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听法缘(清华大学法学院院史访谈录)(精)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作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口述历史,通过对三类群体的部分代表,即民国时期老校友的后人,参与20世纪90年代法律学系和法学院复建工作的学校和院系领导、老师和社会各界贤达,复建以来在此传道授业、恪尽职守的教职员工和潜心向学的莘莘学子开展访谈活动,希望达到还原历史、探索规律、提炼理念的目标。一个学院的历史一方面是一群志同道合者共同的历史,有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叙事,另一方面也是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历史,有着“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特质,本书既凝聚共识,亦展示个体。
目录
清华法学的老传统与新气象(代序)
第一篇 法政传统出英杰
向隆万:身负时代使命,砥砺家国情怀——我的父亲向哲濬
梅小墩:维护人道正义,捍卫民族尊严——我的父亲梅汝璈
曾尔恕:士者弘毅,任重道远——我的父亲曾炳钧
楼秉哲:何处相思明月楼——我的父亲楼邦彦
陈达隆:家国情怀,赤子之心——我的父亲陈体强
端木美:法律人的爱国梦——我的父亲端木正
第二篇 师者风范立基业
滕藤:清华文科建设进程下的法律学系复建
胡显章:忆清华法律学科的恢复建设
李树勤:真心实意请人才,聚精会神求发展
林泰:法学切莫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
刘美珣:中西融汇,古今贯通
王承继:清华恢复法学教育的先行者
刘海年:了解历史,放眼国际
陈弘毅:见证拔地而起的明理楼
梁慧星:在清华法律学系讲课的日子
黄新华:亲历清华法律学系复建过程
王振民:清华法学事业的重生和腾飞
于安:探索具有清华特色的法学教育体系
崔建远:与清华有缘
高其才:齐心协力,共创未来
于丽英:师生共建法律图书馆
陈建民:诊所式法律教育的践行者
朱慈蕴:亲身参与和见证清华法学院的发展是我一生的荣耀
车丕照:永葆青春的清华法学院
王晨光:把握时代脉搏,改革法学教育
官海彪:行政工作,事无巨细
傅廷中:清华法学院的国际化视野和办学定位
王兵:突飞猛进,迈向国际
王亚新:相伴清华民事诉讼法学二十载
申卫星:我对年轻而古老的清华法学院充满感情和期待
第三篇桃李芬芳谱新篇
李启迪(94级文研,入学时法律学系筹备中)
范春燕(95级文研,法律学系)
吴伟光(95级文研,法律学系)
周福民(95级文研,法律学系)
廖莹(96级文研,法律学系)
黄辉(93级本科,1996年转系法律学系,99级法研)
林朝雯(93级本科,1996年转系法律学系)
孟芊(93级本科,1996年转系法律学系,99级法研)
李旭(97级文研,法律学系)
张剑文(98级文研,法律学系)
熊定中(00级本科)
龙俊(02级本科,06级硕博连读)
周倍良(02级本科)
任重(04级本科,08级法研)
丁如(06级本科)
葛江虬(06级本科,10级法研)
梁植(06级本科)
唐啸(06级本科)
李晟(07级本科)
刘信一(07级本科,11级法研)
曾钰峰(07级本科,12级法研)
程耀扬(1l级法硕)
余宗洋(12级法硕)
序言
清华法学的老传统与
新气象(代序)
历时一年半的《清听
法缘》编写工作告一段落
。在下着雨安静的北京夏
夜,我再一次通读了五十
三位清华法学历史见证者
的访谈稿,眼前展现一幅
关于清华法学的历史画卷
,心情亦随着清华法学院
的建立、复建到当前的故
事而此起彼伏,仿佛亲历
了清华法学的每一个历史
时刻,与每一位为清华法
学做出贡献的师生对话,
深刻感受着他们身上清华
法律人的气质。
清华法学的老传统在
一代代师生身上展现得淋
漓尽致。
那是深厚家国情怀的
传统。在“法政传统出英
杰”篇,我们看到忠于国
家深入骨髓的向哲溶先生
、深受清华精神熏陶的远
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梅汝
墩先生、将国家的解放与
改造视为己之重任的曾炳
钧先生、竭诚报效国家和
热诚实际问题的楼邦彦先
生、在坎坷和不顺中仍坚
定为国贡献的陈体强先生
、为新中国法政事业贡献
力量的端木正先生。清华
法政人是在国家苦难、条
件艰苦中成长起来的知识
青年,不平凡的岁月镌刻
在他们骨子里的是坚定的
家国情怀,爱国报国的理
想早已融入他们的生命轨
迹。从1952至1995年,
尽管清华法学院的建制不
复存在,但是弦歌不辍,
这一期间的清华大学毕业
生仍有一些相当杰出的校
友长期从事法律工作,并
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们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延续着
清华法学的传统,一脉相
承,源远流长。
那是卓越学术追求的
传统。在“师者风范立基
业”篇,我们一起通过清
华法学师者的视角回顾了
不平凡的复建轨迹,追求
卓越是其中最闪亮的标签
。报效国家的使命感给了
清华法律人无穷的动力,
一代代清华师者用行动演
绎着孜孜向学、潜心问学
的师者风范。我们的研究
