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司马温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金山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共有八章,详细记述了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一生,重点对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缘起,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关系,司马家风、宰相风范等做专章阐述。 作者简介 李金山,山西夏县人。199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现供职山西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作品包括文学评论、散文、小说、传记等,散见于《黄河》《山西文学》《都市》《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燕赵都市报》《羊城晚报》《深圳特区报》等报刊,作品入选做多中文选本;著有《司马光:自信不疑的保守派》《李鸿章:“裱糊匠”的慷慨与悲凉》《重说司马光》《禹都沧桑》等。 目录 第一章 涑水先生 第一节 涑水河 第二节 涑水先生 第三节 夏县司马氏源流 第四节 守孝多年 第五节 皇祐二年回乡 第六节 《涑水记闻》 第二章 以天下为己任 第一节 初入仕途 第二节 身为礼官 第三节 皇位继承人 第四节 农民好辛苦 第三章 读史可以资治 第一节 从爱好者到史学家 第二节 读史与砸缸 第三节 书局成立 第四节 皇帝亲自作序 第五节 司马光为皇帝读《资治通鉴》 第六节 书局险些撤销 第七节 嘉奖诏书 第四章 感天动地“诚”与“一” 第一节 平生所为没有不能对人说 第二节 屈野河事件 第三节 请求任职虢州 第四节 请停止征召民兵 第五节 辞翰林学士 第六节 辞枢密副使 第五章 政敌曾经是好友 第一节 嘉祐四友 第二节 关于郊赐的争论 第三节 怎样治理黄河 第四节 登州谋杀案 第五节 变法前书信往还 第六章 司马家风 第一节 司马孚作为起点 第二节 父亲的影响 第三节 《训俭示康》 第四节 辞遗赐 第五节 独乐园主人 第六节 耆英会与真率会 第七节 《温公家范》 第七章 宰辅风范 第一节 辞门下侍郎 第二节 抱病 第三节 出任宰相 第四节 废除免役法 第五节 西夏如何相处 第六节 废除青苗法 第七节 鞠躬尽瘁 第八章 鸣条岗上温公祠 第一节 大臣李纲的奏章 第二节 九百年前的盛大葬礼 第三节 司马光要求薄葬 第四节 司马氏墓园 第五节 忠清粹德碑 第六节 余庆禅院 第七节 僧人创立温公祠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张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 和重要指示精神,山西省运 城市委宣传部策划编撰了“ 典藏古河东丛书”,共十一 本。本丛书旨在反映河东的 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传承 和弘扬河东优秀传统文化,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 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 力和精神推动力,提升运城 的知名度、美誉度。 运城,位于黄河之东, 又称“河东”。河东是一片古 老而神奇的土地,数千年来 ,大河滔滔,汹涌奔腾,物 华天宝,钟灵毓秀,人杰辈 出,群星灿烂,孕育了悠久 而灿烂的历史文化,具有厚 重的人文历史积淀,构成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 植根于中国人的血脉,不愧 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关于“河东”的说法,最 早来源于《尚书·禹贡》的 记载。《禹贡》划分天下为 九州,首先是冀州,其次分 别为兖州、青州、徐州、扬 州、荆州、豫州、梁州、雍 州,皆以冀州为中心。冀州 ,即古代所谓的“河东”。当 时的河东是华夏文明的轴心 地带。河东,在战国、秦汉 时指今山西西南部,后泛指 今山西省,因黄河经此由北 向南流,这一带位于黄河以 东而得名。战国中期,秦国 夺取了魏国的西河和韩国的 上党以后,魏国为加强防守 ,遂置河东郡,国都在今运 城市安邑镇。公元前290年 ,秦昭王在兼并战争中迫使 魏国献出河东地四百里给秦 。秦沿袭魏河东郡旧名不变 ,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 西北禹王城)。秦始皇统一 六国,设三十六郡,运城属 河东郡,治所安邑。汉代的 河东,辖今山西阳城、沁水 、浮山以西,永和、隰县、 霍州市以南地区。东晋义熙 十四年(418年),河东郡 移治蒲坂(今山西永济市蒲 州镇),辖境缩小至今山西 西南汾河下游至王屋山以西 一角。隋废,寻复置。唐改 河东郡为蒲州,复改为河中 府。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 蒲州为河东郡。宋为河东路 ,辖山西大部、河北及河南 部分地区,至金朝未变。元 、明、清与临汾同为平阳府 ,治所平阳(今临汾尧都区 )。民国三年至十九年,运 城、临汾及石楼、灵石、交 口同属河东道。古代,由于 河东位于两大名都长安和洛 阳之间,其他州郡对其形成 众星捧月之势,因此,河东 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 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河东所 辖的地区范围不断发生变化 ,但其疆界基本上以现代的 山西运城市为中心。