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卢克莱修、但丁、歌德,每个人都是一个时代的典型代表,他们的诗作在哲学的指引下,以时代的高认识能力观察世界,用人类的高艺术天才幻化现实。 诗人在本质上是在追求一种哲学抑或哲学终不过就是诗?本书对三位诗人的解读,旨在反映这样一个主题:灵动的诗歌与严肃的哲学看似对立,实则具有共性。能以出色的想象力与文字表达揭示万事万物的秩序的人,便是真正的哲学诗人。 作者简介 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1863-1952)、知名哲学家、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早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并留校任教,后返回欧洲,专心于哲学沉思与创作。代表作有《美感》《怀疑主义和动物信仰》《理性的生活》《存在诸领域》《最后的清教徒》等。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卢克莱修 第二章 但丁 第三章 歌德 结语 后记 导语 本书基于美国哲学家、散文家乔治·桑塔亚那在哈佛开设的一门课程,以卢克莱修、但丁与歌德三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他们作品的特质和价值,并将他们三人作比较。三位哲学诗人所遗留下来的诗篇绝不只是一顿菜肴丰富的筵席。从他们的信条和气质看,他们似乎相当对立,完全无法对他们的学说进行统一。然而,在使他们成为伟人的贡献方面,他们不相上下。人们无须采用模棱两可的趣味标准,就会热情赞美每位诗人的诗;人们无须抛弃自己思想的倾向,就可接受每位诗人的基本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