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认识你自己/彩虹哲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人应当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是善(good)的生活。但是,善的生活是怎样的?是充满欢乐(pleasure)的,还是由理性来支配的?更进一步,如果好的生活应由理性来支配,那么我们究竟要用理性来追逐权力和强大,还是探求真和善?柏拉图认为,好的生活应该由理性来支配,并且要用理性来探求真和善,而不是追逐权力。
在《斐莱布篇》中,柏拉图根据“准确性、精确性、最关注最大程度地拥有真理”的标准来比较只充满欢乐的生活,和由理性来支配的生活。他认为后者拥有秩序和尺度,而前者则相反,完全缺乏尺度,因此由理性所支配的生活比仅有欢乐的生活更接近好的生活。
在《高尔吉亚》篇中,柏拉图则根据相同的标准来比较了能够谋得权力、博得他人欢心的政客的说服术,和追求善、正义和其它美德的哲学家的辩证法。由于“善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并且只有后者的目的才是善,因此由哲学家的辩证法支配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善的生活。
作者简介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前347年),西方哲学乃至西方文化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出生于古希腊雅典贵族家族,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后师从苏格拉底。他所开创的“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他的著作中,苏格拉底的死亡被称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死亡”,仅次于基督之死。除《苏格拉底之死》(也有译为《苏格拉底的申辩》)外,还有《对话录》、《理想国》等著作。
目录
导读:柏拉图其人和其哲学的独有特征
I 斐莱布篇
导读
第一章 至善生活的状态
两种至善:欢乐与智慧
节制与纵欲
有限与无限
至善生活
欢乐还是智慧?
至善既不等同于欢乐,也不等同于智慧?
第二章 至善生活的因素
至善生活的原因
混合物原因的构成因素
无限的事物和有限的事物
混合物的定义
混合物的原因
无限的事物
智慧的生活
第三章 两种最基本的欢乐
恢复到原始状态所产生的欢乐?
由灵魂的期待而产生的欢乐(痛苦)?
既处于欢乐,又处于痛苦之中是怎样的?
第四章 错误的欢乐
是否存在错误的欢乐?
不以事实为基础的欢乐是错误的
与其他欢乐或痛苦相较而得到的欢乐与事实不符?
没有痛苦便是欢乐与事实不符?
第五章 最强烈的欢乐
从最强烈的欢乐中才能得到欢乐的本质
最强烈的欢乐是灵魂或身体的邪恶状态下的欢乐
身体处于邪恶状态,并感受到属于身体的欢乐?
身体邪恶与灵魂欢乐,或者灵魂邪恶与身体欢乐?
灵魂处于邪恶状态,并感受到属于灵魂的欢乐?
第六章 正确的欢乐
纯粹的欢乐
拥有尺度的欢乐
欢乐是一种生成物,并非生活的最终目的
第七章 如何使灵魂变得更好
更精确的技艺更接近纯粹的知识
哲学家的知识是最精确的,因而是纯粹的知识?
纯粹的知识是辩证法?
第八章 至善的生活
对之前至善生活讨论的总结
至善生活中所包括的欢乐和知识是什么?
知识的生活比欢乐的生活更接近至善?
根据至善生活来排序其他的生活?
II 高尔吉亚篇
导读
第一章 高尔吉亚所谓的修辞学
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人世间最重大、最美好的事物
修辞学所产生的说服
修辞学家仅仅说服民众去相信某物?
第二章 高尔吉亚对修辞学的定义
修辞学家比任意领域的专家都更有说服力?
修辞学家必然拥有关于公正的知识?
修辞学家永远不会愿意不公正地行事
修辞学家会不公正地使用修辞学,但永远不会愿意不公正地行事?
第三章 拥有权力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修辞学并不是技艺?
修辞学只是谄媚的一个部分?
“拥有权力”意味着给拥有权力的人带来好与善?
“拥有权力”意味着可以随意不公正地处死他人?
“拥有权力”意味着随心所欲且不会带来坏处?
第四章 随心所欲而不受惩罚是否是一种快乐?
随心所欲却未受惩罚对僭主而言是最坏的?
