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花之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马小苏 |
出版社 | 敦煌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故事讲述了农村少年马梦华因为意外失去双亲,只好和小姐姐马苏华寄养在三哥家中,年幼的他受尽了嫂子的苛待。在他最无助彷徨的时候,是他的二哥马锦华和堂哥马磊指引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故事从侧面刻画了一群有信仰的年轻人,为了追求光明,毅然与封建家庭决裂,在革命的洪流中有人迅速成长为革命战士,有人受不了战时的艰苦或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放弃了自己最初的信仰。马梦华经历过革命征途的艰辛,经历过失去亲人和战友的痛楚,经历过朋友背叛的冷酷,同时,他也遇见了他未来的妻子,并收获了亲情和爱情,在革命熔炉的锤炼中他成长为一个博学多才、技术精湛的医生和为了革命信仰而不屈不挠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作者简介 马小苏,江西省永新县人。1948年4月出生,1970年4月入伍。曾在133野战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工作,现已退休。 目录 引 子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后记 导语 马小苏,江西省永新县人。1948年4月出生,1970年4月入伍。曾在133野战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工作,现已退休。 本书是她创作的一篇当代长篇小说,是作者在的她父亲即将100周年诞辰纪念之际,献给她最亲爱的父亲和母亲的小说故事。 后记 在我的父亲即将100周 年诞辰纪念之际,我特将 此书献给我最亲爱的父亲 和母亲。 我的父亲马慧明,原 名马梦秀,出生在江西省 永新县溪岗村一个农户家 中。父亲自幼聪慧,饱读 诗书,1932年在红色潮 流的激励之下参加了红军 ,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 感谢命运女神的眷顾 和厚爱,给了他一个救死 扶伤、至真至善的职业— —医生。他为了这个崇高 的职业义无反顾、任劳任 怨、孜孜不倦地奋斗了一 生。 无论他身处艰苦的战 争年代还是美好的和平年 代,都能保持勇往直前的 革命情怀和宠辱不惊的大 家风范与胸襟。 他曾经亲手创办了三 年游击战争中的“森林医 院”,抗日战争中的“水上 医院”,解放战争中的“手 推车医院”,抗美援朝战 争中“卫生列车医院”。 他有乐观的不断进取 的性格和学而不厌严谨扎 实的作风;他有高尚的精 神品格,深厚的文化修养 与宽阔的革命情怀。在经 历了一场又一场荡涤灵魂 的风风雨雨中,他以无与 伦比的热情为伤员、为病 人、为一切因为伤病而痛 苦的人服务。他从不追求 什么名誉、地位、职务; 他爱憎分明,热爱人民, 憎恨敌人;他廉洁奉公从 不贪图高官厚禄。 虽然他是老红军、老 革命,德高望重,为革命 做出过突出贡献,但因为 他的岗位所限,在职务上 不会有更大的突破。他的 上级领导曾给他做工作让 他脱离医疗卫生工作,转 行搞行政工作,均被他婉 言谢绝,他离不开他所热 爱的工作和伤病员,离不 开他追求一生的医疗卫生 事业。 在1955年解放军授军 衔时,虽然他没有被授予 将军军衔,但他在战友们 的心里,是真正的“无衔 将军”! 我的母亲王琪,原名 汪玉琪,出生在上海一个 普通职员家庭。我外婆的 父亲当时在上海滩是一个 小银行家,家境富有,但 他看中了外公的人品,就 将自己宝贵的小女儿下嫁 给了外公。 后来,虽然外公去世 很早,但母亲被外婆培养 成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母亲特别喜欢读书,她能 将《古文观止》等书倒背 如流。 1941年,皖南事变后 ,因为同情新四军,在地 下党的组织引导下母亲和 教会护士学校的另外七个 同学一起参加了新四军, 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她们参加革命后,只 有一个同学因不能忍受新 四军的艰苦生活和残酷的 战斗环境而在中途当了逃 兵,嫁给了一个资本家; 四个同学壮烈牺牲,母亲 和另外二人看到了新中国 的成立。 我的母亲在抗日战争 和解放战争中经历了各种 艰苦的磨炼和生死考验, 她光明磊落,顾全大局, 襟怀坦白,淡泊名利,严 于律己,以身作则,为我 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父亲的堂哥马明是 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曾经担任湘赣边区苏维 埃主席等要职,在王明“ 左倾”的错误路线中,遭 到迫害,跳崖自尽。 我父亲的大哥马敬秀 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他在红军长征后不幸被 国民党还乡团杀害。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父 亲母亲等老一辈无产阶级 革命家为了民族的独立和 国家的存亡浴血奋战、抗 击敌寇,换来了今天独立 富强的新中国。 我还要提及的是父亲 的小姐姐马苏秀,父亲和 他的小姐姐从小相依为命 ,患难与共,据说她后来 是跟一个国民党的军官走 了,从此下落不明,父亲 为了纪念她,将我取名为 “小苏”。 