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暨“江淮流域灾害与民生”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编辑而成,分别就灾害史理论、江淮流域等地区灾害与民生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可供对历史学、灾害史、环境史方向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 目录 江淮之间:区域灾害史研究的新征程(代序) 灾害史理论方法与减灾事业 应对灾害:历史启示与现实思考 历史灾害研究中的若干前沿问题 历史时期荒政成效评估的思考与探索:以明代凤阳府的官赈为例 农业复苏及诚信塑造:清前期官方借贷制度研究 《灾赈日记》与晚清州县官救灾 何为与为何:试论中国近代的慈善公益事业 江淮流域的灾害与社会变迁 史前黄河在淮河流域的泛滥 民间信仰与元明以降淮河流域自然灾害 清代前期合肥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灾荒救济 晚清(1861-1911)社会应对皖淮流域灾荒问题探究 清中叶至民国时期苏北里运河东堤归海坝纠纷及其解决 近代淮北粮食短缺与强势群体的社会控制 民国时期江淮流域灾害与民生的文学影像:以现代文学为中心的考察 20世纪50年代安徽省灾民逃荒初步研究 其他地区的灾害与环境社会治理 同治十年直隶大水与盛宣怀走向洋务之路:兼再谈轮船招商局创办缘起 1720-1723年山西特大旱灾初步研究 契约所见光绪初年山西灾荒、地权与民生 1933年河南滑县灾民迁移述论杨立红 晚清以来江汉平原的环境变迁与救灾作物生产的变化 民国时期江南地区苦儿院初探(1911-1937) 灾患与造桥:湖州建桥小史 附录 中国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暨“江淮流域灾害与民生”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