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摘帽记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周云和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屏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乌蒙山片区重点县之一。《摘帽记》以翔实确凿的素材、亦庄亦谐的笔触,文学式地记录下屏山县的人民历经周折,罄其辛劳与智慧,最终高质量如愿摘掉贫困县帽子的过程,生动地再现了一个个屏山人狠挖穷根、力断穷源的精彩场面和感人故事,不失为决战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的用心、用情、用力之作。
作者简介
周云和,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宜宾市作协主席。已出版文学专著19部,小说、报告文学散见于《当代》《十月》《中国作家》《北京文学》《江南》《长城》《四川文学》等刊,并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作品与争鸣》等转载,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曾获十月文学特别奖、四川文学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蝇》,长篇报告文学《水拍金沙》,中篇小说集《幸福花儿开》。
目录
第一章 屏山往事
一、那方贫瘠的土地
二、振臂一呼
第二章 呼啸的山村
一、号角声声传万里
二、“拆婚”的故事
三、一碗水端平
四、没有填不平的沟
五、“软肋”不软
第三章 生计大事
一、安得广厦千万间
二、“伏魔”记
三、有教无类
第四章 “第一书记”群雕
一、“萝卜书记”王红旗
二、“找水书记”吕沐洋
三、“摩托车书记”胡勇
四、“二战书记”程顺果
五、“两不书记”罗晓玲
六、“黑脸书记”许智
第五章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一、三任书记话清平
二、山里汉子
三、雪花飞絮
四、两个泥腿子村干部
第六章 酸甜苦辣都是歌
一、也算“抓壮丁”
二、山村夜色并不美
三、扶贫路上的尴尬
四、永福村五壮士
五、“白眼狼”与“保暖鞋”
第七章 我持彩练当空舞
一、岩门茶飘香
二、枇杷开花了
三、“打不死的小强”
四、“金鸭儿”飞回鸭池来
五、树高千丈不忘根
第八章 人生第二春
一、枯树逢春
二、“酒醉鬼”醒了
三、农家院里笑声飞
四、100元钱的故事
第九章 穷在深山有远亲
一、北京有爱
二、又一场“南征北战”
三、三峡深情
四、当好“娘家人”
第十章 屏山经验与希望
一、“歇帮”治懒病
二、“借牛还牛”
三、叫得最响的一个事
四、新起点新征程
后记
导语
脱贫攻坚,时代使命。作者以同类题材书写中少见的直面现实的勇气,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不文过饰非;宏观叙事若大江东去,细节描述如深潭细流,堪称用情用力之作、可圈可点之作。。
《摘帽记》以翔实确凿的素材、亦庄亦谐的笔触,文学式地记录下屏山县的人民历经周折,罄其辛劳与智慧,最终高质量如愿摘掉贫困县帽子的过程。
后记
今年的春天荒芜破败。
闭门在家,没见到几棵生机
勃勃的绿芽,没见到几朵恣
意绽放的鲜花,春天就要挥
手远去。新型冠状病毒实在
凶险,似乎布满广漠空间,
无处不在,世界恐慌,AA
自危。真想一把抓住揍它几
拳,却又摸不着看不见,如
同虚空幻境中的假想敌人—
—若是成功交锋,恐怕正中
它的下怀,乖乖地沦为它的
俘虏。
我还有件闹心的事。
2019年,承蒙中共屏山
县委宣传部盛情邀请——采
写一本反映该县脱贫攻坚的
书,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们
曾邀请我写过反映向家坝水
电站库区移民搬迁的《水拍
金沙》一书,该书获四川省
“五个一工程”奖,我除了挣
得一份浮名,还。·携带私
货”:运用搜集到的素材,
写了中篇小说《月亮之上》
《酒仙儿》和短篇小说《赔
我一个男人》等作品,还有
的素材已经或即将写进另外
的小说中。上次的采写衍生
出诸个副产品,我“赚得”盆
满钵满。如今这种好事又找
上门来,我能不赶快伸手一
把抓住?当时的我相信这次
仍然会有额外收获,却全然
没料到会陷入此时的窘境。
他们提出要求:写基层
写群众,要有史料性与可读
性。这很对我的胃口,举凡
笔下大都是从寻常百姓家走
出来的小人物,没有一手叉
腰一手指点江山的大英雄。
采写过程中,两眼紧盯一线
帮扶干部与困难群众,要背
离邀请人的意愿也难。所以
这一点要求不算高。
史料性吗,记录下特定
背景、特别时间、特别地点
展开的这一场波澜壮阔、震
古烁今的大国行动,本身就
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我特别警醒,历史自古为胜
利者所书写,如何不粉饰、
不溢美、不诿过、不杜撰,
如何客观真实地记载下此时
一些人物、言论、事件,供
彼时人们回顾研究这一段历
史,能够寻找到一星半点可
供运用引证的资料,我就问
心无愧了。这也是我原则上
拒绝拿来主义,不采用别人
提供的素材,宁愿自己“搬
砖”,尽量下沉搜集第一手
素材进行写作的动因。这还
能更深入乡间肌理:只有运
用亲自所见所闻、未经他人
加工咀嚼过的材料写出的作
品,方能确保新鲜度与原汁
原味。若非具体接触了解,
无论作家如何妙笔生花,永
远写不出“这一个人”的一颦
一笑,让人物“活”起来。一
身汗水一脚泥,足到、眼到
、心到、情到,是确保一部
作品生动可读的炼金石,也
是一个非虚构作家的基本态
度。
一路写下来,自以为答
卷交得还算无愧,那又有啥
闹心事呢?