做了不公正之事的人是否会比被动遭受的人更加痛苦?
接受公正的惩罚对被罚者而言是好事?
做不公正的事情且不接受惩罚是最坏的?
如果僭主行恶且逃避惩罚,那么他的生命就是最悲惨的?
修辞学如何给人们带来好处,成为巨大的权力?
第五章 自然本性上的公正
公正的事情不过是更好的人统治更坏的人?
更好的人是体格更强壮的人?
更好的人是比多数人更有智慧的人?
更好的人是在城邦事宜上拥有智慧和勇气的人?
更好的人是能最大程度放纵和满足欲望的人?
第六章 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人是否是幸福的人?
放纵的生活比自律的生活更加幸福?
某些人最大程度地放纵和满足自己的某些欲望,却并不幸福?
人们不能同时拥有幸福和悲惨?
人们既能同时拥有欢乐和痛苦,也能同时摆脱它们?
愚者和懦夫这样更坏的人具有更多的好与善?
第七章 修辞学如何使人变好、变善,得到幸福?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以好与善为目的?
修辞学家是否能给人们带来好与善?
令人羡慕的修辞学家应使灵魂变好、变善?
如何使得灵魂变好、变善,获得幸福的生活?
第八章 幸福的生活
拥有权力会败坏他的灵魂,从而是最坏、最恶的?
拥有权力会拯救生命,因此它是好的、善的?
这些古代的政治家使得民众更野蛮?
政治家责备民众对自己行恶?
这些政治家的灵魂会受到怎样的审判?
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编译后记
序言
幸福、快乐与生命的满

“你幸福吗?”
这有点不好回答。我们
更愿意回答的问题是:“你
快乐吗?”后一个问题直截
了当。幸福是一个更私人的
话题,不能随随便便就讲出
来。但快乐不同,快乐可以
写在脸上,渗在声音里。趋
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尤其是
当下的快乐,对所有人都具
有强大的吸引力。它好像是
一个终点,我们愿意停在那
里。美味的食物、动听的音
乐、曲折的故事、刺激的游
戏……这些东西让我们沉醉
。就算过去了,我们还津津
乐道。
但是,快乐并不是终点
,而只是人生旅途的一座座
小站。几乎没有人一直沉迷
在快乐中。一则快乐的边际
效用会递减,重复的快乐让
人乏味;二则快乐有成本,
而快乐本身不足以支付这个
成本。于是,为了快乐下去
,我们必须抛开当下的快乐
。有点悖理,却是事实。
离开当下的快乐,我们
要到哪里去?常见的回答是
去往下一站的快乐。然而,
在到达下一站之前,我们干
什么呢?大多数人将不得不
努力工作,或者努力学习,
这样才能支付未来的快乐成
本。心理学家发现,那些主
动延迟即时满足感到来的儿
童,长大后更容易获得世俗
意义上的成功。忙着吃巧克
力的孩子,不但会吃坏牙,
而且也浪费了本可以用于学
习的时间。隐忍、坚毅在哪
一种主流文化中都是美德:
对唾手可得的快乐视而不见
,努力,再努力,直至想象
中的更大快乐出现。本性要
求趋乐避苦,文化却号召我
们吃苦耐劳。重要的不是眼
前的、看得见的快乐;而是
未来的、看不见的快乐。有
点赌博的意味,但经济和文
化却因此繁荣起来。拼搏的
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拼什
么?拼工作,拼学习。
事实上,一些人是如此
的拼,以至于他们几乎总是
把眼前的收益贮存起来,不
急于兑付,以等待更大的快
乐出现。更大的快乐里面,
有家庭,有事业,有意气风
发的壮年。有平淡而充实的
老年。他们不但希望自己这
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这样
。甚至为了孩子,不少人放
弃了自己对快乐的追求。身
边的人意气风发,他们隐忍
;身边的人志得意满,他们
隐忍。隐忍的目的,只是为
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环境,
可以刻苦学习,以便长大以
后能找个好工作。自然,长
大以后,这些孩子也会有他
们的孩子。可以想见,他们
大概率会走在同一条路上。
这就让人想起下面这则
故事。从前有个放羊娃,每
天辛辛苦苦地放羊,让羊长
肥,长肥了就可以赶到集市
