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儒家与韦伯的五个对话/启真讲堂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叶仁昌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韦伯作为西方社会学界的思想高峰,其对儒家的解读始终深刻影响着西方对中国传统的判断。
但韦伯的理解是正确的吗?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从经济伦理、财富思想、支配类型、理念类型及决策伦理五个角度分析韦伯对于儒家解读的特点和不足,不只具体地指出韦伯对儒家的理解盲点,还应用韦伯的方法学来新论儒家,试图补足韦伯对儒家在研究上的遗漏,完成韦伯未竟的探索。
儒家也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新的视角而得到了不同的诠释。
作者简介
叶仁昌,1957年生于澎湖,台湾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为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系荣休教授,仍兼授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社会学以及中国管理哲学等课程。主要著作有《儒家支配理论的类型》《先秦思想中价值尺度之论争》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经济伦理的对话:入世抑或现世?
前言:儒家不利于近代资本主义?
一、理论与思辨层次的质疑:内在超越说
二、经验与实践层次的质疑:通俗儒家说
小结:韦伯有错,但仍站在那里!
第二章 财富思想的对话:无限利润心?
前言:经济伦理的一个遗漏
一、贫穷不是美德的条件
二、士君子同样可以求富
三、道德对财富的主体性
四、中庸式的财富阶层说
小结:儒家欠缺无限利润心
第三章 支配类型的对话:道德型正当性
前言:以韦伯的架构为参照
一、儒家有正当性观念吗?
二、儒家与法制型支配
三、儒家与传统型支配
四、儒家与克里斯玛支配
小结:道德型正当性的试拟
第四章 理念类型的对话:义利的四种模式
前言:纯粹类型的应用
一、取代模式:“以义斥利”
二、条件模式:“先义后利”
三、化约模式:“义即公利”
四、因果模式:“义以生利”
小结:义利的双重定位
第五章 决策伦理的对话:何不曰利?
前言:高明巧思下的难题
一、危险引信:衡量利弊得失
二、政策意图与结果的不一致
三、狂信下的手段与后果问题
小结:利益思考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序言
自从研究生时代以来,
我一直被韦伯(Max Weber
)深深吸引,而在漫长的学
术生涯中,好几次惊觉自己
的思索竟跳不出他的脉络和
手掌心。从来没有一个学者
这样紧扣住我,又对我影响
如此之深。
至于儒家,我在欣赏西
方思想之余,向来对它“不
屑一顾”,只是基于教学等
需要才去探其究竟。我的初
衷原本是批评它,论证的结
果却出乎意料,屡屡发展出
对它的许多肯定。
二三十年来,我就一直
在儒家和韦伯的世界里,深
呼吸、困惑、惊讶和叹息,
这里碰撞突破一下,那里又
摸摸鼻子回头。这本《儒家
与韦伯的五个对话》代表了
一个探索的总结,也应该是
我个人学术生涯的某个高峰
。我自信对韦伯有一定程度
的理解以及别出心裁的应用
;而我对儒家的诠释也不拘
泥于古意和标准答案。我期
待能扮演一座桥梁,连接儒
家和韦伯,并因此展现出各
自不同的面貌和新的意义。
用心的读者不难发现,
在儒家与韦伯的对话交错中
,我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就是
很“大胆”。韦伯是如此经典
的大师,而我却不只具体指
出他对儒家的理解盲点,还
应用他的方法学来新论儒家
,更试图补足他在儒家研究
上的遗漏,完成他未竟的探
索,甚至重构韦伯有关支配
类型的框架。当然,在这样
的过程中,儒家也因为新的
视角而得到了不同诠释。
这些“大胆”应该算是一
种新创和突破吧!当然,批
评和争议也必然是难免的。
但这本书是否成功,又有多
少贡献,就交给读者评估了
。不过我深知,有些社会学
者自认为研究韦伯是他们的
专长,甚至是势力范围,以
至于光是看到这本书的标题
,恐怕就让他们反感和不悦
了。对于这种目光如豆又自
以为是的学术生态,我已习
以为常,半吊子的韦伯“专
家”太多了。我唯一想提醒
的是,韦伯不仅是社会学家
,同时也是精湛细腻的历史
学家,以及经典的思想家。
而我将儒家与韦伯相提并论
,也并非我的硬拉乱扯,而
是因为儒家本就是韦伯自己
深感兴趣、多次提及,又引
致争议或语焉不详的重大课
题。
在本书讨论的五个对话
里,其中有三章的主要内容
曾经发表在台北的《人文及
社会科学集刊》、台北大学
的《行政与政策学报》,以
及台湾大学的《政治科学论
丛》,它们是三篇TSCCI等
级的论文,这当然已经是一
种肯定了。但我更期待的是
将它们整合在本书的一个新
架构里时,读者能从中看到
一个更广阔、更有意义的视
野与突破。迄今,在中文的
出版品里,我还没有看过其
他学者做过类似的事情,或
有任何一本将儒家与韦伯进
行比较的系统性对话的著作
。希望读者能在阅毕本书之
后,体会这是值得进一步开
发的课题。
不过要向读者道歉的是
,由于我在德文上确属外行
,无法采用韦伯的德文原典
。但所幸的是,已有若干中
、英文译本在学术圈中获得
高评价,被认为是严谨的,
并一再审订。虽然从德文专
业来看,这些中、英文译本
仍有一些争议,但就我所引
用的部分而言,其正确性应
该大致是可以接受的。
这本书能完成,并最终
能够出版,我要感谢的人太
多了。不过,写漏了,有歉
疚;写多了,是累赘,就都
略过吧!几十年来,我一直
是独行侠的特质,从不呼朋
引伴,也没有多少党友;我
唯一有的就是自得其乐。
2013年初,我从台北大学
公共行政暨政策系退休了,
但还兼任“中国政治思想史”
的课程教师。很多人以为我
该享清福了,但对我而言,
退休只是为了摆脱评鉴下的
“学术自我”的疏离,是为了
重拾知识分子的尊严与使命
。不退休,人生恐怕只剩下
评鉴;退休了,写作的人生
才真正启动。
这本书的完成和出版,
就我个人来说,正代表了这
样一个里程碑。它既是我过
去漫长学术生涯的一个探索
总结,同时也标示着我的一
个新阶段使命的起点。上路
吧!
叶仁昌,木栅自宅
2015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4: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