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第十一根红布条/曹文轩经典作品赏析系列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曹文轩 |
出版社 |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第十一根红布条》一文的主角麻子爷爷是个孤僻的老人,一个人住在林子里一间孤零零的破茅屋里,他不爱言语,总是沉默地干自己的活。他从来都不让孩子独角牛,他也从来不对孩子们露笑脸,村里人都不和他打交道。他和他的老牛日益一日地衰老了,被人们遗忘。又到了发秋水的时候,一个孩子落水了,麻子爷爷闻讯急忙牵着独角牛颤抖抖地赶去…… 作者简介 ' 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小学、初中统一语文教材主编之一。出版长篇小说有《草房子》《蜻蜓眼》《青铜葵花》《火印》《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细米》《大王书》《枫林渡》《穿堂风》《蝙蝠香》《萤王》《草鞋湾》《疯狗浪》等,出版系列作品有“我的儿子皮卡”“丁丁当当”“萌萌鸟”“笨笨驴”等,出版绘本有《远方》《飞翔的鸟窝》《羽毛》《柏林上空的伞》《烟》等50余种,出版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19卷。百余种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希腊、匿、韩、瑞典、丹麦、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阿拉伯、波斯等语种。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儿童文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等重要奖项50余种。2016年4月获国际安徒生奖,2017年1月获影响世界杰出华人奖。 目录 第十一根红布条 田螺 枪魅 阿雏 长裙子短袜子还有一顶蓝帽子 渔翁 灵树 埋在雪下的小屋 序言 因水而生 曹文轩 我的空间里到处流淌着 水,我的作品因水而生。 “我家住在一条大河边上 。”这是我最喜欢的情景, 我竟然在作品中不止一次地 写过这个迷人的句子。那时 ,我就进入了水的世界。一 条大河,一条烟雨蒙蒙的大 河,在漂动着。流水汩汩, 我的笔下也在流水汩汩。 我的父亲做了几十年的 小学校长,他的工作是不停 调动的,我们的家是随他而 迁移的,但不管迁移至何处 ,家永远傍水而立,因为, 在那个地区,河流是无法回 避的,大河小河,交叉成网 ,那儿叫水网地区。那里的 人家,都住在水边上,所有 的村子也都是建在水边上, 不是村前有大河,就是村后 有大河,要不就是一条大河 从村子中间流过,四周都是 河的村子也不在少数。开门 见水,满眼是水,到了雨季 ,常常是白水茫茫。那里的 人与水朝夕相处,许多故事 发生在水边、水上,那里的 文化是浸泡在水中的。可惜 的是,这些年河道淤塞,流 水不旺,许多儿时的大河因 河坡下滑无人问津而开始变 得狭窄,一些过去很有味道 的小河被填平成路或是成了 房基、田地,水面在极度萎 缩。我很怀念河流处处、水 色四季的时代。 首先,水是流动的。你 看着它,会有一种生命感。 那时的河流,在你的眼中是 大地上枝枝汊汊的血脉,流 水之音,就是你在深夜之时 所听到的脉搏之声。河流给 人一种生气与神气,你会从 河流这里得到启示。流动在 形态上也是让人感到愉悦的 。这种形态应是其他许多事 物或行为的形态,比如写作 ——写作时我常要想到水— —水流动的样子,文字是水 ,小说是河,文字在流动, 那时的感觉是一种非常惬意 的感觉。水的流动还是神秘 的,因为,你不清楚它流向 何方,白天黑夜,它都在流 动,流动就是一切。你望着 它,无法不产生遐想。水培 养了我日后写作所需要的想 象力。回想起来,小时候我 的一个基本姿态就是坐在河 边上,望着流水与天空,痴 痴呆呆地遐想。其次,水是 干净的。造物主造水,我想 就是让它来净化这个世界的 。