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室利·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吉提供了求道者所需的精确的、指引。他建议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我是”,直到它成为你的住所,直到作为“我是”的自我(小我)限制消失。然后,了悟就会毫不费力地发生。
本书本文以对话体,彻底地回答了求道者心中诸多疑问,如:真实是什么?快乐是什么?一切痛苦出自什么?一切体验的基础是什么?恐惧的根源是什么?生命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随着阅读,心中的疑问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内心的限制也跟着消失,读完此书有如重获新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就是那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作者 | (印)室利·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吉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本书中,室利·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吉提供了求道者所需的精确的、指引。他建议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我是”,直到它成为你的住所,直到作为“我是”的自我(小我)限制消失。然后,了悟就会毫不费力地发生。 本书本文以对话体,彻底地回答了求道者心中诸多疑问,如:真实是什么?快乐是什么?一切痛苦出自什么?一切体验的基础是什么?恐惧的根源是什么?生命的目的是什么?等等。随着阅读,心中的疑问一个接一个地消失,内心的限制也跟着消失,读完此书有如重获新生。 作者简介 室利·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吉(Sri Nisargadatta Maharaj),是印度著名的精神导师,是湿婆不二(非二元论)的印度大师。尽管他出身贫寒,但顽强的性格以及独立自主的愿望引领着他。1973年,《我就是那》出版。英文版面世后,给他带来了全世界,特别是来自北美和欧洲的认可和关注。 目录 推荐序 修行无须在山林 英文版前言 室利·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吉是谁? 英文版译者按 英文版编者按 1.“我是”之意识 2.对身体的执着 3.当下 4.真实的世界超越头脑 5.凡出生的必会死亡 6.冥想 7.头脑 8.大我超越头脑 9.记忆的反应 10.见证 11.觉知和意识 12.个性不是实相 13.实相、头脑和身体 14.显现与实相 15.智慧瑜伽士 16.无欲——最高的快乐 17.永恒 18.欲知你之所是,找出你所不是 19.真实隐藏在客观性之中 20.实相超越一切 21.我是谁? 22.生命是爱,爱是生命 23.明辨带来超越 24.神是一切的作为者,智者无为 25.坚持“我是” 26.个性,一个障碍 27.永恒的无始之始 28.一切痛苦都出自欲望 29.活着是生命的唯一目的 30.你现在就是自由的 31.不要低估观照的力量 32.生活本身就是至上的古鲁 33.一切都是自发的 34.心本身即是不安 35.最伟大的古鲁是你内在的大我 36.杀戮伤害的是杀手,而不是受害者 37.超越苦乐之处有极乐 38.灵修是意志的坚定和再坚定 39.本来无一物 40.唯有大我真实 41.发展见证者心态 42.实相无以言表 43.无知可以辨认,而非智慧 44.唯有“我是”真实,其他一切皆是推论 45.那来来去去的没有存在性 46.觉知存在即是极乐 47.观照你的头脑 48.觉知是自由的 49.头脑导致不安 50.对自我的觉知即是见证 51.对苦与乐淡然处之 52.快乐地活着,让快乐成为生命的节奏 53.欲望的满足滋生更多的欲望 54.身心是无知的征兆 55.放弃一切,你就获得一切 56.意识出现时,世界产生 57.超越头脑则没有痛苦 58.圆满,众生之命运 59.欲望和恐惧: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 60.如实生活,不幻想 61.物质是意识本身 62.至上中见证者出现 63.做者的观念是束缚 64.让你快乐的无论什么,都阻碍了你 65.平静的头脑是你的全部所需 66.所有对快乐的寻找都是痛苦 67.体验非真实之物 68.探寻意识的源头 69.短暂性(无常)是虚幻的证明 70.神是所有欲望和知识的终点 71.在自我觉知中了解你自己 72.