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积极
回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我
们的学术拥抱开放创新,
不断接纳新的思想理论,
师生团结奋进,保有学术
的活力和力争上游的斗志
;我们的研究凸显国际水
平,不断在国际的舞台上
彰显中国智慧,贡献清华
力量。
那是深厚人文关怀的
传统。在“桃李芬芳谱新
篇”中,我们感受到清华
学子的风采,欣喜地看到
一代代清华法律人在关怀
中成长,在爱护中蜕变,
在教育中提升。那些法律
之外的“法学”素养、人品
德性、人文底蕴、处事方
式深深影响了他们,欣慰
的是,遍布五湖四海的清
华法律人在回想起园子里
的时光时,不仅视其为一
个接受法学教育的地方,
更视其为一个人生定位与
价值塑造的所在。
合上这部访谈录,在
属于清华法学院的新坐标
——法律图书馆楼中望向
窗外,远处闪烁的灯光将
我拉回现实。这是一个机
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
清华法律人正在努力奔跑
,显现着欣欣向荣的新面
貌。
清华法学的新气象与
一个个时代特征遥相呼应

凸显新技术发展的法
学教育。当前,大数据、
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等,层出不
穷的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
了一个千年未有的大变局
。以生命科技、信息科技
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对法学
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社会对法学人才培养
有了更多的期待。清华法
学教育不断回应社会需求
,增强法学回应社会问题
的能力,促进法学学科与
现代科技及司法实践深度
融合,深度参与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原
始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快
成果转化,实现法学学科
转变发展模式,在若干重
要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凸显新时代使命的人
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
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
要讲话中提到,法学学科
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
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
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
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
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
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
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这
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发
展提出了殷切期望,提供
了基本遵循。为此,清华
法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
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各种
新兴技术和手段,提升理
论的水平和层次,增强学
生回应和解决实践问题的
能力培养,培养既精通法
律规则又熟悉信息技术的
高端复合型人才,在全国
率先创设了“计算法学”新
学科,为社会发展创新和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法治
化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凸显新全球格局的一
流建设。当前,国家统筹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
学科建设,以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为核心,全面提
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清华法学院加强国际合
作,创办“世界法治论坛”
;聚集世界一流人才,建
设世界一流师资团队,努
力建构引领法学发展的高
水平学术共同体;追求世
界一流的科研成果,打造
世界一流的学术影响力,
培养世界一流的毕业生;
不断抢占国际学术制高点
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增
强在新兴学科领域与世界
