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刘少奇与延安/追寻刘少奇足迹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刘少奇与延安》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万里长征到延安;第二章纠正“左”倾错误、抵制右倾错误的先锋;第三章撰写经典之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第四章“二次长征”回延安、第五章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参与领导延安整风;第六章在中共七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第七章代理中共中央主席;第八章离开延安,奔赴华北。本书较好地阐述了刘少奇在延安时期战斗生活的精神风范和人生真谛。 目录 第一章 万里长征到延安 1.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2.参与同张国焘分裂行为的斗争 3.到达陕北 4.在“红都”瓦窑堡 第二章 纠正“左”倾错误、抵制右倾错误 1.赴天津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 2.纠正“白区”工作“左”倾错误 3.强力抵制和纠正右倾错误 4.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第三章 撰写经典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1.受命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 2.在延安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3.《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出版发行 第四章 “二次长征”回延安 1.临危受命新四军政委 2.对党建问题的深邃思考 3.从盐城回延安 第五章 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参与领导延安整风 1.进入中央领导核心 2.参与领导整风运动 3.系统总结华北华中工作经验 4.撰写《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 第六章 在中共七大作修改党章的报告 1.作组织问题报告 2.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3.将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 第七章 代理中共中央主席 1.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2.主持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 3.实践“让开大路,占领两厢”斗争策略 第八章 离开延安,奔赴华北 1.为中央起草著名的“五四指示” 2.参与领导解放战争 3.撤离延安,离开陕北 结束语永远的延安情怀 后记 序言 延安,中国革命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 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 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工 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夺 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是新 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是 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中国 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在延安,毛泽东、周恩 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们引领中国革命一 步步走向胜利。延安时期, 刘少奇肩负重任,主持北方 局工作,受命担任中原局书 记,奉命担任新四军政委、 华中局书记。1942年刘少 奇奉命返回延安,参与领导 整风运动。1943年,他进 入中央领导核心,成为毛泽 东的主要助手。在中共七大 上.他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 报告,被选为五大书记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代理 中共中央主席,主持制定“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 略方针。1947年他离开延 安,奔赴华北。 刘少奇与延安血脉情深 ,《刘少奇与延安》以刘少 奇精神风范为主线,以大量 事实为依据,围绕刘少奇爱 党爱国、亲民爱民、加强党 性修养、坚持真理、发扬民 主、廉洁勤政、艰苦朴素、 务实创新等方面叙事述说, 较好地阐述了刘少奇在延安 时期战斗生活的精神风范和 人生真谛。 今天,我们倍加珍惜党 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倍加珍惜刘少 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和精神 财富。在刘少奇诞辰120周 年之际编辑出版《刘少奇与 延安》,是对刘少奇的敬仰 和怀念,是对其精神风范和 高尚人格的继承和弘扬,更 是广大党员学党史、知党情 、强党性,以昂扬姿态奋力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的现实需要。 2018年3月 (作者系延安革命纪念 馆馆长) 导语 《刘少奇与延安》记述了刘少奇长征到达陕北后,撰写经典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参与领导延安整风、代理中共中央主席、从延安奔赴华北的主要事迹,反映了他在中国革命事业中创造的光辉业绩,弘扬了他的崇高风范和高尚品德。 后记 延安革命纪念馆承担编 写《刘少奇与延安》的任务 后,馆里予以高度重视,大 力支持,保证了本书顺利完 成。 为了做好编写工作,馆 里成立了编写小组。八名参 与编写工作的人员大量查阅 资料,反复斟酌和仔细研究 素材。紧紧围绕刘少奇与延 安相关的活动和事件进行编 写,期间多次对书稿进行研 究讨论,并精心选配了插图 。《刘少奇与延安》共分为 八章,第一章万里长征到延 安,由刘建华承担;第二章 纠正“左”倾错误、抵制右倾 错误的先锋,由罗莹和王亚 运共同承担;第三章撰写经 典之作——《论共产党员的 修养》,由崔苗承担;第四 章“二次长征”回延安、第五 章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参与 领导延安整风,由刘红曼承 担;第六章在中共七大作关 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由寇政 文承担;第七章代理中共中 央主席,由袁磊承担;第八 章离开延安,奔赴华北,由 苗倩承担。 