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黑鹤的作品洋溢着宛如屠格涅夫《猎人笔记》般的纯净、优美的迷人气息。他那细腻而又开阔的文笔,使他既能细致到去触摸一缕炊烟的形态,也能呈现大草原那空阔、广袤的面貌,加之他对动物世界极熟悉而流畅的描绘,使得他的动物小说一出手就显示出卓然不凡的艺术品质,让人过目难忘。其作品的语言如蒙古长调般悠长舒缓,壮阔深厚,绵绵地诉说着他对于旷野的眷恋,对于动物的挚爱。 在本套丛书中,读者跟随着黑鹤的脚步走进了那遥远的原始丛林和广袤草原,你会看到:森林中的巨鸟雕鸮、驯鹿与犭罕、草原上的猛犬、野狼、骏马、蒙古牛等动物,以及生活在原始自然环境中的人类。作家用粗犷雄浑的笔调,为我们揭开了草原和森林的神秘面纱,引领读者走进真实的原始荒野,感受正在消逝的古老草原文明和狩猎文明。 文字中流淌出自然的壮美、生命的坚韧与力量,让读者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对生命的钦佩与敬重,深刻的大地伦理赫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包括《犭罕》《天鹅牧场》《驯鹿之国》三篇小说,自然背景由森林转入草原。 作者简介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自然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中国原生猛犬研究者。蒙古族。与两头乳白色蒙古牧羊犬相伴,在草原与乡村的接合部度过童年时代。 著有长篇小说《黑焰》《鬼狗》《黑狗哈拉诺亥》《血驹》《驯鹿六季》,中短篇小说集《狼獾河》《静静的白桦林》《驯鹿之国》《狼谷的孩子》《最后的藏羚群》,长篇开放式散文《王者的血脉——蒙古牧羊犬》《生命的季节——24节气》等多部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榕树下诗歌奖、《人民文学》年度作家奖、茅盾文学新人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比安基国际自然文学奖等多种奖项,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十余种语言译介到国外。拥有涵盖儿童和成年人的广泛读者群。 现居呼伦贝尔,拥有自己的马群,在草原营地中饲养大型猛犬,致力于蒙古牧羊犬的优化繁育,并将幼犬无偿赠送给草原牧民。 目录 犭罕 一 昨夜的风 二 寂静的世界 三 在秋天的日子里 四 敖乡 五 春天的河水 六 风还是那样吹 天鹅牧场 驯鹿之国 序言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意 义 朱自强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虚拟 化。我们总是把应该望向远 方大地的目光收回来,垂落 到巴掌大的手机屏幕上。可 以通国际长途、可以发短信 、可以上互联网的手机,似 乎把整个世界浓缩在我们的 面前。但是,这个便利的机 器里更多的是一个虚拟的世 界,如果以它来代替身体的 实践生活,生命将会越来越 空虚。 我发出这一议论,看似 与动物文学创作的研讨缺乏 联系,可是,实际上却恰恰 是我在思考动物小说的价值 时,心里的突然一动。直截 了当地说吧,有生命高度的 动物文学,具有牵引我们挣 脱虚拟的世界,走向身体的 真实生活的力量。 我在思考动物文学的独 特价值时,努力建构一种思 想和艺术的标准。这一标准 来自以爱默生、梭罗、缪尔 、巴勒斯、利奥波德为代表 的美国自然文学的传统,来 自普利什文的“万物统一”的 世界观,来自汤普森·西顿 、杰克·伦敦、椋鸠十等动 物小说作家的创作实践。我 阅读一个动物小说作家的作 品,评价的尺度也是来自上 述资源。 一个作家存在的真正理 由,不在于写出了作品,而 在于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 艺术世界。我之所以一直关 注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动 物小说创作,其原因正如我 为他在台湾出版的动物小说 集《驯鹿之国》作的序中所 说的: “黑鹤的作品给中国的动 物小说创作增添了颇具价值 的新质,我想了解并思考黑 鹤的创作对中国动物文学的 意义。” “对于动物小说作家而言 ,了解动物习性是‘术’,解 决好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动物 的关系是‘道’。