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者最先学习和必须掌握的中医基础知识,是中医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和入门课。为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人才的培养,打造符合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教材,我们组织编写了本版教材。 本教材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课程联系,强化经典地位。为了让学习者更加全面地掌握中医基础知识,强化《中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的衔接和彼此的联系,在本教材的编写中引入和借鉴了《黄帝内经》相关条文;二是优化编写队伍,汇集专家智慧。编者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和《黄帝内经》的教学,对教材和教学中突出的问题,能针对性处理;三是突出精品意识,完善知识体系。本教材引入了2009年卫生部公布的九种体质,力图使本教材内容更加充实和丰满,为学习中医者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目录 绪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四、张仲景对中医学理论的贡献 五、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六、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与归类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及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 二、藏象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藏象学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女子胞 第四节 五脏的系统联系 一、五脏与五体 二、五脏与官窍 三、五脏与五志 四、五脏与五液 五、五脏与五华 六、五脏与五神 七、五脏与气血津液 八、五脏与消化功能 九、五脏与生长发育及生殖能力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二、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 三、精的功能 四、精的分类 第二节 气 一、气的概念 二、气的生成 三、气的运动与气化 四、气的功能 五、气的分类 第三节 血 一、血的生成 二、血的运行 三、血的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 二、津液的代谢 三、津液的功能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 二、神的生成 三、神的生理功能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学说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和分布部位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五、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基本功能 二、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部位和生理功能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二、别络 三、经筋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五章 体质学说 第一节 体质的概念 一、体质的特点 二、体质的标志 第二节 体质的形成 一、先天因素 二、后天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 第四节 体质学说的运用 第六章 病因 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 二、疠气 第二节 内伤病因 一、七情内伤 二、饮食失宜 三、劳逸失度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四节 其他病因 一、外伤 二、寄生虫 三、药邪 四、医过 五、先天因素 第七章 发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及影响发病的因素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发病类型 第八章 病机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二、阴阳失调 三、精的失常 四、气血的失常 五、津液代谢失常 六、内生“五邪 第二节 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防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第二节 治则 一、正治与反治 二、治标与治本 三、扶正与祛邪 四、调整阴阳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六、三因制宜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