但最后要提及的是, 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人物 以及事件纯属虚构,并对 一些情节进行了必要的调 整、充实和升华,请熟悉 我父亲和母亲的读者予以 理解。我愿意就有关问题 和大家进行探讨和商榷, 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不 吝赐教! 马小苏 2018年10月 精彩页 第一部 1 1918年腊月初二,随着一声婴儿清脆的啼哭声,一个男婴在溪岗村一间农舍出生了。婴儿的母亲龙小珍看见婴儿稚嫩的小脸和明亮的大眼睛,用还很无力的手臂将他抱在怀里,亲了又亲,喜极而泣。他们为这个男婴取名马梦华,这是溪岗村第七房马敦德的第七个孩子了。 这样七爷就有了三男四女七个孩子,两男三女是原配所生,原配三年前突发急病去世了,一女和新添的男婴由填房龙小珍所生。 龙小珍的丈夫七爷马敦德体格强壮、身材挺拔,有一双精明的小眼睛,喜欢看书,对农活、伐木包括持家样样在行。 妻子龙小珍是七爷的填房。龙氏温柔贤惠,一头乌黑的秀发松松地绾了个髻儿,鸭蛋脸上长着一双迷人的杏眼。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马梦华长大了,在马梦华六岁时和六姐马苏华一起上了学堂。 转眼到了1929年秋天,马梦华已经是十一岁的少年,那双明亮深邃的大眼睛,酷似他的母亲。小姐姐苏华听话、乖巧、聪慧,长得像母亲一样漂亮。姐姐虽然只年长弟弟一岁却像小大人一样处处护着弟弟,他们手牵着手一起上学、一起玩耍。 到了晚上,梦华边学习,边看着母亲做针线活,依偎在她身边,看着她是那样的恬静、安详和美丽。这时的梦华觉得自己又快乐又幸福。 母亲对梦华慈爱中透着严格,如果梦华遇见什么困难或有不会解的难题,她总是鼓励他:“孩子,我相信你,你能行。”她会一直站在马梦华身后,直到他把问题解决了。 在母亲的熏陶下,马梦华从小养成了自信、独立、善于思索、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性格。 有一天灾难突然降临到马梦华身上,在一夜之间马梦华失去了双亲。马梦华感觉到像噩梦一般的悲痛和恐惧。 这一天,在溪岗村马氏祠堂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在祠堂前的一个木桩上,绑着一个人,此人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浓眉大眼,长得相貌堂堂。他叫刘虎,是溪岗村的重案犯,他身上有不可饶恕的命案,几天前他杀了马梦华的父亲马敦德,还砍了溪岗村的镇村之宝——根奇特的竹子。 突然一个约莫十来岁的小女孩穿过人群,冲了进来,紧紧抱住刘虎的腿,大声地哭喊者:“爸爸、爸爸,你犯了什么罪?他们为什么要把你绑在这里?” 刘虎见是自己的女儿刘雅,慈爱地抚摸着女儿浅栗色的秀发,眼泪不由自主啪啪啦地往下掉:“小雅,是爸爸不好,一时冲动,杀了人,犯了弥天大罪,是罪有应得啊。” 刘雅疑惑地问:“那个人是谁?你为什么要杀他?” 爸爸指了指人群中两个和刘雅年龄相仿身穿白色孝衣的小孩:“是他们的父亲,害得他们的母亲也自尽了!” 刘雅眼睛里噙满着泪水,吃惊地望着好像变得陌生的爸爸:“你不是经常告诉我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好孩子吗?你怎么能……” 刘虎突然发疯似的大喊:“是爸爸有罪,是爸爸害了他们,让他俩一夜之间变成孤儿,爸爸愿意用自己的死去赎罪,将来如果有机会只有你替我弥补我的罪过了!” 刘虎的话还未说完,就见一个身穿团丁服装的人将刘雅连拉带扯地拉到人群中,嘴里还嚷嚷着:“小孩子家快出去,马上开始行刑了!” 刘雅正好被拉到一个身穿白色孝服,鸡窝头、圆眼睛的少年身旁,让她吃惊的是那个少年很是漂亮,尤其是那双承载星光的眼睛。 这个少年正是马梦华,他的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她,嘴角勾出一道浅浅的线,不怀好意地冷笑着。两人对视了一会儿,突然这个少年郎握紧拳头,向她打去,刘雅机敏地一闪,接着他又来了几个更加迅猛的拳,凭着刘雅练过武功的底子又被她闪开了,她瞬问炸毛: “好呀,你这个臭小子竟然给我动真格的!”她立马来了一个横扫腿,将他绊倒在地,两人扭打成一团。她这一还击让马梦华感到汗颜,刚刚的得意,在这个小丫头连踢带踹下荡然无存,“哼!这丫头片子竟然还有这么一手。” 他们打到正酣处,突然旁边一个同样穿白色孝服的漂亮小姑娘将他拉住:“七弟,别打了,你看她也挺无辜的,一会儿她也没有爸爸了。” 少年很听话地先松了手,眼睛却狠狠地盯着她。刘雅感到这个少年眼眸的光太亮,璀璨得让人不敢对视,他的眼神就像鹰隼盯着兔子,恨不得将她撕个粉碎,他对着她说:“你、你还我的爸爸和妈妈!” 这声音好像山间冷冽的清泉,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语调又暗藏几分阴森。 正在这时刘雅的大伯走过来,拉着刘雅的手厉声喝道:“小雅,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赶紧走,再不要给大伯惹事了!”说着拽着刘雅转身离开。 话说这件事情的起因就在马梦华母亲龙小珍那里。 龙小珍出生在一个当地较有名望的书香之家,其父是一个博学、善良、豁达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有一天,他看到一本革命党人邹容写的书《革命军》,书中的救国思想使他很受启发和鼓舞。 他想:现在各国列强对中国进行疯狂的侵略、掠夺、凌辱、欺压和分割,而清政府无耻出卖国家主权,加强对人民的压制和奴役。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一定要为我们国家做些什么。 1905年8月20日,同盟会在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