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有序繁荣,是当下正确的方向。 平台经济,已成为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存在,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金融业、服务业、零售业、制造业乃至农业,诸多行业都被平台经济改头换面。我们已无法想象没有平台经济的生活。然而,平台经济的无序扩张也带来许多挑战。如何看待平台企业的规模和定价行为?如何确定一个平台企业是否实施了垄断行为?以消费者福利为基准的垄断判定方法是否还适用?如何看待“困在算法里的外卖小哥”?算法是否侵害了个人隐私和私人空间?社交媒体是价值中立的平台吗?用户是否被平台困在了“信息茧房”中?……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监管部门,也困扰着我们每个人。 平台经济,不应该是非理性的繁荣,而是要有序规范地发展,从而成为能够惠及每个普通人的经济形态。因此,对平台经济的治理、创新与监管,已是当下迫在眉睫也被广泛关注的事。 本书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益平教授主编,组织经济、数字金融、互联网、管理、法律等多个领域的多位学者,从当下平台经济的新特征新发展、各国平台经济和企业的对比、平台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数据治理和算法治理、数字金融平台的风险和问题、劳动力和用户权益、反垄断和监管等多个维度,共同研究平台经济的创新和治理,提供对平台经济各类问题的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让平台经济能够更加公平公正,进而促使经济的有序平稳和繁荣发展。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平台经济创新与治理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包括(按本书章节先后排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沈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汪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研究教授伍晓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余昌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胡佳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力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周广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席天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黄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朱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南南学院双聘教授查道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巫和懋、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刘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聘副教授张俊妮、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明等。 目录 序 第一章 重塑平台经济:走向有序发展与共同富裕 我国平台经济的兴起 平台企业的经济效应 数字平台的新挑战 平台监管与反垄断执法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章 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数字经济的概念及其影响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非系统、多角度的观察与问题 用于增长分析的基础数据、ICT特征行业分组、时间分期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一个系统的描述性统计观察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 政策建议 第三章 平台经济与平台企业的中美比较 数字时代的大国平台 中美平台经济和平台企业的发展概况 中美平台经济的可竞争性对比 中美平台企业的科技实力对比 平台经济展望和政策建议 第四章 平台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平台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平台经济下的劳资关系与劳动者权益问题 平台经济崛起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政策建议 第五章 平台经济和国家治理 政府治理 社会治理 价值观念 监管策略 政策建议 第六章 数字金融平台的创新发展与监管 中国数字金融平台的发展和特点 中国数字金融平台的积极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数字金融平台的风险和问题 数字金融平台的监管和政策建议 第七章 数字经济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 数字经济的地缘政治 国际数字贸易规则 发达国家的新一轮平台治理 中国数字经济治理的国际维度 第八章 平台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平台的经济学理论 数字平台运行中的问题 数字平台反垄断与规制中的几个问题 政策建议 第九章 平台经济中的数据治理 数据生产要素的治理 算法治理 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 数据治理的综合政策建议 第十章 平台创新治理的数据与算法维度 数字时代平台经济的创新发展与法律挑战 平台经济中数据的法律治理 平台经济中算法的法律治理 方案与对策 第十一章 平台的挑战与失焦的监管 平台现行的多维度、多部门监管现状 平台反垄断的执法现状和焦点 平台对监管与反垄断二分的挑战 结论与建议 第十二章 平台的反垄断挑战 平台的竞争特点 反垄断法下的平台竞争 平台领域的合并控制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三章 回应型监管和未来数字经济法的框架 域外平台监管模式汇总 平台监管权力的横向和纵向配置 回应型监管、反垄断和数字经济法 结论与建议 序言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 院(以下简称“国发院”)既是 中国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一 所重镇,也是国内一个重要 的智库。