在这个意义 上,小说《驯鹿之国》是黑 鹤的动物小说的原点式的作 品,虽然作品中并没有多少 对动物的直接描写,但是作 品通过能“与森林交谈”,称 自己养大的狼为‘孩子’的芭 拉杰依这一人物所阐释的人 与自然、动物的关系,却是 黑鹤动物小说创作的根基。 ” 我感到,格日勒其木格· 黑鹤的动物小说在努力走进 ,或者说在努力创造一个完 整的“自然”。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现代汉语词典》中,“自然” 一词有以下三个含义:一、 自然界,即大自然。二、自 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三 、表示理所当然。但是,在 西文中,“Nature”这个词的 一个含义是指“大自然”,而 另一个含义则是指“本性”。 在独特而伟大的美国思想家 、诗人爱默生的著作里,“ 大自然”与(人类的)“本性 ”是一致的: 这浩浩苍穹下的小小学 童(指爱默生自己,笔者注 ),明白了他与这博大的自 然竟还是同根而生的。一个 是叶,一个是花,他的每一 条血脉里都涌动着他与自然 的情谊和感通。他与自然所 同之根是什么呢?那不就是 他灵魂的灵魂吗?……属于 自然的美就是他属于他自己 心灵的美。自然的规律就是 他自己心灵的规律。……一 句话,那古代的箴言“认识 你自己”与现代箴言“研究大 自然”最后成了同一句格言 。 (爱默生:《自然沉思 录》) 黑鹤笔下的自然来自他 的实践生活。他的动物小说 当然是虚构的文学,但是, 这一虚构文学的生活底蕴却 与黑鹤的真实经历紧密相连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黑鹤 小时候曾经捕捉到过一只受 了伤的大雁。那只受伤的大 雁本可以飞走,却颓然倒地 而死。成年以后,黑鹤明白 了:“受伤并被人类囚禁的 野雁死于心碎。”他开始思 考:“一只高傲的雁,让我 开始试着去了解关于自由、 尊严、生命和死亡这些词语 在书面之外的含义。”(黑 鹤:《更北的北方》)尽管 身体上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 接触,但是,在大自然面前 ,黑鹤这个“小小学童”是谦 逊的,他只是说“开始试着 去了解”,然而,大自然的 智慧也使他知道,自由、尊 严、生命和死亡这些词语的 真正含义并不存在于“书面” 之中,而是存在于“书面之 外”的融入大自然的身体生 活之中。黑鹤的创作不是为 了表现大自然而走近大自然 ,而是因为有了生命对自然 的融入,才情不自禁地发出 了对自然的歌唱。这样的写 作姿态,我们在梭罗、巴勒 斯、西顿等人身上都能看到 。 所以,为体会、理解格 日勒其木格·黑鹤的虚构动 物文学,我常常会着迷地阅 读他的那些书写大自然的纪 实性文字。在《王者的血脉 :蒙古牧羊犬》一书中,黑 鹤讲到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 雪呼啸而过后的一个黎明, 他亲眼目睹屹立在雪地上的 一座紧紧拥在一起的群马的 雕像——那是被昨夜的严寒 夺去生命的马群。我深深地 被接下来的文字打动了—— 在这些紧紧依偎在一起 的,还散发着牧草气息的冰 冷身躯上,这种更接近于半 野生状态的表情坚韧而平静 。那匹也许最早被生命舍弃 的四腿细长的幼驹紧紧地依 偎在母亲的腹下,在它如湖 冰般湛蓝的眼睛里,我也没 有看到一丝对风雪的恐惧。 而它的母亲,正低下头颅, 试着用嘴唇温暖自己的孩子 ,它们就保持着这种姿势凝 固了。 看过冬天的草原,还有 冬天草原上那些被冻僵的马 群,就会对草原有新的认识 。草原从来不仅仅是绿野牧 歌,更多的时候,它 导语 作者写森林巨兽,猎人格利什克与野兽犭罕,从狩猎,到豢养,再至用猎枪逼离,山林间掩藏着什么秘密?作者写草原雏鸟,“我”由于一场意外,不得不孵养天鹅雏鸟,人祸、天灾、来自自然的危害,失去怙恃的小天鹅能否禁得住自然的考验?作者写自然中的人,可以和森林对话的鄂温克老人巴拉杰依,在现实生活与古老文化之间到底何去何从?书中作者选取最典型的自然场景,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最质朴、亲切的感情呼唤自然的回归,不着一字抒情,却尽显自然博大本色。 后记 2003年8月,生活于中国 北方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 敖鲁古雅的鄂温克猎民迁出 世代生活的山林,下山定居 。 长期以来,敖鲁古雅鄂 温克猎民以游猎和牧鹿为生 ,他们下山之后,与他们世 代一同生息的驯鹿也全部迁 入山下的鹿场圈养。 在北方广袤的森林中, 再也不会响起鄂温克人召唤 驯鹿时摇响兽皮盐袋的声音 了。 但是,有一些鄂温克老 人没有离开森林,他们在寻 找那些走失的驯鹿。 他们等待那些迷路的孩 子回家。 