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科幻电影创意研究系列(共3册)(精)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作者 黄鸣奋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该套书是在近年我国科幻电影兴起之际,对国内外科幻电影创意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套书包含《危机叙事》《后人类伦理》《黑镜定位》三本。《黑镜定位》以科幻电影与科技的关系为切入点,从工业革命、国际政治和思想观念的角度阐释社会背景对科幻电影创意的影响;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的角度分析科幻电影如何将科学知识当成参照系把握世界;论述科幻电影对科技社会构成、产品构成和运营构成的定位;解剖朋客精神、黑客观念、异形塑造与科幻电影创意的关系;以及阐述人类心理在科幻电影创意中的作用等。作为国内少有的研究科幻电影的原创著作,这套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分析模式,结合中外一千多部科幻电影实例,研究深入、内容丰富,为科幻电影的创意创作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科学、哲学、历史等方面宏阔的知识背景和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黄鸣奋(1952- ),福建南安入,厦门大学特聘教授,人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古典文论、文艺心理学和数码艺术理论研究,已经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含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l2项,出版个人专著24部、教材1种,发表论文300多篇,合计1000多万字;独立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II项、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晶奖l项。代表作为《西方数码艺术理论史》(六卷本,学林出版社,2011)、《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四卷本,学林出版社,2014)。
主编《民间吉言》(3种,鹭江出版社,1996)、《网络狂飙》(5种,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鼓浪学术书系》(8种,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2004)、《文艺与媒体》(8种,学林出版社,2008-2009)、《泛动画与文化软实力》(4种,厦门火学出版社,2010-2014)、《新媒体艺术研究博士论丛》(6种,学林出版社,2016)等丛书,《潮声:厦门大学入文讲演录》(黄山书社,2003)、《海外教育五十年》(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新媒体时代艺术研究的新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福建文化产业年鉴》(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等文集。
著有长篇小说《当即宙·鹭岛放飞梦想(厦大科幻社传说)》(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学术散文《美丽厦门百景千联·滨海文化旅游札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等。
目录
危机叙事
序言
绪论 拥抱未来的科幻电影创意
一、面向未来:科幻电影创意的艺术特色
二、思考未来:科幻电影题旨的后人类特征
三、迎接未来:科幻电影叙事的精神追求
四、关于本书
第一章 血火时代:着眼人口性危机的科幻电影创意
第一节 血统危情:着眼生育危机的创意
一、生育危机的定位
二、危机所涉及的生育角色
三、生育危机的对策
第二节 怪病威胁:着眼医疗危机的创意
一、医疗危机的定位
二、危机所涉及的医疗角色
三、医疗危机的对策
第三节 鏖战险境:着眼军事危机的创意
一、军事危机的成因
二、危机所涉及的军事角色
三、军事危机的对策
第二章 艰难世道:着眼经济性危机的科幻电影创意
第一节 劳动遐思:着眼生产危机的创意
一、生产危机的定位
二、危机所涉及的生产角色
三、生产危机对策
第二节 资源纵谈:着眼分配危机的创意
一、分配危机成因的定位
二、危机所涉及的分配角色
三、分配危机的对策
第三节 利益蹙论:着眼流通危机的创意
一、流通危机成因的定位
二、危机所涉及的流通角色
三、流通危机的对策
第三章 脾睨新理:着眼知识性危机的科幻电影创意
第一节 自作自受:着眼科学危机的创意
一、科学危机成因
……
后人类伦理
黑镜定位
序言
黄鸣奋老师“科幻电影创
意研究”系列著作即将出版
,嘱我作序。我第一反应
是不能做,因为黄老师是
我大学时代的老师,学生
为老师的巨著作序,实在
不礼貌。但我又想,黄老
师这次从新媒体研究进入
科幻电影领域,而这一领