水边人家是干净的,水边 之人是干净的,我总在想, 一个缺水的地方,是很难干 净的。只要有了水,你没法 不干净,因为你面对水再肮 脏,就会感到不安,甚至会 感到羞耻。春水、夏水、秋 水、冬水,一年四季,水都 是干净的。我之所以不肯将 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 肮脏之境界带进我的作品, 可能与水在冥冥之中对我的 影响有关。我的作品有一种 “洁癖”。再次,是水的弹性 。我想,这个世界上再也没 有比水更具弹性的事物了。 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它是 最容易被塑造的。水是一种 很有修养的事物。我的处世 方式与美学态度里,肯定都 有水的影子。水的渗透力, 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物质不 可比拟的。风与微尘能通过 细小的空隙,而水则能通过 更为细小的空隙。如果一个 物体连水都无法渗透的话, 那么它就是天衣无缝了。建 一座大楼,最揪心的莫过于 防水了。谁家跑水,全楼人 都紧张。水之细,对我写小 说很有启发。小说要的就是 这种无孔不入的细劲儿。水 也是我小说的一个永恒的题 材与主题。对水,我一辈子 心存感激。 我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 ,大概都在水。因为水—— 河流之水而不是大海之水, 我与我的作品,似乎缺少足 够的冷峻与悲壮的气质,缺 乏严峻的山一样的沉重。容 易伤感,容易软弱,不能长 久地仇恨。水的功能之一, 就是将具有浓度的东西进行 稀释,将许多东西流走,或 是洗刷掉。大约在四十岁之 前,我还一直没有觉得世界 上有坏人,很坏很坏的坏人 。我对人只是生气,而很难 达到仇恨的程度。即使生气 ,也绝不会生气很久,就更 谈不上生气一辈子了。时间 一久,那个被我生气的人或 事,就会慢慢地模糊起来, 一切都会慢慢地变得光溜溜 起来。一个人没有仇恨,不 能记仇,这对于创作是十分 有害的,它影响到了他对人 性的认识深度与作品的深度 。仇恨是文学的力量,不能 仇恨与不能爱一样是一件糟 糕的事情。由仇恨而上升至 人道主义的爱,才是有分量 的。我一直不满意我的悲悯 情怀的重量。但,一个人做 人做事都必须要限定自己。 不能为了取消自己的短处而 同时牺牲了自己的长处。换 一种角度来看,“短处”之说 也未必准确。 作为生命,在我理解, 原本应该是水的构成。 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湿 润的空间。现如今,我虽然 生活在都市,但那个空间却 永恒地留存在了我的记忆中 。每当我开始写作,我的幻 觉就立即被激活:或波光粼 粼,或流水淙淙,一片水光 。我必须在这样的情景中写 作,一旦这样的情景不在, 我就成了一条岸上的鱼。水 养育着我的灵魂,也养育着 我的文字。 注:本文是曹文轩先生 在第六届德国柏林国际文学 节上的发言。 导语 “曹文轩经典作品赏析系列”脱胎自“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系列,这次补充了曹文轩新的作品形成新的套系,选录了曹文轩的经典作品,分为《草房子》《青铜葵花》《水薄荷》《第十一根红布条》《十一月》《一条更大的鱼》《雕刻男孩》《蝙蝠舞》《海边的屋》《天花板里的画像》《灰娃》《寂寞的小巷》12本作品集,收录几十篇长篇、中短篇小说,集中了最能体现曹文轩作品风格和特色的精华。每篇作品后都有阅读指导、写作指导、人生格言几个板块,均由儿童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先生撰写。有些篇目后还附有其他儿童文学评论家的评论和小读者们的来信,细致解读小读者的困惑,指导小读者的阅读和写作。同时,我们邀请英国作家、画家张怀存为本系列创作插画。所配插画与文字相得益彰,或沉静,或灵动,都充分挖掘作品意趣,体现作品神韵,能极大满足儿童阅读过程中的审美需求。 本书是其中一册之《第十一根红布条》。 精彩页 第十一根红布条 麻子爷爷是一个让村里的孩子们很不愉快,甚至感到可怕的老头儿。 他没有成过家。他那一间低矮的旧茅屋,孤零零地坐落在村子后边的小河边上,四周都是树和藤蔓。