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女儿的故事/二十一世纪儿童文学新潮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梅子涵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童话是属于儿童的文学体裁,从安徒生的文学童话到现在,无数作家用不懈的探索,不断拓展着童话艺术的空间。生活之河滚滚向前,媒介手段日益丰富,作家们还会对新的艺术方式进行更多的借鉴,童话艺术的天空会更加开阔,更加色彩缤纷。
本书是一部讲述成长的喜悦和苦恼的书,故事讲述了主人公小学生梅思繁一路走来的成长历程,以及其父母、同伴、师长一路相随的欣喜、艰辛和无奈。
作者简介
梅子涵,男,祖籍安徽,出生于上海。1966年中学毕业,下乡十年,在农场砖瓦厂当工人,自行学习文学写作,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其中有散文被选入大学中文系作工农兵学员教材。“文革”结束,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大学毕业留校任助教,后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和传播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儿童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1979年开始儿童文学写作,出版书籍多种。作品获得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江苏省儿童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全国少儿读物奖、北京少儿读物奖、巨人文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等。
目录
1.女儿简历
2.绿色学校
3.没当干部
4.袁老师
5.数学数学数学
6.真正的故事
7.曹迪民先生
8.革命尚未成功
9.我不再哇哇乱叫了
10.体育的故事
11.再说一点体育的故事
12.钢琴睡觉
13.T在行动
14.电话散文
15.渐渐地长大
序言
三十年前,以张秋林为
首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策划
了一次注定要写进中国儿童
文学史的会议——庐山会议
。当时一群儿童文学的精英
分子聚集于庐山,以疑惑甚
至不满的目光回望曾经的中
国儿童文学,表现出了一种
要开创中国儿童文学新历史
的强烈愿望。那是一个激情
四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又满怀憧憬的会议。中国儿
童文学开始它的新时代,与
这次会议有关,这是事实。
三十年过去了,当时一
些令人振聋发聩,甚至显得
很前卫的观点,在今天看来
已经是常识。但三十年风风
雨雨的洗礼,也使得那些观
点更加坚如磐石,越发富有
光泽。作为会议成果之一的
“二十一世纪儿童文学新潮
丛书”,其选入的作品于今
看来大多依然是有生命力的
,而具有宣言性质的总序所
阐述的观点,已经被中国儿
童文学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但世界却发生了始料未及的
变化。科学技术超乎人想象
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日新
月异,使今天这个世界与三
十年前的世界有了天壤之别
。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物
质唯美,物质被神性化,文
学的宗旨和基本面受到市场
野蛮冲击的当下,我们又处
在了新的疑惑和焦虑之中。
我们不得不又一次阐释
和认定一些观念,以便我们
能沿着应当选择的道路继续
前进——
儿童是这个世界上最好
的读者,但却是需要引导的

什么是“儿童阅读”?定
义应是:所谓儿童阅读,应
当是在校长、老师以及有见
地的家长指导乃至监督之下
的阅读。因为中小学生的认
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正在成长
中。换句话说,他们的认知
能力与审美能力是不成熟的
,甚至是不可靠的。
我们在持有民主思想与
儿童本位主义时,忘记了一
个常识性的问题:我们是教
育者,他们是被教育者。这
是一个基本关系,这个关系
是不可改变的,也是不可能
改变的。我们在若干方面—
—包括阅读在内,负有审视
、照料、管束、引导和纠正
的责任。这是天经地义的一
种现实,也是一种伦理。
人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
力,是在后天的漫长教化中
逐步趋于成熟的,不可能一
蹴而就。他们的选择,可以
成为我们根本不必质疑的标
准吗?因为他们喜欢,所以
好,所以优秀,这个逻辑关
系可以成立吗?我们可以在
这里张扬人权,但当人权成
为教育与被教育这一关系的
颠覆者时,这种人权要么是
错误的,要么就是被我们曲
解的。
如何确认一些书籍算是
好的、优秀的,大概要组织
一个陪审团。而这个陪审团
的组成肯定不能只有孩子,
还必须有成人、专家等。只
有这个结构合理的陪审团做
出的判断才是可靠的。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浅
阅读时代,这一事实无法否
认。
因孩子正处于培养阅读
趣味之时期,所以,在保证
他们能够从阅读中获得最基
本的快乐的前提下,存在着
一个培养他们高雅的阅读趣
味——深阅读兴趣的问题。
他们的阅读水准也就是一个
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
未来的阅读水准。
儿童文学的读者是谁?
