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怎样在太空中敲钉子(我的国际空间站生活)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作者 (俄罗斯)谢尔盖·梁赞斯基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本《怎样在太空中敲钉子》诞生于Bombora出版社的读者发给谢尔盖·梁赞斯基的问题,他们的问题千奇百怪,天真又不乏诙谐,简单又不失睿智。将这些问题的答案汇集到一起,最终就有了这本关于宇航员生活的书——透过国际空间站的舷窗,一位宇航员一边欣赏着我们这个星球,一边在给我们讲述着太空的故事。谢尔盖·梁赞斯基用他那简洁、幽默、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他讲到了火箭、国际空间站和联盟号的构造,与我们分享他太空飞行的体验。
作者简介
谢尔盖·梁赞斯基,宇航员,俄罗斯联邦英雄,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后担任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工作人员,曾任“飞往火星之旅”试验队长,是第一位在飞行期间成为航天飞船乘组指令长的科学家。2013年,他和科托夫将未点燃的索契冬奥会火炬带出舱外,进行了太空传递,并拍摄了视频,这是奥运史上首次太空火炬传递活动。他在轨道站度过了300多个昼夜,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拍摄了历史上首部外太空全景视频。
目录
第1部分 关于太空及其他
什么是太空?
人为什么需要太空?
航天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为什么飞入太空的是真人,而不是无人驾驶飞机或机器人?
航天带来了哪些益处?
为什么我们要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起飞?
太空与大气层的分界线在哪里?
火箭的构造是怎样的?
火箭为什么能飞起来?
需要多快的速度才可以进入轨道?
到达月球和火星需要的速度是多少?
为什么地球不是平的?
您是在享受飞行的乐趣,还是在超越自己?
未来太空旅游业是否会得到普及,新技术能否缓解超重问题?
太空对技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又将如何影响其未来?
宇航员的航天飞行和在空间站的生活费用是多少?国际空间站每年要
花费俄罗斯多少钱?
第2部分 怎样成为一名宇航员?
从哪里可以了解到宇航员招募的信息?
招募活动多久举行一次?
您小时候想过飞上太空吗?
当一名宇航员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需要什么样的学历?
一定要是飞行员吗?
航天需要哪些专业?
招募时对健康有限制吗?
在年龄上有限制吗?
如果第一次遭淘汰,是否还有第二次入选的机会?
向宇航员教授什么?
从太空能看到哪些星星?
如何在离心模拟器、高压氧舱和绝音室中进行训练?
宇航员的体能训练有哪些?
如何模拟异常和极端情况(在着陆期间或发生其他事故的情况下)?
您认为哪一种训练最有趣?哪一种训练最艰苦?
从加入队伍到第一次飞行需要多长时间?
进入乘组有什么样的要求?
如何确定乘组人员的相容性?
乘组指令长是如何选出的?
做一名宇航员难吗?
您在飞行前会感觉害怕吗?
有类似于晕船一样的太空疾病吗?
宇航员喜欢在游乐园里坐过山车吗?
宇航员每天上班时会做什么呢?
宇航员的职业与其他任何一种职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否工作日也
有固定的开始,或者时间表很灵活?那周末呢?
宇航员身份在劳动手册上是怎么写的?您的工龄是多少?
宇航员的工作报酬有多高?
第3部分 飞行准备与飞往国际空间站
星城的宇航员是怎样生活的?
为什么你们不仅在俄罗斯,还在其他国家进行训练?
临近飞行前宇航员们做些什么?
为什么需要隔离?
在隔离期间是否允许亲属探望宇航员?
起航前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起航前您吃什么?
飞行前有什么传统吗?
宇航员去空间站都带什么?
起飞过程中可能发生哪些紧急情况?对此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
发射台的结构是怎样的?
“联盟”号飞船的结构是怎样的?
“联盟”号上的三位宇航员居住条件如何?
“联盟”号上乘组成员的座位是按什么原则分配的?团队的每个成员
负责什么?
起飞时是怎样一种情形?
起飞时能从舷窗向外看吗?
起飞时“联盟”号内部的温度是多少?
为什么“联盟”号上有一个毛绒玩具?
火箭是如何到达空间站的?需要多长时间?
如何进行对接?
航天服有哪些种类?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4部分 国际空间站上的生活
国际空间站运行的高度是多少?
到国际空间站的距离相当于从哪儿到哪儿?
国际空间站飞行的速度是多少?
为什么国际空间站不下降?
你们如何处理轨道上的垃圾?
您是否参与过规避机动?
宇航员会受到辐射的影响吗?
空间站从哪里获取能源?
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建造的?
为什么各国在国际空间站上合作,而不是建造属于自己的空间站?