域是一个我认为非常有研
究价值、但自己完全不熟
悉的领域,虽然这个选题
是大约两年前我“派”给黄老
师的“任务”。最后,我还是
答应动笔,因为这让我有
机会从学生的角度来写写
黄老师。第一次见到黄鸣
奋老师,是1983年我刚进
入厦门大学中文系读本科
,系主任邀请了几位研究
生来给我们介绍学习方法
,第一个上台的就是黄老
师。黄老师绝对是学霸,
1977年以福建省文科第一
名的成绩考进厦门大学中
文系,其时师从郑朝宗、
周祖譔先生读中国文学批
评史专业研究生,还担任
过全国学生联合会副主席
。这样的光环套在别人头
上,不知多骄傲自豪,但
这些对于黄老师似乎不值
得一提。他不仅完全没有
志得意满,而且非常之谦
逊。那天他非常详细地向
我们这些大一新生介绍自
己如何读书,如何读“杂”书
,如何做读书笔记。那个
时候,孜孜不倦求学问的
黄老师就在我心中留下了
极其深刻的印象———位嗜
书如命、生来就是为了做
学问的谦逊学长。
研究生毕业后,黄老师
留在厦大中文系任教,我
本科毕业后也继续在中文
系师从应锦襄先生、柯文
溥先生读现代文学研究生
。研一时我选修了黄鸣奋
老师给文艺学研究生开的
《艺术交往心理学》一课
,开始有机会频繁接触黄
老师。我们厦大中文系87
级一共四名研究生,人数
少,所以一般的课都是到
老师家里去上。彼时黄老
师已经和李明欢老师(后
成为著名的社会学学者)
结婚了,住在现在被大家
称作厦大“网红”宿舍楼——
芙蓉二的三楼。印象中一
间不算小的宿舍,但是因
为铺天盖地塞满了书而非
常拥挤。当时我们四位研
究生都修了他的这门课,
一起进去,房间就更挤了
!因为在黄老师家里上课
,我就有机会看到黄老师
做的密密麻麻的读书卡片
,一张张像图书馆借阅抽
屉里的书籍介绍的卡片,
分门别类地放着。黄老师
上课时如介绍到某部学术
著作的观点,为了让我们
更详细地了解,就会抽一
张他抄写或摘录了此书观
点的卡片让我们作更详细
的了解。当时我就对黄老
师看的书类别之杂、做的
读书笔记数量之巨以及他
对卡片位置之熟悉印象十
分深刻。另外是对课程本
身的。因为黄老师留校之
后在文艺理论教研室任教
,硕士毕业论文做的是苏
轼研究,开的课却是当时
很被认为高大上的心理学
,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
新的领域了。而且不久,
他的《论苏轼的文艺心理
观》《艺术交往心理学》
《艺术交往论》就接连出
版,开始了其不断跨界、
不断突破自己进入新研究
领域的学术生涯。20世纪
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
的逐渐普及,1996年黄老
师在厦门大学开设《电脑
艺术学》课程,次年发表
论文《电脑艺术学刍议》
,1998年即出版学术专著
《电脑艺术学》。这是国
内该领域第一部专著,它
系统考察了计算机与艺术
之间相互渗透的意义。因
为具有突破性,该专著
2000年获福建省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
又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为了
弄清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
去脉,黄老师又将研究范
围扩大到电影、广播、电
视、计算机网络等多种电
子媒体与艺术的关系,并
出版了教材《电子艺术学
》(1999年)。
2000年之后,随着数字
媒体的快速发展,数字媒
体艺术理论研究备受关注
。在此大背景下,黄鸣奋
老师以传播学为参照系,
系统分析了网络媒体的兴
起对于传统艺术观念的冲
击,出版了专著《比特挑
战缪斯:网络与艺术》
(2000年);考察超文本
、超媒体技术的艺术价值
及理论意义,出版了专著
《超文本诗学》(2001年
;2003年获福建省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
年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考
察虚拟环境中人及智能体
活动的艺术特性,出版了
专著《数码戏剧学》
(2003年);从历史与逻
辑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现阶
段的网络艺术与19世纪以
来包括电报艺术、传真艺
术、电话艺术、慢扫描电
视艺术等在内的电信艺术
的联系,出版了专著《网
络媒体与艺术发展》
(2004年;2005年获福建
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
奖);对信息化过程中所
出现的各种以计算机及网
络为依托的新媒体艺术进
行形态学分类,出版了专
著《数码艺术学》(2004
年;2005年获福建省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与
《互联网艺术》(2006年
)。
近十来年,黄鸣奋老师
的大作更是不断,其堪称
代表之作的《西方数码艺
术理论史》(六卷本,300
万字,2011年)、《数码
艺术潜学科群研究》(四
卷本,312万字,2014年)
都是这个时期出版,另外
,还出版有《位置叙事学
:移动互联时代的艺术创
意》(三卷本,104万字,
2017年)。黄老师不仅高
产,而且质量也高,《西
方数码艺术理论史》获得
了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二等奖。必须说
明的是,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