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飞向太空港/中学生元阅读经典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李鸣生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作者以这一重大事件的始末为主线,穿插了人物介绍和其他相关事件,展现了中国航天人为促进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发展所作的努力和所经历的艰辛,表现了中华民族不断攻坚克难、勇于进取的崇高精神,也显示了人类憧憬未来、探索宇宙的博大胸襟。
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本书设置了如下栏目:“名家导读”,由名家编写,带领学生进行阅读预热,帮助学生理解名著的内涵和艺术价值,挖掘名著背后的深层底蕴,激发兴趣;“梳理与探究”,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规划,提供《飞向太空港》的阅读策略;“精读旁批”,精读部分随文设置旁批,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阅读·思考·生活”,在阅读结束后,针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检测阅读效果,启发阅读思考,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拓展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读书短札”,包括全书思维导图和名家评赏两部分,方便学生概括、梳理全书主要内容,将名著阅读与读书短札相结合,增强收获感和参与感。
目录
序章.本文参考消息
第一章.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三、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第二章.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
四、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
五、举起火箭的大旗
六、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
七、天时·地利·人和
八、周游列国的中国专家们
九、轨道大转移
十、面对世界的挑战
十一、外交场上的风云
十二、布什:不愿得罪十亿中国人
第三章.卫星,一次总统待遇的远行
十三、起飞,波音747
十四、护送升降平台
十五、健力宝与《上甘岭》
十六、美国“新娘”,入了中国“洞房”
第四章.火箭,另一个伟大的文明
十七、欧亚大陆怪圈
十八、起飞,在新的地平线上
十九、“长征三号”和它的伙伴
二十、苦恋:中国箭与美国星
第五章.我们都是地球人
二十一、同一世界,两种活法
二十二、伦巴、探戈与辣椒、蒜苗
二十三、有车不坐要骑车
二十四、回归自然
二十五、既是朋友,又是对手
二十六、“国际标准”与“家传秘方”
二十七、英语:沟通世界的桥梁
二十八、从要走,到再来
二十九、西装·领带·先生和小姐
三十、打赌:一只烤鸭
三十一、“老外”采访备忘录
第六章.跨越国界的飞行
三十二、人与上帝的较量
三十三、发射日,一个留给明天的问号
三十四、紧急气象会
三十五、加注!加注!
三十六、中国,敞开了汉唐的胸怀
三十七、推迟打开发射窗
三十八、壮怀激烈
三十九、升起了,25亿人的卫星
四十、月光下的宴会
尾声.走向新大陆
阅读·思考·生活
读书短札
序言
天空让人想起使命
李鸣生

我要说的,是天空。
先做一个假想:假如有一天,天空突然坍塌,世界
将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假如有一天,天空突然消失,人
类又会是怎样的惊慌?
也许,人类真的有过天空坍塌的日子,不然怎么会
有“女娲补天”的神话?也许,世界真的有过没有天空
的岁月,要不怎么会有“盘古开天地”的传说?
没有天空的日子,人类究竟熬过了多少世纪,而今
恐怕已经没人说得清了;但没有天空的日子一定很悲惨
,我想应该是可以肯定的。想想吧,莽莽苍苍,混混沌
沌,江河泛滥,群山倒立,空间爆炸,时光倒流。没有
云彩,没有太阳,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当然也没有足
够的空气。人类在黑暗中爬行,在冷风中哭泣,在洪水
中挣扎,在地火中呼喊……昏暗中一切的一切,没人看
见,无人知晓,甚至连上帝也装聋扮瞎。于是可怜的人
类哟,从此落下了孤独、郁闷、痛苦的病根。
好在后来有了天空。
有了天空,人,才从天地间站了起来,伸直了腰,
抬起了头,睁开了眼,迈开了步,从此得以顶天立地,
结束了如动物般爬行的历史。
于是,因了天空和天空下到处乱窜的人,孤独的地
球才开始变得有意思起来。

我第一次见到天空,是3岁。
那是一个后来才知道叫“漆黑”的夜晚。我想吃奶
了,便独自跑到路口,望着黑色的远方苦苦盼望着母亲
的归来。后来我睡着了,再后来又醒了,这才发现自己
歪倒在地上,小屁股下竟长出一朵朵野花和一棵棵小草
。就在这时,我睁开眼睛,看到了一个从未看到的世界
:迷迷茫茫的夜空,像个好大好大的锅盖;一颗颗挂在
上面的星星,就像母亲的奶头。
这是大自然赐予我的第一个想象,也是我对星空刻
骨铭心的初恋。从此,我与星空便有了不解之缘。所谓
“情结”这东西,便在我的心底根深蒂固地埋藏了下来

我的童年,便是在天空的引诱下度过的。那时的我
,最喜欢看的便是天空;而我能够和可以看到的,亦只
有天空。因为天空慷慨大方,天空大公无私,天空看者
不拒。富人可以看,穷人也可以看;大人可以看,小孩
也可以看。天空不讲特权,不开后门,白天夜晚,人人
平等。而最关键、最划算的是,看天空既不要门票,也
不查证件,还不掏一分钱。这对我这个身无分文而又调
皮捣蛋的孩子来说,自然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儿时的天空在我的眼里像本童话,一有空闲我就会
抓紧阅读。虽说这本“童话”于我只是一种兴趣、一种
依恋,但感觉还是有的。比如,早上的天空我读到的是
清新,中午的天空我读到的是温暖,晚上的天空我读到
的则是梦幻。至于天空那些变幻莫测的传奇、稀奇古怪
的故事,我就怎么也读不出来了。
许是上帝的意思,我刚刚告别少年,便穿上军装,
鬼使神差地闯进了而今闻名天下的中国卫星城——西昌
卫星发射基地!
