吗?在
那个长生的世界里,还会有
孩子吗?我想会有的,那时
,人类的生存空间应该已经
不是问题,太阳系中有极其
丰富的资源,如果地球最终
可以养活1000亿人,这些
资源则可以维持10万个地球
,你们一定早已在地球之外
建立新世界了。
你家的周围应该很空旷
,远处稀疏的建筑点缀在绿
色的大自然中。城市化可能
只是一个历史阶段,信息网
络的发展将使城市变得越来
越分散,最终消失,人们将
再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
网络上的虚拟城市将更加庞
大和密集,如果你愿意,随
时都可以置身于时尚的中心

那时的天空是什么样子
?天空是人类所面对的最恒
久不变的景致,但我相信那
时你们的天空已经有了变化
,空中除了日月星辰,还能
看到一些别的东西,地球应
该多出了一条稀疏的星环,
地球上所有的能源和重工业
都已经迁移到太空中,那些
飘浮的工厂和企业构成了星
环。从地面上看,那些组成
星环的东西有些能看出形状
,像垂在天空上的精致的项
链坠,那是太空城,我甚至
能想出它们的名字:新北京
、新上海和新纽约……
也许你现在已经不在地
球上了,你就在一座太空城
中,或者在更远的地方。我
能想象你在一座火星上的城
市中,那城市处于一个巨大
的透明防护罩里,城外是一
望无际的红色沙漠。你看着
防护罩外的夜空,看着夜空
中一颗蓝色的星星,你是从
那里来的,200多年前我们
一家也在那里生活过。
你的职业是什么?你所
在的时代应该只有少数人还
在工作,而他们工作的目的
已经与谋生无关。但我也知
道,那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需
要人去做的工作,有些甚至
十分艰险。比如火星,其环
境不可能在两个多世纪中地
球化,在火星的荒漠中开拓
和建设肯定是艰巨的任务。
导语
《超新星纪元》是蝉联九届银河奖,拿下亚洲首座“雨果奖”;《三体》作者,刘慈欣代表作品。小说描述了一个让人穷尽想象力的世界,一个只有孩子,美好而又可怕的世界。
改编自《超新星纪元》的同名科幻电影正在筹备,即将被搬上银幕!
刘慈欣2016年重磅作品,人类科幻史上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绽放“中国想象力”。
书评(媒体评论)
刘慈欣的作品唤起了人
们对探索和宏观之美的兴奋
感,是对于人类终极问题的
思考。
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
和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
森(William Gibson)相媲
美。
——《纽约客》
他用一系列强有力的作
品,让科幻突破了传统的势
力范围,让科幻文学拥有了
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他用一
部经典让西方世界领略到中
国幻想的强悍,让中西方科
幻交流从此由单向变成了平
等的双向。他用一座雨果奖
奖杯重塑了中国科幻史无前
例、功勋卓著。
——第26届银河奖颁奖

宇宙送给我们一个刘慈
欣,刘慈欣送给我们无数宇
宙。
——《科幻世界》评语
精彩页
西洋
1420年,非洲,索马里,摩加迪沙沿海
这是明朝舰队打算到达的最远的地方,永乐皇帝也只让走到这里,现在,200多只船和2万多人,静静地等待着返航的命令。
郑和沉默地站在“清和”号的舰首,他面前,印度洋笼罩在热带的暴雨中。四周一片雨雾,只有闪电刺破这一片朦胧时,舰队才在青色的电光中显现,“清远”号、“惠康”号、“长宁”号、“安济”号……如同围在旗舰四周纹丝不动的巨大礁石。众多的非洲酋长在船上欢宴三天后已上岸,激越的非洲鼓声从雨中隐隐传来,岸上棕榈林中打鼓的黑人狂舞的身影如暴雨中时隐时现的幽灵。
“该返航了,大人。”副将王景弘低声说。在郑和身后,站着远航统帅部的全体成员,包括7名四品宦官及众多的将军和文官。
“不,继续向前走。”郑和说。
在统帅部其他人的感觉中,这一刻,空气和雨滴都凝固了,“向前?!到哪里?!”