今天的 河东地区,特指山西运城市 。 河东,位于山西西南部 ,是中国两河交汇的风水佳 地。黄河滔滔,流金溢银, 纵横晋陕峡谷;汾水漫漫, 飞珠溅玉,沃育河东厚土。 在今天之运城,黄河从河津 寺塔西侧入境,沿秦晋峡谷 自北向南,出禹门口后,一 泻千里,由北向南经河津、 万荣、临猗、永济,在芮城 县的风陵渡曲折向东,过平 陆、夏县,到垣曲县的碾盘 沟出境,共流经运城市八个 县(市)。汾河是山西的母 亲河,发源于宁武管涔山脉 ,从南至北流经河东大地。 汾河自新绛县南梁村入境, 经新绛、稷山、河津、万荣 四县(市),由万荣县庙前 汇入黄河,灌溉着河东万顷 良田。华夏民族的始祖在河 东繁衍生息,中国古代第一 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许 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 五代是其最兴盛时期。据《 裴谱·官爵》载,裴氏家族 在正史立传者六百余人,大 小官员三千余人;有宰相五 十九人,大将军五十九人, 尚书五十五人。比较著名的 有:西晋地理学家裴秀撰《 禹贡地域图序》,提出了编 绘地图的“制图六体”,在世 界地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西晋思想家裴著有《崇有论 》,是著名的哲学家。东晋 裴启的《语林》,是我国文 学史上最早的一部志人小说 。南北朝时的裴松之、裴骃 (松之子)、裴子野(裴骃 孙),被称为“史学三家”。 唐代名相裴度,平息藩镇叛 乱,功勋卓越,被称为“中 兴宰相”。欧阳修《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将裴氏列为 天下第一家族,感叹“其才 子贤孙不殒其世德,或父子 相继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 显,或终唐之世不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 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 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 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 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 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 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 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堪称 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根基。在 具体撰写过程中,各位作者 力求基于严谨的学术性、臻 于文学的生动性,以史料和 考古为基础,以学术界的共 识为依据,不作歧义性研究 和学术考辨,采用文化散文 体裁,用清朗健爽、流畅明 丽的语言,梳理河东历史文 化的渊源和脉络,挖掘河东 文化的深厚内涵,探寻其在 华夏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弘 扬民族文化的自尊和自信。 希望通过这套丛书,使人们 更加了解和认识河东历史文 化,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与感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 信,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 多诗篇歌吟过河东大地。黄 河和汾河交汇之处——山西 运城市,吸吮黄河和汾河两 大母亲河的乳汁,滋生了悠 久灿烂的华夏文明,源远流 长。在朝代的兴 导语 本书作者以翔实的历史文献作为依据,对司马光的家族渊源、家风传承、个人禀赋,品德操守、从政功业、学术成就,都作了中肯的介绍,使读者对司马光有了明晰的了解。通过对司马光的记述,也从侧面反映了宋代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展示了司马光忠君爱民以及智、仁、勇兼备的风范。 从本书中,读出了神之奇,人之本,天之伦,地之道,武将之勇猛,文人之风雅,仿佛看到河东先祖先贤神采奕奕,从大河岸畔、田野深处朝你走来。 后记 我研究司马光,大约始 于2003年。 转眼十九年过去。十九 年当中,我在中国发展出版 社出版了《司马光:自信不 疑的保守派》,又在中国青 年出版社出版了《重说司马 光》,同类作品还有几部。 与十多年前相比,这一版无 疑是最好的,我的真实感受 是:更加地融会贯通,更加 地深入浅出。 如果要概括对司马光的 理解,我会说他既简约又丰 富,既简单又复杂。学生刘 器之曾向司马光请教做人做 学问的真谛,司马光的回答 只有一个字:“诚”;学生又 问:那我该如何开始呢?司 马光回答:自不说假话开始 。司马光还说过:我没什么 过人之处,只是平生所作所 为,没有不能对人说的。他 的回答很简约,修行方法也 很简单;可是他又是丰富和 复杂的。《资治通鉴》是我 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 光凭借这部书跻身“史界两 司马”。司马光退居洛阳十 五年,声望却与日俱增,他 在宰相任上逝世,赶来送葬 的有数万人。司马光把简单 和简约做到了极致,他的简 单和简约蕴含着丰富和复杂 。 当今这个时代,短视频 风行天下:只要一部智能手 机,随时随地可以开直播, 主播与粉丝零距离。相比之 下,书的作者和读者也许近 在咫尺,却似乎相隔万里。 距离会产生美,但也会造成 阻隔。在每本书的后记里, 我都喜欢留下联系方式:留 过雅虎邮箱,留过新浪博客 ,还留过QQ邮箱,这些联 系方式见证了人们交流方式 的变迁。