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烟女士去做生涯咨询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吴沙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读者呈现了不同维度的生命故事的价值和疗愈力量。它以一位典型职场人士在青年时期的实际生活案例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应对不同生涯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十七个实操工具。读者在品读来访者与咨询师的深度对话间,不仅能了解各类问题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更能透过来访者的故事照见自己的内在世界,看清自身问题的本质,并依循书中的方法进行自助解惑。
本书既可作为生涯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以及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案头必备读物,也可供身处生涯困扰的大学生和职场人士自助学习,同时,还可作为有过成长创伤的大众读者的自我疗愈书籍。
作者简介
吴沙,生涯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认证生涯规划师(CMT),国际生涯教练(BCC),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IPTA国际职业培训师。现任雅行教育首席生涯导师,拥有8年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经验,专注于本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和研究。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前言
序幕 我想放下一切回家,行吗
何谓生涯咨询
第一幕 你好,五岁,我来看你了
童年幻游法
第二幕 讨好,只是为了不受伤害
童年重大生命事件探索法
第三幕 不曾拥有,又何来失去
早期回忆法
第四幕 妈妈,您能不能爱我一次
家庭时间轴与自由书写
第五幕 我们的家,是伤,也是药
生涯影响轮
第六幕 请出自己内心深处的英雄
行为榜样法
第七幕 想得到爱,却不知道何为爱
爱的历史回顾法
第八幕 华丽转身,不料却优雅撞墙
有生之年探索法
第九幕 大城市,真能改变命运吗
人生重大投资探索法与最喜欢故事法
第十幕 一碗猪脚饭无意中换来的情缘
善用机缘四步法
第十一幕 我虽恨嫁,但闪婚会幸福吗
未来生涯幻游法
第十二幕 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
最喜欢活动法
第十三幕 梦想终究还是败给了现实
生活角色圈
第十四幕 婆媳矛盾真是难跨的坎吗
心理位移书写法
第十五幕 我要活成自己满意的样子
人生之书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生
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精神
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
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
是心理学的使命之所在。
二十多年前,我曾在多
个场合对心理学的应用做过
概括: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
学,凡是一个新领域诞生就
会产生一门相应的应用心理
学分支。这两句话后来被很
多人引用,特别是被我的朋
友和学生引用。其实,科学
心理学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
建距今也才一百多年的时间
。但是经过百余年的蓬勃发
展,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的
确实现了各领域的广泛渗透
,几乎真的出现了“凡是一
个新领域诞生就会产生一门
相应的应用心理学分支”的
情况。生涯规划领域就是其
中一个。比如,被称为“职
业指导之父”的弗兰克·帕森
斯(FrankParsons)zui早建
立生涯规划(那个时代称为
职业指导)体系是基于当时
“职业安置”的需求,所以,
选择一份适合的职业,需要
建立在全面、可靠的指导及
认真自我分析的基础之上,
这也促使帕森斯不得不把差
异心理学的概念和技巧应用
其中。再到后来“生涯”概念
的引入者——美国著名心理
学家、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
者唐纳德·舒伯
(DonaldSuper),为了回
应自我概念会随时间和经验
而变化,又不得不用发展心
理学的“阶段”概念来突破其
研究瓶颈。可见,心理学在
生涯理论的发展史中扮演着
重要的支撑角色。
同样是在二十多年前,
大约1995年前后,当我还
在北师大攻读博士学位的时
候,“龙湖地产”在重庆正处
于创业阶段,受龙湖地产老
板吴亚军女士的邀请,我为
她公司的中层干部进行了心
理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对
当时的中层干部任用提出了
建议。后来,因为学业任务
繁重,也因为恩师林崇德教
授对学生一贯要求既宽厚又
严格的原因,我必须全身心
