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对东京繁阜盛景的回忆,跨越千年,直指人心,一字一句,仿佛眼前之物。虽不得再见,却要不厌其烦,将城中赏心乐事一一说与人听,落笔之时,不知是笑是泪。同样历数过长安寺塔光影的段成式,说“当时造适乐事,邈不可追”的时候,大约是和孟元老一样的心情。 读罢《东京梦华录》,我迷上了赏游旧时帝京。因是赏游,少了一本正经的科普,只由着性子寻乐,冷不防便遇上了园林建筑、天文考古、自然灾害、军事政治、诗词歌赋、音乐舞蹈、书画笔记、文人八卦、正史年谱……原来,这些线索绝非孤立,而是自有联系。于是,我试着将它们拼贴在一起,慢慢显现的,是古代中国城市的完整生活图景。 目录 自序 上篇 带你去游北宋东京城 东京上元夜狂欢指南 看那满城烟花散尽 春游才是正经事 五个男人和他们的城 宫 清明的隐情 醉是东京逛酒楼 苏轼的东京故事 糕员外的浮生一日 靖康!靖康! 中篇 埋在土里的先秦都城 无邪的青铜时代——甲骨文里的商都碎片 周公旦和他的理想国 平原君,在被围住的邯郸城 他们眼里的郢都 临淄:稷下学宫的日常 下篇 只能马行的唐长安城 长安春风醉 二十七岁的宇文恺和他的龙首原 《大明宫词》你错了!——太平公主应该这样与薛绍相遇 朱雀大街五公里 在西市,活捉一只五陵少年郎 长安妖魔鬼怪地图 那些在庙里消磨的光阴 醴泉坊的米国人 盛唐的雪 京兆尹能有多厉害 京城居不易 参考资料 导语 这里没有一本正经的科普,只有诸多历史碎片的交错、重构与拼贴。作者旁征博引,真诚地融入思考与情感,以现代规划师的视角,拼出鲜活温暖的中国古代城市生活。帝京,必须是庞大帝国最精彩的城市,没有之一。带你穿越时空,回到旧时城市:东京梦华、洛阳伽蓝、长安月下 书评(媒体评论) 高雅的文章最有韵味,像冬日雪天温一壶酒,慢慢品 出味道,有从内而外的舒服。她笔下的文人和城市,有市 井烟火的生动,也有大历史下难以言传的沧桑,让人了解 非常多不为人知的文化与城市细节,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 知。 —— 郝景芳 童行学院创始人、作家 规划师高雅以恣意的文笔带着我们回到古代的都市, 从历史的尘埃中唤醒生活的细节,促使我们思考城市的意 义,以及必须坚守的价值。 ——王军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作家 都城是国家政治文化之标征,是文明进步的综合结晶 。高雅的写作赋予都城街巷空间和市井生活生气和细节, 可以为城市规划史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 武廷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读之仿佛身临其境,亲身穿越回那些真实古代城市, 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 马伯庸 畅销书作家、编剧 精彩页 《大明宫词》你错了!——太平公主应该这样与薛绍相遇 不知有多少少女对“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理解是这样的。 是年少懵懂的你,和母亲赌气不肯回家,拉上闺密偷偷跑出去玩耍。恰逢上元夜的长安城,你们戴上了昆仑奴面具,玩得不亦乐乎,却在人头攒动中走丢了。你急了,这是你第一次闯入外面的世界,所有的人看起来都那么狰狞和不确定。于是你哭着一张张掀开那些面具。一次次地失望后,你掀开最后一张。 骇人的面具下却是这样一张脸庞。 似乎用什么词汇都难以形容这样一张脸。必须发生在那时那刻,必须是出现在你最无措的时候,必须出现在这座迷人都市的迷人夜晚。人潮依然在身边涌动,耳边是爆竹的声响,一切却都仿佛不存在了,影像连同声音,集体缺席。眼前是这样的一个男子,剑眉星目,温润谦恭,他同你柔声讲:“公子,你认错人了。” 即使再不饱读诗书,你都会在心里默念“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忘了拭去脸上的泪水,忘了走丢的小姐姐,心几乎要从嗓子眼里出逃。长安变成一场最美妙的梦境。