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21号院的灯光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为福建省政协征文集,收入福建省政协机关干部职工业余文学创作成果。作品体裁多样,包括散文、随笔、诗歌、评论等;内容丰富,题材涉及日常生活、工作、游记、爱情、亲情、友情等。一部部作品异彩纷呈,不仅展现了作者别样的业余生活,也记录了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思考片断、具有代表性的成长历程。作者丰富的阅历使其面对寻常现象时能够反刍出背后隐含的深远问题,并以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体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目录
第一辑 飞鸿浅影
人生如逆旅 甘嘉珍
爸爸的微笑 孙红英
妈妈的花开 孙红英
朱熹与弟子的师友之情 杨星
思亲 余霞
走不出父亲的视线 陆开锦
老师一声三十年 陆开锦
只留清风在人间——记宋德福同志在福建二三事 陆开锦
最美是天使 陈瑾
在政和遇见廖俊波 林朝明
碎瓷 黄树清
哦,那比遥远更远的 黄树清
幽谷芝兰香自远——为林冷同志文集出版而作 黄树清
且为“明月”歌一曲 谢荣雄
第二辑 似水流年
致同学 卢德昌
记忆中的最美芳华 叶琼瑛
爱心妈妈想和你共读一本书 史秀敏
小区的猫和猫的小区 朱苑璟
写在第二十四个教师节 庄丽娟
感动着幸福 巫丽妹
《政协天地》,我的良师益友 李榕光
淡极始知年易了 吴益坚
沉淀的岁月印证了曾经的青春 吴益坚
舌尖上的想念 何杨洁
感谢有你同行 张雪莲
家乡的路 陈瑾
故乡,回吗 陈根林
第一站的回忆 林朝明/13l
客家乡土菜 钟荣誉
乡愁的解药 高璨
旧食光 高琛
21号院的美好时光 黄国林
春寒往事 黄国林
我的猪肉情结 黄国林
清乐忘忧 曾少鸿
茶缘 潘景洲
第三辑 琴心剑胆
心中有民天地宽 王良生
柚田里的“中国梦” 王桢霖
追梦 叶琼瑛
弱鸟也可以高飞 史秀敏
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李榕光
行者胸中天高海阔 陆地
东坡先生的“茶经” 陈熙满
愿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的春天里绽放 林莉
我写我心文墨同辉 林传生
愿自信之花永远绽放 林金章
感悟战“疫”中的家国情怀 饶瑛华
有一种成功叫坚持 高文翠
念兹在兹延安行 黄冬云
一座彪炳史册的精神丰碑 廖小军
我们是否需要那么多文学奖 廖建江
从25年前的《拯救天物》说起 薛理吾
第四辑 闲情记趣
外婆的老院子 王良生
师傅也不知道肉包为什么好吃 朱苑璟
喧闹的高老庄 朱苑璟
记得微笑 巫丽妹
余生,与茶相伴 吴凯伟
茶中“四君子” 吴凯伟
茶道是一条很长的路 吴凯伟
欢乐80分 张雪莲
铁桥游记 陆地
鲤鱼溪漫步 林金章
拥有雨中冠豸山 林金章
探幽金山寺 钟荣誉
清迈,尘世的别样烟火 彭芬
漫说吃相 黄国林
坐相漫谈 黄国林
抱愧古田 谢荣雄
整洁 谢荣雄
欣赏他人 陆立安
阅读自己 廖建江
第五辑 奔星有声
老宅(外一首) 王吉意
游一厦(外二首) 王吉意
当汉子遇见他的女人 王吉意
微光 叶琼瑛
伟大的平凡 史秀敏
致敬钟南山 代媛媛
秋韵组诗 刘宏伟
邮书组诗 刘宏伟
江城子·盼江城春好 何杨洁
长情告白,母亲如花 陆地
写给安溪的一封情书 陆地
因为爱着某些瞬间,我爱着整个世界(组诗) 陈师杭
日常 陈志伟
写给这个春天 林朝明
我愿化作八闽大地上的一点绿 林阗希
雨后仙游九鲤湖 罗旌泽
梦开始的地方 郑洁萍
灯光 高扬增
致法律守护人 高扬增
崛起的夜与昼 高扬增
原创儿歌三首 黄才盛
洋上是个好地方(快板) 黄才盛
香樟树 蒋晓燕
序言
另一种写作者的事
陆开锦
这是另一种写作者的事