顶尖法学院平等对话和竞
争的能力。
《清听法缘》是清华
法学院院史编纂工作的一
个重要部分,这是一个很
好的契机,既总结过去,
又展望未来。这本访谈录
是一项院史研究,借助编
纂工作使学院历史得以收
集整理,作为第一手资料
导语
《清听法缘》是清华法学院院史编纂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既总结过去,又展望未来。这本访谈录是一项院史研究,借助编纂工作使学院历史得以收集整理,作为第一手资料得以保存,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基础性工作。这本访谈录同时也是一项院史教育,借助这本书的出版能向更多的人提供一个认识清华法学的完整视角,讲述清华法学故事,传播清华法学文化,传承清华法学精神。
后记
2018年年底,为了迎
接2021年清华110周年校
庆,更好地完成清华大学
“学科院系部门发展史编
纂工程”,我们开启了这
项法学院口述历史的工作
。希望通过对三类群体的
部分代表,即民国时期老
校友的后人,参与20世纪
90年代法律学系和法学院
复建工作的学校和院系领
导、老师和社会各界贤达
,复建以来在此传道授业
、恪尽职守的教职员工和
潜心向学的莘莘学子开展
访谈活动,实现还原历史
、探索规律、提炼理念的
目标。一个学院的历史一
方面是一群志同道合者共
同的历史,有着“众人拾
柴火焰高”的叙事,另一
方面也是每一个独立个体
的历史,有着“一千个人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
特质,因此既凝聚共识,
亦展示个体,同样是我们
所追求的目标。
口述历史既是一项学
术研究的事业,其为院史
编纂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
材与故事,也是一项教书
育人的活动,采访的同学
事先接受培训,了解历史
,做好功课,在采访过程
中用心聆听,如实记录,
借用萧公权先生的座右铭
,“以学心读,以平心取
,以公心述”,这是课堂
之外的另一种学习方式。
通过这种无形的课堂,一
方面培养了他们的学术能
力和沟通能力,另一方面
使他们在润物细无声中接
受了一次清华校史文化的
教育与洗礼,提升了精神
境界。这项口述历史工作
的进程根据时间节点,简
单介绍如下:2018年11月
29日,我们拟定了采访提
纲和初步访谈对象名单。
2018年12月,通过清华法
学院官网和“法学学术前
沿”微信公众号发布了采
访团队成员招募公告。
2019年1月初,确定了采
访团队成员。2019年1月9
日上午,团队成员在清华
邺架轩书店举行第一次会
议,介绍项目准备情况、
开展计划以及采访的注意
事项。2019年1月9日下午
,开始第一次采访。2019
年3月7日,在清华胜因院
22号的周一良先生故居(
现清华大学英华学者之家
)举行阶段总结交流会。
2019年10月18日,完成
最后一次采访,至此访谈
活动总共采访了60位老师
和校友(最终有53位采访
对象同意发表其访谈稿)
。2019年10月底至今,进
行后期的整理、编排和核
校。
采访团队除了教师外
,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
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
的20位同学,分别是杨同
宇、翟家骏、常悦、尹子
玉、张式奇、路旸、徐逸
尘、郑中云、南凯、乞雨
宁、黄飞翔、卓增华、连
芮桦、李嘉或、曹文潇、
李吴、白冉冉、刘书凯、
卢晓航、张一民。他们有
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
,分为四组展开工作,各
组组长分别是杨同宇、翟
家骏、尹子玉、张式奇。
在与他们关于法学院历史
的讨论中,我能够感受到
这些可爱年轻学子的学术
热忱和历史责任感,让人
有吾道不孤的欣慰。尤其
需要指出,作为这项工作
的主要组织者之一,杨同
宇同学参与了策划、遴选
、联络、访谈、写作、反
馈、修订等所有事务,尤
其在疫情期间,他毫不松
懈,克服困难,认真细致
地完成最终稿件的整合工
作。
感谢在百忙之中拨冗
接待,甚至是在工作间隙
见缝插针接受采访的老师
们和校友们。有些访谈历
经数次畅聊才最终告成,
时长最多者达5个小时,
有些稿件经过多次往返、
反复斟酌修订才得以定稿
,可以说他们的高度重视
、充分信任与支持配合是
口述历史活动得以顺利开
展的关键。在访谈中,我
们能感受到他们对中国法
律教育的殷殷期望和对清
华法学院的深厚感情,这
种感同身受的炙热情感同
样是激励我们开展口述历
史工作的动力。
历时一年又半载,尽
管疫情延缓了进程,这本
口述历史终于要付梓面世
了。我们知道,它只是这
所“古老而又年轻”的法学
院的部分记录,因为采访
团队能力所限,会存在种
种不足。因此,我们希望
可以进一步完善与丰富这
段历史,敬祈方家批评指
正,期待同好共同参与。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
了樱桃,绿了芭蕉”,我
们记录历史,亦会成为历
史,是为跋。
陈新宇
2020年7月2日于清华
法律图书馆温格居
精彩页
向隆万:身负时代使命,砥砺家国情怀
——我的父亲向哲濬
采访者:1910年,向哲濬先生考进清华学堂的前身游美肄业馆,后在此处学习七年,向先生是否曾与家人谈起过早年在清华的学习与生活?
