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教材将人体结构、功能等多门课程进行有机地整合,形成新的实验教学模块。教材包括基础篇、实验篇和拓展篇三个部分。基础篇主要介绍实验概述,实验室规范及常用仪器设备。实验篇的学习可使学生逐渐掌握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经典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理解实验原理,通过实验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同。拓展篇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如选题设计,文献综述撰写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研究的意识。 本教材具有综合性、简明性、通用性、拓展性等特色,可兼顾医学类专科、本科生创新教育。该教材有助于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目录 第一篇 基础篇 第一章 基础医学实验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室规范及安全 第三节 实验报告 第二章 形态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与基本技术 第一节 形态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 第二节 形态学实验基本技术 第三章 功能学实验常用仪器与技术 第一节 生物化学实验仪器及技术 第二节 生理实验常用仪器、器械与试剂 第三节 医学实验动物及其操作技术 第二篇 实验篇 第四章 解剖学实验 第一节 全身骨(骼) 第二节 骨连结与肌肉 第三节 消化系统 第四节 呼吸、泌尿系统 第五节 生殖系统 第六节 腹膜、内分泌腺、会阴、乳房 第七节 循环系统 第八节 眼耳 第九节 中枢神经系统 第十节 周围神经系统 第五章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 第一节 人体基本组织的正常结构 第二节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组织结构 第六章 生物化学实验 第一节 动物组织蛋白质的提取 第二节 SDS—PAGE电泳及考马斯亮蓝G一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第三节 蛋白质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的测定 第四节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第五节 温度、pH等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第六节 3,5一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和总糖含量 第七节 基因组DNA的快速提取——碘化钾法 第八节 PCR(聚合酶链反应) 第七章 生理学实验 第一节 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制备 第二节 反射弧 第=三节 骨骼肌的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第四节 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节 AB0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 第六节 蛙心起搏点的观察 第七节 离体蛙心灌流 第八节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九节 家兔肠道运动的观察 第卜节 家兔尿液生成调节 第八章 免疫学实验 第一节 凝集反应 第二节 溶血反应 第三节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第九章 病原微生物学实验 第一节 病原生物实验室安全 第二节 细菌学检查 第十章 病理学实验 第一节 组织和细胞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二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节 炎症 第四节 肿瘤 第五节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六节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节 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节 泌尿系统疾病 第九节 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节 传染病 第十一章 药理学实验 第一节 药理学总论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第三节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四节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第三篇 拓展篇 第十二章 实验研究概述 第一节 学习报告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第三节 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第四节 实验研究的程序 第五节 论文的撰写 第六节 课题申报 第七节 专利申报 第八节 大学生竞赛 第十三章 虚拟实验 第十四章 综合与探索性实验 第一节 基础知识 第二节 综合实验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