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本书系统介绍了政治学学科中最不可或缺的、传之久远的经典定律、理论、命题,以及基本的思维结构。这些定律和理论横跨政治学的各个次领域,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表现出持久性和重要性。由于这些定律和理论并无国界,因而它们对全世界政治学专业的学生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本书的编者使用了欧洲传统的研究范式,即注重思想源流的叙事方法,梳理了各个理论或定律的演化过程,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理论的推进实际上应该是由后继的研究者对前人所提出的理论进行质疑、辩驳、验证、修正等而获得的。因此,掌握最基础的理论与定理,不仅是学科从业人员的必需,也是学科学习者的入门之阶。本书的各位编者为我们提供的就是这样一本书。 作者简介 任晓,1965年生,复旦大学教授,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外交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兼职包括外交学院兼职教授、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美关系研究中心资深专家、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等。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章 绪论 斯坦因·拉尔森 第二章 冰点论:民主国家政党体制的稳定性 斯坦因·拉尔森 第三章 根据选票结果分配席位的立方法则 科拉·斯特拉姆 第四章 迪韦尔热定律:多数选举制导致两党制 斯坦因·库勒 第五章 联盟理论中的规模原则:最小化获胜联盟法则 科拉·斯特拉姆 第六章 原初状态:论正义的原则 斯里·格洛彭 第七章 因果漏斗:历史如何影响行为 乌拉·里斯特哈尔格 第八章 囚徒困境:理性选择的悖论 特乌·米特伯 第九章 多米诺理论:若第一张牌倒下,其他牌就跟着倒下 尤恩·霍维 第十章 均势原则:国际关系中的稳定与权力 扬·埃里克·福瑟姆 第十一章 “顺风车”效应与“落水狗”效应:论影响选举 竞争的机制 谢尔·海因斯 第十二章 “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制度 兴起的前提条件 约翰·埃里克·卡尔森 第十三章 彼得原理:组织的兴衰 斯坦纳·阿斯克维克 第十四章 中间选民定理:各政党及其决策向中间靠拢 的原因 莱夫·海拉恩 第十五章 廷斯滕定律:社会中心的重力作用 劳里·卡弗宁和基莫·格洛伦 第十六章 戴维斯的J曲线:革命何时爆发 皮尔?塞勒 第十七章 大众社会假设:有组织社会崩解的后果 埃克哈特·瑟默曼 第十八章 权力集中与转移理论:民主国家权力、价值冲 突理论 托尔瓦德·格拉恩 第十九章 “冲突交叉”论:论冲突线和组织成员资格的 交叉 奥德比尔恩·克努森 第二十章 寡头统治铁律:关于组织中的民主问题 斯坦因·厄格里维克·拉尔森 第二十一章 帕金森定律:关于工作量与雇员数量的增长 奥丹·奥佛多尔 第二十二章 机构设立的规律:关于组织机构的形成、稳 定和维持 阿尔夫?因格?杰森 第二十三章 全方位型政党 维基·兰道尔 第二十四章 梅氏定律:政党的观点模式 玛丽娜·戴姆克 第二十五章 马克思的历史规律:论社会发展的力量 托斯坦·耶勒姆 第二十六章 伊懋可定律:就业剩余和经济发展 奥恩韦德·纳德克维特那 第二十七章 选举经济周期:金钱与选举结果 特乌·米特伯 第二十八章 瓦格纳定律:与经济进步相联系的公共收 入份额 扬·埃里克·格林德海姆 第二十九章 趋同论:世界变得更为相似的动力学 斯坦因·厄格里维克·拉尔森 第三十章 依附论:经济欠发达的动态原因 海尔格·维埃姆 第三十一章 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论:全球竞技场 上为领先而展开的国家间竞争 厄温德·厄斯特鲁德 导语 本书的目的是引入政治学当中一些重要和著名的定律和理论。全书共计31章,具体包括:冰点论、迪韦尔热定律、因果漏斗、囚徒困境、多米诺理论、彼得原理、中间选民定理、廷斯滕定律、戴维斯的J曲线、大众社会假设、冲突交叉论、帕金森定律、梅氏定律、伊懋可定律、瓦格纳定律、趋同论、依附论、现代世界体系论,等等。每一章都集中于一个定律或一种理论,分为简要解释、公式化表述、普遍性与可验证性,以及经验评估—结论这几个部分,分别交代该理论或定律是由谁提出和如何提出的,述其来龙去脉,对它们的批评有哪些,批评者们提出了何种不同的论述,所依据的经验证据又是什么,等等,同时列举了相关的文献。本书所呈现的各种理论和定律都是对社会科学学科具有直接重要性的普遍陈述,并已被证明是适于从经验上进行验证,并且具有足够强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