地扑在博士论文的研究和写
作上,没有时间更多地参与
龙湖地产的事情,但我后来
得知,当时参与测评且根据
测评建议被安排在不同岗位
上的中层干部都干得相当好
,而龙湖地产也一帆风顺,
成为地产界的大鳄。我并不
认为龙湖地产的成功和我当
时的测评工作有多大的关系
,更不认为自己对龙湖地产
有什么贡献,但通过心理测
评,使得企业对员工的能力
特点、人格特点有了更加深
入的了解,从而进行更为合
理的岗位安排,这一做法还
是值得提倡的,其内涵与后
来才引入到中国的生涯规划
研究暗合。这或许是我这一
辈子做过的不可多得的心理
学应用工作吧,因为我后来
的几乎所有时间,都放在学
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上面去了
,没有机缘再涉足心理学的
应用领域。
近日,快20年前的学生
吴沙突然联系到我,让我颇
感欣慰,因为本科毕业的同
学是很少联络过去的老师的
。吴沙找到我,是希望我能
够为他即将出版的新书作序
。当看到吴沙发来的样稿后
,我也很是惊喜。一是因为
吴沙是我在西南师范大学(
今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任教
时期曾教过的学生,在他读
书期间,我担任学院的副院
长,能见证自己教过的学生
不断成长,从专业学习到专
业实践,再到专业输出的成
长,我感到十分欣喜。二是
因为品读着书中的文字,我
能感受到吴沙对生涯规划的
执着与热爱。三是因为我自
己虽然不做生涯规划,但在
我的早期生涯中,也无意间
做了那么一次至今记忆犹新
的生涯规划实践。今天,看
到吴沙能将后现代生涯发展
观整合应用到咨询实践中,
面对来访者复杂的问题成因
和多元化的需求,抽丝剥茧
地让来访者自明困惑,通过
对话和反思,zui终找到可
参考的解决方案,个人觉得
,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
作。吴沙在学生时代,就是
一个有想法且敢于尝试和不
断创新的年轻人,这本书就
是他在生涯规划领域耕耘十
五年的践行之作,值得推荐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越
来越快的社会里,年轻人往
往也越来越浮躁,常常迷失
在身边的诸多诱惑中。面对
职业世界的快速变化和职业
选择及发展的多样化与个人
化,年轻人该如何更好地认
知自己、定位自己,找寻自
己热爱的事业,选择一个自
己向往的生活方式,活出自
己生命的意义,这可以说是
拷问灵魂的问题——“我是
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
里去?”的再现。因此,我
建议,你不妨跟随吴沙书中
介绍的十七个工具,开启一
场别样的自我对话,以便更
好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和
提升自我。我相信作为读者
的你,定能从中受益。
是为序。
李红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导语
当你被伤害得体无完肤时,剩下的就是一身的钢筋铁骨;
当你意识到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时,你就会自强不息、一往无前。
只有疗愈过往的创伤,才能从容应对当下的生活;
只有整合过往的经历,才能有效规划未来的蓝图。
后记
缘,妙不可言
现在是2022年3月16日凌
晨01:33,我在生涯领域
的第三本著作《如烟女士去
做生涯咨询》终于完稿了。
不知道是缘分还是巧合,这
个日子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一则五年前的这一天,
我的第一本生涯著作《遇见
生涯大师》出版。这是我首
次尝试以说故事的方式来传
播生涯知识。
二则两年前的这一天,
我的第二本生涯著作《大话
生涯:自我发现之旅》完稿
。就方法论而言,第三本书
可以视作第二本书的补充与
完善。因为它不同于以“共
性经验指导”为主体架构的
前作,它开始回归唤醒我们
的内在思考力,试图从“个
人经验分享”中,明晰自己
的选择与判断。这是后现代
思维跟现代思维的呼应。
三则今天不但是我大女
儿5岁的生日,还是我小儿
子满100天的日子。最近我
的身心状态有些不一致,因
为从去年12月开始陪产,到
伺候月子、做称职奶爸,再
到挤出时间创作书籍,身体
已严重透支。这个时候才真
正体悟到生涯发展理论的提
出者舒伯为什么要提出“生
涯阶段”和“生活角色”的概
念和孔子为什么说“四十不
惑”。的确,今年42岁的我
所扮演的生活角色,舞动着
已不再是当年色彩单一的缎
带,而是现在绚烂的七彩缎
带。而且缎带越多,需要我
分散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此时此
刻的我,内心却无比满足。
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幸福
得像花儿一样。我想这就是
每个人对生涯该追求的理想
状态,能真正活出让自己满
意的样子。所以,这个时候
,我的精神力量似乎已经超
越了肉体的限制。我想自己
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股力量
在驱使着自己,加班加点地
赶在这一天完稿,也是为了
给子女们献礼。当然,最应
该感谢的是陪伴和支持我创
作的我的妻子,如果没有她
的分担,这本书也没办法按
时完稿。她更是这本书的第
一个读者,在本书的创作过
程中,她给了我许多中肯之
言,并不时催促我完成后面
篇章的内容。这也成为我持
续创作的动力源。
缘,真是妙不可言啊!
就像跟如烟的相遇那样,陪
伴她解惑成长的过程,也是
我的一场修行。感谢她愿意
跟广大读者分享她的成长故
事!
