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与基于知识架构叙述的通史不同,印象史侧重于在理性解析和价值观念阐释的基础上,力图在一个聚散分合现象无处不在的世界,为读者展示出其中历史的智慧和美感。 纵览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犹如大江东去,经过一段高峡险滩时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由此展现出水雾弥漫的无数图像:无论是社会结构、政权制度,还是思想意识、观念习俗,都在匆忙的进程中进行着各种分解组合,令人目不暇接。本书着重于辨析人谋与时势、经济与文化,乃至偶然与必然之间的关系对政治局势演变之影响。政治纷乱的背后显露着文化的繁荣,现实的苦难之中滋生着未来的活力,当反映这些时代特征所交织成的画面在观者眼前一一闪过,就留下了对本时段难以忘怀的印象。 作者简介 严耀中,浙江慈城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中国佛教社会史、宗教学等。出版著作《北魏前期政治制度》《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汉传密教》《江南佛教史》《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两晋南北朝史》《魏晋南北朝史考论》《宗教文献学研究入门》《宏观与微观视野里的中国宗教》《晋唐文史论稿》《耶城琐记》《华梵杂学集》《中国古代的婆罗门教和婆罗门文化影响》《思随心动》等多种。 目录 第一章 合久为何易分 一 尊崇儒术带来的利与弊 二 新角色加入权力切割后的党锢之祸 三 从黄巾起事到地方割据——皇朝崩溃之典型进程 第二章 分合变化——三国形势中的人谋与天算 一 英雄也造时势一曹操一统北方的个人因素 1.在正确选择中登上历史舞台 2.高明的政治方略一以建安十三年为参照点 3.被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框定的军事家 4.刘备的奋斗之路一与曹操相对比 二 形势不饶人——三国鼎立局面之起伏 1.三国鼎立形态的基本成型/4l 2.人谋难胜“天算”——从诸葛亮透视蜀汉之政治博弈 3.转向文治之前因后果——曹魏前期政治 4.东吴走向终局——被地域意识所决定 三 惊心动魄的禅代与三国时代之终结 1.司马懿政治优势之形成 2.决定性的高平陵事件 3.激烈而血腥的禅代过程 4.三家全输的结局 第三章 寻找答案——西晋统一后的迅速分解 一 过犹不及——解读晋武帝一些有争议的政策 二 以“八王之乱”为主戏的骨肉相残连续剧 1.祸起萧墙 2.同根相煎 3.在旋涡中丧生——几个值得记住的名字 三 窥视兴亡大戏所揭示的天道人情 1.地域对立与弥合 2.旧瓶难装新酒 第四章 人是主因——社会分化组合后的新貌相 一 人口剧减及其衍生出来的种种现象 1.人口之剧减 2.迁徙与流民 3.专役户出现及其背景 4.少数族纷纷进入中原 二 北方局势演变下的坞壁林立 1.北方坞壁之林立 2.坞壁现象与政治之互动 三 门阀存在的原因和影响 1.门阀:华夏历史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2.不应被掩盖的历史作用 第五章 世道流转——东晋南朝之政局 一 “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1.渡江士族站稳脚跟 2.非常特殊的政治结合:门阀和皇权的“共天下” 二 五朝更替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1.四次禅代所显示的规律 2.寒人掌机要:以侯景之乱为拐点 三 南北对抗之走向 1.南北攻守之变化 2.文化对峙中的江左优势 四 移民潮带来的江南经济特色 1.移民的作用 2.江南经济特色之形成 第六章 玄学与儒学——思想上的分与合 一 玄学与经学之异同 1.清谈和玄谈 2.六朝玄谈中的《易》学 3.玄谈家们的身份辨认 二 名教与自然同一之必然 1.对“自然”的不同理解 2.以人为本和性情本真前提下的“将无同” 三 玄学对儒学发展之意义 1.天不变道亦不变 2.新儒学之开启 第七章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十六国形势之演变 一 华土民族之含义及地理因素 1.如何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 2.关于十六国和所谓“五胡”之间的关系 二 永嘉之变,必然还是偶然? 1.矛盾的积累和交叉 2.有着非凡意义的转折点:永嘉之变 三 苻坚与前秦之兴亡 1.从匈奴刘氏政权的改名说起 2.苻坚从成功走向失败之转折 3.淝水之战及此后之乱局 四 对分合交集的新政体之探索 第八章 胡化与汉化——北朝民族关系中的分与合 一 与游牧各族交融中前行的拓跋鲜卑 1.拓跋鲜卑的活动地域与组织形态 2.代国兴衰与拓跋硅之重建 二 汉化与胡化纠葛中的北朝政局 1.定都平城的背景与影响 2.中国北方的统一 三 从不同角度看孝文帝改革的利弊功过 1.迁都洛阳与太和改革 2.六镇到河阴:从结果回视改革 3.北周颁《六典》与灭北齐 四 土地制度的实质——以“均田制”为切入点 1.人与土之合:所谓土地制度的实质 2.关于田制实施之争议 第九章 雨过天晴——百花齐放的时代文化 一 放眼世界,远近兼顾 1.从田园、山水到天下 2.魏晋六朝人眼里的宇宙 二 文学艺术之百花齐放 1.批评的气度 2.形象与意念之结合 3.士庶同伤离别情 三 宗教在社会中崭露头角 1.宗教形态成熟之背景 2.僧官制度建立的意义 3.义理与修行的分与合 4.华土特色宗教形态的社会功用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