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介绍通信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第1版基础上,针对通信技术发展及教学需要,在通信新技术等方面做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增加了近些年应用比较广泛的RFID、NFC、zigBee、超宽带技术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介绍,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混沌保密通信技术和信道编码技术的介绍等。为方便高校师生教学,随书提供30个有声动画的示例讲解,以帮助读者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全书共9章,主要包括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模拟调制系统,脉冲编码调制与增量调制,数字复接与同步数字系列,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数据通信与通信网,数据交换技术与接入网的接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与系统。本书可作为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科技工作者阅读和参考。 作者简介 朱志良,东北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通信学会会士,辽宁省高等学校省级专业带头人,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现任东北大学辽宁省云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研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研究分会辽宁省1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评估分会评估专家。 目录 第1章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通信系统与通信方式 1.1.1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1.2 通信系统的分类 1.1.3 通信方式的分类 1.2 信道与噪声 1.2.1 信道与传输介质 1.2.2 信号与噪声 1.3 信号频谱与信道通频带 1.3.1 周期信号的频谱 1.3.2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1.3.3 信道通频带 1.4 信息的度量与香农公式 1.4.1 信息的度量 1.4.2 信道容量与香农公式 1.5 标准化组织与通信协议 1.5.1 标准化组织 1.5.2 通信协议 1.6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7 通信技术发展的简要历史 习题1 第2章 模拟调制系统 2.1 调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2 常规双边带调幅(AM) 2.2.1 AM信号的调制 2.2.2 AM信号的解调 2.3 双边带抑制载波(DSB-SC)调制 2.3.1 DSB信号的调制 2.3.2 DSB信号的解调 2.4 单边带调制 2.5 残留边带调制 2.6 插入载波的包络检波 2.7 频分复用 2.8 非线性调制 2.8.1 基本概念及原理 2.8.2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2.8.3 频率调制的特点 2.8.4 输出信噪比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习题2 第3章 脉冲编码调制与增量调制 3.1 脉冲编码调制基本概念 3.2 抽样定理 3.2.1 低通抽样定理 3.2.2 带通抽样定理 3.3 量化 3.3.1 均匀量化 3.3.2 非均匀量化 3.4 PCM编码 3.4.1 PCM基本原理 3.4.2 PCM的编码 …… 第4章 数字复接与同步数字系列 第5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第6章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第7章 数据通信与通信网 第8章 数据交换技术与接入网的接入技术 第9章 信息传输技术与系统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