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音乐教育家常苏民纪念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常苏民,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革命文艺战士,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第一任院长。为了纪念常苏民院长辞世20周年暨庆祝四川音乐学院建院75周年,由四川音乐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组织编辑了本书。 目录 常苏民生平简介 怀念追思 光荣的历程 丰硕的成果 追忆恩师常苏民 春蚕到死 一世风范 尊敬的师长和战友 忆常苏民先生二三事 一位有声望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 深切的怀念 贡献卓著 受人敬仰 常院长 百年祭 乐坛骄子入川来 常老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缅怀老院长常苏民 一架钢琴的故事 慧眼识珠 胆识非凡 30年辛勤耕耘 一位亲切慈祥的前辈 春天的风和雨 忆常老二三事 我们永远怀念常苏民老院长 山西平民中学校友怀念常苏民 音乐文论精选 试谈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加强群众歌咏活动,肃清黄色歌曲 展开社会主义的歌咏运动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进一步发动群众为民歌谱曲的工作 发挥群众歌曲的共产主义尖兵作用 关于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音乐创作问题 前言 迎接盛会,祝贺丰收 沿着社会主义文艺道路奋勇前进 庆祝川音建校十周年 继承民族民间音乐传统更好地反映现实斗争 彻底砸碎精神枷锁解放思想高歌猛进 继承民族遗产,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促进民族音乐繁荣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民族的音乐文化而奋斗 大众都爱你的新声 探索中前进 改革中振兴 民族音乐的保护、继承和发展问题 愿民族音乐之花开得更加艳丽 与吕骥同志难以忘怀的两次接触 我是怎样步入音乐之路的 音乐作品选 漫谈常苏民先生的音乐作品及其创作特点 老野平民中学冶校歌 放羊歌 再加一拳 打西安 向前进 井冈山 万岁!伟大的祖国 赞歌 雪山上升起了金色的太阳 黄河起风暴 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 抬头低头盼天晴 想延安 去吧,兄弟呀! 可爱的延安 千古奇冤 夜色 船工号子 心心相印 人家的船儿桨成双 千里共婵娟 钗头凤 后记 序言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 席,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教授柴永柏 引言 我在青年时代,虽然没 有机会接触艺术训练,但还 是对音乐充满了兴趣。有时 也和同学们在一起,高歌几 曲。在中学时期就知道常苏 民是一位有名的作曲家、音 乐理论家。20世纪80年代 ,我踌躇满志地踏进了高等 学府的门槛。那时,他创作 的电影《神圣的使命》的插 曲《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 !》和电影《漩涡里的歌》 的插曲《船工号子》,在社 会上广为流传。特别是《心 上人啊,快给我力量!》, 曲调缠绵凄恻,融情入景, 感人肺腑。刚从十年“文化 沙漠”中走出来的小青年, 听了这一歌曲,真是如醉如 痴。大学毕业后,工作几经 辗转,后调四川音乐学院党 委工作。在和部分老教授、 老职工的交谈中,我对常老 的革命生涯、渊博学识、广 阔胸怀、仁厚风貌,有了较 深刻的了解,崇敬之情油然 而生。