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医药、民俗的著作,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还涉及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天文、气象、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种学术领域,堪称部志怪神话、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明清时期著名文学品评著作,内容涉及当时及以前的文坛掌故,涵盖人、事、文章等方面。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围着火炉与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因此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因其见解独到,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吝刻薄、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人民灵魂的扭曲。
《古文观止》本书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收录了东周至明代的文章,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 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练、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文章。对后世影响巨大,是适合国人阅读的普及性古文选本。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 或《孙子》,由孙武所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三十六计》主要介绍的是应敌的计谋与对策。将三十六个谋略归纳成六套计谋,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和败战计,使处于优势、均势或劣势的人都能克敌制胜。
孙武(约前545年-约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王永彬(1792年2月15日-1869年3月7日),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清代学者。著有《围炉夜话》,与洪应明之《菜根谭》、陈继儒之《小窗幽记》共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字敏轩,号粒民。因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移居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清代文学家。
吴楚材(1655~1719),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浙江山阴州山(今绍兴)人。幼受家教,勤奋好学。问大进,在家设馆授徒。与侄吴调侯共同编成《古文观止》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