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法官情缘(广西法院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法官情缘》一书,以黄登林同志的生活经历和成长故事为线索,用丰富的事例、翔实的材料,真实地截取一幅幅历史画面,聚焦一个个生活镜头,捕捉一则则真实事迹,深情叙述了黄登林同志坚守信念、奉献青春、承受磨难、在逆境中奋起的多彩人生,印刻出黄登林同志情感的纹路和思想的肌理,生动再现了人民群众心中的“彝族好兄弟”“登林好法官”。同时,全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编排,多幅照片展示了黄登林同志的成长印迹、工作风采和家庭喜乐,充分彰显出他坚韧、乐观、向上的性情和风骨。可读性强,细节感人,富于真情,具有一种淳朴而浓郁的感染力和催人奋发的精神力量。读了这本书,可以从中感受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深受启迪和教育。
目录
引子
一片丹心铸忠诚
第一章 在那遥远的小山寨
1.么基村的“土堆房”
2.德峨,一个民族风情迷人的地方
3.少年时代的山寨记忆
4.故事里的英雄
5.长大到城里去工作
6.良好的家风家教
第二章 在民族政策的照耀下
1.第一次走出大山
2.师恩难忘
3.彝族少年的歌声
第三章 展翅高飞的雄鹰
1.跨过沙梨坡
2.一副热心肠
3.学会感恩
4.大学的第一次班会
5.不是60分万岁
6.工作岗位的抉择
第四章 走上工作岗位
1.到文物所报到
2.铜鼓是不能随便敲的
3.心中的渴望
4.转岗前坦露心声
第五章 在庄严的国徽下
1.跨入法院大门
2.职业角色的转变
3.第一次出庭记录
4.学会总结庭审经验
5.初学送达法律文书
6.由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
7.党旗下的宣誓
第六章 重返故乡
1.担当,三任庭长的共同情怀
2.法庭,梦想的起点
3.德峨,一个和谐的家园
4.融合,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5.脚印,烙在村屯山寨里
6.我和你,那些难忘的岁月
7.荣誉,根植于大地
第七章 情与法的考验
1.“决不能让裁判文书成为一纸空文”
2.铁面法官
3.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4.法徽闪耀显担当
第八章 情系脱贫攻坚
1.山坳里来了一位外地新娘
2.我们就是兄弟了
3.油茶树挂果了
4.治保主任的秘笈
5.“叔叔,您的嘱托,我都会铭记”
第九章 我的法官爸爸
1.法官爸爸
2.寻访登林女儿
3.女儿的追思
4.十五岁,那年夏天的泪水
第十章 法官的苫乐婚姻
1.第一段婚姻:一年之痛七年之痒
2.第二段婚姻:平平淡淡才是真
3.法官妻子的心声
4.什么才是最好的婚姻
第十一章 有事就找黄庭长
1.沉稳谨慎的性格
2.“有话慢慢说”
3.不摆架子的副院长
4.爱拼才会赢
5.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6.“我要做好人民群众的大孝子”
第十二章 媒体人眼中的黄登林
1.彝族法官:在党的阳光下成长在法的天平上坚守
2.丹心绘就苗乡彝寨和谐画卷——记“全国模范法官”黄登林
3.桂滇黔边界山区的“行脚法官”
4.模范法官的司法征途——追记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黄登林
第十三章 生命定格在48岁
1.这个周末静悄悄
2.假如时光可以倒流
3.天佑神鹰
第十四章 登林之光在闪耀
1.八桂大地上掀起了热潮
2.接过他的法槌
3.登林同志是我们的榜样
4.做新一代“黄登林式好法官”
5.以侠骨柔情守护公平与正义
6.一个法官的担当
7.法徽下绽放的铿锵玫瑰
8.破产审判的“杏林妙手”
尾声:再喊一声“古笛”
后记
附录:黄登林光荣榜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先
进典型就是一座座丰碑、一
面面旗帜,要大力学习宣传
先进模范人物,发扬光大他
们的宝贵精神和人格风范,
引导人们增添精神动力、做
到见贤思齐。近年来,广西
各级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
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忠实履行宪法法律
赋予的职责,各项工作取得
显著成效,涌现出一批服务
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的好法官好干部,黄登林同
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黄登林同志生前是百色
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党组成员、副院长,因长期
超负荷忘我工作,积劳成疾
,倒在了他热爱的审判工作
岗位上,因医治无效,于
2017年8月1日不幸去世,
年仅48岁。黄登林同志是新
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
优秀法官代表,是维护民族
团结和谐的典范。在二十多
年工作生涯中,他恪尽职守
,忠诚履职,为民司法,甘
于奉献,为促进民族地区和
谐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律底
线,努力把每一个案件办成
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社
会评价、经得起法律衡量的
铁案,让司法利剑在苗山彝
岭闪耀出灿烂的和谐之光;
他二十多年扎根基层,坚持
巡回办案,送法上门,为苗
寨彝村少数民族同胞化解了
一件件矛盾纠纷,赢得了人
民群众的信任和理解,成为
隆林各族同胞的“好古笛”,
谱写了一曲民族地区安宁祥
和的交响曲。
黄登林同志的先进事迹