听上去,这是一个荒诞
的问题——儿童文学的读者
当然是儿童。可是,儿童在
成为读者之前,他们仅仅是
儿童。他们是怎么成为读者
的呢?是什么样的作品使他
们成为读者的呢?回答这些
问题就远不止那么简单了。
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那
些顺从了儿童的天性并与他
们的识字能力、认知能力相
一致的作品使他们成了读者
。可是有谁能确切地告诉我
们儿童的天性究竟是什么?
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儿
童文学,但那时的儿童似乎
并没有因为没有儿童文学而
导致精神和肉体的发育不良
。从这一事实来看,儿童文
学与儿童之关系的建立,其
必然性就让人生疑了:儿童
是否就必须读这样的儿童文
学呢?儿童喜欢的、儿童必
须要读的文学是否就是这样
一种文学呢?这种文学是建
构起来的还是天然的?但不
管怎么说,后来,文艺复兴
中发现了儿童,从而有了一
种叫“儿童文学”的文学,并
使成千上万的——几乎是全
部的儿童都成了它的读者。
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但问
题是:他们成为读者,是因
为这种文学顺乎了他们的天
性,还是因为这样一种文学
通过若干年的培养和塑造,
最终使他们成了它的读者?
一句话:他们成为儿童文学
的读者,是培养、塑造的结
果,还仅仅是因为这个世界
终于诞生了一种合乎他们天
性的文学?一些儿童文学作
家在承认了儿童自有儿童的
天性、他们是还未长高的人
之后,提出了“蹲下来写作”
的概念。可是大量被公认为
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则对这
种姿态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E.B.怀特说:“任何专
门蹲下来为孩子写作的人都
是在浪费时问……任何东西
,孩子都可以拿来玩。如果
他们正处在一个能够抓住他
们注意力的语境中,他们会
喜欢那些让他们费劲的文字
的。”蹲下,没有必要;儿
童甚至厌恶蹲下来与他们说
话的人,他们更喜欢仰视比
他们高大的大人的面孔。
“读者是谁”的发问,只
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儿童文
学的读者并不是确定不变的
,我们可以用我们认为最好
的、最理
导语
“儿童文学新潮丛书·短篇童话卷”是一套开放的书系,收录了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以往的优秀作品,真实反映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童话作家们以对孩子们的热爱和长期的实践体会,用孩子般的童心和想象力,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鲜活优美的语言,奇趣活泼的情节,创造出了充满童话色彩和生活气息的故事,呵护着孩子们的童年,守护着他们珍贵而美好的情感,有些作品也向孩子们展示现实世界的残酷与真实,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审美品位和辨别能力。
《女儿的故事》为该套书系之一,收录女儿简历、绿色学校、没当干部、袁老师、数学数学数学、真正的故事等短篇小说。
精彩页
1.女儿简历
姓名,梅思繁,是她奶奶给她起的。她爸爸“梅子涵”也是她奶奶起的,她奶奶喜欢起名字。