天空,离我似乎一下近了。
但,那时的西昌发射场还是一片原始的荒凉。我年
轻的生命在那原始的荒凉中熬过了15个春夏秋冬。在那
15个孤独苦闷、苦不堪言的春夏秋冬里,有足够的理由
让我坚持活下去的,便是天空。
记不清了,不知有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我或坐在树
下,或靠在岩壁,或躺在草丛,或站在发射场——通向
宇宙的门前,望着星空,久久犯傻:悠悠时空,人类从
何而来?茫茫宇宙,人类又将何往?这天,这地,还有
这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后来,随着日子的流逝,火箭的升腾,天空在我眼
里不再是一本童话,而像一册厚重的历史,一本自然的
原著,一部神秘的天书。渐渐地,我开始读出点内容来
了。
我曾无数次注视高山、草原、森林、大海,然而诸
如此类的任何一次注视,都远不如仰望天空来得痛快,
来得复杂。在我的感觉中,天空如同一个迷宫,锁藏着
不可传说的故事;天空像一座大坟,埋葬着永不外露的
神秘。天空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又不可把握。她既复杂
,又简单,简单得就像一个大〇。而大〇就是大无,大
无就是大有。——这是怎样一种大哲学和大境界哟!
于是,每当我伫立于星空之下,仿佛不是在看天,
而是在与上帝对话,在和外星人约会,在对宇宙审美。
天空宏阔辽远,天空意象沉雄,天空深情而伟大,天空
高贵而富有。望着天空,我仿佛能触摸到生命的宽广、
人生的悠长;能感受到时空的流逝、万物的生长;还能
听到大自然的箫声从远古的岸边徐徐荡来,久久在耳边
回响。天空既让我体悟到一种男人的博大精深,又让我
享受到一种女人的万种风情。只要一望着她,我就感到
好像自由没有限制,美丽没有边缘,人生没有死亡。于
是浑身战栗,血液奔流,恨不得一头栽进她的怀里,甚
至连灵魂亦忍不住要为她下跪。
不信你瞧,天空就那么大大方方地挂在那儿,任你
观望,任你玩味,任你探究,任你欣赏。面对天空,你
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喊,可以叫。总之,无论你怎样
,天空都会宽容地接纳你的一切——哪怕是粗暴的爱乃
至敌对的仇视,她都不会有一点脾气。只要你用心去看
导语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自主阅读推荐图书。
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山之作,全景式展现“亚星”发射全过程,视野宏阔,动人心魄。
配套教材使用,增设“名家导读”“梳理与探究”“精读旁批”“阅读·思考·生活”“读书短札”等栏目,帮助学生科学高效阅读。
书评(媒体评论)
李鸣生的作品既是中国航天发射的大写真,也
是在一个特殊的角度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生活的
文学审视和观照。……他既注重报告事件过程的完
整性,又非常看重对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命运、不
同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表现。我们从中感到了作
家对题材的超越,看到了作家个性化的表现。——
李炳银(评论家)
李鸣生的作品视野宏阔、人物塑造生动,和国
家的历史发展相呼应,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他的作品可称为中国航天事业形象的编年史,展示
了一个作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陈建功(
作家)
《飞向太空港》无疑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这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李鸣生首次成功地对一
个大型事件进行了全景式的驾驭与表达;二是李鸣
生突破了事件本身的局限,力求运用一个超越事件
的“高视点”对事件本身进行观照与思考。前者保
障了扫描的广度,后者提升了立意的高度。——朱
向前(军旅文学评论家)
精彩页
第一章
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一踏上西昌的土地,便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
卫星、卫星、卫星。车站上,公路边,饭馆里,小摊旁,人们都神神秘秘地谈论着卫星、卫星、卫星。
一对青年夫妇,领着一个大约5岁的小女孩,急匆匆地朝我走来。
“同志,请问去卫星发射基地咋走?”
