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950年,野上照代以新手场记身份参与黑泽明《罗生门》的拍摄工作,自此开启两人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共事。她亲历了其后几乎所有黑泽明电影作品的拍摄,近距离领略了黑泽明在电影创作方面精益求精的追求与痛苦挣扎,也目睹了黑泽明与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电影人音乐人等,那些或趣味横生或剑拔弩张的合作交往。 野上照代历时9年,以真挚细腻的笔触写就了回忆录《等云到》,又于2014年增订6万余字,2016年以《等云到(完全版)》之名出版,为珍贵的回忆画下无憾的句点。完全版中译本于国内全新上市,全书配以32张野上照代手绘插图,带你重温日本电影的流金岁月。 作者简介 吴菲,毕业于日本山口大学,文学硕士,译有“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之宫本一夫《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柳田国男《远野物语日本昔话》、林芙美子《浮云》、金子美铃《向着明亮那方》、北野武《浅草小子》、宫泽贤治《春天与阿修罗》等。 目录 第一部 再一次,等云到(张嫣雯译) 第一章 三船敏郎与黑泽明 “三船敏郎,真的表演得很棒!”出自黑泽明之口 父亲的血脉,铸就了三船的人生 明星诞生 黑泽作品中的三船敏郎 信赖与忠诚—《蜘蛛巢城》 向制片时代迈进 走向海外的两人 《电车狂》与《德尔苏乌扎拉》 直到最后依然是明星的三船敏郎 《红胡子》之后的黑泽与三船(来自英文版《等云到》) 第二章 仲代达矢与三船敏郎 共同出演黑泽作品 《用心棒》(一九六一) 《椿三十郎》(一九六二) 《天国与地狱》(一九六三) 最后一个场景 《御用金》(一九六五)—仲代、三船的诀别 仲代与胜新太郎 仲代与黑泽电影 第三章 传说中的黑泽电影 其一我的回忆 《七武士》(一九五四) 宫口精二的久藏 稻叶义男的五郎兵卫 “浴风园”的阿菊女士 《用心棒》(一九六一) 口中叼着人手腕的狗 《天国与地狱》(一九六三) 特快列车“回声号”疾驰 突如其来的紧迫正式开机! 犯人登场 司机青木的眼泪 最后一个场景 其二黑泽明这位电影导演 美食家 酒宴会酒 专注力!比什么都重要 《袅袅夕阳情》的下一部作品是? 第二部 等云到(吴菲译) 第一章 第一个师父伊丹万作 信 听来的回忆 女无法松 断章 《巨人传》 面对死亡 第二章 盆景人生大映京都制片厂 在狭小的区域之中 见习场记 目不斜视 黑市香烟 第三章 女神的微笑《罗生门》 黑泽明驾到 若草山的《矿工小调》 摄影打一百分以上! 拍摄太阳 “负片!把负片搬出来!” 幸运女神 再见了!太秦的电影人 第四章 东宝乐园 喷水池 场记 摄影 美术 副导演 第五章 往日不再—追忆《德尔苏乌扎拉》 摄影队奔赴西伯利亚 有蜱螨有蚊子没有厕所 拿破仑的心境 冰冷彻骨的夜间摄影 达斯维达尼亚,再见 第六章 黑泽先生与动物们 虎 马 乌鸦 第七章 黑泽先生与音乐 指挥独演 早坂文雄 佐藤胜 武满彻 第八章 伤感的回忆 讣告不断 藤原釜足 伴淳三郎与左卜全 志村乔和三船敏郎 三船先生的羞愧 哀悼伊丹十三 第九章 黑泽组事件簿 导演三船敏郎 联名信 胜新太郎《影子武士》换角真相 《巨人的足音》 惜别 黑泽明导演 后记一——《等云到》 后记二——《再一次,等云到》 后记三——《等云到:完全版》 导语 “黑泽明的左膀右臂”“黑泽明生前御用场记”野上照代完全版回忆录,重现日本巨星云集的电影黄金岁月。 以真挚细腻的笔触深情回忆黑泽明与三船敏郎、仲代达矢、胜新太郎、山崎努、早坂文雄、武满彻等著名演员、音乐人的率性交往;聚焦黑泽明电影拍摄的匠心独运,带你一举领略黑泽明波澜壮阔的电影生涯的台前幕后。 增补2010版《等云到》,新增6万余字,补全众多流金追忆。 全书配以32张野上照代手绘插图,用图像拼合宝贵的记忆碎片。 后记 本书收录的,是我的一 些随笔。其中大多数是一九 九一年七月至一九九七年十 月的六年间,连载于影像制 品销售机构“电影俱乐部”的 会报的随笔《等云到》。还 有一些刊登在其他杂志上的 文字,加在一起经过修改, 集为一册。内容多少会有重 复之处,还请予以谅解。 会报的责编是曾在电影 旬报社工作的岛地孝磨先生 。他对我说:“电影俱乐部 的会员里很多是上了年纪的 资深影迷,你愿不愿意写点 儿过去拍电影的趣话呢?” 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连载刚写到《罗生门》 那一段时,也是会员之一的 文艺春秋的照井康夫先生首 次向我提出了出版的事。那 封信的日期是一九九四年九 月七日。迄今为止漫长的六 年里,照井先生竞一直没有 放弃我这个懒惰之人。 在这六年时间里,黑泽 先生没能再次开始拍片,他 于一九九八年九月六日永远 离开了我们。 孤独寂寞中我回望四周 ,发现黑泽摄制组的强将们 尚在人世的已寥寥无几。就 像《七武士》的结尾,一阵 风吹过插着刀剑的坟头那样 。 想来没有人像我这么幸 运。自《罗生门》以来近五 十年的时间里,我得以一直 在黑泽先生身边工作。 话虽如此,即便我认为 我非常了解黑泽先生,我所 知道的也许只不过是巨象之 尾的一端罢了。