他们的“另一种”,不是
标新立异的虚妄。
恰恰相反,更多的时候
,他们的写作,闪烁着睿智
与哲理的光芒!
这一群人。就是熟悉的
、生活在“日常”身边的你我

他们把握时代的脉搏;
他们洞悉世界的真实;
他们探求真理的方向……
他们的内心,有一片灼
热的光亮。灼热的光亮,是
他们和我们共同的心灵之窗

伏案之余,伫立窗前:
一声鸟鸣、一缕花香,随风
而来,正是他们常常期盼而
又常常感受的庸常的快乐与
幸福。
他们的内心,便也时常
顿生出“一灯如豆”的安详静
谧和惬意的意境。
但凡读书人,皆心有所
骛吧!
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
事业的感想、对文化的感怀
……如此种种,或抒情,或
思辨,或纪实,凡此种种,
辑之成集,犹如一簇簇鲜亮
的花草。
窗外的树木,鹅黄中泛
着嫩绿。
岁末过后便是春初。他
们伏案的身影,亦如粗壮、
坚强的枝干,透露出鸟语花
香般的新绿。
导语
这是另一种写作者的事。
他们的“另一种”,不是标新立异的虚妄。
恰恰相反,更多的时候,他们的写作,闪烁着睿智与哲理的光芒!
这一群人,就是熟悉的、生活在“日常”身边的你我。
他们把握时代的脉搏;他们洞悉世界的真实;他们探求真理的方向……
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事业的感想、对文化的感怀……如此种种,或抒情,或思辨,或纪实,凡此种种,辑之成集,犹如一簇簇鲜亮的花草。
精彩页
人生如逆旅
甘嘉珍
历史长河回溯到千年前那个灿烂绚丽、才俊辈出的宋朝。苏东坡,这位具有伟大思想和灵魂的全能型文化巨人走过其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空间,任其穿越时空,千年流转,却愈发熠熠生辉。当我们尽情地遨游在他的世界里,就仿佛跟随着他一起俯仰日月星辰、经历人世浮沉、领悟人生真谛。
苏轼是少年天才,弱冠之年高中进士。参加宋朝最隆重的制科考试时宋仁宗破天荒地给了他一个第三等,成为宋朝开国百年入三等第一人。当年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惊叹不已:“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出人头地”的典故就来源于此。苏轼还是一位全才,他的学养贯穿儒、释、道,造诣纵横文、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爱好广泛,饶有生活情趣,对烹饪、医药、佛教等领域都颇有研究,也是一名资深吃货,研创了东坡肉、东坡鱼等许多经典菜肴。应该怎样形容才最接近本真的他呢?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是这样描述的:“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是啊,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名人中,能让人不由自主发出“亲切敬佩微笑”的着实不多。
苏轼曾心酸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的人生轨迹被彻底改变,始于43岁那年发生的“乌台诗案”,从此一生奔波在贬谪、还朝、再贬谪、再还朝的路上。刚被贬黄州时,苏轼也曾消沉过,“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此时为生活所迫,他亲自东耕,每日劳作,自号“东坡居士”,在极其贴近生活真正面目的情况下,苏轼日夜思索,渐渐找到了他人生的平衡点,随缘自适,自得其乐,领悟佛的禅机,做到道家的超脱,但始终没有放下儒家的入世。“乌台诗案”成为苏轼词风的重要转折点。让他真正地将儒、释、道三家融会贯通,开一代词风。苏辙在后来给哥哥写的墓志铭中感叹,苏轼自“乌台诗案”之后,“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
他大气磅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首不足百字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千古绝唱。他深情如斯,亲手在亡妻的坟边栽种三万株松柏,为其撰写的悼亡词,只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就已令人潸然泪下。他和苏辙是兄友弟恭的典范,中秋月圆夜思念多年未见面的弟弟,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他气度洒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不仅是在讲风雨,更是在讲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是他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之后的深刻思考。只有经历了苦难的淬炼,才能获得对人生如此深刻的理解和如此从容的心灵境界。再也没有什么人生逆境可以将他击倒了。被贬惠州他就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崖州他就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三年流放,九死一生,他竟轻轻松松地落下了“兹游奇绝”四个字。
他思考着,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路究竟应该向哪里走?苏东坡问着自己,同时又回答了自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每当静夜时分,品读着这一首首、一句句不但充满着人情味,更富含着哲理的诗词,顿觉灵台一片空明,胸中块垒一扫而空。他旷达不屈的精神触动我们心弦、滋润我们心田、荡涤我们心志。
当然,苏东坡能让千百年来的人热爱他、怀念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一生无论官居要职还是身份低微,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爱国爱民的忠心赤胆始终不渝,对人对事的纯净善良始终未变。他有兼济天下之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和前辈范仲淹一样,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也有经世报国之才,尤其可贵的是能坚持知民情、纾民困、助民乐。他曾先后筑过三条长堤,在杭州、颍州、惠州的西湖,疏浚水利,造福当地,留下了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的美景;“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他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他在杭州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公立医院;在密州、黄州时,他收养弃婴、反对“溺杀女婴”,开办中国第一家民间慈善团体——育婴会。苏轼一辈子光明磊落,为人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