感人至深,在平凡中见伟大
,在点滴中显精神,生动诠
释了新时代人民法官永葆对
党忠诚、坚守法治信仰、牢
记职责使命、始终爱民为民
、永葆清正廉洁的优秀品格
和坚守初心使命、为民司法
、公正司法的光辉形象,具
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示范引
领作用,是新时代人民法院
的优秀典型。最高人民法院
授予黄登林同志“全国模范
法官”称号,中央政法委发
文号召全国政法干警学习黄
登林同志的先进事迹。
宣传好黄登林同志先进
事迹,就是宣传人民法院司
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良好形
象,宣传我们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法官情缘》一书,以
黄登林同志的生活经历和成
长故事为线索,用丰富的事
例、翔实的材料,真实地截
取一幅幅历史画面,聚焦一
个个生活镜头,捕捉一则则
真实事迹,深情叙述了黄登
林同志坚守信念、奉献青春
、承受磨难、在逆境中奋起
的多彩人生,印刻出黄登林
同志情感的纹路和思想的肌
理,生动再现了人民群众心
中的“彝族好兄弟”“登林好
法官”。同时,全书以图文
并茂的方式进行编排,多幅
照片展示了黄登林同志的成
长印迹、工作风采和家庭喜
乐,充分彰显出他坚韧、乐
观、向上的性情和风骨。可
读性强,细节感人,富于真
情,具有一种淳朴而浓郁的
感染力和催人奋发的精神力
量。我读了这本书,从中感
受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为人
民的高尚情操,深受启迪和
教育。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
,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今天,八桂大地正在踏上建
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壮美广西新征程。新时代新
征程,需要英雄模范,需要
英雄模范精神。我坚信,在
英雄模范精神的引领下,全
区法院将涌现出新的更多的
先进英模人物。
是为序。
导语
《法官情缘(广西法院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是一部追记全国模范法官黄登林的文学作品。通过深入了解、挖掘黄登林同志的点滴事迹,找准切入点,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追忆和生动再现群众心中的“彝族好兄弟”“登林好法官”,更加卓有成效地宣传黄登林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质,树立起学习英模、崇尚英模、争当英模的良好风尚。
后记
这是一本迟来的书。
距离本书主人公离世已
四年有余,我们并没有忘记
他,他一直都活在我们心中

这本书凝聚了一个团队
的精神,从创作动议、素材
收集、启动、采访、写作到
出版发行,用了近一年多的
时间。我们先后到广西民族
大学、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
、隆林政协、隆林法院、德
峨法庭、杉树脚屯、猪场乡
、蛇场乡等地,采访了黄登
林的领导、同事、朋友、家
人、同学、老师、扶贫对象
、村干部等人,有的甚至跟
踪采访三年之久。
我们带着信念翻山越岭
,心怀敬意聆听故事,深人
挖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民
族团结先进模范个人——黄
登林生前的一些先进事迹,
编写成书。在采访中,我们
与一个个受访者同频共情,
将满腔感情现于笔端。一是
工作上,如德峨法庭的调解
经验、李成仕与养子的故事
、扶贫对象马福东扶棺等;
二是亲情上,如父亲去世、
与三哥黄登仁兄弟情深、与
妻子的感情从纠葛到和解、
女儿对父亲从不理解到敬佩
等;三是在与同事、朋友的
友情上,如杨峥的不舍、罗
永良的思念、农建旺的缅怀
等。
2019年9月2日,广西壮
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开展
黄登林先进事迹报告会,当
舞台的大屏幕上呈现出黄登
林的黑白照片时,我的心仿
佛被重锤敲了一下,“好兄
弟,你走了!”台上韦秀琼
、何秋艳等人的演讲,催人
泪下,台下很多人哭红了眼
睛。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是胸前红色天平徽章的
共鸣与回响,是审判台上国
徽彰显的正义与担当,更是
对广西法院两万多名干警们
的鼓舞与鞭策。
黄登林同志留下的是感
动,传承的是责任。在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
育整顿过程中,我们要以黄
登林同志为榜样,弘扬英模
精神.激励法院干警争当先
进,勇于改革、善于创新、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先进
典型,扣好法治的第一颗扣
子,不断运用法治思维和方
法提高司法水平,整治顽瘴
痼疾,开展“我为群众实事”
活动,解决老百姓“急难愁
盼”问题,努力打造一支让
党放心、让人民放心,忠诚
干净担当的人民法院队伍,
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壮美广西新篇章提供有
力的司法保障。
在此,感谢在本书创作
过程中,积极配合和提供帮
助的黄登林的领导、同事、
朋友、家人、同学、老师、
扶贫对象、村干部以及新闻
媒体等各界人士,感谢中共
隆林县委、县人民政府、县
人大、县政协、县政法部门
、百色市中级人民法院、广
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
区高级人民法院给予的指导
和帮助,感谢人民法院出版
社的大力支持。
本书编写组
2021年9月19日
精彩页
第一章 在那遥远的小山寨
1.么基村的“土堆房”
故乡是什么?何为故乡?