为了确保本书的科学性 、规范性,延安革命纪念馆 馆长、文博研究馆员、延安 大学兼职教授张建儒同志亲 自撰写大纲、作序、写结束 语并统稿,馆党委副书记刘 忆、副馆长李晓剑参与了书 稿的编写讨论和修改工作, 编写过程中延安大学高尚斌 、刘建华教授对编写工作提 了许多指导意见,在此表示 诚挚的感谢! 虽然延安时期刘少奇实 际在延安工作的时间并不多 ,但无论他身在何处,其工 作又均与延安有着密切的联 系。因此尽管在部分内容上 难免与其他分册有交叉之处 ,但本册撰写的角度、表述 的重点不同。由于编写时间 紧迫,加之我们水平有限, 经验不足,书中错误之处在 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编者 2018年3月 精彩页 第一章万里长征到延安 1.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长征初期的刘少奇 1934年9月21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由红二十一师与中央警卫师合编组成红军第八军团。此后不久红军第八军团按中央军委指令到兴国县进行休整,为长征做最后准备。休整期间,许多新战士不愿离开家乡,思想波动较大。因为中央警卫师为刘少奇动员苏区工人参军组建,为了稳定军心,中央军委决定派刘少奇为中央驻红军第八军团党代表。接到由周恩来与博古签署的“刘少奇参加中央红军第八军团的领导工作,任中共中央代表”中央电令后,刘少奇迅速来到红军第八军团中与罗荣桓等一起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通过充实党组织、挑选精干干部下连队等措施,在刘少奇与罗荣桓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红军第八军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实效。长征途中,红军第八军团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战士曾昭和有勇有谋,用树枝支起帽子吸引敌人的机枪火力,然后迂回到侧面投掷手榴弹,为队友冲锋开辟道路;战士王华生抱着敌人的机枪手滚下山崖,同归于尽;战士朱勇为掩护战友,扑向在人群中冒烟的手榴弹。“这对一支新兵队伍来说,的确也是难能可贵!”刘少奇对红军第八军团作了如上评价。 在刘少奇等的努力下,红军第八军团虽然有着不逊于老部队的强悍革命斗志,但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下,第八军团在长征早期突破封锁线的战斗中损失是异常惨重的。1934年11月30日傍晚,军委纵队将近一半渡过了湘江,而红八军团才刚刚到达灌阳,距离湘江还有四五十公里。可此时红八军团又突然接到军委命令,要他们赶至灌阳县水车地区,与红三军团第六师取得联络。事实上当时第六师已经走在他们的前面。这个失误使红军第八军团浪费了致命的大半天时间。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当时时间的浪费使第八军团失去了突围的最佳时机选择。夜色中,桂军两个师从红八军团后面席卷而来,与此同时,至少一个团的桂军又从红八军团中间插人,将红八军团拦腰截断。红八军团建制乱了,队形乱了,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军团长周昆只能下令:“让中央警卫师断后掩护,其余的尽快往湘江方向冲击,非战斗单位也一律跑步前进。” 12月1日上午,红九军团、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刚过湘江,凤凰嘴渡口浮桥便被炸断。没有浮桥,对被打散后突围出来的红八军团官兵而言,渡过湘江的困难无形地被放大了很多倍。国民党军队主要火力开始全面扫向只能涉水渡江的红八军团官兵,面对敌人各种枪弹扫射、炮弹轰炸,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和招架之功,成了敌人的活靶子。事后统计,全军团战斗人员仅剩600余人,连挑夫、勤杂人员等加起来,也不过1000余人,而红军第八军团组建时全军有将士1万余人,减员90%!由于实力的丧失,1934年12月18日,在黎平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决定取消红八军团建制和番号,将其并入红五军团。在红军第八军团中的战斗经历使刘少奇充分认识到正确的战略思想指导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如果战略思想错误,革命事业将要承受巨大损失。此后刘少奇来到红军第五军团工作,接替陈云担任党代表。刘少奇的这一认识在以后的战斗中不断得到强化。 刘少奇与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3日,刘少奇接到周恩来发来的参加政治局会议的电报,14日刘少奇准时到达会议地点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博古、周恩来、朱德、张闻天、毛泽东、陈云,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何克全),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共20人。长征途中不断作战转移的红军能够在遵义召开会期较长的会议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第一,红军突破乌江后,乌江反而成为阻隔红军与背后追敌的隔障;第二,薛岳到贵阳后忙着贯彻蒋介石旨意在贵阳夺权,一时无暇继续“围剿”红军。遵义会议上,刘少奇同志等一线军事指挥者与政治工作者都对过去的战略指导思想的正确性提出质疑,质疑中形成“错误的领导必须改变”的认识而坚定地支持毛泽东,“1935年1月,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刘少奇同志坚定地支持了毛泽东同志所代表的正确路线”①。刘少奇在遵义会议期间对毛泽东的支持在伍修权的回忆录中亦有体现,“周恩来同志的倡议(改变错误领导,推举毛泽东为领袖——引者注),得到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刘少奇、陈云……等同志的积极支持”①。 遵义会议之后,刘少奇将确立毛泽东同志领导地位的作为传达遵义会议的主要精神。他同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一起,到三十七团传达遵义会议精神。在传达中说,最近我们红军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这都是“左”倾教条主义路线排斥毛泽东同志的领导造成的。现在好了,毛泽东同志又回到中央来了,我们红军有希望了,我们党有希望了,中国革命有希望了。传达会后,同董振堂到各连队进行视察。②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领导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