他长得很不好看,满脸的黑麻子,个头又矮,还驼背,像背了一口沉重的铁锅。在孩子们的印象中从来就没有见他笑过。他总是独自一人,从不搭理别人。他除了用那头独角牛耕地、拖石磙,就很少从那片树林子走出来过。 反正孩子们不喜欢他。他也太不近人情了,连那头独角牛都不让孩子们碰一碰。 独角牛之所以吸引孩子们,也正在于独角。听大人们说,它的一只角是在它买回来不久,被麻子爷爷绑在一棵腰一般粗的大树上,用钢锯给锯掉的,因为锯得太挨根了,弄得鲜血淋淋的,疼得牛直淌眼泪。不是别人劝阻,他还要锯掉它的另一只角呢。 孩子们常悄悄地来逗弄独角牛,甚至想骑到它的背上,在田野卜疯两圈。 有一次,真的有一个孩子这么干了。麻子爷爷一眼看到了,不吱一声,闷着头追了过来,一把抓住牛绳,紧接着将那个孩子从牛背上拽下来,摔在地上。那孩子哭了,麻子爷爷一点也不心软,还用那对叫人心里发怵的眼睛瞪了他一眼,一声不吭地把独角牛拉走了。背后,孩子们都在心里用劲骂:“麻子麻,扔钉耙,扔到大河边,屁股跌成两半边!” 孩子们知道了他的古怪与冷漠,不愿再理他,也很少光顾那片林子。大人们似乎也不怎么把他放在心里。村里有什么事情开会,从没有谁会想起来去叫他。地里干活,也觉得他这个人并不存在,他们干他们的,谈他们的。那年,人口普查,负责登记的小学校的一个女老师竞将在林子里住着的这个麻子爷爷给忘了。 全村人都把他忘了。 只有在小孩子落水后需要抢救的时候,人们才忽然想起他——严格地说,是想起他的那头独角牛来。 这一带是水网地区,大河小沟纵横交错,家家户户住在水边上,门一开就是水。太阳上来,波光在各户人家屋里直晃动。“吱呀吱呀”的橹声,“哗啦哗啦”的水声,不时地在人们耳边响着。水,水,到处是水。这里倒不缺鱼虾,可是,这里的人却十分担心孩子掉进水里被淹死。 你到这里来,就会看见:生活在船上的孩子一会走动,大人们就用根布条将他拴着;生活在岸上的孩子一会走动,则常常被新搭的篱笆挡在院子里。他们的爸爸妈妈出门时,总忘不了对看孩子的老人说:“奶奶,看着他,水!”那些老爷爷老奶奶腿脚不灵活了,撵不上孩子,就吓唬说:“别到水边去,水里有鬼呢!”这里的孩子长到十几岁了,还有小时候造成的恐怖心理,晚上死活不肯到水边去,生怕那里冒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来。 可就是这样,也还是免不了有些孩子要落水。水太吸引那些不知道它的厉害的孩子了。小一点的孩子总喜欢用手用脚去玩水,稍大些的孩子,则喜欢到河边放芦叶船或爬上拴在河边的放鸭船,解了缆绳荡到河心去玩。河流上漂过一件什么东西来,有放鱼鹰的船路过,卖泥螺的船来了……这一切,都能使他们忘记爷爷奶奶的告诫,而被吸引到水边去。脚一滑,码头上的石块一晃,小船一歪斜……断不了有孩子掉进水里。有的自己会游泳,当然不碍事。没有学会游泳的,有机灵的,一把死死抓住水边的芦苇,灌了几口水,自己爬上来了,吐了几口水,突然哇哇大哭。有的幸运,淹得半死被大人发现了救上来。有的则永远也不会回来了。特别是到了发大水的季节,方圆三五里,三天五天就传说哪里哪里又淹死了个孩子。 落水的孩子被捞上来,不管有救没救,总要进行一番紧张的抢救。这地方上的抢救方法很特别:牵一头牛来,把孩子横在牛背上,然后让牛不停地在打谷场上跑动。那牛一颠一颠的,背上的孩子也跟着一下一下地跳动,这大概是起到人工呼吸的作用吧?有救的孩子,在牛跑了数圈以后,自然会“哇”地吐出肚里的水,接着“哇哇”哭出声来:“妈妈……妈妈……” 麻子爷爷的独角牛,是全村人最信得过的牛。只要有孩子落水,便立即听见人们四下里大声吵嚷着:“快!牵麻子爷爷的独角牛!”也只有这时人们才会想起麻子爷爷,可心里想着的只是牛而绝不是麻子爷爷。 如今,连他那头独角牛,也很少被人提到了。它老了,牙齿被磨钝了,跑起路来慢慢吞吞的,几乎不能再拉犁、拖石磙子。包产到户,分农具、牲口时,谁也不肯要它。只是麻子爷爷什么也不要,一声不吭,牵着他养了几十年的独角牛,就往林间的茅屋走。牛老了,村里又有了医生,所以再有孩子落水时,人们不再想起去牵独角牛了。至于麻子爷爷,那更没有人提到了。他老得更快,除了守着那间破茅屋和老独角牛,很少走动。他几乎终年不再与村里的人打交道,孩子们也难得看见他。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