上卖钱,有了钱就可以买更
多的羊崽来放,有更多的小
肥羊,卖更多的钱,直到这
些钱足够娶媳妇,娶了媳妇
就可以生孩子,生的孩子就
又可以放羊了……看出来了
吧,我们每个人都是放羊娃
,只是工种不同而已。放羊
自然是想得到快乐,但为了
更大的快乐,我们忘记了快
乐,只记得放羊了。放羊就
是我们的工作。
人生就这样代际循环。
海德格尔曾经这样总结亚里
士多德的一生:他出生,他
工作,他死去。人生的循环
,概莫能外。一代一代的人
,他们出生,他们工作,他
们死去。从表面上看,工作
联结着出生与死亡。但是很
明显,工作的意义。并不是
去充当从出生到死亡的摆渡
者。为什么要工作啊?因为
这样就可以走向死亡了。这
也太荒唐了。凡是来到世间
的。终将离开。工作还是不
工作,都不会改变这一点。
我们工作,显然是因为
我们另有所求。
这个所求当然包括快乐
。最常见的快乐包括物质的
享受、权力的攫取和知识的
追求。更好的工作会带来更
多的财富,财富愈多,物质
保障愈好,我们愈能免于饥
寒之迫,疾患之苦;身体无
苦痛,’那是何等的轻松。
更好的工作,往往能带来更
大的权力,让我们能影响更
多的人;一呼百应,旌旗如
云,那是何等的快意。更好
的工作,可以让我们知道得
更多,不被无明掩蔽;一切
了然于胸,那是何等的畅然
。从某个意义上理解,生命
就是一场自我体验。注重快
乐,会让我们活得内在一些
。生命,不是用来张扬的,
而是用来过活的;它不是别
人眼中的风景,而是自己心
头的喜悦。
但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
单。物质的丰富、权力的大
小和知识的渊博跟快乐的关
系并不密切。不是说财富越
多、权力越大、见闻越广就
越快乐,忧心忡忡的富人、
提心吊胆的当权者、郁郁而
终的学者并不少见。人类学
家发现,都市里的白领并不
比丛林中的原始人更快乐。
况且,快乐不一定好。
快乐是一种当下感觉。人生
跟着感觉走,就像开车完全
相信自动导航,有时反而到
不了目的地。一些快乐是危
险的歧路,在感官上诱惑我
们,使我们精疲力竭,茫然
无措,老子说,“五色令人
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一
些快乐是失意的安慰,只让
我们暂时避开伤痛,舒张心
意,罗隐说“今朝有酒今朝
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这
样的快乐,很可能并不值得
艳羡,反倒应该同情。
再者说,就算是那些生
活中正面的快乐,如果我们
执着于它们,很可能就会错
过对更深层目标的追求。很
多老人在儿孙满堂时回顾自
己的一生,平平安安,快快
乐乐,一
导语
柏拉图认为。好的生活应当由理性来支配,并且用理性来探求真和善,而不是去追逐权力和强大。柏拉图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明:如果我们想以好与善为目的,那么我们必须要试着解决对自己好的事物与对他人好的事物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我们要试着将两者彼此调和,并最终合二为一。这种调和的状态就是柏拉图所谓的自然状态、原始状态。然而我们现实的状态却被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所支配,被败坏的灵魂以及错误的思想方向和方法所支配,我们因而脱离了原始状态,也变得不再自然。
在古代哲学中心理学和哲学其实并没有被分开,除了经典的哲学内容之外,本书更侧重摘选了一些偏心理治愈方面的内容。
后记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高
度评价柏拉图哲学,他认为
“西方两千年的哲学不过是
柏拉图的注脚”。同样的,
对于“什么是好的生活”“什
么是幸福”这一类问题,我
们最好也是追根溯源,看看
柏拉图对此的回答。尽管柏
拉图在多篇对话录中都涉及
了对幸福的探讨,例如《理
想国》(The Republich)
和《斐德罗篇》
(Phaedrus),但在所有
这些相关的对话录中,《斐
莱布篇》(Philebus)和《
高尔吉亚篇》(Gorgias)
