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十九讲,其内容确是在教言教;语言朴实而严谨,讲道教徒的信仰,讲道教徒的修持,讲道教的生活方式,讲道教的文化精神,娓娓道来,解说生动而贴切,内容全面而深入;主旨是道教的教理教义发散出的文化精神。内容通俗易懂,比较全面地总结了道教的教理、教义。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周高德,1961年生,湖北石首人。1992年春至2017年春于中国道教学院任教,之后调入中国道教协会从事道教文化研究工作。著有《道教文化与生活》《轻叩众妙之门》《溯源论道》;合著有《道教常识》《太上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等。在《中国道教》《中国宗教》《道学研究》《中国民族报》《楚望诗刊》《母爱颂》(诗集)等报刊上多次发表文童和诗词。 目录 总序 序 前言 第一讲 教理教义:宗教之要素 一、教理教义的定义 二、教理教义之间的关系 三、道教义理之主体思想结构 四、道教教理教义的特色 第二讲 道教教理:信仰之根本 一、道 1.“道”是“先天地生”的宇宙本原 2.“道”是“散则为气,聚则成形”的太上老君 3.“道”的其他涵义 4.“道”与神仙信仰 二、德 1.“德”是“道”的显现与作用 2.“德”是“道”性的体现 3.“德”亦指社会伦理道德 三、“道”与“德”之间的关系 第三讲 道祖老子:大道之化身 一、道祖老子为无上大道之化身 二、道祖老子《道德经》为道教之祖经和圣典 三、余论 第四讲 皈依三宝:入道之起点 一、三宝之由来 二、皈依三宝之意义 三、余论 第五讲 度己度人:道教之宗旨 一、度己:追求得道成仙 二、度人:力争济世利人 第六讲 道生天地:道教之宇宙观 一、道教对于宇宙本原的看法 二、道教对于宇宙生成过程的看法 第七讲 重人贵生:道教之人生观 一、道教对于生命价值的看法 二、道教对于人类价值的看法 三、道教对于人格价值的看法 四、道教对于理想价值的看法 第八讲 自然无为:行事之原则 一、自然 二、无为 第九讲 柔弱不争:处世之态度 一、柔弱 二、不争 第十讲 心若空谷:修身之境界 一、“心若空谷”,形容人处世十分谦虚 二、“心若空谷”,形容人待人十分宽容 三、“心若空谷”,形容人的心境十分空明 四、“心若空谷”,形容人的心胸十分旷达 五、“心若空谷”,形容人的胸襟十分博大 第十一讲 清静寡欲:修道之关键 一、清静 二、寡欲 三、余论 第十二讲 返朴归真:行道之目标 一、关于“返朴归真”的含义 二、关于“返朴归真”的缘由 三、关于“返朴归真”的途径 四、关于“返朴归真”的意义 第十三讲 无极太极:大道之象征 一、道教“象征符号”无极图与老子之“道” 二、道教“象征符号”太极图与老子之“道” 第十四讲 持守规戒:修道之基础 一、道教的戒律源流 二、道教的戒律种类 三、道教的清规 第十五讲 在家出家:行道之蹊径——论在家道教徒的修持 一、道教徒的范畴与称谓 二、在家道教徒资格的取得 三、在家道教徒的修持 四、余论 第十六讲 善恶报应:自然之规律——论道教的善恶报应观 第十七讲 知和日常:道教的和谐思想——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谈起 第十八讲 辨乎荣辱:道教的荣辱观——由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想起的 第十九讲 与时俱进:道教之传统——谈当代道教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附录:《道德经》今译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