向隆万先生:这方面的内容我父亲很少讲,印象中他提起过清华的体育老师马约翰先生和清华的体育教育。清华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很重视,我父亲可能因为是湖南农村出来的,体格比较好,他在双杠上做双臂屈伸打破了蒋廷黻的记录。还有他回忆过去北京上学时的交通状况,当时交通很落后,他需要先坐火车到车站,再坐马车到西直门,最后要坐骆驼才能到清华,他那时就是这么过去的,很不容易。再有,当时我们有几个亲戚在北京做官,所以我父亲在北京读书期间有机会到城里听一些京剧,欣赏过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等等老一辈名角的演出。其他有关在清华学习方面的事情,我还是通过苏州大学范庭卫老师和清华大学陈新宇老师的著作才知道的。比如说范老师写过,我父亲在清华学习期间加入学生社团“达德学会”,担任会长的工作。他还参与演剧,为创办贫民小学筹款,该剧由洪深、汤用彤编剧,闻一多总务,我父亲布景,在北京市连演数场,影响深远。他也参加过辩论赛,曾任高三级长、学报总经理,还担任过“高等科代表团”科长兼四年级级长,“高四级会”会长。在1917年毕业仪式上,我父亲还代表同学发表了《丁巳级毕业生别母校书》。另外,我母亲的回忆录里写过我父亲人学考试的经过。1910年,我父亲在长沙的修业中学读二年级的时候,游美肄业馆首次向全国招生,他抱着尝试的心态报名,但当时所在中学的校规不允许学生报考外校,一经发现将被取消学籍。所以我父亲只好把原来的名字“向哲文”改为“向哲濬”,背着校方参考,结果在长沙的初试和复试中都名列榜首。修业中学知道后,不仅没有取消他的学籍,反而以培养出这样的学生为荣。后来他在北京参加复试,考卷有两个作文题目,任选其一:一个题目是“述旅途经过”,另一个是“谈中国文学渊源”。他本来选了第一题,写了一段后,听到监考老师说不要选容易的题目做,他觉得也许选难题做分数要高些,所以马上改做第二题。这次在京复试中,我父亲又排名第一。他那篇作文得到很高的评价,学校认为他人学后可免修中文,这样就有了较多时间学习其他科目。
采访者:您认为清华对向哲溶先生的司法实践、人生选择等产生了哪些影响?
向隆万先生:这方面我不太了解。我觉得他们那一代人主要还是由时代背景造就的。那时候的中国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视之中,所以他们具备一种责任感,思考怎样才能救国。我父亲那时在清华并不知道是学法律,他们实际上念的是留美预科,学习中文、英文、算术等等,为留学打基础。他后来被派到耶鲁大学去学法律,跟他一起考过来的一个湖南老乡叫朱彬元,到哥伦比亚大学学经济,回国后成为清华大学经济学系第一任主任。还有一个湖南老乡叫孙克基,他去霍普金斯大学读医学,后来成为上海最好的产科医生,陈毅将军夫人的接生就是由他负责的。所以说那时候他们在清华读书不是专门学什么,而是打基础,后来被派到美国去,不同的学习方向成就了不同学科的人才,我觉得是这样的。
采访者:向哲溶先生在离开清华后与学校还有哪些方面的联系?
向隆万先生:父亲和清华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清华还会定期给父亲寄一些关于校友的刊物,好像叫((校友之声》或者《清华校友》,其中有几篇记载了他或他同学的事迹,这些我都看到过,但时间太久了,现在身边没有了。
采访者:向哲溶先生从清华毕业后赴国外留学,回国后曾于多校任教,并在东京审判中出任检察官,可谓那个时代中国最优秀的法律人之一。您是向先生的家人,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搜集东京审判的资料,在您看来向先生是怎样的人?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向隆万先生:我不敢说崇高精神什么的,我感觉我父亲,还有梅汝墩先生,他也是清华毕业的,比我父亲晚入学,以及整个东京审判中国代表团这十七个人,应该说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在我看来,他们身上具备的品质最首要的是一种正义感,一种时代赋予的使命感,要去伸张正义。我看母亲的回忆录中写到,父亲在读中学的时候,他的代数老师是徐特立老先生,徐特立老先生也是毛主席的老师,他在一次爱国群众大会上慷慨激昂,断指上血书。他们那时候虽然都是小孩,也学着写血书,父亲和同学陶峙岳在衣襟上写“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觉得他们这种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国家命运的信念是骨子里面的,他们这些人接受了东方和西方都比较好的教育,从小读四书五经,骨子里忠于国家的爱国思想是深入骨髓的。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7: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