就一般而言,故乡是童年的回忆,是成长的摇篮。
而对本书主人公黄登林来说,故乡不仅仅是这些。
它是温馨的,是父老乡亲的笑容;它是甜美的,化作一轮明月,或一杯美酒,沁人心脾,融人梦乡;它是一盏灯,是驱赶黑暗的明灯。
故乡在黄登林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他一生的地方。
他的故乡就坐落在云贵高原余脉的一个山旮旯里。
据说黄登林的祖上来自云南,是战乱年间迁徙到如今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一带。
这个村子叫么基村,其中的一个寨,叫杉树脚屯,寨子很小,像被人遗忘似的,随意地散落在大山深处的褶皱里。周围群山环绕,石.头旮旯里竟然能长出高大笔直的杉树。
村里各民族和睦相处,遇到困难,有同甘苦共患难的协作精神。有的村寨以多姓氏杂居,有的村寨以单姓为一寨。
黄登林的父亲叫黄金为,母亲叫陈志芬。他们就居住在杉树脚屯里,屯子不大,十几户人,屯里苗族和彝族人口各占一半。
黄登林一家原先也算是大户人家,到他祖父时,家业衰败了,祖父去世那年,仅留下一幢破旧的“土堆房”。
所谓“土堆房”就是房子以石块为地基,土坯砌墙,形成平顶屋面,房屋平顶滴水不漏,下雨能收集雨水,平日又可以晾晒谷物。
原来小小的“土堆房”实在太破烂,黄登林的祖父又另盖起了一问杉木结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房子,整个房间全部以优质杉木榫卯结构,木枋条交错搭建而成,全部靠榫头衔接。大门两侧上头和屋檐柱子刻有造型独特的花纹,象征着彝族同胞十月太阳历浮雕和太阳女神等。
如今,村屯上像这样具有彝族特色的木楼已经屈指可数,它们承载着百年彝族的历史,成为不朽的民族符号和永恒的记忆。
老楸树是杉树脚屯人记忆中最美的风景。冬去春来,虽历经风霜,依然巍然伫立,苍劲峭拔,茎干粗壮笔直,劲道饱满。主枝开阔伸展,枝节尽显着生机。树冠宛若~把绿油油的大伞,染绿了村落。
虽说黄金为的祖上没有给他留下太多的土地和家产,但是,那栋房子依然显眼地坐落在杉树脚屯。
不久,这个家里就迎来第六个新生儿,他就是——黄登林。
2.德峨,一个民族风情迷人的地方
德峨镇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的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与云贵高原一脉相承,平均海拔1600米。那里聚居着壮、汉、苗、彝、仡佬等5个民族,95%以上是少数民族人口。
如果没到过德峨村寨,想象不到那里竟藏着一个“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那里的民族风情让人大开眼界。外界的人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小小的德峨,竟保留着那么多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而且是随处可见,让人品足了醇美醉人的民族乡情。 如果没赶过德峨的圩场,你体会不到德峨各民族同胞生活在一个彩色的世界里。大街上满目皆是斑斓夺目的民族服饰,对山歌、吹唢呐、吹芦笙、叫卖声不绝于耳。 那些穿着五彩缤纷的百褶裙、长统裙、白裙的民族妇女,似乎早就认定圩场是她们各民族同胞展示淳朴民风和多彩服饰的最好舞台。
大山深处竟隐藏着这神奇的民族风情,让外地游客惊叹连连。
只有赶过德峨的圩场,才能领略到这番民族风情,才能感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享誉海内外的歌曲《赶圩归来阿哩哩》的原创地就在德峨镇。这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了彝族儿女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被编人全国音乐院校的教材,还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指定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歌曲是这样唱的——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0: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