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所著凡五百余 卷,称《春在堂全书》。除《群经平议》五十卷、《诸子平议》五十卷、《茶香室经说》十六卷、《古书疑义举例》七卷、《楼丛书》三十卷、《曲园俞楼杂纂》共百卷。 本书为俞樾经典著作之一种,以人名为次序,共收录俞樾函札一千四百余通,是为当今能见到的现存俞樾函札之总集。整理者对每封信札的相关信息如人物、事件、写作事件都予以考证,对于研究俞樾交游,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作者简介 俞樾(一八二一—一九〇七),字荫甫,号曲园,晚年自署曲园居士、曲园叟,浙江德清人。清道光三十年戊戌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任河南省学政,以事罢归,侨寓苏州。因保和殿复试时,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诗句,获中第一名。其後在苏州建造“春在堂”,辟“曲园”,并以《春在堂全书》用作着作总集名。 目录 前言 凡例 致白曾烜(一通) 致鮑晟(一通) 致北方蒙(十四通) 致卞寶第(一通) 致曹元弼(一通) 致陳方瀛(九通) 致陳漢第(一通) 致陳豪(十通) 致陳夔龍(二通) 致陳鼐(一通) 致陳祖昭(一通) 致程先甲(一通) 致崇厚(一通) 致村山正隆(一通) 致戴啟文(二通) 致戴清(一通) 致戴望(十一通) 致戴咸弼(一通) 致戴湘(五通) 致丁立誠(六通) 致丁立誠、丁立中(一通) 致丁日昌(四通) 致杜聯(二通) 致杜文瀾(四通) 致端方(一通) 致恩壽(三十四通) 致樊氏(一通) 致方濬頤(一通) 致費念慈(十一通) 致馮桂芬(五通) 致馮焌光(一通) 致馮崧生(一通) 致馮一梅(二通) 致馮譽驄(一通) 致傅觀海(一通) 致傅雲龍(三通) 致高保康(一通) 致高均儒(一通) 致龔照瑗(二通) 致顧成章(一通) 致顧文彬(一通) 致何兆瀛(一通) 致洪爾振(七十通) 致洪子靖(四通) 致胡俊章(三通) 致胡澍(一通) 致胡元鼎(一通) 致黄以周(三通) 致江瀚(三通) 致江清驥(一通) 致蔣光焴(二通) 致蔣清瑞(一通) 致蔣益澧(三通) 致金安清(一通) 致金文潮(一〇二通) 致金吴瀾(三十四通) 致金武祥(三通) 致金詠榴(三通) 致景星(一通) 致蒯德模(一通) 致勒方錡(三通) 致雷浚(一通) 致李濱(二通) 致李超瓊(八通) 致李慈銘(一通) 致李瀚章(十七通) 致李鴻藻(一通) 致李鴻章(二十二通) 致李桓(八通) 致李嘉樂(一通) 致良揆(一通) 致廖世蔭(一通) 致廖壽豐(四通) 致凌霞(二通) 致劉炳照(四通) 致劉秉璋(一通) 致劉恭冕(一通) 致劉汝璆(一通) 致劉瑞芬(二通) 致劉樹堂(三通) 致柳商賢(一通) 致陸潤庠(一通) 致陸樹藩(一通) 致陸心源(五通) 致陸元鼎(二通) 致羅豐禄(一通) 致馬新貽(五通) 致毛子雲(四十八通) 致冒廣生(五通) 致梅啟照(三通) 致孟沅(一通) 致繆荃孫(六通) 致聶緝椝(二通) 致潘大人(一通) 致潘衍桐(二通) 致潘曾瑋(四通) 致潘祖同(十通) 致潘祖蔭(七通) 致潘遵祁(二通) 致彭見貞(三通) 致彭生甫(二通) 致彭玉麟(十四通) 致祁寯藻(三通) 致錢應溥(一通) 致喬松年(一通) 致秦緗業(一通) 致瞿鴻禨(七通) 致如山(一通) 致三多(二通) 致沈秉成(一通) 致沈鳳士(一通) 致沈光訓(一通) 致沈夢巖(二通) 致沈能虎(一通) 致沈三三(一通) 致沈善登(二通) 致沈樹鏞(一通) 致沈玉麟(十通) 致盛康(八通) 致盛宣懷(三十三通) 致施則敬(二通) 致壽錫恭(一通) 致崧駿(二通) 致宋仁壽(一通) 致宋恕(五通) 致孫殿齡(八通) 致孫同康(一通) 致孫憙(一通) 致孫衣言(六通) 致孫詒讓(一通) 致譚獻(二通) 致譚鍾麟(一通) 致談文烜(十一通) 致唐翰題(一通) 致唐樹森(八通) 致陶然(一通) 致陶甄(一通) 致童寶善(五通) 致汪丙照(一通) 致汪芙青(七通) 致汪鳴鑾(三十通) 致汪曰楨(一通) 致汪宗沂(三通) 致王棻(二通) 致王繼香(十通) 致王凱泰(十四通) 致王韜甫(一通) 致王廷鼎(十六通) 致王同(二十九通) 致王同、許祐身、俞祖綏(一通) 致王文韶(一通) 致王修植(一通) 致王豫卿(七通) 致王原讓(一通) 致魏錫曾(一通) 致翁同龢(一通) 致鄔銓(二通) 致吴昌碩(一通) 致吴承潞(十一通) 致吴承志(一通) 致吴存義(二通) 致吴大澂(二通) 致吴大廷(一通) 致吴康壽(一通) 致吴慶坻(四通) 致吴紹正(三通) 致吴棠(一通) 致吴雲(十三通) 致謝增(一通) 致徐琪(一五五通) 致許庚身(二通) 致許國瑞(一通) 致許景澄(一通) 致許引之(三通) 致許應鑅(二通) 致許祐身(二十五通) 致嚴辰(一通) 致延清(一通) 致楊昌濬(八通) 致楊以貞(一通) 致楊子玉(一通) 致姚文玉(一通) 致易佩紳(二通) 致應寶時(五十通) 致英樸(一通) 致瑛棨(四十三通) 致于鬯(四通) 致俞陛雲(四十五通) 致俞波文(二通) 致俞林(三通) 致俞繡孫(十九通) 致俞祖綏(一通) 致袁保恒(一通) 致惲炳孫(五通) 致曾璧光(三通) 致曾國藩(七通) 致曾國荃(一通) 致曾紀澤(四通) 致章梫(二通) 致張楚南(十七通) 致張大昌(一通) 致張縉雲(一通) 致張森楷(一通) 致張樹聲(一通) 致張文虎、唐仁壽(一通) 致張應昌(一通) 致張豫立(一通) 致張之洞(一通) 致趙寬(一通) 致趙烈文(二通) 致趙舒翹(一通) 致鄭文焯(二十三通) 致鍾文烝(一通) 致周學濬(一通) 致朱澄瀾(一通) 致朱福榮(一通) 致朱欽甫(二通) 致朱泰修(二通) 致朱宜振(三通) 致朱振聲(一通) 致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