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五代十国/王朝风云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自907年朱温建立后梁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共54年间的中国历史。五代十国是唐宋变换之间中国历史上起承转合的时代,“于此之时,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杀相寻。”朝代和君主轮番更替,俨然春秋战国,令人目不暇接。这一时代智勇善战的后唐君主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狡猾胜于曹操的后梁皇帝朱温,不理政务、工于词赋而亡国的南唐君主李煜等,都给后世留下深刻印象。
目录
第一编 乱世风云
第一章 乱世溯源
一、藩镇前身节度使,拥兵自重抗朝廷
二、战火连年平藩镇,为虎反噬大唐亡
三、五代梁唐晋汉周,十国并存割据忙
第二章 政治经济
一、势官地主成主流,政治制度新变化
二、经济重心初南移,农工商业新发展
第三章 科技文化
一、雕版印书传经典,江南巴蜀独领先
二、分庭抗礼五代词,名家辈出入“花间”
三、西蜀南唐画院兴,山水花鸟名家众
第二编 五代风云
第一章 后梁风云
一、义军骁将猛朱温,叛齐降唐名全忠
二、解围陈州平蔡州,平定郓兖攻凤翔
三、唐末帝回天无力,杀二帝朱温代唐
四、潞州之战征河北,暴虐淫乱失人心
五、传帝位郢王兴乱,梁太祖血溅宫闱
六、朱友珪弑父称帝,朱友贞汴梁登基
七、外忧内患梁末帝,众叛亲离后梁亡
八、清河名将张归霸,开国功臣杨师厚
九、两朝礼敬葛从周,勇武果决牛存节
十、宁死不屈王彦章,两朝名将王晏球
第二章 后唐风云
一、军中骁勇“飞虎子”,前晋承唐李克用
二、李存勖诡摄神鼎,忌功臣命丧流矢
三、初即位明宗施政,疑心重祸生肘腋
四、李从厚灵前即位,唐闵帝卫州遇害
五、勇猛刚毅唐末帝,治国无能自焚身
六、周德威战死沙场,李嗣昭拔箭毙敌
七、出将人相郭崇韬,功高受妒遭诛杀
八、誓死不降守晋安,为臣当效张敬达
第三章 后晋风云
一、初露锋芒石敬瑭,明争暗斗举叛兵
二、太原起兵演丑剧,认贼作父儿皇帝
三、景延广口出狂言,石重贵被俘亡国
四、李通理身历两朝,景延广不降自绝
五、安重荣觊觎皇位,遭背叛身首异处
第四章 后汉风云
一、刘知远拥兵自立,建后汉积劳成疾
二、勋旧大臣乱朝纲,隐帝发难反遭殃
三、恃军弄权史弘肇,蔑臣欺主遭诛杀
四、残忍好杀苏逢吉,穷途末路自杀亡
第五章 后周风云
一、郭文仲起兵立国,周太祖治国有方
二、周世宗励志改革,画蓝图壮志未酬
三、七岁恭帝被禅代,点检校尉坐天下
四、四朝将领唐景思,身先士卒阵前亡
五、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第三编 十国风云
第一章 前蜀风云
一、入蜀夺川开国帝,大风拔木复大蜀
二、荒淫无道蜀后主,乞降后唐被族灭
三、认义父三改其名,降后唐身死族灭
第二章 后蜀风云
一、苦心孤诣占两川,乘间称帝蜀高祖
二、蜀后主年少即位,用佞臣降宋灭国
三、毋昭裔兴学藏书,王昭远自比诸葛
第三章 南吴风云
一、割据江淮举大旗,成就“十国第一人”
二、大权旁落牙指挥,刀砍绳勒称暴病
三、权臣把政若傀儡,改元称王郁郁终
四、强称帝为人作嫁,囚丹杨杨溥被害
五、翻云覆雨掌大权,软硬兼施奠基业
第四章 南唐风云
一、李昪掌权镇金陵,吴主禅位齐改唐
二、兴兵扩土奢无度,失土迁都玉笙寒
三、雕栏玉砌应犹在,一江春水向东流
四、气势如虹《行止状》,夫子隐朝宴百官
五、南唐名将林仁肇,后主中计遭鸩杀
六、劳苦功高宋齐丘,贪权饿死九华山
七、治政平庸冯延巳,多才多艺词名扬
八、夜宴图名传千古,“战笔画”独享美誉
九、留从效泉州自治,陈洪进割据泉漳
第五章 南楚风云
一、马殷人湘称楚王,临终遗命惹后患
二、夺王位众驹争槽,五兄弟轮流坐庄
三、骁勇善战刘刺史,慷慨大言周行逢