算得上是最贴切的,所以译
者以这两篇对话录为基础,
对它们进行了编译。
本书在进行编译时,所
依据的主要文本是由约翰·
库珀(Tohn Cooper)主编
的英文版《柏拉图全集》(
Plato Complete Works,
1997)。除此之外,在对
《斐莱布篇》的编译过程中
,我参考了著名柏拉图专家
哈克福斯(Hackforth)对
该对话录的翻译和评论《柏
拉图对欢乐的考察》
(Plato’s Examination of
Pleasure,1945),以及福
勒(Fowler)的译本《柏拉
图希英双语全集(3):政
治家篇和斐莱布篇》
(Plato with an English
Trnslation,III: The
Statesman,Philebus,
1925)等多个版本。而在
《高尔吉亚篇》的编译过程
中,我也参考了该领域专家
兰姆(Lamb)的译本《柏
拉图希英双语全集(5):
吕西斯篇,会饮篇和高尔吉
亚篇》(Plato with an
English Translation,V:
Lysis,Symposiun,
Gorgias,1925)和詹姆斯·
阿列蒂(James Arieti)的
译本《高尔吉亚篇》
(Gorgias,2006)等多个
英译本。最后,国内学者王
晓朝教授的《柏拉图全集》
(人民出版社,2002—
2003)以及外研社的《高
尔吉亚篇》(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11)也为本
书的翻译工作提供了许多启
发。
说到自己的翻译原则,
译者所遵循的第一项原则就
是“信”。尽管“信雅达”被公
认为翻译的标准,但这却并
不是一个随意的标准,而是
一个最高的标准。实际上,
对于一般的译者而言,能做
到最重要的“信”便实属难得
了。因此,译者在编译本书
的过程中,便以“信”作为自
己的最高原则,希望自己尽
可能准确表达柏拉图的思想
。尽管译者力求不偏离柏拉
图的思想,但也深知自己的
水平有限,因此错漏必定在
所难免。如果读者发现了译
者出现了理解不准确,词不
达意等诸多问题时,恳请原
谅并赐教。
除了“信”之外,译者所
遵循的另一项原则就是易读
性。为了使大众读者更轻松
容易地理解柏拉图的思想,
译者在尽量不损害柏拉图原
义的前提下,对译文做了些
特殊处理。为了使读者更容
易理解,我会将一些长难旬
分解为一些短小的简单句,
把一个长段落分解为几个具
有独立主题的小段落。另外
,为了使读者更轻松地把握
各个章节和段落的主旨,译
者给各个章节添加了标题,
并对各个段落的主题句进行
了加粗处理。但必须承认的
是,由于译者自己水平的限
制,译者对文章的切分,对
标题的添加,以及加粗的主
题句并不一定是正确和恰当
的。如果读者发现了不恰当
或者错误的地方,责任完全
在我。
最后,译者要向策划并
邀请译者参与此套丛书编译
工作的黄博文先生、李晨昊
先生、丛书主编苏德超教授
,以及为本书的付梓奉献了
辛勤汗水的出版社的诸位编
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焦黎明
2021年5月
精彩页
第一章 至善生活的状态
两种至善:欢乐与智慧
苏格拉底:斐莱布认为,对每一种生物而言,好与善就是得到满足、使之欢乐或高兴,以及拥有与之类似的感觉。而我认为,好与善并不是这些感觉,而是智慧,知识和记忆,以及属于这一类的真意见和正确的推理;并且,对于所有可以获得这些能力的生物而言,这些能力不仅比欢乐和满足更好、更优越,而且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这些能力都是所有事物中最有优势的。斐莱布,这就是我们各自的立场,对吗?
斐莱布:很对,苏格拉底。
苏:所以,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竭尽全力地判定哪一个观点为真。
普罗塔库斯(Protarchus):是的。
苏:好。这里还有一个观点,你是否同意?
普:什么观点?
苏:解决该问题后,你和我接下来都将尝试证明:对于人类而言,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是幸福的,是因为我们的灵魂中有某种状态,或者某种倾向。是不是?
