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涛子十三岁了,是云顶苗寨的后生, 可他不想上学了。 班上换了一位新来的老师, 老师会怎么做? 涛子会继续读书吗? ……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 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 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一部当代儿童文学作品,立体生动地展现了大山深处的教育脱贫攻坚战。 作者简介 侯泽俊,贵州省黔西县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扎根山区教育七年,坚持为山区的孩子写作。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少儿诗歌、散文400余首(篇)。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名家原创精品典藏》《2009年中国最佳儿童散文和诗歌》等20多个选本。曾获《儿童文学》2008年、2011年“魅力诗人奖”。 作品儿童诗歌集《风的舞鞋》,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双百’出版工程首批重点出版物”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目录 出门找大钱 老师有办法 神仙课 营养午餐 咋还不来追我上学 约定 90分 节目 联欢活动 朋友 追击 迷魂药 姐姐 读书的意义 进城 最珍贵的礼物 导语 本书叙事线索明净清爽,语言简洁而有诗意,语言的音韵、情感、感觉都很好地保持了儿童的趣味,儿童阅读起来如乘坐顺风船。同时小说以符合儿童想象的心理视角进行叙事,在叙事和对话时尽量采取富有童趣的语言,主线叙事口吻有一种天真乐观的浪漫气质,让小读者能获取一种紧张而舒缓的阅读快感。人物视觉形象鲜明,行文简洁,对话干脆,大量使用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修辞,人物的对话语言童趣满满。同时,非常自然地加入了富有地方特点的谚语、童谣。 精彩页 出门找大钱 太阳已经偏西,西边的天空被染成了红色。此刻,云顸苗寨在这红色的霞光里,显得特别的安详。一栋栋“小青瓦、坡屋面、穿斗坊、转角楼、雕花窗、三合院、白粉墙”的黔西北民居,错落有序地掩映在绿树丛下。 云顶寨是一个苗族村寨,五十多户人家,全是苗族,散居在一座叫马摆大山的山顶至半山腰间。以前,云顶苗寨是一个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不通网络的“四不”村寨,不管是买东西、吃水、赶集,靠的都是人背马驼。寨子里面,没有一栋砖瓦结构的房子,都是茅草房、土坯房、石头房。自从开展脱贫攻坚以来,通过几年的发展,终于摆脱了“四不”的历史。蜿蜒盘旋的穿寨路,已经从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一直从寨子下面延伸到寨子的顶端。路通了,摩托车、三轮车、小轿车,这些以前想了也是白想的东西,开到了家门口。 这时,十二岁的苗族女孩阳琴,刚从地里摘菜回来,背上背了一个小背篓。背篓里,装满了圆圆的嫩瓜,长溜溜的豇豆,还有肥嘟嘟的茄子。 经过涛子家院坝边时,阳琴靠着石阶,把背篼放在石阶上,准备歇口气再走。涛子蹲在自家院坝的地上,脚上套了双塑料拖鞋,穿了条短裤和短袖T恤,正用砍刀在修理一截木棍,他要将木棍做成一把宝剑,现在已经快成型了。 涛子学名叫杨文涛,今年已经十三岁了,在寨子里,大家都管他叫涛子。他可是寨子里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 看见阳琴,涛子抬头问:“哟呵,‘大学生’,好勤快,都摘菜回来了!” 阳琴没搭理他。他们俩住在同一个寨子,又是同一个班,阳琴是班上的班长,成绩很好,老师常说她一定是读大学的料,所以,涛子和几个男生悄悄给阳琴取了一个绰号,一直管阳琴叫“大学生”。 天气有点热,阳琴撩了撩额头前有些汗珠的头发,“后天就要开学了,你的暑假作业做完了没有?” 涛子不屑地瞧了阳琴一眼,慢吞吞地说:“我压根就没有做。”说完,又继续砍他的宝剑。 阳琴问道:“为啥没做?放假的时候,李老师不是说了吗,开学的时候,要检查暑假作业的,如果不做,要挨批评的。” “哟哟,‘大学生’,天气这么热,你是不是被晒糊涂了,得健忘症了?我会挨批评?我读的可是‘神仙书’,不用听讲,不用做作业,还可以睡瞌睡!”涛子很认真地砍着他的宝剑,抬头对阳琴说,“实话告诉你吧,‘大学生’,这个学期,我就连‘神仙书’也不想读了。” “你不想读书了?”阳琴很吃惊。 “是的,我不想读书了。”涛子很确定地说。阳琴的吃惊和疑问,马上得到了涛子的回应。 阳琴问:“你不想读书,那你要干啥?”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