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第三版)是《安全健康新知丛书》(第三版)的一个分册。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第三版)主要论述了现代工业风险的现状,风险防范科学的发展、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先进的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理论和方法,缜密的风险辨识、科学的风险评估、有效的风险控制理论和方法。更有实用价值的是详述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和实例以及风险预警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相关内容,同时对事故预测、事故预防、事故应急和风险控制进行了深入介绍。本书具有前沿性、理论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第三版)可供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校、科研单位安全科技人员及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理想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生存于风险的王国/ 第一节 正视技术的两面性 一、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二、两种前途 第二节 生活中的技术风险 一、居家生活中的技术风险 二、技术风险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生活中的化学 四、家庭意外事故风险 五、居家意外的防范 第三节 生产中的技术风险 一、生产效益与技术灾难相伴 二、工业事故和灾难的特点 三、生产事故的特性 四、生产事故的原因 五、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与危害 第四节 事故风险给我们的警示和启示 一、20世纪全球重大事故警示——十大技术灾难 二、让平安的愿望变为安全的行动 三、提高人类安全素质从自我做起 四、防范风险需要采用系统综合对策 第二章 风险防范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第一节 古代的安全防范 一、我国古代的风险防范 二、古代人类的风险防范观 三、人类安全法规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近代安全科学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一、安全认识观的发展和进步 二、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三、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四、安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五、20世纪安全生产拾萃 第三节 安全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及作用 一、安全生产事关我国小康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安全生产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安全生产水平反映我国“人权”标准 四、安全生产事关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五、安全生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 工业风险管理/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风险的概念与术语 二、风险的分类 第二节 工业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国外风险评价发展的历程 二、我国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三、风险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第三节 风险管理基础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二、风险度的确定 三、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 四、风险的分析内容及目的 第四节 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和范畴 一、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 二、风险管理范畴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 第五节 风险管理技术 一、风险管理的技术步骤 二、风险管理规划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模式 四、风险控制技术 第六节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监管体系 一、风险监管体系 二、监测预警体系 三、应急管理体系 四、事后处置体系 第四章 风险辨识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 危险源的辨识 一、危险源及其辨识的概念 二、两类危险源理论 三、危险源控制概念 四、系统危险性评价 五、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实施 第二节 危险源辨识技术 一、危险区域调查 二、危险源区域的划分原则 三、危险源调查内容 四、危险源辨识的组织程序及技术程序 五、危险源辨识的途径 六、危险源数据采集的内容 第三节 危险因素的分类 一、根据危害性质分类的方法 二、根据事故形式分类的方法 三、根据职业健康影响危害性质分类的方法 第四节 危险源的分类 一、第一类危险源分析 二、第二类危险源分析 三、危险源与事故发生的关联性 第五节 危险源分级方法 一、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危险源辨识分级 二、压力容器危险源的辨识分级 第六节 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一、危险源控制途径 二、危险源的分级管理 第五章 风险评价方法/ 第一节 风险评价综述 一、风险评价的作用及意义 二、安全评价通则 三、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四、安全预评价导则 五、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 第二节 风险评价原理 第三节 风险评价的程序与分级方法 一、风险评价的程序 二、风险分级方法 第四节 风险分析方法 一、风险可接受准则 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三、风险矩阵分析法 四、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五、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六、事件树分析(ETA) 七、故障树分析(FTA) 八、因果分析(FTAETA) 九、可操作性研究(OS) 十、致命度分析(CA) 十一、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 第五节 风险评价方法 一、风险评价方法概述 二、LEC评价法 三、MES评价法 四、MLS评价法 五、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六、帝国化学公司蒙德部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 七、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 八、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九、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法 十、日本六阶段评价法 十一、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技术 十二、R=FEMSL评价法 十三、模糊评价法 十四、各种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 第六章 重大危险源评价实例分析/ 第一节 冶金高温作业区风险评价 第二节 农药包装车间的评价 第三节 煤气作业区风险评价 第四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