普:确实如此。
苏:你认为这是欢乐的状态,而我认为这是智慧的状态,对吧?
普:是的。
苏:设想存在着第三种生活,并且它优于上述的两种生活,那会怎样呢?如果这第三种生活肯定拥有这种优越性,那么我们两人都会被击败,是不是?而且,如果这第三种生活更接近欢乐,那么欢乐的生活仍优于智慧的生活,是不是?
普:确实。
苏:然而,如果这种生活更接近于智慧,那么智慧的生活就获得胜利,而欢乐的生活则会吞下败果。你同意吗?或者你怎么说?
斐:在我看来,不管发生什么,欢乐的生活现在是赢家,而且永远都是赢家。但是,普罗塔库斯,你必须自己决定你的立场。
节制与纵欲
苏:至于欢乐,我知道它有很多不同的形态。因此,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们必须从欢乐入手,并详细考察欢乐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仅根据欢乐的名字来考察诸多欢乐,那么诸多的欢乐应该是同一种东西。但实际上,欢乐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并且有些种类在某些方面极不相似。例如:我们会说肆意挥霍的人是欢乐的,但是我们也会说有节制的人是欢乐的。而且他的欢乐正源自他的节制;除此之外,我们会说一个脑中充满了错误意见和愚蠢幻想的傻瓜是欢乐的,但同样地。我们也会说一个明智的人是欢乐的,而且他的欢乐正源自他的智慧。然而,毋庸置疑,要是有人认为某一组中的两种欢乐是近似的,那么他就要被称为傻瓜了。
普:苏格拉底,这些欢乐确实来自截然相反的源头,但是就其自身而言,它们并不相反,因为欢乐之间再怎么不同,它们总还是欢乐,而欢乐怎么可能不与欢乐最为类似呢?也就是说,事物自身怎么可能不与自身最为类似呢?
苏:是的,我的朋友,颜色也最像颜色;不同的颜色,在它们每一个都是颜色这方面,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们都知道黑色不仅不同于白色,而且两者截然相反。类似地,形状之间也最为相似;虽然诸多形状都属于同一个种类,但是某些形状与另外一些形状却截然相反,并且它们之间有无穷的差异。除此之外,在很多其他种类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情况。
尽管你试图通过上述论证,来证明诸多彼此截然相反的东西是相似的,但是我们发现该论证有很多反例,所以请你不要再依赖这个论证了。因此,我想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截然相反的欢乐。
普:很可能。但这如何伤害到我的立场呢?
苏:因为尽管这些欢乐如此不相似,你却将同样的修饰词赋予所有的欢乐,即你认为所有的欢乐都是好的、善的。虽然现在没有人能证明欢乐并不是欢乐,但是正如我们现在所做的,他有可能证明大部分的欢乐都是坏的、恶的。而只有小部分的欢乐是好的、善的。
现在,你一方面认为所有的欢乐都是好的、善的。而另一方面,要是有人逼问你的话,你也不得不承认这诸多的欢乐是不同的。因此,你必须告诉我们:这种既存在于好的、善的欢乐,也存在于坏的、恶的欢乐中,并使得你认为它们好与善的同一个特征是什么?
普:苏格拉底,你在说什么呀,难道你认为会有这样的人,他一方面同意所有的欢乐是好的、善的,另一方面却认为,只有一小部分的欢乐是好的、善的,其余的欢乐则是坏的、恶的?
苏:这么说,你确实承认有些欢乐不同于另一些欢乐,有时候二者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普:如果在它们都是欢乐的意义上,我不会承认它们之间有所不同,更不用说截然相反了。
苏:普罗塔库斯,你又退回原来的立场了。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我们是不是要说:这些欢乐之间并没有不同,反而都是相似的,难道你完全忘记我们之前所给的例子了吗,难道我们要像初涉讨论、没有经验的新手一样,总是重复相同的观点吗?
普:你什么意思?
……
苏:当你问我什么是至善的时候,智慧、知识和理解,以及其他我视之为好与善的那一类东西,是否会遭遇与欢乐相同的命运?
P17-2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