那纯净、纯粹、独立的是真实的 73.头脑之死是智慧之生 74.真理在此时此处 75.在平静与沉默中成长 76.知道你不知道,是真正的知道 77.“我”和“我的”是虚假的观念 78.一切知识皆无知 79.人格、见证者和至上 80.觉知 81.恐惧的根源 82.绝对完美在此时此处 83.真正的古鲁 84.你的目标是你的古鲁 85.“我是”是一切体验的基础 86.未知是真实的归宿 87.保持头脑安静,你就会发现 88.由头脑而来的知识不是真知 89.在灵性生活中的进步 90.臣服于你自己的大我 91.娱乐和快乐: 92.超越“我是身体”的观念 93.人不是作为者 94.你是超越时空的 95.如实接纳生活 96.抛弃记忆和期待 97.头脑和世界无区别 98.从自我认同中获得自由 99.所感不可能是感知者 100.理解导向自由 101.智者既不攫取也不执着 附录1 尼萨伽瑜伽 附录2 九圣传系 序言 推荐序 修行无须在山林这本书 看起来很具有挑战性,但 是,它的确是一本奇书。 所有的世间道理,都在里 面分说清楚了。这本书不 是入门的,它是给那些真 正有心求道、理解真相的 人看的书。我看到这本书 的时候,是在一个手术修 养期。整本书看完,醍醐 灌顶,但是也很心虚地承 认,我没有自己想象的那 么热衷于所谓的“求道”。本 想趁着手术修养,慢慢地 退隐去修道,看完本书, 觉得自己还是凡尘未了, 必须留在人间。尼萨伽达 塔是一个印度的传奇人物 。他有妻有子、有事业— —经营一家杂货铺。他年 轻的时候碰到一位老师, 令他很折服,于是他就按 照老师教他的方法老老实 实地做——只要有时间—— 在照顾家人、经营生意的 烦琐俗事之间,他都专心 地操练老师教他的东西。 他说很快,只用了三年多 时间,就开悟了。 开悟之后,他还是照样 过自己的生活,偶尔和来 店里买东西的客人聊聊天 。在黑暗中的明灯是不会 被忽视的,逐渐有来自世 界各地的求道者,来到了 他的小杂货铺,和他聊天 。他一有空,就会放下手 边的事,和他们在楼上的 一个小房间里面,烟不离 手的回答各种问题。 其实,尼萨伽达塔这三 年多所做的事情非常简单 ,每个人都可以做,只是 无法像他那么坚定、那么 持久、那么专注。因为, 他信任他的老师——全然 的,没有一点怀疑的,不 带任何目的去实践老师的 教诲,去体会:我是,是 确定的。而我是这个,我 是那个,则是不确定的。 他在行住坐卧之间,始终 维持一个观察者意识,同 时也坚持探索:“我是谁?” 有点像禅宗的参话头。透 过不断地观察到自己之所 不是,了解到我们其实只 能用否定性的词语来描述 自己,三年多,他就来到 了追寻的终点,认识到自 己是无限的存在。 尼萨伽达塔悟到了真相 。再也没有任何人事物可 以烦扰他。他还是有小我 ,只是他看见它升起,就 自然地放下。他还是会生 气(有些来访者问的问题 或是态度,真的令人不敢 领教),会和人争执,但 是即刻就能放下,船过水 无痕。 所以说,如果你真的想 得道、开悟,就按照这本 书中老师自己用的方法, 专心致志地去做,那么很 快就会出效果。尼萨伽达 塔厉害的地方,就是他家 事公事和修行两不耽误。 他身体力行地做到了:修 行无须在山林间,红尘中 照样修得好,只要你有一 颗虔诚的心。而我却看到 了自己“明明知道该怎么做 ,却做不到”的窘境,才明 白自己决心下得不够,还 是贪恋梦中角色,愿意全 情投入演戏,而不能退后 一步的观察。不愿意解离 自己这个虚假的人格。 当然,在这里我绝对不 是说尼萨伽达塔指出的路 就是唯一的路。也许有很 多路都可以达到他那个境 界,我没有资格评判。在 外表,他和一般人没有两 样,但是他的内在始终如 如不动。从他说的很多话 里面,我们看到了智慧的 真理闪烁其间。比方说下 面几句:“你的注意力集中 在错误的方向上。你不注 意你自己。你的心中充满 了所有的事情、人和观念 ,却从来没有你自己。把 焦点集中于你自身,意识 到你自己的存在。了解你 是如何运作的,观察你行 为的动机和结果。研究由 于你的漫不经心而在自己 周围建起的监狱。通过了 解你不是什么,你开始了 解你自己。回到你自身的 方法是通过拒绝和摒弃( 非我)。” 其实我自己心里明白, 如果像闭黑关那样,尽量 屏蔽所有的外缘,等于强 迫你长时间的把注意力放 在自身,别无他处,那么 你肯定能够很快有效果的 。可惜我闭黑关闭不住, 在日常生活当中更是无法 像尼萨那么专注于自我, 寻找真实的自我感究竟在 何处。所以我说,我求道 的心不坚强,悟道的意愿 也不够。 虽说如此,我还是非常 强烈地推荐这本书。建议 读者不要被它庞大的信息 量吓到了。它的厚度、长 度,只说明了来访者一直 从不同的角度问相同的问 题,而尼萨也很有耐心的 试着去应和他们。从不同 的角度去解说他们的问题 ,最终,所有的话语都指 向同一个终点——真理本 身。 我当时是打印出来,一 小部分、一小部分地读, 觉得非常过瘾,还整理出 来精彩语录、做笔记,等 等。但是我知道,这一切 都是头脑的知识。我内心 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和这些 真理应和,所以我才这么 喜欢这本书。