第六章 南汉风云
一、刘隐割据占岭南,刘龚立越建南汉
二、三帝荒淫唯享乐,乐不思蜀降王长
第七章 南平风云
一、抗衡诸国高季兴,或和或战武兴王
二、所向称臣高无赖,性情通达文献王
三、迂缓无能高保融,劝蜀称臣贞懿王
四、贞安王“万事皆休”,高继冲纳土降宋
第八章 闽国风云
一、白马三郎王审知,政绩卓越称圣王
二、骄淫残暴王延翰,废帝魂葬王墓山
三、王延钧杀兄即位,闽惠宗僭称大号
四、王继鹏弑父登基,叔杀侄陁庄缢杀
五、王延羲骄淫苛虐,朱文进受辱发难
六、十三郎建州称帝,恭懿王命丧南唐
第九章 吴越风云
一、是地却逢钱节度,民间无事看花嬉
二、文穆王志量恢宏,保名器恪遵治命
三、躬勤政务忠献王,发摘奸伏人不欺
四、明敏严毅忠逊王,被废居越二十载
五、忠懿王纳土归宋,淮海国虚设为王
第十章 北汉风云
一、认辽为叔侄皇帝,“自在将军”黄骝马
二、受辽册封“儿皇帝”,勤政爱民汉睿宗
三、景宗承位六十日,命丧权臣郭无为
四、刘继元暴戾无常,英武帝献表降宋
五、武当隐士入朝堂,抱腹山人间北汉
序言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
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
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
白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可生动反映中国历代王朝的
没落与沧桑。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
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王朝
众多,更迭频繁。其间上演
过无数令人感慨的悲喜剧,
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华文
明。
这套《王朝风云》丛书
,旨在全景展现中华民族从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
社会的历史跨越,以真实丰
富的史料,鲜活生动的叙述
,让一个个风格迥异的王朝
如戏剧般轮番登场,上演从
夏商周到晚清近代历史的荣
光与波折。使读者从王朝演
变的故事中深刻地体味历史
的魅力,领悟中华文明博大
精深的文化内涵。
丛书着重讲历史脉络,
以历代政权更迭及政治、军
事斗争为主,努力把中国历
史中最精彩、最生动的内容
奉献给广大读者。同时,为
增强系统性,一定程度地反
映历朝历代的掌故、习俗、
科技、文化等内容。
《王朝风云》丛书共15
部,此为第九部《五代十国
》,主要讲的是自907年朱
温受禅称帝至960年赵匡胤
陈桥兵变,共54年间中国历
史上发生的那些丰富多彩的
故事。
唐末,全国一片混乱,
各派势力相互争斗,全国统
一的局面被打破。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延续了290年的李唐王朝就
此灭亡,天下陷入分裂局面
,五代十国相继崛起,年年
血战,历史再次进入了一个
分裂动荡的时期。
后梁之后,相继出现了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称为五代。同时在中国的南
方和山西地区,先后出现了
十个国家,称为十国。一直
到960年赵匡胤称帝,才结
束了割据局面。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宋变
换之际的起承转合的时代,
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
成就为宋代文化的再度繁荣
奠定了基础。
五代十国也是中国历史
上最混乱的时期,是一个大
分裂时期,各地军阀混战,
政权更迭频繁。皇帝多如牛
毛,你也称帝,他也为王.
