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共8章。介绍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重污染的成因与来源,分析了七大重点行业及领域的排放现状并提出了强化管控方案,阐述了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技术体系、差异化的“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建立了区域空气质量调控技术与决策支持平台,提出“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未来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本书可供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基础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也可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有效决策支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报告(精)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的总结,共8章。介绍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大气重污染的成因与来源,分析了七大重点行业及领域的排放现状并提出了强化管控方案,阐述了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技术体系、差异化的“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建立了区域空气质量调控技术与决策支持平台,提出“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未来大气污染防治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本书可供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基础学科和研究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也可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有效决策支撑。 目录 序 前言 摘要 1 项目立项与实施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意义 1.1.2 项目组织 1.1.3 项目实施 1.2 目标与内容 1.2.1 攻关目标 1.2.2 研究内容及专题设置 1.3 总体研究技术路线 1.3.1 工作原则 1.3.2 技术路线 1.4 机制创新 1.4.1 建立“1+X”联合攻关机制 1.4.2 实施“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 1.4.3 实现多源数据共享 1.5 小结 2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成因和来源 2.1 闭合研究体系 2.1.1 空天地综合立体观测 2.1.2 超级站观测实验 2.1.3 颗粒物组分网 2.1.4 烟雾箱模拟实验 2.1.5 空气质量模式模拟 2.2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特征和演变 2.2.1 空气质量年际变化趋势 2.2.2 秋冬季大气污染变化趋势及特征 2.2.3 基于区域背景监测站的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 2.2.4 秋冬季PM2.5污染仍是区域大气重污染的主要因素 2.3 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成因 2.3.1 污染物排放的影响 2.3.2 特殊地理地形和气候背景下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 2.3.3 大气化学转化机制 2.3.4 区域城市间相互影响 2.3.5 污染排放、气象过程和化学过程的综合解析 2.4 区域PM2.5来源特征解析 2.4.1 多技术融合的PM2.5来源解析方法 2.4.2 主要污染源的源谱库 2.4.3 京津冀及周边区域PM2.5综合源解析 2.4.4 区域和城市间相互影响 2.5 重污染过程分析 2.5.1 分析方法 2.5.2 典型重污染过程定量描述 2.5.3 典型重污染过程综合分析 2.6 小结 参考文献 3 排放现状与重点行业(领域)强化管控 3.1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3.1.1 城市和区域动态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清单技术 3.1.2 “2+26”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及变化趋势 3.1.3 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行业分布 3.1.4 大气污染源排放的空间分布 3.1.5 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时间变化 3.1.6 区域–城市耦合的高分辨率排放清单 3.1.7 典型城市污染物排放分析 3.1.8 排放清单动态化 3.2 冶金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及管控 3.2.1 行业发展状况 3.2.2 大气污染排放控制现状 3.2.3 污染减排工艺路线和改造成本效益分析 3.2.4 冶金行业大气污染管控方案 3.2.5 污染减排效果评估 3.3 建材领域大气污染治理及管控 3.3.1 行业发展状况 3.3.2 大气污染排放控制现状 3.3.3 污染排放深度控制技术 3.3.4 大气污染管控方案 3.3.5 污染减排技术与效果评估 3.4 “散乱污”企业动态监管技术及应用 3.4.1 “散乱污”企业界定 3.4.2 “散乱污”企业状况 3.4.3 “散乱污”企业动态监管关键技术 3.4.4 “散乱污”企业环境强化管控关键技术 3.4.5 “散乱污”企业污染减排评估 3.5 柴油机排放及强化管控措施 3.5.1 柴油机行业现状 3.5.2 柴油机排放治理存在的问题 3.5.3 柴油机排放治理和管控技术 3.5.4 柴油机排放治理和强化管控实施方案 3.5.5 柴油机减排措施及潜力预测 3.6 农业排放状况及治理方案 3.6.1 NH3排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6.2 农业NH3减排技术与治理方案 3.6.3 土壤风蚀扬尘排放现状评估和治理 3.6.4 农业秸秆燃烧现状及管控对策 3.7 区域煤炭清洁利用途径与对策 3.7.1 区域煤炭消费及燃煤领域现状 3.7.2 区域燃煤污染控制现状 3.7.3 煤炭消费控制及清洁利用对策 3.7.4 燃煤领域污染减排效果评估 3.8 涉VOCs重点行业控制与监管技术 3.8.1 涉VOCs重点行业发展状况 3.8.2 涉VOCs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排放与控制现状 3.8.3 重点行业VOCs减排工艺和控制技术 3.8.4 VOCs关键控制物种及其关键排放源 3.8.5 重点行业VOCs综合监管方案 3.9 NOx排放控制与监管技术 3.9.1 NOx相关大气环境问题 3.9.2 NOx排放与控制现状 3.9.3 NOx减排与监管技术体系 3.10 小结 参考文献 4 重污染天气联合应对体系 4.1 大气重污染特征及分类 4.1.1 区域重污染特征 4.1.2 区域重污染分类 4.2 重污染天气预测预报技术改进 4.2.1 预报时效延长和空间范围扩展 4.2.2 伴随滚动式后处理业务化方案 4.2.3 模型预报结果检验与优化 4.3 预警标准分级修订及应急管控措施优化 4.3.1 预警分级标准修订 4.3.2 重点行业差异化管控措施 4.4 重污染天气应对效果综合评估 4.4.1 基于执法检查的效果评估 4.4.2 基于空气质量模式的效果评估 4.4.3 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的效果评估 4.5 舆情分析与社会宣传方法 4.5.1 重污染天气舆情监测与大数据分析系统 4.5.2 重污染天气公众情绪及舆论传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