须知屏山举全县之力,
集全县之智,紧紧围绕党中
央决策部署,调集精兵强将
组成脱贫攻坚队伍,浩浩荡
荡地开赴农村实施精准帮扶
,个个殚精竭虑、奋勇争先
;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户想
方设法主动配合,渴求能迅
速摆脱贫困,随便找一个人
、一件事深入采访,都可以
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文章。
犹如走进繁花似锦的花园、
果实诱人的橙林,随便采一
朵花都能闻出春天的气息,
随手摘一个果都能尝到原野
的甘甜。那么,千里园林,
采哪一朵花,摘哪一个果?
我满眼惶然,一时不知何处
下手。尽管我努力让所采写
的人和事更典型一些,具有
代表性一些,但受个人视野
与书籍容量等因素限制,无
法一逞胸怀。比如全县抓得
很好的内联外畅通江达海的
路网重构,比如在极旱之地
破解人畜饮水难题,比如“
财神爷”为筹集资金付出的
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比如
以茵红李为龙头的种植产业
如何支撑起脱贫致富蓝天,
比如脱贫攻坚过程中诸多感
人肺腑的人和事,等等,这
些都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
,况且有的已经采写成章,
最后统稿时再三斟酌、反复
掂量,又不得不忍痛割爱。
这一些让我如鲠在喉,无法
释怀,却又别无良法予以补
救,才突然意识自己做了一
件傻事、笨事,只有心存郁
闷面壁长叹。如今木已成舟
,恳请满山长得高大应林的
树们包容谅解,真钻石即使
深埋地底也会熠熠生辉。
我心里不快,油然滋生
出沮丧懊恼,望着电脑屏幕
发呆。突然有清脆的鸟叫声
如飞镖一样射进耳洞。起身
稳步窗口撒眼望去,两只画
眉站在一根细长的树枝上,
微风吹着,一波一荡的,宛
如航船在大海之上迎波斗浪
。哦哟,两棵冰糖柑几时开
出一树白皑皑的繁花,坐果
的枇杷长得比大拇指肚还大
颗了。听一个朋友说薄荷可
以驱蚊,可以驱杀病毒,特
意栽了一盆,现已经舒枝展
叶拔节上长。这一些小小的
愉快,汇成一湾奔流淌过心
河,把浮渣败草一般的不良
心绪顺流冲走。
是的,为人做事,只要
努力了尽心了就问心无愧,
大可不必患得患失,世上没
有十全十美的事——虽然这
样的自我原谅显得自私,但
此时我只愿一心无二,向为
我提供采访名单与线索、接
受采访、成稿成书过程中给
予倾情帮助的所有人,真诚
地道一声感谢!
作者
2020/4/20
书评(媒体评论)
看云和《摘帽记》,给
我最深的一点感受是“实”:
作者采访扎实,写作态度老
实,援用的资料数据翔实,
我们读到的人物故事鲜活真
实。一句话,作者诚实,文
笔朴实,写下的这一本书异
常饱满结实。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
会长、《北京文学》社长兼
执行主编杨晓升
周云和一肚子的故事会
、龙门阵,龙门阵里面有名
有姓的人物少说也有几百号
。这些人有各种各样的脾性
,各种各样的家世,各种各
样的江湖;连他们的长相、
习惯,周云和都摸得一清二
楚。因为有这样的底子和身
家,所以周云和才敢和他作
品中的人物称兄道弟、把酒
言欢。原来不甚明白周云和
如何有这种本事,读了《摘
帽记》,心中谜团终于一一
解开。
——《人民文学》原编审
杨泥
脱贫攻坚,时代使命。
作者以同类题材书写中少见
的直面现实的勇气,在弘扬
主旋律的同时不文过饰非;
宏观叙事若大江东去,细节
描述如深潭细流,堪称用情
用力之作、可圈可点之作。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得
主、著名报告文学家纪红建
精彩页
第一章屏山往事
摆脱贫穷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尽管屏山县因为历史原因一直没有摆脱贫困,但人定胜天,在屏山人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可期1
1994年屏山县因人均收入262元没能享受政策红利,这意味着屏山县与税费减免、财政资金支持等失之交臂,但是,屏山人从不气馁,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脱贫攻坚的赞歌!
———颢订.
