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2021报告文学(21世纪年度报告文学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为珠峰测高的人们》《永远的袁隆平》……入选本书的这些作品题材不同,风格各异,但都紧扣时代脉搏,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高水准的统一。更为重要的是,坚守在报告文学领域的这些作家,会从不同层面,将2020年的焦点问题加以梳理,为时代的发展留下宝贵的一笔。 目录 为珠峰测高的人们 一生的长征(节选) 大别山:一家人的朱鹮保卫战 永远的袁隆平 靠山(节选) 红船启航(节选) 97颗星,我送你们去太空! ——记中国卫星燃料加注师 一个网红的入场与退场 序言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社曾编辑出版过小说、 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 各种文学体裁的年选本, 其后,这项工作一度中断 。进入新的世纪,我社陆 续恢复编辑出版短篇小说 年选、中篇小说年选、散 文年选,对当年我国中短 篇小说及散文创作实绩进 行梳理、总结,向读者集 中推荐,取得了良好效果 ,也为新世纪的文学积累 做出了贡献。 报告文学敏锐及时地把 握时代脉搏,反映社会生 活。根据文学界人士和读 者的建议,同时与小说年 选、散文年选形成系列, 我社又恢复编辑出版报告 文学年选;编选范围原则 上为当年全国各报刊上发 表的报告文学作品,入选 篇目的排列以作品发表时 间先后为序。 我们希望年度报告文学 选能够反映当年报告文学 的创作概况,使读者集中 阅读欣赏当年最优秀的报 告文学作品。我们的努力 是否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期望得到文学界和读者的 批评和建议。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导语 《2021报告文学(21世纪年度报告文学选)》的编辑,力求较之以往视野更加开阔,选材更加合理,在与主编编选原则保持一致的情况下,不仅强调作品的时代性和报告性,同时兼具作品的文学性,适当地增加“非虚构”这一新兴的文学作品样式,具有一定的开拓性。 本书具体收录了《一个网红的入场与退场》《一生的长征(节选)》等作品。 精彩页 为珠峰测高的人们 钟法权 二○二○年早春三月,乍暖还寒。几度春风、几场春雨过后,大地上的枯草,无不顽强地生出一蓬蓬嫩绿的新芽,庭院里的桃花、杏花,无不开始孕育打苞。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处于疫情严控与恢复生产中的古城西安,大街上不见昔日行人的熙攘和车水马龙。然而在测绘路上的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院里,经过前期的周密准备,在这个初春的下午,所有参与珠峰项目的队员,一个个精神抖擞地齐聚于信息局大楼前,参加二○二○珠峰高程测量出征仪式。这是国测一大队多年来形成的惯例,只要有重大任务,尤其是像测量珠峰这样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他们都会举行出征仪式,为出征队员们鼓劲加油,送上平安的祝福,为全年重点项目吹响征战的号角。 这一次的出征仪式更为特别、庄重、简洁,而且更显神秘,一切是那样的低调,大楼门前没有悬挂横幅,前来参加出征仪式的只有局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出征队员的家属,所有人员一律戴--着防护口罩。送行的领导在出征大会上深情地讲: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时刻,经上级批准,我们按计划执行珠峰高程测量任务。珠峰是中华大地的高度,也是世界的高度,更是我们国测一大队队员们人生事业的高度。光荣与使命不言而喻,责任与风险不言自明。前六次,我们第一大地测量队在老一辈测量队员的顽强拼搏下,如期光荣地完成了为珠峰测高的任务,写下了六测珠峰的光辉诗篇。如今为珠峰量身高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新一代测绘队员手中,我希望你们发扬前辈的光荣传统,以顽强拼搏的精神,以艰苦奋斗、大地赤子的无私奉献情怀,更加出色圆满地完成第七次珠峰测高任务,为祖国、为测绘局和第一测量大队赢得新的荣誉,祝珠峰复测成功! 三登珠峰的人 在有着“太湖明珠”之称的无锡,每逢“五四”和“六一”,不少中小学校都会请他们心中的英雄郁期青老人为学生们讲一次课。讲课的地点不是在教室,而是在能坐几百甚至上千人的大教室。郁期青老人为学生们讲的题目也很特别,叫“我为珠穆朗玛峰量身高”。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之巅。它因高寒、缺氧而神秘。 珠穆朗玛峰屹立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北坡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珠穆朗玛峰早在一七一七年就收入大清康熙皇帝的《皇舆全览图》之中,藏语意为“第三女神”。在藏族同胞的心中,她是一位性格温和、主持正义的仙女,那山峰上有着最美好最幸福的宫殿。爱好吹口琴、能歌善舞的郁期青讲到动情之处,会情不自禁地唱起藏族同胞对珠穆朗玛峰的赞美之歌:“幸福的山峦,你蕴藏着无数的宝藏,再没有比你更富的地方;幸福的山峦,你闪耀着万道霞光,再没有比你更美的地方。” 刚开始学生们认真听讲,无不是因为心怀对珠穆朗玛峰的神秘向往。听着听着,学生们对郁期青三登珠峰壮举的崇拜之情便油然而生,从他的讲课中感受到了一个老人的别样人生。 郁期青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五日出生于无锡,一九五三年考入南京地质学校,一九五六年新中国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之际,郁期青响应党的号召,怀着青春的梦想,来到了最早成立的前地质部西安第一测绘大队。四月的西安,正值一年最美的季节,可他还没来得及欣赏西安古城,五月初他就随队出征,坐火车到兰州,再坐汽车到西宁。测量小队在荒凉的格尔木地窝子里稍作休整,他便随着队伍到达了柴达木盆地。 荒无人烟的沙漠,一经太阳暴晒,沙粒烤得像炭火,炽热发烫。穿在脚上的胶鞋,也像被烤化了一般,发出焦臭的气味。从耳边刮过的风,像烧开了水的锅,冒着滚烫的热气。每个人的嘴唇都干裂得起了皮,无论你喝多少水,依然感到焦渴。 在沙漠里进行大地基准测绘,虽然雇有骆驼,可骆驼是用来驮运帐篷、粮食和水的工具。而大地测量,必须是一个点接着一个点往前测量,没有任何的捷径。哪怕是不可逾越的高山,也得攀上山顶,在那顶峰放置觇标;哪怕是浩瀚的沙漠,也得进到沙海,在那里测出数据。唯有点与点地连接,唯有不间断地往前测量,唯有依靠两只脚板,才能测绘出一个完整的华夏大地。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