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9章,分别是:绪论;变形监测控制网;长期监测与专项监测实施;监测方法与实施;现场安全巡查;监测项目控制值、预警及消警;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运营监测组织与管理;运营监测新技术等内容。文后还有附录。本书以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在广泛调研国内有关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测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分析和提炼。同时选取典型监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能够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结构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运营、设计、咨询及设备制造等单位及大专院校师生使用。 作者简介 王亮,高级工程师,南宁市高层次人才,现任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副总经理,从事地铁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经验,曾参与多家地铁公司多条地铁线路新线筹备:广州地铁三号线、郑州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南宁地铁一号线等;主持或牵头参与南宁地铁二号线、三号戏、四号线、五号线全自动驾驶等线路的设计联络、安装调试、验交、综合联调等运营筹备工作,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广西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2005年至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并主持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参与重大科研项目10余个,获得国家级奖项2个,2017年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合作,出版《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作业教程》、《城市轨道交通电客车驾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驾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检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厂段调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系统功能与组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操作原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等一系列运营专业管理学术著作,并在多家地铁公司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和同行的高度赞誉。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运营监测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运营监测工作现状 1.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运营监测发展趋势 1.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运营监测工作类型 1.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结构长期监测 1.2.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结构专项监测 1.3 监测工作依据 1.3.1 技术依据 1.3.2 管理依据 1.3.3 合同依据 第2章 变形监测控制网 2.1 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 2.1.1 平面基准建立 2.1.2 控制网布设 2.1.3 控制网观测 2.1.4 成果计算 2.2 竖向位移监测控制网 2.2.1 高程基准建立 2.2.2 控制网布设 2.2.3 控制网观测 2.2.4 成果计算 第3章 长期监测与专项监测实施 3.1 长期监测实施 3.1.1 概述 3.1.2 长期监测目的 3.1.3 一般规定 3.1.4 监测对象和项目 3.1.5 基准网的建立与复测 3.1.6 基准点及工作基点布设 3.1.7 监测点布设 3.1.8 初始值采集 3.1.9 监测频率 3.1.10 巡查内容及要求 3.2 专项监测实施 3.2.1 概述 3.2.2 专项监测目的 3.2.3 一般规定 3.2.4 专项监测对象和项目 3.2.5 专项监测基准网的建立与复测 3.2.6 专项监测基准点及工作基点布设 3.2.7 专项监测监测点布设 3.2.8 初始状态建立 3.2.9 专项监测频率 3.2.10 专项监测巡查内容及要求 3.3 长期监测与专项监测的对比及适用范围 3.3.1 长期监测与专项监测对比 3.3.2 适用范围及案例 第4章 监测方法与实施 4.1 竖向位移监测方法与实施 4.1.1 几何水准测量 4.1.2 三角高程测量 4.1.3 GNSS高程测量 4.1.4 静力水准测量 4.2 水平位移监测方法与实施 4.2.1 导线测量法 4.2.2 极坐标 4.2.3 前方交会法 4.2.4 GNSS水平测量 4.2.5 测量机器人测量 4.3 净空收敛监测方法与实施 4.3.1 收敛计 4.3.2 全站仪 4.3.3 手持激光测距仪 4.4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4.4.1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要求 4.4.2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仪器设备 4.4.3 监测方法 4.4.4 数据处理 4.5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 4.5.1 测点布置 4.5.2 测点埋设方法 4.5.3 常用仪器设备 4.5.4 观测方法及数据采集 4.5.5 成果数据计算及整理 4.6 地下水位监测 4.6.1 测点布设 4.6.2 常用仪器设备 4.6.3 观测方法 4.6.4 数据处理 4.7 结构应力监测 4.7.1 测点布设 4.7.2 常用仪器设备 4.7.3 观测方法 4.7.4 数据处理 4.8 挠度监测 4.8.1 测点布设 4.8.2 常用仪器设备 4.8.3 观测方法 4.8.4 数据处理 4.9 倾斜监测 4.9.1 投点法 4.9.2 差异沉降法 4.9.3 倾斜仪法 4.10 裂缝监测 4.10.1 钢直尺法 4.10.2 游标卡尺法 4.10.3 裂缝测宽仪法 4.11 轨道静态几何形位监测 4.11.1 轨距、轨顶水平测量 4.11.2 轨道平顺度 4.12 无缝线路钢轨位移监测 4.12.1 监测原理 4.12.2 常用仪器设备 4.12.3 观测方法 4.13 爆破振动监测 4.13.1 监测原理 4.13.2 监测适用范围及技术指标要求 4.13.3 测点布设 4.13.4 常用仪器设备 4.13.5 数据处理 第5章 现场安全巡查 5.1 长期监测的安全巡查与实施 5.1.1 安全巡查范围 5.1.2 安全巡查内容 5.1.3 安全巡查周期及频率 5.1.4 安全巡查方式 5.1.5 安全巡查要求 5.2 专项监测的安全巡查与实施 5.2.1 安全巡查适用范围 5.2.2 安全巡查范围 5.2.3 安全巡查内容 5.2.4 安全巡查周期及频率 5.2.5 安全巡查方式 5.2.6 安全巡查要求 第6章 监测项目控制值、预警及消警 6.1 监测项目控制值 6.1.1 概述 6.1.2 长期监测项目控制值 6.1.3 专项监测项目控制值 6.2 预警 6.2.1 预警概述及分类 6.2.2 预警依据及等级 6.2.3 预警发布 6.2.4 预警响应 6.3 消警 6.3.1 消警概述及分类 6.3.2 长期监测项目预警消警 6.3.3 专项监测项目预警消警 6.3.4 消警申请 第7章 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 7.1 监测成果 7.1.1 长期监测成果 7.1.2 专项监测成果 7.1.3 监测成果格式 7.1.4 其他要求 7.2 监测信息反馈 7.2.1 长期监测 7.2.2 专项监测 7.3 监测信息反馈案例 7.3.1 长期监测信息反馈案例 7.3.2 专项监测信息反馈案例 7.4 监测信息化反馈手段 7.4.1 长期监测信息化平台 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