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指导分委员会最新制定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B类)》并结合近年教学改革成果编写而成的。 本书以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科学运用为主线,以认知规律为出发,以工程实践为背景,以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内容包括: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梁与静定刚架、静定拱、静定平面桁架、影响线、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渐近法等,全书各章均附有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及部分答案,并通过二维码引入结构力学数字化教学资源。 本书吸取了以往有关教材的长处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根据调查及一些学校的反映,近年来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课时逐渐减少,因此,教材中力图保持结构力学基本理论的系统性和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基本上只收入了《基本要求》中要求的内容;同时考虑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当介绍了一部分新内容。 本书的特点是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以某一工程建设项目为背景,以教学内容为主线展开项目教学。本书内容包括绪论、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梁与静定刚架、静定拱、静定平面桁架、影响线、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渐近法及矩阵位移法。全书各章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及部分习题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力学、土建、水利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2 结构的组成 1.3 杆件结构的分类 1.4 荷载的性质与分类 思考题 2 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2.1 杆件体系 2.2 平面体系的自由度和约束 2.3 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2.4 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2.5 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思考题 习题 答案 3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3.1 内力和内力图 3.2 多跨静定梁 3.3 静定刚架 3.4 三铰拱 3.5 静定平面桁架 3.6 组合结构 3.7 静定结构的特性 思考题 习题 答案 4 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4.1 影响线的概念 4.2 用静力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4.3 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 4.4 用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 4.5 影响线的应用 4.6 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和内力包络图 思考题 习题 答案 5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5.1 概述 5.2 单位力法 5.3 静定桁架的位移计算 5.4 静定梁和刚架的位移计算 5.5 组合结构、拱的位移计算 5.6 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因素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综合训练项目一:结构的简化、几何组成分析及内力和位移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答案 6 力法 6.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6.2 力法的基本原理与典型方程 6.3 力法的计算步骤及算例 6.4 对称性的利用 6.5 温度变化、支座移动等因素作用下的计算 6.6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最后内力图的校核 6.7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思考题 习题 答案 7 位移法 7.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7.2 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7.3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的确定 7.4 位移法典型方程和算例 7.5 对称性的利用 7.6 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 7.7 支座位移作用下的位移法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答案 8 弯矩分配法和剪力分配法 8.1 弯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8.2 单结点结构的弯矩分配法 8.3 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多结点结构 8.4 无剪力分配法 8.5 剪力分配法 综合训练项目二:桁架(刚架)多点应力应变测试及理论计算 思考题 习题 答案 9 矩阵位移法 9.1 单元刚度矩阵 9.2 整体坐标系下的单元刚度矩阵 9.3 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 9.4 等效结点荷载 9.5 刚架计算步骤和算例 思考题 习题 答案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