但是我没有 在生活中实践,这也是事 实。是我偷懒、愚蠢、悟 性不够?还是时机未到? 我不下妄语。每个人机缘 不同。但我深信,一定有 人会因为这本书获益,甚 至也悟得真相,而且,不 在少数。你们先到,我随 后就来。呵呵。 畅销书作家张德芬 2016年1月13日于台湾 导语 与印度权威大师震撼人心的心灵对话! 阿提亚香提称该室利·尼萨伽达塔·马哈拉吉著的《我就是那》为:“西方最为杰出的灵性读物!” 回到“我是”,直到自我的限制消失,然后,最高的了悟就会毫不费力地发生。 本书被认为是室利·尼萨迦达塔·马哈拉吉的代表作,全书以对话形式向读者解答了我们生命中遇到的各种形式的问题与困惑,堪称能为你答疑解惑的灵性读物。本书也受到艾克哈特·托尔,韦恩·戴尔,狄巴克·乔布拉的喜爱和推崇。阿迪亚香提更称该书是:灵性经典中“杰出的”和“我所见过的一种清晰的表达”。 精彩页 问:知道我不是一具身体有什么益处呢? 马:甚至说你不是一具身体都不完全正确。从某个角度来说,你是所有的身体、心灵和头脑,还有更多。深入“我是”之意识,你将会有所发现。你怎么能找到你放错地方或忘记了的东西呢?它一直保存在你的头脑中,直到你回想起来。存在感和“我是”之意识首先浮现。问你自己它从何而来,或者只是静静地看着它。当头脑待在“我是”中不游离时,你会进入一种状态,它无法用语言表达,却可以体会。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一次接一次地尝试。毕竟“我是”的意识一直伴随着你,只是你将各种东西——身体、感觉、思想、念头、财产等——附着在它上面了。所有这些身份认同都是假象。因为这些,你把自己当作了你所不是之物。 问:那我是什么? 马:知道你不是什么就足够了,你不需要知道你是什么。因为既然知识意味着依据已知的概念来描述,那么就不存在自我知识这样的东西。因为你之所是无法形容,除了完全否定性的描述。你可以说的全部就是:“我不是这个,我不是那个。”你无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我之所是”,这是毫无意义的。你所能指出的“这”或“那”都不可能是你自己.当然,你也不可能是别的什么东西。你是不可觉知或不可想象的。然而,没有你,既不会有觉知,也不会有想象。你可以观察到心灵的感受、头脑的思考、身体的行动,每一个觉知的行为都表明,你并非你所觉知到的事物。没有你,会有觉知和体验吗?一个体验必定“有所属”。某人必定会宣称某个体验是他自己的。没有体验者,体验就不真实,是体验者将真实纳入了体验之中。一个你所不能拥有的体验,对你有什么价值呢? 问:作为一个体验者的意识,“我是”的意识,这不也是一种体验吗? 马:很显然,体验任何事物都是一种体验。在每一种体验中都有体验者的升起。记忆制造了连续性的假象。事实上,每一种体验都有它自己的体验者,身份感(个体性)是出于所有“体验者一体验”关系中根本的共同因素。身份感和连续感是不同的。正如每朵花都拥有它自己的颜色,但是所有的颜色都是由同样的光造成的;同样,许多不同的体验出现在不可分割的整体意识中,每一种体验都有独立的记忆,本质上是相同的。这个本质即是所有体验的根源和基础,使体验有了永恒、无限的可能性。 问:我怎样才能找到它? 马:你不必找到它,因为你就是它。如果你给它一个机会,它将会找到你。放开你对不真实之物的执着,真实将会迅速平稳地步入它自己的领地。停止想象你自己是这个或那个,正在做这个或那个;然后,“你是一切的源头和中心”这个领悟将会对你揭晓。伴随着这个,大爱将会来临.这大爱不是一种选择或嗜好,不是执着或迷恋的情感,而是一种力量。它使一切事物变得可爱和值得爱。2.对身体的执着问:马哈拉吉,你坐在我的面前,我坐在你的脚边。我们之间的根本差别是什么?马:没有根本差别。问:必定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因为是我来找你,而不是你来找我。马:因为你想象有差别,你去这里或者那里,寻找“高”人。问:你也是一位高人。你声称知道真理,而我不知道。马:我可曾告诉过你,你不知道,所以你就低人一等呢?就让那些发明这种歧视的人去证明它。我并没有声称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实上,我知道的比你少得多。 问:你的话语充满智慧,你的行为高尚,你的恩典无所不能。 马:我对所有这些一无所知,也看不到你我之间的区别。我的生活是一连串的事件,就像你一样。只是我是超然的,将短暂的演出看作短暂的演出,而你执着于事物并和它们一同前行。 问:是什么让你如此平静? 马: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这样发生了,我信赖我的古鲁。他告诉我,我什么都不是,只是我自己,而我相信他。信任他,于是我根据他所说的行动,停止关心什么不是我或我的。 问:为什么你能幸运地完全信任你的老师,而我们的信任只是名义上和口头上的?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