如何将货物运送到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内饰都有什么?除了设备,还有什么其他的装饰物品?
在国际空间站上挂谁的肖像?
空间站的空气来自哪里?
空间站的空气与地球上的空气有什么不同?
如何处理废弃物?
在空间站上如何获取水源?
温度调控是如何实现的?
空间站的温度是多少?
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能听到什么?
在飞行结束时,您是留意空间站上的噪声还是不再去听它,是您习惯
了吗?除了噪声还有别的声音吗?
在您的飞行中有什么东西损坏过吗?您是通过噪声知道的吗?
如何习惯失重?
一个典型的地球人在近地轨道时会犯哪些错误?
在空间站上是否有可能通过制作带磁铁的衣服和鞋子来模拟重力?
一个人要多久才能习惯失重?这有多难?
如果脚下没有支撑物,会不会有手足无措感?
失重对自身感觉和健康有什么影响?
如果人们一直生活在失重状态中,他们会是什么样子?
失重状态下如何在空间站上移动?
打喷嚏时声带向外喷出的气流速度达到50~100米/秒,容速为
12升/秒,那么“打喷嚏”的推力是否足以使人飞到国际空间站
的对面舱壁?
假如您把一只猫带入轨道,它将如何锻炼身体?
您想过在国际空间站上养某种动物吗?您或其他宇航员在家中
有宠物吗?
如何在轨道上睡觉?
在太空中您通常做什么样的梦?
如何在失重状态下吃饭?
如何在失重状态下上厕所?
你们怎么清扫空间站?
空间站上
序言
我叫谢尔盖·梁赞斯基,
我是一名宇航员。
命运让我两次进入国际
空间站,我有幸从卫星的
高度目睹了我们的星球,
并结识了一些让梦想成为
现实的神奇人物。应该说
,小时候我并没有想成为
一名宇航员。当然,对我
人格的塑造起到一定作用
的是我的祖父米哈伊尔·谢
尔盖耶维奇·梁赞斯基,他
参与了苏联的第一批火箭
、卫星及行星际站的创建
。然而,生物学却对我更
具吸引力,最终是它引领
我进入了太空。
每次航天归来,总免不
了要在公开场合演讲:不
仅仅要向对任何细节都感
兴趣的专家们讲解汇报,
以完善飞船和空间站的设
计,对将来的项目做出改
进;我更多的是面对那些
不谙宇宙探索真谛,仅记
得尤里·加加林2壮举的人们
——令人欣慰的是,他们有
兴趣了解更多,
想获取第一手信息。我
相信,在这些见面会之后
,他们将更加密切地关注
航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也许会有人愿意加入这
项意义重大的事业中来。
各种见面会和讲座上所
提的问题五花八门:有“为
什么火箭在天上飞却掉不
下来”类充满童稚的问题,
也有类似“您把走私物品藏
在哪儿”的俏皮发问;有“穿
着航天服怎么挠鼻子”的奇
思怪想,也有“在空间站上
计算机网络如何运行”或“您
使用什么器材拍摄”类充满
智慧的思想;等等。当然
,问题的水准完全取决于
观众:孩子们提的问题充
满童真妙趣,成人的问题
诙谐而睿智,而商界代表
们则更关心领先优势、原
动力和团队创建以及解决
这些问题的航天方法之类
的话题。
这些提问经常重复,当
然不是文字上的赘述,而
是内容上的雷同。于是,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将
这些问题收集整理到一起
,并以书面的形式给予回
答,况且由于互联网的存
在,我有类似的被采访经
验。
该项工作是这样进行的
:Bombora出版社向自己的
读者发出“向宇航员梁赞斯
基提问题”的倡议,问题就
以出现在网站上的顺序发
给我,我来回答。我先是
把主要内容用录音机录下
来,然后把答案转换成经
过文学加工的文档。当然
,在最终的书稿中,问题
及其答案的编排不是按照
接收的顺序,而是根据内
在的逻辑。首先是一些天
真幼稚的问题,顺便说一
句,这也是最难回答的问
题;然后是一些实际问题
,涉及宇航员在地球和轨
道站上的日常生活。
我对有些问题的回答比
较详细,而有些则较为简
略。原因是,比如,关于
对接组件的设计问题,您
或许能意识到,回答只能
浅尝辄止,因为再深入下
去将是林林总总纯粹的技
术数据,那是掰着手指也
无法解释清楚的内容。也
就是说,一本科普读物会
马上变成一部枯燥乏味的
参考资料。而我认为,我
的首要任务是将自己的航
天知识传授给包括青少年
在内的最广泛的受众群体
,在我看来,这是现代启
蒙教育的主要功能。细节
问题,总能在专业书籍或
互联网上查找到答案(我
本人也是在需要的时候利
用这些资源),但只有通
俗读物才能提供审视人类
特定活动领域的广阔视野

不管怎样,我尽力了。
我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您
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能
了解到宇航员的工作情况
以及为什么航天是人类的
根本需要。
导语
谢尔盖·梁赞斯基是俄罗斯宇航员,国际空间站“联盟MC-07”号飞船的主要成员,还是生化学家和生理学家,他是太空史上第一位成为宇宙飞船指挥官的科学家。本书通过他口述,分享了太空生活的那些趣事。从航天事业、日常工作、饮食、运动、日常清洁等各个方面。为什么人类要飞向太空,而不是无人机或机器人?宇航员每天上班都做些什么?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建造的?为什么各国要在国际空间站上合作?太空旅游有可能成为大众旅游吗?空间站的空气和地球上的空气有什么不同?你怎样在国际空间站取水?等等。本书以图文的形式,讲述了关于太空生活方方面面的有趣故事。
精彩页
人为什么需要太空?
