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出发,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对研究过程的每一环节都逐一进行了介绍,并对质性研究方法的核心技术和研究时可能遇到的困惑做出了清晰的解释,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质性研究”“研究设计和其他预研究工作:做对你的研究有益的事”等。 作者简介 科琳·格莱斯(Corrine Glesne),质性研究方法学家和教育人类学家,曾在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和美国进行过民族志研究。其著作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各种版本)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佛蒙特大学做了17年的教授。后来,作为一个国际教育项目的访问教授,陪同本科生到印度、菲律宾、墨西哥、新西兰和英国等地进行实地研究。2011年,为Samuel H. Kress基金会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示范性学术艺术博物馆的多站点质性研究,最终出版了The Exemplary Museum: Art and Academia (2013)一书。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现居住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阿什维尔。 目录 第1章 认识质性研究 1.1 前言 1.2 调查 1.3 认知方式:研究范式 1.4 方法论、调查问题和方法:一种互动 1.5 见微知著 第2章 研究设计和其他预研究工作:做对你的研究有益的事 2.1 引言和背景 2.2 研究主题 2.3 概念框架 2.4 研究目的 2.5 研究陈述和研究问题 2.6 研究方法的选择 2.7 选择地点和参与者 2.8 为可信度和时限做计划 2.9 与相关人员会面:访问权、研究总结和预试验研究 第3章 在现场:通过参与式观察、文献收集以及可视化研究获得深入理解 3.1 参与式观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3.2 参与式观察的目标 3.3 参与式观察的过程 3.4 田野笔记 3.5 田野工作的盟友:档案、人工制品、可视化数据 3.6 可视化数据:照片、视频、地图和图表 3.7 是边缘者,还是陪伴者? 第4章 语言的艺术:通过访谈建立理解 4.1 开发问题 4.2 引导访谈 4.3 记录、转录和追踪 4.4 访谈中一些典型的问题 4.5 焦点小组访谈 4.6 对传统访谈的批判 第5章 田野关系:研究者角色、融洽与自反性 5.1 研究者的角色与素质 5.2 田野关系 5.3 自反性 第6章 伦理:思考什么是“正确”的 6.1 尊重、善行和公正 6.2 伦理准则 6.3 研究者角色和伦理困境 6.4 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 第7章 探寻背后的故事:数据分析 7.1 多种数据分析方法 7.2 主题分析:早期资料分析 7.3 进入编码矿山 7.4 展示数据 7.5 质性数据分析软件 7.6 建立联系 7.7 可信度和局限性 7.8 思考 第8章 撰写你的故事:写出质性数据 8.1 陈述的难题 8.2 接近研究写作的思维模式 8.3 艺术家 8.4 写作策略 8.5 草稿与修订 8.6 文本:风格问题 第9章 即兴创作世界之歌:艺术型研究 9.1 从事艺术型研究的原因 9.2 艺术型研究的方法 9.3 负责任和承担风险 第10章 继续探索 10.1 成为质性研究者 10.2 质性研究的应用 10.3 结语 附录A 几种质性研究方法介绍 附录B 田野工作笔记的维护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