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县城建立在青弋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县城西部青弋江以西的区域,有水西山,人们习惯称之为“水西”。水西佛教文化,自东汉肇始,千余年宗风不绝,延续至今,成为皖南佛教文化胜地。基于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及推动佛教文化发展的愿力,宝胜禅寺于2018年8月18日至8月20日,以“水西佛教与佛教中国化”为主题,举办“第二届水西佛教文化研讨坛”。 各位专家学者史海钩沉,对水西地区的佛教史实挖掘出了更多新的内容,对水西佛教文化进行了更深的探讨,共撰写了四十余篇论文。这些研究成果,对禅宗文化的学术研究,对皖南地区的佛教文化发展和弘扬佛教禅宗文化,都将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目录 序一 序二 在“第二届水西佛教文化论坛”上的讲话 唐代“升平相国”裴休与佛教 刘遗民的佛教功业及其意义述略 试论刘遗民的佛学思想及实践 东晋隐逸名流、莲社高贤刘程之居士三题 黄檗希运与禅宗中国化浅析 黄檗禅师思想的生态意蕴 从裴休的禅学因缘看唐代禅宗的发展盛况以及佛教的中国化进程 略论裴休的佛学思想 直指圭峰认正统 ——裴休《定慧禅师碑》浅析 裴休与唐代宣州佛教 中晚唐时期裴休佛教信仰生活刍议兼论中国佛教居士信仰形态的演变及主要缘由 裴休与高僧大德交往考略 唐宋时期的水西禅宗 ——兼及唐代南宗禅在宣歙地区的传播 寂寞观明月 逍遥对白云 觉印子英事迹与禅法 行中至仁及其门人 季潭宗泐禅法思想析论 不拘于禅:全室宗泐诗歌美学三论 ——以《全室外集》为中心 释宗泐《全室外集》版本简述 宋濂的佛门渊源 宋濂佛学思想论略 试述宋濂与佛学的殊胜因缘 宋濂与华严宗 宋濂的禅宗观研究 明代心学家查铎与水西书院 宝胜行古禅师略考兼说清初临济宗在宣城地区的活跃 仁德法师佛教思想的形成及对当代九华山佛教复兴的贡献 略论圣寿崇宁塔的修造 ——读《宝胜禅寺大观塔碑拓辑》札记 叙说唐代皖南佛教之兴起 明代以前皖南佛教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宣城地区佛教人物初探 宛陵律学人物述略 论明太祖的佛教观及其影响 从三教合一看明朝佛教中国化的维度 僧导与寿春系成实学 略论牟宗三对阳明后学罗汝芳思想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