活得有趣才是乐趣。人为什么需要太空?因为有进取向上的愿望。总有一些人,他们想要探索一些东西,想要去某个地方,想做一件全新的事情——他们不能踟蹰不前,我,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太空是人类探知未知世界的梦想。我们已经把我们的星球研究得很透彻:我们潜入了海洋,攀登上了山峰,也涉足了南极,现在需要一种新的东西。
其次,太空是一项巨大的技术输出。航天所需要的一切——新发动机、新材料、新的通信系统、航天器的生命保障系统、控制系统——这些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我是实施火星探险的积极支持者。我有一个为大学生做的专题讲座,我在其中列举的一些技术,既是人类飞往火星的必需,也是我们这个地球的必要。双向微生物保护,必要吗?必要!因为我们不想把微生物带到邻近的星球,也不想把火星上的绿色微生物带回到这里。很显然,微生物保护在地球上的许多地方都有用武之地。辐射防护,必要吗?必要!我们只有在发生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或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这样的重大事故时才会想到这一点。为了火星飞行,将设计和制造一套可靠的辐射防护系统,而新技术将被应用于地球。废物处理,必要吗?必要!我们正在成功地污染我们的星球,甚至太空。现在我们如何处理轨道站上积攒的垃圾?货运飞船抵达太空,带去了许多好用的和好吃的,我们把好用和好吃的东西卸载下来自己留用,把废弃物塞进空出的货舱中,之后解开货舱,让它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大气层进行焚烧。这种情形很久都不会发生在火星上——不应该破坏这个星球的天然贞洁。因为,如果那里确实有某种形式的生命存在,它们有可能会被我们用垃圾扼杀掉。因此,我们必须制定一套全新的回收系统:一种真空压力机和生物反应器,用来处理宇航员废弃的一切东西。我毫不怀疑,这种技术在地球上也会派上用场,也许现在还没有市场,因为价格太高昂。但是,飞往火星的必要性是解决问题的原动力。
所以,人为什么需要去太空?太空是人类的未来,它把未来的问题摆在现在。
航天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正如我所说的,航天提升了我们的士气,让我们有机会思考未来的问题,并从今天开始解决它们。诚然,它的目标不应被降低为纯实用性的,也就是不应只创造实用的技术。
航天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科学知识:天文学、宇宙学、行星学等。我们借助行星际飞行器研究周边的星际:近空、邻近的世界、小行星和彗星;借助轨道望远镜研究深空、恒星、其他恒星附近的行星、星系和星云。这一切能带给我们什么?这一切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构造是怎样的,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研究宇宙的过去,可以预测它的未来变化,发现它潜在的威胁。例如,目前正在积极探测一些小行星,对于太空来说,它当然是微小的,但对于地球来说,它可能是危险的:如果它在城市上空陨落,会造成火灾、伤亡。如果我们及时探测到小行星构成的威胁,那么我们就来得及向它发送一套装置,将它带离碰撞轨道。为此,顺便说一句,没有必要像电影中描写的那样使用原子弹——只须将火箭助推器固着在小行星上,就像安装在飞船上一样,给它向侧方施加推力即可。对于彗星也是如此,许多彗星总是突然出现,大彗星的彗核与地球碰撞所波及的范围要远远大于一座城市。为了知晓和防范它们潜在的风险,我们需要有一套完备的预警和预防系统,最好将其放置在近地轨道上。研究太阳及其活动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气候、收成以及许多设备、通信、卫星的性能,都离不开太阳,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光源体,以便发挥我们的想象,期待它发挥更大的价值。
P5-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