全都是拥兵自重,叛主自立
,朝秦暮楚,令人目不暇接

了解历史,反思历史,
是为了更好地借鉴历史、把
握未来。
导语
《王朝风云》丛书,旨在全景展现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跨越,以真实丰富的史料,鲜活生动的叙述,让一个个风格迥异的王朝如戏剧般轮番登场,上演从夏商周到晚清近代历史的荣光与波折。使读者从王朝演变的故事中深刻地体味历史的魅力,领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王朝风云》丛书共15部,此为第九部《五代十国》,主要讲的是自907年朱温受禅称帝至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共54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故事。
精彩页
第一章 乱世溯源
一、藩镇前身节度使,拥兵自重抗朝廷
1.天宝十节度
节度使制度的开端,是从唐开元天宝年间所设立的缘边节度使。这和当时的边疆形势关系很大。
此前,唐在秣马厉兵击败了东突厥之后,实际上对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着旺盛的扩张进攻态势。唐初先后击破了东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诸部,设立都督府;此后,又打败西突厥,灭高昌国,于其地设立州县治理,奠定了唐朝辽阔的疆域。但进攻的步伐还没有停止,显庆年问又平西突厥贺鲁,设立二都护府统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东的地区分置16都督府、72州、110县。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开元中,唐边烽日警。为了镇戍边防、对外作战及抚绥周边少数民族的需要,遂遍设节度使于边区。至天宝初,沿边共设九节度使、一经略使,合称为十节度使或十节度。其名称、布防及兵力设置如下:
(1)安西节度使,又称四镇节度使,安西四镇节度使。开元六年(718年)始设。职责是抚宁西域。治龟兹城(今新疆库车)。统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统兵2.4万人。天宝时节度使为夫蒙灵曜、高仙芝、王正见、封常清。
(2)北庭节度使,开元十五年(727年)自伊西节度使分置,或合称伊西、北庭节度使。职责是防御游牧在北方的突骑施和坚昆。治北庭都护府(治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统辖瀚海军、天山军、伊吾军,屯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东南),统兵2万人。天宝时节度使为来曜、王安见、程千里、封常清。
以上两镇内外相连,主要防御对象是西域天山南北两路的诸国。
(3)河西节度使,景云二年(711年)始设,是设立最早的节度使。职责是隔绝吐蕃与突厥的交通。治凉州(武威郡,今甘肃武威)。统辖赤水军、大斗军、建康军、宁寇军、玉门军、墨离军、豆卢军、新泉军(后改守捉)、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后改为军),统兵7_3万人。天宝时节度使为王倕、皇甫睢明、王忠嗣、安思顺、哥舒翰。
以上一镇兼顾西方与北方两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4)朔方节度使,开元九年(721年)始改朔方行军大总管为之。职责是防御突厥。治灵州(灵武郡,今宁夏灵武西南)。统辖经略军、定远军、丰安军、东中西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两都护府,乃至丰、胜、灵、夏、银、匡、长等州均受其节度。统兵6.47万人。天宝时节度为王忠嗣、张齐邱、安思顺。
(5)河东节度使,开元十一年(723年)以前称天兵军节度使,其年改为太原以北诸军节度使,开元十八年(730年),又改称河东节度使。职责是防御突厥。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晋源镇)。统辖天兵军、大同军、横野军、岢岚军、云中守捉及忻、代、岚三州郡兵,管兵5.5万人。天宝时节度使为田仁琬、王忠嗣、韩休琳、安禄山。 以上两镇相互应援,专备突厥。
(6)范阳节度使,先天二年(713年)始置,称幽州节度经略镇守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范阳节度使。主要是压制奚、契丹。治幽州(范阳郡,今北京)。统辖经略军、静塞军、威武军、清夷军、横海军、高阳军、北平军、唐兴军、恒阳军,统兵9.14万人。天宝时节度使为裴宽、安禄山。
(7)平卢节度使,开元七年(719年)始置。职责是招抚室韦、靺褐,治营州(柳城郡,今辽宁朝阳),统辖平卢军、卢龙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统兵3.75万人。天宝时节度使为安禄山。
以上两镇专门备御、镇抚东北诸国,主要是对付奚、契丹。
(8)陇右节度使,开元元年(713年)始置。职责是防御吐蕃。治鄯州(西平郡,治今青海乐都)。统辖临洮军、河源军、白水军、安人军、宁塞军、积石军、莫门军、振武军(后改神武军)、威戎军、镇西军、绥和守捉、合川守捉、平夷守捉,管兵7.5万人。天宝十三载(754年)又于鄯、廓、洮、河四州西境增置宁边、神策等八军。天宝时节度使为皇甫惟明、王忠嗣、哥舒翰。
(9)剑南节度使,开元五年(717年)始置,职责为西防吐蕃,南抚蛮僚。治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统辖天宝军、昆明军、洪源军、宁远军、南江军、澄川守捉及翼、茂、维、柘、松、当、雅、黎、姚、悉等州州郡兵,统兵3.09万人,天宝时节度使为章仇兼琼、郭虚己、鲜于仲通、杨国忠。
以上两镇主要为备御吐蕃,防范西南。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7: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