国发院的学术研究 坚持对中国有用、对理论有 所贡献的价值取向,坚持做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相应 地,国发院的智库研究建立 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深 挖政策问题背后的经济逻辑 ,为公众和政策制定者提供 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成果。 国发院的智库工作有三 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 是教师和研究员个人基于自 己的研究在公众媒体和政策 界发声。国发院能够成为全 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 要智库,得益于国发院前身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老 一代学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他们从20世纪80年代初 就开始参与中国改革的讨论 和方案设计,养成了做问题 导向研究的学风。这种学风 在国发院薪火相传,成为每 一代学者追循的学术道路。 第二个层面是学院接受各级 政府的委托研究项目。国发 院是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 单位之一,每年接受中央单 位委托的研究项目,其中许 多成果被决策部门采纳。第 三个层面是学院组织的大型 报告。学院在2018年决定 每年或每隔一年选择一两个 重点课题,召集学院的教师 和研究员以及一些外聘专家 进行集体研究,目的是在一 些重大现实问题上发出国发 院的声音。2018年确定的 题目是与世界上最大的智库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合作,研 究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的机遇和挑战,项目成果最 终以《中国2049》为名出 版了中英文专著,在国内外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二个 项目仍然与布鲁金斯学会合 作,研究中国的数字金融, 项目成果《中国的数字金融 革命》的中英文版本也已经 出版。第三个项目研究平台 经济的创新与治理问题,其 成果就是读者手中的这本书 。 平台经济是过去20年里 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态。经 过20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 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 关的现实存在,也极大地促 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在日 常生活层面,平台企业为普 通人提供了巨大的生活便利 ,过去不敢想象的事情现在 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日常 操作。另一方面,各类平台 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 供了巨大的舞台,成为民众 就业,以及企业,特别是中 小微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载 体。在技术层面,平台经济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人工智能 技术的发展,让我国在人工 智能方面成为与美国和日本 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强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平台经 济就没有今天的中国经济。 然而,平台经济的扩张 也带来许多挑战。首先,凭 借巨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 济,平台经济极大地改变了 中国零售服务业和金融业的 市场结构,传统零售服务企 业和金融机构受到巨大的挑 战。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 如何看待平台企业的规模和 定价行为。如何确定一个平 台企业是否实施了垄断行为 ?过去以消费者福利为基准 的认定办法是否不再适用? 规模是否可以成为识别垄断 的唯一凭据?其次,平台经 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算法 ,而算法的广泛应用对劳工 标准、政治伦理乃至社会习 俗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 何看待“困在算法里的外卖 小哥”?消费者在多大程度 上可以接受算法的推荐?算 法是否侵害了个人隐私和私 人空间?最后,社交媒体是 平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传统 媒体,成为普通民众最为重 要的新闻获取渠道和社交空 间。社交媒体是价值中立的 平台吗?社交媒体对用户的 推送是否把用户困在了一个 狭小的世界里?社交媒体是 否应该对极端言论进行管控 ?这些问题困扰着每个国家 的大众和监管部门。 自2020年以来,我国监 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对平台 经济实施强监管的文件,社 会上对平台经济的争论也达 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背 景下,本书的出现恰逢其时 。黄益平老师领导的研究团 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为公 众和决策者提供了一项高水 平的智库成果。本书呈现的 一些结论值得各方关注。比 如,研究团队发现,我国的 平台经济领域确实存在不规 范的市场行为,但对一些特 定行为(如排他性协议和差 异化定价)需要做具体分析 ;另外,平台经济领域的竞 争非常激烈,许多市场不规 范行为可以通过增强可竞争 性得到化解。研究团队还认 为,强监管已经带来负面效 果,主管部门应该及时纠正 监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 平台经济是少数我国企 业能够与美国企业同台竞争 的领域,但近两年来我国的 平台企业出现了落后的趋势 。平台经济对各国都提出了 挑战,欧美都在探讨对平台 企业的新的监管政策,但在 平台经济特性尚不明朗的情 况下,各国在出台新政方面 都比较谨慎。顺应世界潮流 ,维护我国在平台经济领域 的优势,是我国监管政策的 应有之义。 本书对平台经济和监管 给出了一个平衡而深入的研 究报告,体现了国发院的治 学态度和价值取向。国发院 的治学一向不唯上、不跟风 ,以学术的态度认识世界, 并由此提出改造世界的主张 。作为高校的智库,国发院 的政策研究能够超脱部门利 益和部分民众的压力,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