现在我多用微信, 我的微信号:13593156113 ,请加我好友吧,把您的阅 读感受发来,我渴望深入的 交流。 2022年02月09日 写毕于山西太原袖手观 花馆 精彩页 第二章 以天下为己任 第一节 初入仕途 进士及第的当年,即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被任命为奉礼郎、华州(治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判官。奉礼郎是官阶,表示级别的高低,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职级;华州判官是职位,表示实际负责的事务,判官是州属官,协助知州处理州内事务,相当于今天的市长助理。 司马光虚岁二十岁,按今天的习惯,就是十八岁多或者十九岁,官职也低微,但已经胸怀天下。一段时间以来,家人们几乎被他折磨得神经衰弱——夜里睡得好好的,会被突然惊醒,蒙眬中看见司马光匆匆忙忙爬起来,穿好官服,手执笏板,正襟危坐很长时间。还好,因为他常常这样,大家渐渐习以为常,只是不清楚为什么。后来,一位好友问起,司马光回答:我当时忽然想到天下大事。 一个人的成就与格局分不开:格局越大,成就也越大。司马光做梦都是天下大事,真可谓是大格局。编修《资治通鉴》,与王安石发生分歧,在暮年出任宰相等等,都跟他的大格局分不开;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大格局,司马光不可能做这些事情,也就没有历史上的司马光。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司马光为他人整理文集,并写下序言。并非应作者之请,作者已经去世了。司马光读到一些文章,发现作者是位真正的儒者,欣赏他,于是自愿搜集他的文章,编订成册并作序。 这位儒者名叫颜太初。当时,天下不崇尚儒学已久,但颜太初却愿意身体力行:读儒家典籍,不斤斤于词句,从整体上把握意思;而且,他还要在自身和乡里实践出来;更进一步,他要将儒学发扬光大,考察国家政治得失,写成诗歌和文章。 宋仁宗景祐(1034—1038年)初,青州(治今山东省青州市)知州倾慕魏晋人嵇康、阮籍的风度,为数不少的士大夫争相效仿,一时间社会上蔚然成风。我们知道,嵇康好老、庄之学,想要做隐士,与阮籍、山涛等人为友,世称“竹林七贤”。颜太初认为这会败坏风俗,立即作了一首《东州逸党》,以为讽喻。诗传到了皇帝手里。不久,青州知州被治罪。 又有郓州(治今山东省东平县)知州,对一位不愿同流合污的属下怀恨在心,找了个借口,将他投进监狱。这个属下在狱中郁郁而终。死者妻子想要申诉,那位知州自然百般阻挠。颜太初与死者生前友好,朋友冤死狱中,他愤愤不平,于是,又作了一首《哭朋》。因此,那个知州被罢官。 有人举荐了颜太初,认为他学问渊博,文章不错,建议调他去国子监任教,等于做大学老师。但有个御史不喜欢颜太初,向皇帝讲他的坏话,说他狂妄而偏执,会把学生教坏了。因此,改为河中府(治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临晋(治今山西省临猗县临晋镇)主簿。 后来,颜太初又担任过其他官职,但调来调去,不是什么判,就是什么司,不是什么簿,就是什么尉。在宋代,这一类的官职,即便最不济的人,熬年头也都混得到;而才识卓越如颜太初,仕途十年,到死还是这类职位。颜太初英年早逝,四十多岁就去世了。 司马光在同州收集到颜太初的文章两卷,又找到他写的《同州题名记》一篇,合起来编为一集,并作序。司马光说所以这样做,是希望颜太初的言论,能够传之久远,他的文章必将有益于后世。司马光做这件事情,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发扬儒学,他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司马光是有远大理想的人。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十月十一日,党项首领元昊建国号为夏,自立为帝。党项族原本向宋称臣纳贡,自立为帝在宋看来就是反叛。父亲任同州知州,司马光任华州判官,同州、华州距离边界不远,各种消息不时传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战争阴云密布,不安情绪在民间蔓延。十二月,宋仁宗下令,禁止宋朝边民与党项人贸易,对党项实行经济制裁。宝元二年(1039年)三月,宋仁宗检阅了禁军,等于秀肌肉。嘉勒斯赉的部族在青唐(即青唐城,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当时比较富强,朝廷希望他从背后牵制元昊。四月,诏令三司每年给嘉勒斯赉绫绢一千匹、片茶一千斤、散茶一千五百斤,又加授保顺军节度使、邈川大首领;奖励近边百姓向边境运输物资。五月,宋仁宗又下诏,要求推荐军事人才;负责全国军事工作的枢密院本月也换了长官;五月十六日,父亲的好友庞籍被任命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前往前线视察,并代表皇帝慰问守边将领及少数部族首领。宋、夏已经开战,司马光与父亲该是多次讨论到战争,分析敌我形势,为百姓生活担忧。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十月,父亲司马池调任杭州(治今浙江省杭州市)知州。为方便侍奉双亲,司马光辞去本应升迁的官职,请求去杭州附近的平江军(即苏州,治今江苏省苏州市)任判官,等于是平调。宋代的杭州是两浙路官署所在,苏州隶属两浙路。很快,司马光的请求得到批准。父亲和司马光离开了陕西,带着对前线战事的忧虑,并继续对战事密切关注。 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冬,父亲司马池到任杭州知州,司马光也到任苏州判官。 P26-2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