由衷感谢中国心理学会
前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李
红教授,知实堂主、TTT版
权所有人、上海启能顾问董
事长刘子熙老师和我的好友
、北京明光生涯教育创始人
、生涯咨询专家贾杰老师应
允为本书作序。同时,这本
书能顺利出版,还要感谢机
械工业出版社生活图书分社
的王淑花社长,她从图书选
题到加工复审,再到设计制
作,都给予了我很多启发和
一如既往的信任与支持。
最后,鉴于笔者知识水
平有限,书中如有不妥之处
,恳请各方专家和广大读者
不吝赐教,在此致以诚挚的
谢意。我的邮箱是
wushascat@126.com。
如烟的故事说完了,那
你的故事是什么呢?
赶紧说说你自己的生命
故事吧,看看它们能带给你
什么“惊喜”!
吴沙
精彩页
经过前两次的咨询,如烟只是一味地吐槽着命运的不公、现实的残忍和当下的迷惘。当咨询师问及父母的个性和她幼儿时期的成长经历时,如烟却避而不谈,不愿提及。
大量的咨询实务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快乐与他幼儿时期的家庭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咨询师在向如烟陈述了其中的缘由后,便试着带领她开启了童年世界之旅。
我们今天会经历一个特别的历程,在这个历程当中,我们将对你的童年进行一次特殊的探访。
在你的位子上调整到一个自己觉得最舒服的姿势。现在,请慢慢把眼睛闭起来,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吐气。再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吐气。每一次的呼吸都令你更放松、更舒服。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跟自己的内在接触,静静地跟自己在一起。
想象一下,在你面前有一只蝴蝶,这只蝴蝶身上的颜色是你所喜欢的颜色,看着这只蝴蝶。它慢慢地挥动翅膀,带着你穿越时空,经过了田野、经过了溪流、经过了平原、经过了高山,渐渐地带你穿越时空隧道,走回到你五岁时生长的地方。
伴随着咨询师的冥想引导,如烟的心理防御逐渐减弱,紧张感慢慢消除,跟随着白色的蝴蝶,尘封已久的记忆渐渐显现出来……
这个地方也许是在农村,也许是在城市,又或是在乡镇。看一看你五岁时生长的地方,看一看你家门前的街道,然后慢慢地走向你小时候,也就是你五岁时候的家看一下。你家的门,是用木头做的还是铁做的?是什么颜色的?你轻轻地推开了家门,看一看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看看家中的摆设,同时也看一看家里面的人,有爸爸,有妈妈,有爷爷,有奶奶,还是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姑姑、叔叔、伯伯、婶婶等?这些人,他们对你怎么样?他们与你的关系怎么样?是呵护你、爱护你、照顾你,或是会打你、骂你、欺负你?还是跟你没有任何联结,是一种疏离的状态?
“我六岁半以前,都生活在农村的爷爷奶奶家里。”如烟开始回忆着过往,“那是一幢破旧不堪的老房子,全屋是用泥巴垒起来的,房间中的地面上都是泥土。大门由两扇已经被白蚁蛀空的朽木组成,稍用力一推,门就会有些摇摇欲坠,还会‘哗哗’掉下一团团黑乎乎的粉末。进门后就是房子唯一的公共区域——饭厅,里面摆放着一个破烂的老碗柜、一张缺了一只脚的老饭桌和几个更加老旧的破凳子。走过饭厅,就是两间连着的里屋,我跟奶奶睡一间房,爷爷独自睡一间房。在我的记忆当中,除了爷爷奶奶外,很少有爸爸妈妈和姐姐弟弟的影子。另外,虽然跟爷爷奶奶住,但是他们也很少跟我互动,因为他们有忙不完的农活,每天都是早出晚归。”
你也看看五岁的你,自己最经常待的地方是哪里?是在房间,还是在饭厅,或是在哪里?你看一下五岁的自己,长什么样子?是理着光头,还是理着小平头,或是绑着辫子?你看一下那时候自己的穿着打扮。
“所以我的童年时光,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待着,自己跟自己玩。累了就望着蓝天,席地而睡,饿了就去爷爷奶奶家的饭厅里找吃的,那时,剥开新鲜带壳的花生米沾着酱油,就着粥吃,是最美味的餐食。有时为了和邻家的小朋友们打成一片,我也会跟他们一起模仿武林高手。但我还是最喜欢一个人待着,坐在村口的大岩石上面,望着远方,好奇着外面的世界。”如烟继续回忆着,“我已经不记得自己五岁时的样子了,发型也很模糊。也不记得有没有洗过澡或洗过头,好像都没人给我洗过。长久以来,我都是只穿着小裤衩,成天赤脚玩耍着。就像一个没人管的野孩子。”
“不想爸爸妈妈吗?”咨询师询问道。
P9-1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