“问这干什么?”
“听说要发射美国的卫星,孩子和我们都想来看看。”
“你们从哪儿来?”
“遵义。”
“是国防工厂的吗?”
“不是,我们是个……个体户。”
“叔叔,”小女孩突然拉住了我的手,“发射卫星,能让小孩看吗?”
“能,肯定能。”我忙蹲下去,双手捧起小女孩的脸,在她的额头轻轻留下一吻。
西昌,我的第二故乡。
16年前,当命运的列车轻轻一颠,便将我抛在了这块荒凉的土地上时,我的心远比严冬的大凉山还要凉。我仿佛一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爱情,甚至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一个人应该得到的一切。我做梦也不会想到,在这片被上帝遗弃的土地上,日后还会升起什么“亚洲一号”卫星。
然而今天,当我踏上这片亲切而又陌生的土地时,一下子便深切地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冲动和热能,有一种大树的根须抓住了泥土样的恋情,在反复折磨着我的心。眼前沸沸腾腾的情景,似乎在向苍天昭示着什么。我不知道也无法知道,这次发射是幸运还是倒霉,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我却分明看见,过去的一切正在逝去。在原始与现代、文明与愚昧、东方与西方美好而残酷的碰撞中,一个红扑扑的如同朝阳般的希望正在悄然跃起。我仿佛不是回来采访,而是回来寻找——寻找我的青春曾经留下的脚印,寻找我的日子曾经苦恋过的梦想,寻找我的热情曾经燃烧过的希冀,寻找我的生命曾经拥有过的月亮和太阳!
西昌位于四川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扼成都、昆明两大旅游区之要冲。北上成都577公里,南下昆明543公里。从成都搭乘去昆明或金江的列车,12小时便可到达;若乘坐西南航空公司的飞机,只需45分钟。
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为全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特征,全年日照时间长达320天。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9.4℃;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2.5℃;而年平均气温,则只有17℃。故“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享有“小春城”之美称。而且这儿空气透明度特别好,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可见到月亮。尤其是在晴朗的夏夜,当静静地置身于星空之下时,便会看到一轮比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看到的都更为硕大明亮、圆润清澈的月亮。故西昌又被称为美丽的“月亮城”。
西昌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除汉族外,这儿还有藏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壮族、傣族、傈僳族、布依族、纳西族等十余个民族。彝族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待人热忱,十分好客。假如你有机会走进彝家山寨,主人定会十分高兴地留你做客,并为你奉上颇具彝家风味的“坛坛酒”和“坨坨肉”。
“坛坛酒”是用玉米、高粱和荞麦等杂粮为原料,再配以十余种草药装进瓦罐里酿制而成。这种酒喝起来香甜爽口,却并不醉人。“坨坨肉”一般是用一种叫“仔猪”的肉烹制而成。由于这种猪长年敞放于山坡野林之中,活动自由,觅食丰富,能长就一身紧肉,故猪肉吃起来细嫩糯软,香而不腻。待你吃饱道别时,主人还会将一条猪腿或半个猪脸送你带走,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两年前,我曾陪同北京一位老作家钻进深山老林,在一个彝家山寨的草地上美美地吃了一顿“坨坨肉”,喝了一罐“坛坛酒”。尽管“坨坨肉”和“坛坛酒”早已把我的肚子撑了个饱,离去时我却依然恋恋不舍。我听说,这次有几位参加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美国人刚到不几天,就吵嚷着要去彝家吃“坨坨肉”,喝“坛坛酒”。
彝族的重大节日是火把节。西昌的彝族火把节被称为“彝乡眼睛的节日”,远在汉、唐时代便有文献记载。火把节除了在白天举行斗牛、斗羊、斗鸡、赛马和姑娘舞蹈、小伙摔跤等活动外,晚上村民们还要成群结队,手持火把,遍游于山冈丛林之间。点点灯火,闪烁四野,如天女散花,似繁星落地,其景象奇特而又壮观。更有意思的是,节日期间还要举行传统的姑娘选美活动。男女双双,可以随便谈情说爱。倘若你是一个未婚而又有艳福的男子,躲在伞下的彝家姑娘,也许还会为你张开爱的风帆。
西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便开始了人类的繁衍生息。据载,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曾涉足此地,譬如:司马迁“西征巴蜀”,诸葛亮“五月渡泸”,忽必烈南征会理,杨升庵“夜宿泸山”,石达开兵败大渡河,蒋介石坐镇“西康”,等等。
西昌是西方学者和旅行家探险的乐园。1275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来到西昌,成为到西昌的第一个外国人。此后,从1868年至1909年41年间,法国旅行家安邺、英国旅行家巴伯、法国亲王奥尔良、法国人凡尔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