在院庆75周年之际, 为了缅怀常老的历史功绩, 学校高研所组织编写了《音 乐教育家常苏民纪念文集》 ,编委会要我代表学校党委 和行政写一篇纪念文章,我 觉得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于是,欣然应诺。特撰此文 ,以表达对老前辈筚路蓝缕 ,创业艰辛的敬意。 四川音乐学院从建院到 现在,校(院)长更迭,历 经八届。 著名戏剧艺术家熊佛西 先生是第一届。 1939年,在抗日战争烽 火连天的日子里,熊佛西先 生在郫县吉祥寺创立了四川 省戏剧音乐学校。在四川近 现代史上,开新音乐教育之 先河,是四川音乐学院的“ 开篇”之作。可惜学校只办 了一年,就被反动军阀借故 查封。 著名色彩学家李有行先 生是第二届。 1941年,他在成都锦水 之滨,创办了四川省立艺术 专科学校,偏重于培养绘画 、建筑、印染、漆器等美术 人才。虽设有音乐学科,但 规模不大,教师很少,学生 不多,缺乏社会影响力。 第三届就是原晋西北鲁 艺分院老领导、老革命音乐 教育家常苏民。从新中国成 立后1953年院系调整开始 ,主持学校工作,前后达三 十余年。在漫长的岁月中, 他朝乾夕惕,呕心沥血,克 服困难,历经坎坷,对学校 发展和建设起了最关键的奠 基作用。从某种意义上也可 以说他是音乐学院的真正创 始人。所以,我们隆重纪念 建院75周年,绝不能也不应 该忘记我们最尊敬的常老院 长。 一、革命音乐家的前驱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一 生走什么道路,是和他成长 的环境分不开的。 常老1910年3月出生于晋 东南古上党郡的长治市。他 的祖父、外祖父均是当地精 明干练,善于运营的商人, 喜欢家乡古老的上党梆子, 兴之所至,也会引吭高唱, 舒展胸怀。他的父亲善弹三 弦,痴迷梆子戏。在他家院 落中,经常聚集票友,排练 演唱,自娱自乐。他的隔壁 邻舍,是一个承办红白喜事 的鼓乐班社。一年四季,地 方戏曲,民间小调,声弦缭 绕,不绝于耳。他家对面, 是一座红墙绿瓦庄严肃穆的 关帝庙,大小和尚,拜佛念 经,钟馨叮当,笙管悠扬。 常老就在这样一个“耳染七 音”的环境熏陶中,叩开了 音乐的大门,走进了音乐殿 堂。七八岁学会了弹月琴、 拉二胡、唱梆子戏。在乡邻 的心目中,他从小就是个有 天赋的音乐神童。 1924年冬,14岁的常苏 民,由父亲带领,步行七八 百里,考入了太原六年制的 山西国民师范学校。这所学 校虽为阎锡山所办,校长为 阎锡山的老师赵戴文,但在 当时却是共产党活动的大本 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薄一波在学校组织共产党支 部并任书记,发动学生声援 太原民众反对阎锡山强征房 产税的斗争。成立“沪案后 援会”,声援五卅爱国运动 。在学生运动中,常苏民接 受了新文化、新思想,冲破 了封闭的“上党脚盆”①意识 ,豁然看到了广阔的天地。 在薄一波的介绍下,1925 年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主 义青年团地下组织(C.Y) ,成为薄一波的好朋友。在 薄一波组织的地下党“夜间 轮训班”,他站过岗,放过 哨,也参加过轮训。还跟潜 入学校讲课的苏联友人学会 了唱《国际歌》和《共产主 义青年团歌》。 在国民师范,他勤奋好 学,志存高远。在老师的指 导下,小时已掌握的乐器演 奏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还初步学会了小提琴、风琴 、琵琶的演奏。入学第二年 ,他考入了在太原闻名遐迩 的“国民师范雅乐团”。由于 他排练刻苦,技艺娴熟,富 有组织力和号召力,16岁便 出任该团团长。1926年秋 ,初师毕业升入高师时,他 凭借优越的吹、拉、弹、唱 基本功,很顺利地进入高师 艺术科,主修音乐和美术。 师从北大音乐传习所毕业的 王美岩先生,学习音乐理论 作曲,课余兼修古琴。 …… 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月 ,为“划不清界线,站不稳 立场”,常老多次检查,多 次反省,1959年还因同情 彭德怀,被领导高层“请到 锦江宾馆,闭门思过”。有 位领导斥责他说:“看你的 名字就知道,苏民苏民,苏 修公民。”他受了不少委屈 ,也影响了他的待遇和升迁 。他总是胸襟开阔,坦然泰 然,了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