1982年10月20日出生于上海东区中心医院,是那天晚上八点左右的时候。当时她爸爸正在家里睡大觉。早晨的时候,她妈妈说肚子痛,她爸爸就送她去医院。她爸爸坐在产房外面的楼梯上等,但是她妈妈一直不生。中午过去了,下午过去了,她爸爸想,回家吃晚饭吧。吃好晚饭,他又想,现在肯定还没生,就决定睡一会儿大觉。结果,她的姑姑从医院奔回来,说,你蛮适意的哦,生了!她生下来是六斤一两。
籍贯,安徽。是她爷爷出生的地方,是她爷爷的爸爸出生的地方……就在那个美丽的黄山旁边。她的爸爸梅子涵则是出生在上海,上海东区。她跟着爸爸去过黄山旁边的那个老家和乡下,那里景色迷人,令人永远难忘。尤其是那条流自深山而来的溪,那座古老得很的桥,青藤垂挂。爷爷的爸爸的墓在高高的山上,那是个多么气派的墓,好像是个伟大人物。爷爷的爸爸是个医生,当过一所高级学校的校长,字写得像书法家。在气派的墓前,她跟着爸爸一块鞠躬。爸爸说,我们的前辈辉煌过。他们是在向辉煌鞠躬。很多年前的辉煌。
三岁进幼儿园。那时他们不住在东区了,住进了爸爸的大学宿舍。大学和大学宿舍在西区。幼儿园在大学校园里。第一个老师姓房,房老师教了一年去考大学了,考取走了。第二个老师姓陆,陆老师教了半年去日本了。梅思繁也考取音乐幼儿园,不再上大学的幼儿园。她三岁开始学钢琴,已经弹了一年半。有六百个小孩子考,录取十个钢琴,十个小提琴。音乐幼儿园门口有点人山人海,汽车开不过去,拼命按喇叭:嘀嘀,嘀嘀,嘀嘀嘀嘀。自行车骑不过去,只好扶了走。这是一条有名的马路,这条马路的附近也都是有名的马路,名人聚集,洋房林立。音乐幼儿园也在一幢洋房里。一幢白颜色的洋房。房子的主人很多年前到香港去了,现在回来,办起音乐幼儿园。这真是一桩绝妙的事,那么合乎形势需要,全中国有多少大人想让小孩当音乐家、钢琴家、小提琴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叫号头,小孩进去考。大人在外面“望”。万分紧张,无可奈何。钢琴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小提琴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大人们侧耳辨听……梅思繁的爸爸妈妈也在辨听,但是听不清楚。梅思繁考取了。成了十个学钢琴里的一个。收到录取通知的那天,她说,妈妈,告诉你一件事!妈妈说,什么事?她说:“考试那天,我坐到凳上,刚刚要弹,风吹过来了,把琴谱翻掉了,哗啦哗啦翻掉了,我找不到要弹的那一页,就灵机一动,默起来,反正我背得出的,就把曲子弹出来了。”这件事,考完那天,她没有说,收到通知了才说出来。她大概是怕那天说出来,会大惊小怪,遭骂,妈妈要大惊小怪地说,啊呀,你肯定考不取了!爸爸要大惊小怪地说,啊呀,你肯定考不取了!音乐幼儿园教她弹钢琴的老师,是电影《巴山夜雨》里演小女孩的那个小姑娘的母亲。小女孩唱道: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其实,现在的小孩,也都像蒲公英的种子,被大人吹来吹去,被爸爸妈妈吹来吹去,没有自由。梅思繁也是蒲公英的种子。她不是很想弹钢琴,但是她要弹钢琴,考音乐幼儿园……
音乐幼儿园毕业,上小学。是大学的附小,也在大学校园里。在她家住的房子旁边。她家住的房子叫第九宿舍。从第九宿舍出来,往左拐,再往前走,是她上过的幼儿园;往右拐,再往前走,就是小学。小学班主任也姓陆,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像大姐姐,教语文。从一年级教到五年级,她喜欢梅思繁。小学里喜欢梅思繁的另一个老师是袁老师。袁老师教英语,英语教得赫赫有名。梅思繁当过班长、中队长、大队长、中队学习委员。
五年级结束,考中学。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0: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