书评(媒体评论) 如西顿那样的作家,中 国过去没有,但后来有了, 那就是黑鹤。他的作品与西 顿、亚当森是一脉相承的。 他写驯鹿牛仔裤,这编 不出来。写蒙古马,写狼, 写大狗,等等,都有实际的 依据。这样的作品,属于“ 自然的母题”。 ——著名文学评论家 刘 绪源 大自然是儿童的第一课 堂,这是我以前读任何小说 时都没有的体会。关于动物 、关于植物、关于风俗人文 的知识,有一些直接出现在 正文的叙述中,有一些以作 注的形式呈现。这些知识很 专业,又很容易懂,你仿佛 觉得,这世界上有些类型的 小说,就是应当作注的。 看故事,看风景,看人 性,看天性,看动物界的悲 欢离合,看人与动物的悲欢 离合,又不时收获一些平常 不关注的知识,这是一种别 有情趣的阅读体验。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 作家 曹文轩 精彩页 一 昨夜的风 林地中长久的沉寂像春日河面上迟迟不愿融化的最后一块浮冰,被孤独的枪声敲碎了。 连格利什克也感觉这枪声震得他头皮发麻。 起初,带着哨音的尖利枪声在寂静的山林之中,越传越远,像一头看不见的猛兽,轰轰作响地一路回荡着飘向远山。一群在山谷松林中栖息的乌鸦被惊起,不安地怪叫着升上天空。 格利什克几乎目睹了那颗大口径铅弹——打破寂静的始作俑者——的飞行轨迹。不过,这颗子弹似乎省略了飞行的过程,在枪声响起的同时,他就看到在它粗壮发亮的脖颈上绽开了一朵小小的黑色花蕊。 它像一座巨大土堆在漫天而来的洪水冲击之下轰然坍塌,将溪水砸得四散飞溅。 格利什克端着枪保持着射击的姿势一直注视着它倒下的地方,那隆起的宽厚脊背并没有再次拱起。 一直在他身边焦急地伺伏不动的秃尾猎犬一跃而起,冲了出去。 他松了一口气,将一直顶在肩上的枪放下,坐了下来,伸直双腿,让一直半蹲半立着血脉不畅的腿放松一下。然后从口袋里取出桦皮盒,捏出一撮口烟,放入嘴里,一缕辛辣悠然从舌尖升起,直抵眉心。格利什克惬意地闭上了眼睛。 有时候,生命的终结总是缓慢而痛苦的。不过,当他拎着枪走到溪边时,一切已经结束了。 它已经停止了呼吸,侧躺在小溪里,像一座突兀出现的小小的岛屿。秃尾猎犬仍然疯狂地在它的身上撕扯着。 这是一头成年的母猝。 格利什克吆喝一声,秃尾猎犬从极度亢奋的状态中有些不舍地抬起沾着血的头脸,站在溪水中喘着粗气。 尽管格利什克费了好大的力气,秃尾猎犬也在他的身边帮忙,却仍然无法将这头巨兽拖到岸上,最终只能将它的头搁在溪边,切开放血。 那窸窣的细微声响就从他的背后传来,格利什克几乎是条件反射地猛地拎起身边的枪,端枪、转身、瞄准,一连串的动作也没有花费一秒钟的时间。刚刚捕获猎物的时候往往是最危险的时刻,猎物的血腥气味会吸引来熊之类的猛兽。 在准星里,一只红色的小动物瑟缩着站在茂密的灌木丛间。 格利什克慢慢地放下了枪。 是一只猝崽,此时正战战兢兢地从溪岸边的一蓬灌木丛中露出头。它的毛色竟然是火红的,像秋天落叶松的颜色。恐怕只有一个多月大吧。 它瞪着一双黑葡萄般圆润闪亮的眼睛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它显然还不理解刚才发生的事,那一声惊天动地的枪响把它吓坏了,当母犭罕倒下来时它因为失去依靠而不知所措,慌乱中躲进了草丛里。 秃尾猎犬此时似乎才醒悟过来,为自己在忙乱中的渎职而惭愧不已,恼羞成怒,咆哮着向这头幼弱的小兽冲了过去。 在格利什克的大声制止下,秃尾猎犬终于还是没有将这头小兽扑倒咬断喉咙,不过还是在它的身边盘旋着,不时发出低沉的咆哮。 犭罕崽被吓坏了,此时灌木丛已经不起任何作用,它跌跌撞撞地跑到格利什克的身边,躲在他的两腿之间。 格利什克呵斥着猎犬,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但这只毛茸茸的红色小兽竟然在不经意间找到了他的手,将他的手指含在唇间轻轻嘬吸,细软的舌头像温暖的水流抚弄着格利什克粗糙的手指。 最开始,格利什克并不知道应该如何安置这头柔软的小兽。它就那样傻乎乎地跟着他回到了营地,笃定地相信母犭罕的魂魄就附在这个干瘪的老头儿身上。当格利什克钻进帐篷时,它竟然也跟着走了进去。 也许是因为太累了——一天之中它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几乎刚刚走进帐篷,就趴在帐篷一角的地面上。直到此时,它才为莫名其妙地走进人类的帐篷而感到些许的惊恐,作为野生动物进入一个狭小的空间时应有的惶恐不安在它的身上只表现为一种无知的好奇,当然还有帐篷中间铁皮炉子打开的炉门中那闪耀的火,野生动物避而远之的火。但疲劳战胜了恐惧,事实上在此时它也确实认为这里是更安全的地方。在帐篷的一角,它缩成了小小的一团——小得不可思议,将头埋入肚腹下面,沉沉地睡去了。 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