“向前走,看看前面有什么。”
“那有什么用呢?我们已证实建文帝不在海外,他肯定死了;我们也给圣上搞到了足够的珍宝,该回航了。”
“不,如果天圆地方,大海就应有边缘,大明的船队应该航行到那里。”郑和的双眼渴望地看着雨雾深处,看着他想象中的海天连线。
“这是违抗圣命,大人!”
“我意已决,不从者可以自己回去,但最多只能带10艘船。”
郑和听到身后有剑出鞘的声音,那是王景弘的卫士的剑;接着有更多的出鞘声,那是郑和的卫士的剑,然后一切都沉默着,郑和没有回头。
像来时一样突然,暴雨停了。太阳的光柱刺破云层,天水相连处金光灿烂,显示出无法抗拒的神秘诱惑。
“起航!”郑和大声发令。
1420年6月10日,明朝舰队浩浩荡荡,撞开印度洋的滚滚波涛,向好望角驶去。
1997年7月1日,欧洲,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
中国国旗降下后,英国国旗在《上帝保佑女王》的乐声中升起,在旗的上缘接触杆顶时,时钟刚刚走过零点,这时,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已是外国人了。
虽有幸参加交接仪式,但是我也只能站在最后排,所以是最早走出议会大厅的。15岁的儿子在外面等着我,静静地,我们最后看看北爱尔兰。这是典型的英伦夏夜,潮湿多雾,雾在街灯的黄光中轻纱般飘过,拂在脸上像毛毛雨。在幽暗的灯光和迷蒙的雾中,贝尔法斯特像一个宁静的欧洲乡村。这是我度过前半生的地方,一小时后我们会带着所有的东西离开,但我带不走自己的童年、青春和梦想,它们将永远留在这块宁静而多雾的土地上。
本来,中英联络组要工作到下世纪初,但我还是说服领导,早早调到新大陆去。表面上我给自己的理由是:对自己的前途来说,早走比晚走好;但内心深处真正的理由是想尽快远远地离开一起生活了16年的刚刚离婚的前妻,她虽是中国人,但作为领事馆的高级官员,她还要长期留在北爱尔兰。我已经没有希望留住她,就像中国没有希望留住北爱尔兰一样。好在儿子跟我走。
“是你们丢失了北爱尔兰!”儿子愤怒地对我说。在儿子眼里我是国家元首,更准确地说,我是个不称职的国家元首。他认为我应该把俄罗斯再分成更小些的几个国家;他认为我给贫穷的西欧太多的贷款,却对他们提了太少的要求;特别是北爱尔兰问题,他认为我应该以主权换治权,而不是拱手相让……一句话,他认为中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正从我手里丢掉,尽管我只是个副司级的普通外交官。儿子好像浑身都长满了咄咄逼人的精神长矛,这点真像他妈妈,而我的忍让和儒家风度他一点都没继承,反而成了他对我感到失望的原因。他跟我回国不是因为我,而是因为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作为一个外国人生活在北爱尔兰。
一小时后,运送中国最后一批撤离人员的专机把北爱尔兰留在了下面的浓雾中,我们在夜色中飞向自己的新生活。
1997年7月1日,欧洲,巴黎
飞往新大陆之前,我们在欧洲大陆短暂停留。在伦敦时,还能感受到英国人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但欧洲大陆对此似乎没什么反应。一出北爱尔兰,西欧其他城市的那些混乱和贫穷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交通被自行车的洪流所堵塞,空气浑浊。一出巴黎海关,我们便被一大群渴望换到人民币的法国青年围住,好不容易才摆脱他们。同行的其他人还处于“北爱综合征”之中,没精打采地躺在机场饭店中不出来。但儿子硬拉着我去看古战场。
初升的太阳驱散了晨雾,古战场显出一片醉人的绿色。这地方我们不知来过多少次了,特别是在去年,几乎每个星期天我们都要乘英吉利海底隧道列车来一次,每次在这里儿子都要对我进行一番例行的折磨,现在又开始了。像以往每次一样,他站在纪念碑的底座上,慷慨激昂地背诵起小学的历史课本:
“1421年8月,明舰队到达西欧沿海,欧洲惊恐万状……”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