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启示录(一战时期的华沙)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美)罗伯特·布洛鲍姆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叙述了银行恐慌、大规模移民、1915年的俄罗斯撤离、工业崩溃等导致一战时期华沙重大经济社会危机的历史事件,描述了在德国占领期间这些危机如何进一步恶化,以及这一时期华沙实行的对进入城市的用品的严格控制如何导致腐败加剧以及民众生活水平迅速下降、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频发的历史细节。深刻剖析了1914至1918年一战时期华沙的社会和文化历史状况。详细论述了在资源分配和获得方面的冲突如何导致波兰社会的分化,波兰-犹太关系如何急剧恶化,民众对政府公共机构的普遍不信任感的缘由,并将一战下的华沙与当时其他主要欧洲城市进行比较,将一战时期的华沙与之后纳粹德国占领下的华沙进行分析比较。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布洛鲍姆(Robert Blobaum),西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20世纪前几十年波兰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历史。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前线城市
“华沙之战”
强制疏散与难民
驱逐
男性劳动力外迁
帝国的终结
第二章 生活在边缘
当地经济崩溃
住房状况
能源危机
食品灾难
公共卫生危机
从边缘坠落
第三章 战时危机管理及其失败
准俄国官方机构
新市政府成立与华沙市民委员会终结
社会政策与社会分裂
显而易见的财政赤字
第四章 波兰人与犹太人
间谍的恐惧和摇摆的忠诚
缺乏道德的经济行为
犹太人过多?难民危机与反犹阴谋论“幽灵”
获得公共援助与公共机构
政治冲突:华沙市议会和犹太社区委员会
第五章 妇女和华沙大后方
性别与社会工作政治活动
士兵之妻
妓女和波兰母亲
新的教育机会
选举权运动的胜利
第六章 华沙战时的文化战争
德国人在华沙
演出不能停
禁酒令、宵禁及不满情绪
战时道德与大众文化:赌博、电影、卡巴莱和其他“娱乐”
大城市的“赤脚运动”
结语:微型灾难启示录
1918年11月的大都市
浴血重生的华沙
注释
参考文献
序言
“书籍可以自己书写完成
吗?”我已从教三十年,每
当我和学生们讨论新出版的
专著,我都会首先问他们这
一问题,旨在使学生探索个
人经验和专业知识是如何作
用于作者写作的整个过程。
但问题的真相是每一部学术
作品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都是合作的成果。如果有哪
一部专著仅仅由一个人完成
的话,那作者本人充其量只
是充当了一名首席调查员的
作用。他可以为其作品及与
之相关的观点承担责任并接
受好评。但倘若没有他人,
包括那些前人在历史上所取
得的相关成就,他绝对不可
能抵达这样的学术高峰。
大约十年前,我开始构
思撰写《启示录:一战时期
的华沙》这本书。原因在于
当时我发现仅有一本书是关
于“一战”期间华沙社会历史
的,这本书由克日什托弗·
杜尼恩-瓦索维奇撰写,书
名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
华沙》,出版于1974年。
书中提供了许多极具价值的
数据,但因不具备比较视角
,该书忽视了性别和种族问
题,而且信息完全来源于波
兰语文献。因此,我认为这
方面的信息迫切需要更新。
最初计划以出版此书纪念第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
。但遗憾的是,书籍并不能
自己完成。在准备过程中出
现了一系列意料之外的事,
一波三折,导致我不得不一
次又一次地推迟写作时间。
当我真正得以开始进行此研
究时,关于第一次地世界大
战“东部战线”方面的研究还
不足十年,其社会历史文献
仍处于起步阶段。当时,此
类研究方兴未艾。维亚斯·
加布里埃尔·柳列维修斯于
2000年发表了关于德意志
帝国占领下的“东部领土”的
研究成果;彼得·加特雷尔
先后于1999年和2005年进
行了关于俄罗斯帝国“一战”
时期难民及战争社会经济史
方面的研究;埃里克·洛尔
于2003年发表了俄罗斯帝
国的“敌对国家”的研究成果
。此外,有些学者开始关注
“一战”期间主要城市的社会
和文化历史变迁,其中主要
包括:贝琳达·戴维斯于
2000年出版的《柏林》,
莫林·希利于2004年出版的
《维也纳》,罗杰·切克林
于2008年出版的《弗莱堡
》等。上述研究也许是受到
杰伊·温特和琼-路易斯·罗
伯特先后于1997年和2007
年编辑出版的《战争中的各
国首都》系列丛书的启发,
该系列丛书主要记载了战时
伦敦、巴黎和柏林的情况。
我同样从此丛书获取了灵感
。此后,关于“一战”的研究
成果不断涌现,包括:克里
斯托夫·米克发表的关于战
争期间的利沃夫(2010年
),约书亚·桑伯恩关于俄
罗斯帝国战争期间“去殖民
化”的《帝国启示录》
(2014年),杰西·考夫曼
关于德意志帝国占领下,总
部设在华沙的《难以捉摸的
联盟》(2015年),卡塔
兹娜·塞拉克斯卡出版的“一
战”期间波兰个人档案
(2015年)等。尽管这些
成果研究角度不同,分析框
架有异,但每个成果都直接
作用于我。最近,此研究又
添新成果。马塔·波尔斯凯
基维茨发表了博士论文,专
门论述德意志帝国驻华沙占
领当局实施的政策。
关于“一战”期间“东部领
土”的学术成果使得我在撰
写此书时要从更为广阔的视
角对华沙人战争期间的日常
生活进行分析。此外,康奈
尔大学出版社两位匿名同行
评审又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
。正如我在此及其他场合所
论述的那样,如果不曾亲历
那场战争,公众对于华沙“
一战”期间的记忆最初皆被
它的终点所掩盖和取代,即
1918年波兰获得独立。然
后,此记忆又被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充斥在华沙的恐
怖、暴力、种族灭绝和物质
破坏等记忆掩埋。我撰写本
书的目的在于重现并阐释
1914年至1918年期间华沙
人所经历的苦难。因而,我
认为《启示录》作为本书的
标题再合适不过。
然而,我很快就清楚地
意识到,为了证明这项研究
的合理性,仅仅声称衡量两
次世界大战期间华沙人所遭
受的苦难的标准具有广泛的
可比性是不够的。我必须根
据可靠的数据证实华沙人在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常生
活极其相似,从而将其相提
并论。同时,还要清晰地了
解情况在哪些方面并非如此
。因而,在进行两次大战期
间华沙人生活条件的比较时
,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就德国
两次占领华沙进行一定程度
的比较。此外,我还要从更
为广阔的视角了解德国在20
世纪所参与的战争及其相互
关系,这也是研究者热议的
话题。从华沙的角度来看,
我还要探究的是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德意志帝国在其东
部占领区所采取的政策、做
法,以及与不同种族之间的
相处方式,是否与第二次世
界大战期间纳粹占领政权所
推行的政策及做法有什么必
然联系?德意志帝国与犹太
裔波兰人的关系又如何?华
沙大多数犹太人都有宗教信
仰,讲意第绪语(Yiddish
),未经同化。大战期间,
这些犹太人是否受到德国占
领者对华沙犹太社区的看法
和态度的影响,最终经由华
沙去往通向奥斯维辛集中营
的道路?
随着我进行更为深入的
研究,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
重要。同时,我又开始考虑
其他一些问题。为什么那么
多华沙人在战争初期支持俄
国人?这又与历史学家对于
波兰历史的传统理解中的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6: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