但哪怕只是 巨象之尾的一端,我也认为 值得记录下来。 本书收录的首次发表的 文字,是在黑泽先生去世之 后完成的。说实话,黑泽先 生在世的时候,大概我也不 会那么写。黑泽先生若是读 了这本书,他一定会说:“ 那时的艰辛可不是这么回事 ,你还是不明白!” 的确如此,拍摄《德尔 苏·乌扎拉》的时候,黑泽 先生的身心可谓遍体鳞伤。 我为当时没能理解他的苦衷 而懊悔至今。 新增加的内容中还有关 于黑泽先生和作曲家们的往 事。当事者们当下都已不在 人世,写这些也许很不应该 。但人看事物的角度各有不 同,所思所感也自然不同。 我写的只是我眼中看到的风 景,我并没有把自己未曾看 到的东西写在其中。 “总之,发生了各种各样 的事。”这是黑泽先生曾经 爱说的一句话。好像是在清 水宏的电影里,一个老人停 留在桥上,说完这句话就哈 哈大笑起来。现在的我也是 同样的心境。 多么希望能再有一次机 会,跟黑泽摄制组一起在外 景地一边等云到,一边在铁 皮火炉旁烤着火听黑泽先生 闲谈。多么希望跟大家一起 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开怀大笑 。然而那已是不再复返的幸 福时光。 本书的装帧是和田诚先 生,井上厦先生特地撰写了 推荐文章。能得到不同凡响 的两位先生的支持,我想这 是托了黑泽先生的福,但我 仍然十分感激。 最后,我要向给予我关 照的岛地孝磨先生,还有在 搜集资料方面为我提供大力 协助的黑泽摄制组的各位成 员,以及不断给予我鼓励的 黑泽和子女士、永六辅先生 、佐藤爱子先生、安冈章太 郎先生表示深深的感谢。 二○○○年十一月九日 野上照代 精彩页 “三船敏郎,真的表演得很棒!”出自黑泽明之口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晚上九时二十八分,有“世界的MIFUNE(三船)”之称的三船敏郎,因多脏器衰竭,在东京三鹰市的医院亡故,享年七十七岁。 圣诞前夜,欢快的音符在电视中反反复复地流淌着,而此时三船的悲讯传入耳中,就犹如一阵冷风吹进了心坎。 这个消息迅速不胫而走,飞往世界各国。当时的法国首相希拉克、斯皮尔伯格导演、阿兰?德龙等人相继为他的离世发来了表达哀惜之情的唁电。 但我首先担心的是,黑泽明导演听到这则讣告会是怎样的心情呢?黑泽明导演那个时候,从病房坐着轮椅到会客间都十分费劲,所以我那段时间也尽量避免前去看望,生怕打扰到他。 是从何时开始,听到关于三船身体状况恶化的传闻的呢? 据新闻报道称,他在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因为过劳而住院。另外,在一九九四年四月二日,《产经体育》报上用大标题报道—“三船敏郎病倒。在事务所痛苦不堪……紧急入院”。 这就像是远处救护车的鸣笛警报声逐渐靠近越来越响那般,令人感到不安。 志村阿姨(乔夫人)也很担心。她打电话告诉我:“堆得像小山似的那么一大堆的药,每天吃这么多药真的没关系吗?”“在住院的地方,听说三船正在教其他病友们唱歌。”等等信息。 我把三船先生教别人唱歌的事情告诉了黑泽先生。黑泽先生开心地笑了,说:“是吗?这是好事呀。”他肯定是回想起以前的事情了吧。 黑泽组在拍摄外景时经常设宴,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一边喝酒,一边轮流唱歌,准确地说,是被逼迫唱歌。在我们唱歌的时候,黑泽先生会拿着筷子进行指挥。我们分成几组,唱着“叮咚,叮咚,在空中回荡”。后来,我从史郎(三船先生的长子)那里听说,三船先生在家里喝酒的时候,也经常唱起这首歌。有可能他在住院时,唱的也是“叮咚,叮咚,在空中回荡”这首歌呢。 黑泽先生自从一九九五年在京都的住处摔倒骨折以来,在东京过着轮椅上的生活,三船先生的告别仪式也未能出席。他的长子久雄(黑泽制片公司总经理)代替他朗读了吊唁词。 其中,黑泽先生这样说道: 我想到三船君时,就会想到《泥醉天使》中的松永,《七武士》中的菊千代,抑或是《用心棒》中的三十郎。 他们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所以,我实在很难感到三船君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总而言之,三船这位演员让我着迷,我感觉,《泥醉天使》这部作品,是通过与三船强烈的个性互搏,才最终确立了我想要创作的作品。 假如我当时没有遇见三船君的话,那么我之后的作品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样子吧。 我们一起共同创造了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 回首每一部携手合作的作品,会发现,无论是哪一部,倘若没有了三船君,就不成其为它本身了。 你真的表演得很棒! 三船君,非常感谢! 我想再一次与你一边喝着酒,一边说出那样的话。再见了,三船君。我们再会。(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四日,于东京?青山葬礼堂) 从那以后又过了九个月,次年的九月六日。黑泽导演就像是追随他而去一般,离开了这个世界。 P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