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共15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2~8章)是微观经济学,概述了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第二部分(第9~15章)是宏观经济学,阐述了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 市场经济理论中几乎所有的理论都运用供求分析经济问题:微观经济学通过供求分析得到供求规律。进而分析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和市场均衡;宏观经济学也是从供求方面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建立IS-LM模型,从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角度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因此,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分析的基点。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方式阐释了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通过案例充分阐述了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本科财经类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经济管理人员的经济学指导用书。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1.1 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1.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2.1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2.2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2.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2.4 经济模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均衡价格理论 2.1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2.1.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2.1.2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1.3 微观经济学鸟瞰 2.2 需求理论 2.2.1 需求函数 2.2.2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2.3 供给理论 2.3.1 供给函数 2.3.2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2.4 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变动 2.4.1 均衡的含义 2.4.2 均衡价格的决定 2.4.3 均衡价格的变动 2.5 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弹性理论 3.1 弹性的一般定义 3.2 需求弹性 3.2.1 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 3.2.2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3.2.3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因素 3.2.4 需求收入弹性 3.2.5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3.3 供给弹性 3.3.1 供给弹性的含义 3.3.2 供给弹性的计算 3.3.3 供给弹性的分类 3.3.4 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因素 3.4 弹性理论的应用 3.4.1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 3.4.2 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效用论概述 4.1.1 效用的概念 4.1.2 效用的表示方法 4.2 基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4.2.1 总效用、边际效用 4.2.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2.3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4.3 序数效用论与消费者行为 4.3.1 偏好的假定 4.3.2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 4.3.3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4.3.4 消费者的预算线 4.3.5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4.3.6 序数效用消费者均衡与基数效用消费者均衡的联系 本章小结 习题 …… 第5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6章 成本理论 第7章 市场理论 第8章 分配理论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10章 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11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第12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 第13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14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第15章 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