一、那方贫瘠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前后,宜宾匪患成灾,曾有这样几句歌谣广为流传:江安不安,长宁不宁,屏山不平。
我曾读过宜宾籍作家杨字心的长篇小说《风流古镇》,这是一本以龙华古镇为背景,描写当年镇政府如何平乱剿匪的书。山防大队长谷朝庆从老君山打猎回来所骑的银河马,敲击在石板街面上的嚼嚅马蹄声;县财政局长汪家桢船过辣子窝遭遇伏击,子弹在船前船后哒哒哒的呼啸声,时常在我耳畔萦绕,挥之不去。
不过,我说“屏山不平”,指的是屏山的整个地形地貌。数据显示:屏山县大部分地区海拔为300~1400米,山地占辖区面积95%,丘陵占5%。川南第一高峰老君山位于屏山境内,海拔2008.7米。《屏山县志》云:“境内山岭纵横,沟谷交错,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用“地无三尺平”来形容屏山可能会有人反对,用“地无三里平”来形容恐旧不会有人反对了。想起现在被向家坝水电站淹没的老县城的狼狈样子,如同一根弯曲的扁担随意扔在金沙江边凋零破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在那个老县城“打了几十年转转”的龙孝贵说得详细具体一些。
“当年的老屏山,就在锦屏山下,金沙江边上有一条街。走上街一看,真的没有希望,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地盘没地盘。北城那一片,全是低矮的瓦房,居民电灯都用不起,还在点煤油灯。生活也很恼火,到了下午四五点钟,你去菜市场上看一看,家里没有参加工作的人全来买菜、买肉了。这个时候,农民菜卖剩卖罢脚(剩下)了,难得背回去,就相因(便宜)卖,甚至估堆堆(一堆堆甩卖);肉剩下的也是边边角角。”
我在采写长篇纪实文学《水拍金沙》的时候,了解到一个令屏山领导们尴尬汗颜的事。修向家坝水电站时,要淹没老县城,需要整体搬迁选新址建新县城,前前后后考察选择了十来个地方,县境内竟然找不到一个能够容纳得下新县城同时兼具发展空间的地方,最后新县城被修在了叙州区(原宜宾县)的地盘上。
基层干部工作条件普遍恶劣。我所写反映宜宾市“八七扶贫攻坚”业绩的拙著《世纪宣言的回声》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冒水乡政府只有一幢60年代用乱石堆砌的一楼一底、木瓦结构的房子,年久失修,三面墙体已经倾斜,最严重的达15度;到处有裂缝,大的有近十厘米宽。木质地板及木窗、木栏杆,已被虫蛀,腐朽了,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干部们根本无法安心在办公室工作。龙桥乡政府长期无办公用房,靠租借一家破敝的企业楼房供职员办公。大桥乡更典型,政府职员的住房不如一般农舍,乡干部办公无固定场所,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交通不发达,山高路远,乡干部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常常是一天从早忙到晚,只好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乡干部普遍感到穷家难当,干部难管,工作难抓。6个特困乡镇党政一把手向县委反映,要求调换工作地点。部分树干部由于畏难,干脆搁担子不干,外出打工一走了之。
“这是乡镇情况。乡村老百姓的境遇如何?”我向刘清华提出这个问题,他愣了愣,往昔所见情境依稀一幕一幕展现在他的眼前:
我1996年初任县扶贫办主任,当时全县有30多户人住岩洞,主要分布在富荣、新安、夏溪和屏边等乡镇。我去富荣镇三洞村看到的那两户住岩腔的人,他们用苞谷秆竖在岩腔外面遮风挡雨。家里所有的家当没有哪样值钱,除了锅用得(可以用)外,其余没有哪一样用得(可以用):饭碗是粗碗不说,还都有缺口。灶头是几块石头堆成的,在岩腔边上,锅盖子也是用竹编成的。地面不平,床是用木棒棒绑的,上面堆一层苞谷壳壳;烂草席铺在上面,铺盖像油渣子,东一坨西一坨的。咋个会这样呢?一家三四个人,盖一张被盖,都想盖着,只能你拉我扯。屋子阴暗潮湿。我是夏天要收苞谷的时候去的,有一户有一盏马灯,照着有点发霉的苞谷,不过十来斤。锅里蒸着几个苞谷粑,不是磨成粉粉做的,而是磨成碎颗粒做的,我掰了一点来尝,酸的,一般人根本吃不下去。有一户马灯都没有一盏,苞谷也看不到一颗,没有田,喂的猪都是放养的,人穿得破破烂烂。唯一的优点是离水源近,不缺水。新安龙桥上面的肖匾组整体贫困,其主要原因是干旱,十年中起码六七年会遭遇旱灾,不要说生产,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他们天不亮起身,走一个钟头的路去沟沟头找水。找着了,大家排队,你舀一挑我舀一挑,水还是浑浊的,甚至是泥浆子,大家把水挑回家常常已经九十点钟了。
清平乡的彝族同胞住在山上,今年在这个山头烧一把火,用尖尖锄头,挖一个小窝子,丢两颗苞谷在里面,不施肥,然后听天由命,生长得起来就生长,生长不起来就算了。有的杂草都比苞谷长得好,苞谷很小个,产量相当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