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与叶在园(上海市校园植物档案)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三个维度——校园植物识别活动的参与、校园植物基础知识的学习、校园植物相关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认识校园植物,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这条曲径小道,逐步了解校园中的绿色精灵,真正融入美丽的校园环境。学生可以从最初的关注到之后的关爱,不断提升环境素养,能主动维护自然环境,珍爱自然界的生命,树立生命与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作者简介 钱叶斐,是一名生物专业教师,是上海市曹杨中学“环境素养培育”特色课程的骨干教师。钱老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其撰写的校园植物相关教育案例曾获“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指导的“绿色曹杨,‘维’美生命”实践活动获得上海市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践活动”一等奖,主编的《校园植物名录》获“上海市十佳校园植物名录”称号。 目录 第一章 校园之物博览园 乔木 灌木 草本 藤本 第二章 校园之物知识园 植物学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校园植物的源起 校园植物全解读 第三章 校园之物探索园 调查类 制作类 实验类 研究类 序言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进程 的推进,人类对生存环境 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面对 各类环境问题,只有大力 培育全民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 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 能根本性解决环境保护的 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生 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 基础。对学生而言,校园 是他们从求学生涯开始接 触最频繁的生态微环境, 此书的编撰就是希望为他 们疏通一条曲径通幽的小 道,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对 校园生态环境的学习和认 知而“近水楼台先得月”。 本书名为“上海市校园植 物档案”,由于“上海市校园 ”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在现 有条件下,负责主编的曹 杨中学主要对本市的“中学 校园”植物进行了调查、访 谈和征集,并由师生及生 生合作,共同完成了编撰 工作。 上海市曹杨中学是本市 第一所特色普通高中,学 校以“环境素养培育”为特色 育人载体,致力于培养学 生与“大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人文环境以及人自身 的心理环境)和谐共生、 协同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自 主力行能力。曹杨中学以 校园为“实验场”,引领学生 通过校园植物研究,建立 与校园植物的密切联系, 从而进一步感受和认识人 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意 义。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 内容。第一部分为“校园植 物博览园”,由上海市曹杨 中学的学生团队组织发起 名为“菁菁校园,春之葳蕤” 的主题活动,旨在收集学 生心目中上海市中学校园 最有魅力的代表性植物。 最后,我们汇总了上海市 16个区,100多所中学的 投稿作品,经过严格审核 与筛选,有30多所学校的 学生作品入选。上海市曹 杨中学作为策划组织的东 道主,本校学生纷纷响应 ,积极投稿,在300多幅作 品中选出50多幅优秀作品 编入本书的第一部分。由 上海市多所中学和曹杨中 学的学生相互协作,为大 家共同展示了80多种常见 校园植物的风采,以及这 些植物所承载的校园人文 精神。其实这些校园植物 也是上海的常见植物,与 上海现有的国际生态形象 密切相关,它们的存在同 样体现了上海所奉行的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精 神。第二部分为“校园植物 知识园”,由专业教师指导 相关学生对中学校园植物 的源起做了调查访谈,了 解各校最有魅力植物的背 景起源,同时介绍了校园 植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和识 别植物的一般方法。第三 部分为“校园植物探索园”, 主要由专业教师结合学生 的主观需求,通过真实情 景的设置,指导实践的方 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展开 创新思维的羽翼,动脑、 动手,应用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切实进行实践探索 。 本书通过三个维度—— 校园植物识别活动的参与 、校园植物基础知识的学 习、校园植物相关问题的 探究等,希望更多的学生 能够通过这条曲径小道, 逐步了解校园中的绿色精 灵,真正融入美丽的校园 环境。学生可以从最初的 关注到之后的关爱,不断 提升环境素养,能主动维 护自然环境,珍爱自然界 的生命,树立生命与环境 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理 念。 导语 本书以校园为试验场,引领学生通过校园植物研究建立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从而进一步感受和认识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意义。负责主编的曹杨中学,主要对上海市中学校园植物进行了调查、访谈和征集,并由师生及生生相互合作,为大家展示了校园植物所承载的人文精神。书稿分为三章,第一章展现了学生心目中最有魅力的校园植物,并附有学生的摄影、绘画与诗作。第二部分是植物学的基础知识,可以让读者了解识别校园植物的一般方法。第三部分是“校园植物探索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查、探究与体验,解决实际问题。 精彩页 校园是一处育人圣地,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与培育优秀的人才是并举的。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之说,凸显了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而今兴起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其实也是人们选择优质教育环境的表现。美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进取向上、富有内涵和底蕴的人文环境,还包括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海市的每一座校园在自然环境的构建中都有自己的规划和理念,形态各异、种类丰富的绿色植物则是校园自然环境构建中的主角之一。它们给校园环境带来了无限生机,与莘莘学子共同成长,承载着校园的历史文化,印刻着校园的变迁重生,彰显着独具一格的教育教学理念。 绿色植物的文化承载自古有之,很多植物都传承着人类所赋予的文化印记。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由于生活、文化和历史习俗的原因,常常会对不同的植物形成一定思想情感上的主观认知,甚至上升为某种概念的象征,如在中国,四季常青的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而将富丽堂皇、花大色艳的牡丹视为繁荣兴旺的象征。这与欧洲一些国家将月桂誉为光荣,油橄榄誉为和平是一样的,都经过了千百年才形成文化积淀。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绿色植物的一枝一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一)美学价值 植物的美,一方面指自然的静态美,如“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另一方面指植物表现出的动态美,如“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植物在自然界存在的色、香、形、韵等美好的属性是人们进行美学教育的丰富素材。通过美学教育,我们可以发现美、感受美、描绘美、鉴赏美,从而陶冶美的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审美情趣。 (二)精神教育价值 不同的植物有各自的精神寓意。康乃馨代表感恩,腊梅代表坚韧,修竹代表气节,幽兰代表清雅,石榴代表蓬勃。这些植物所体现的生命特征和美好品质可以感染人们的精神状态。通过观察、解读和赏析,人们的精神风貌得以改变,并将这些优秀品质转化为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准则。 (三)环境素养教育价值 植物与生存环境之间,我们既能看到抗争的力量,又能看到相互依存的默契。而植物的不同种群及相同种群中的不同个体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同样存在于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迁移和共情让人们正视现有的环境问题,直面挑战,寻求正确的方式去改善和解决。 (四)课程教学价值 以植物为载体开发的相应课程,可以通过跨学科教学的形式,组织实施各种内容和层次的实践探究活动及项目,鼓励并指导学生去挖掘植物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精神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各项能力,形成创新意识,培育综合素养。 由此看来,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这些烙有人类文化印记的植物与别具一格的校园人文环境整合,是营造美好校园环境的绝佳载体。在学生调查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上海市各所中学的校园植物有着不同的源起。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校园中无意栽种的植物,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其象征意义与校园文化内涵或前景越来越契合,从而成为学生喜爱的最有魅力植物。二是校友、专家等赠予的植物,该植物传递着寄寓,表达着友谊,具有特殊的人文意义。三是学校新建时规划种植的植物,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特色风格紧密切合。当然很可能还有其他因由的源起,每一种源起都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P167-16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