不管是繁华街景,还是从未见过的华灯异彩,都不及眼前这一张脸。 在《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就是这样遇见了薛绍。我们也是。 可是很抱歉啊,我同你讲,在当时的长安城,他们不该这样相遇! 根据电视剧的描述,时年十四岁的太平公主因为和母亲闹别扭,住在温泉宫里不愿意回大明宫去。上元佳节当日,她和韦姑娘一起穿上小太监的衣服,一路走到东市或西市去看灯并巧遇薛绍,之后在北市吃馄饨时,被皇宫里的禁卫军带回大明宫。 温泉宫确有此地,正是我们熟知的华清池,其历史久远在此不一一细说。总之太宗时期此地还叫汤泉宫,恰好在高宗时改名为温泉宫。温泉宫位于骊山西绣岭北麓,距离长安城大约三十公里。姑且不较真两个小姑娘究竟是如何从温泉宫走到长安城的,既然是剧情需要那就去吧,也许是马快呢;也不较真寒冷的冬天如何竟能用两件单衣御寒…… 最为意难平的只是,电视剧里,太平和小韦二人是从门洞比人高不了多少的宣德门出来的!宣德门……(前情回顾:“宣德门是北宋东京汴梁皇宫的正南门。”)大明宫的正南门明明……明明是丹凤门啊!而且,丹凤门是专供皇帝出入的通道,平时紧闭不开。唐人诗云:“丹凤楼门把火开,先排法驾出蓬莱。棚前走马人传语,天子南郊一宿回。”描述的正是皇帝从丹凤门出南郊祭天的场景。百官出入大明宫通常是在丹凤门西侧的建福门,宦官则大多从大明宫西宫门右银台门出入。因此,她们应当是混在宦官的队伍里,从右银台门溜出了大明宫。 至于薛绍,他既不是懵懂的平头百姓,更没有所谓的妻子蕙娘。薛绍是太平公主的嫡亲表兄,在他三十年的短暂人生里,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妻子,七年婚姻,四个儿女。即使没有电视剧里过于戏剧化的编排,也完全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薛绍(658—688)的母亲城阳公主(630—671)乃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所生嫡女。城阳公主最初被嫁给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杜荷跟随太子李承乾谋逆被诛之后,城阳改嫁薛瓘。让女儿嫁给功臣之后,本带有笼络功臣的意图,结果却连累女儿守寡。在城阳改嫁之前,也许是因为愧疚,著名“儿女奴”李世民特意为女儿的婚事占卜,出来的结果却是:“两火俱食,始则同荣,末亦同悴。若昼日行合卺之礼,则终吉。”意思是此夫妇二人最初会同享富贵,最后却会共赴悲戚,只有在白天举行婚礼才能破此命数。为了女儿的幸福,太宗马上决定将婚礼改在白天进行,后来因为马周的上谏而作罢。 这次占卜的结果之后赫然应验。当了驸马后,薛瓘被封了从三品的左奉宸卫将军。夫妇两人共育有三子:薛顗、薛绪和薛绍。麟德初年(664),城阳公主被控有巫蛊之罪,薛瓘受累,被贬官为房州刺史,公主随他一起赴任。咸亨二年(671),城阳公主薨于房州,在此之前薛瓘已经病逝。城阳死后,唐高宗亲自在显福门举哀,“哭之甚恸,五日不视事”,并派人去房州奔丧,许公主和驸马的灵辇回京。城阳公主最终陪葬昭陵。不知太宗如果泉下有知,是否会后悔当初听从了马周的谏言。 薛氏即河东薛氏,与裴氏、柳氏并称河东三姓,亦是关西六大姓之一,魏晋之际由蜀地迁徙至河东。河东薛氏分为南祖、西祖两支,其中南祖偏武,西祖偏文,薛瓘一系便是来自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与高门大姓攀亲虽是当时风尚,各重臣都未能免俗,皇家却不吃这一套,唐初公主便不流行下嫁山东旧族。如太宗喜爱把女儿嫁给功臣之后,这才有了城阳嫁杜如晦之子杜荷、高阳嫁房玄龄之子房遗爱、襄城嫁萧瑀之子萧锐等等。也有不少驸马属于亲上加亲,直接从长公主的儿子,即皇帝的外甥中选取。太宗时有长乐公主嫁给长孙无忌的儿子长孙冲,新城嫁长孙诠。唐高宗则为最心爱的太平千挑万选,锁定了亲外甥 薛绍。 这桩婚姻固然是父母之命、门当户对、顺理成章,但也不妨大胆猜想,也许正是在上元夜的长安城,公主遇见了表哥。 至于他们如何相遇,首先须了解当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