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体现了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本书通过名师讲解和科普再创作的方式帮助大家从文学和科学的角度更深刻地理解原著,一方面通过将科普知识与海洋名著结合起来,这部分内容由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海底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进行统筹,通过对海洋名著中出现的海洋人物、海洋事件、海洋现象、海洋事物(如生物、海岛的发现、海船)、海洋文化等的科普解读,帮助读者在阅读原著的同时,更深刻的理解原作中的海洋精神。科普知识的添加与原作结合恰到好处,融会贯通,不会有突兀感,同时又解决了阅读时的障碍,一书两用,对提高全民海洋意识特别是青少年的海洋意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名师讲解帮助读者快速理解原著。本书共添加科普条目170多个,增添科普文字近2万,对老人在捕鱼过程以及与鲨鱼搏斗时遇到的各种海洋现象(蓝水区、暖流等)、海洋事物特别是海洋生物做了详细的科普解读,如飞鱼、乌贼、鲣鱼、僧帽水母、棱皮龟、蠵龟、鲯鳅、各种金枪鱼等;同时也增加了名师点评条目近百个,对书中出现的重点字、词、段落、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特别是一些上下文联系、名句进行了精准的点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作者简介 陶红亮,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先后从事教育、出版行业十余年,曾供职于著名教育出版集团,任高级策划。他长期关注国内外名著的研究,擅长将当代中西方文学概念融会贯通。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已出版的名著有:《浮生六记》《沙乡年鉴》《弗洛伊德》《罗生门》等。 目录 第一章 老人和孩子 第二章 再次出海 第三章 军舰鸟和金枪鱼 第四章 大鱼上钩 第五章 一直僵持不下 第六章 左手抽筋了 第七章 老人赢了 第八章 鲯鳅的命运 第九章 直面即是死亡 第十章 鲨鱼的第一次袭击 第十一章 匕首改成兵器 第十二章 连续不断的搏斗 第十三章 永不言败的英雄 序言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是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 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于芝 加哥郊区的奥克帕克,出生 不久,全家就搬到了密歇根 州的瓦隆湖边。在这里,海 明威嬉戏玩耍,自由而快乐 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正是这段长期与大自然接触 的经历,激发了他对野外生 活的向往。他的父亲爱好钓 鱼、打猎等活动,母亲则喜 欢绘画和音乐,海明威从小 就耳濡目染,并且深受其父 母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海明威辞掉记者的工作, 来到了意大利战场。1923 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 长篇小说《三个短篇小说和 十首诗》。1929年,海明 威发表了长篇小说《永别了 ,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 期间,海明威以战地记者的 身份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随后又加入了西班牙内战 。1940年,海明威发表了 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海明威于1952年发表了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一 经问世,便赢得了广泛的关 注,1953年获得了美国普 利策奖。1954年,海明威 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由此 奠定了在文学界的突出地位 。众多学者高度评价《老人 与海》,认为其具有“一种 无可抗拒的美”。就连海明 威本人也曾说过:“这是我 这辈子写得最好的一部小说 了。”然而,获奖后的海明 威因为心理压力而患上了抑 郁症,最终选择了与他祖父 和父亲一样的方式——自杀 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颗文 学界巨星的陨落,让无数人 唏嘘、惋惜不已。 作为海明威最著名的作 品之一,《老人与海》是基 于真人真事创作出来的。故 事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的原 型是海明威移居古巴时认识 的一位老渔夫格雷戈里奥· 富恩特斯。在一次危机中, 老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 斯救了海明威一命,两人结 下了深厚的友谊。1936年 ,富恩特斯在出海捕鱼的时 候,捕到了一条大鱼,随后 遭到了鲨鱼的袭击,最后只 能拖着一具巨大的鱼骨返回 港湾。海明威对这一故事进 行加工,创作出了这部脍炙 人口的小说。 《老人与海》用艺术性 的写作手法、简洁的语言, 将老渔夫圣地亚哥与对手顽 强搏斗的事迹生动、形象、 细腻地表现出来。 故事讲述了一位老渔夫 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都 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孤身 一人到远海捕鱼。在漫长的 等待中,一条比船还要大的 大马林鱼终于上钩了。在与 大马林鱼斗智斗勇的持久战 中,老人忍受着伤痛、孤独 、饥饿和无望,毫无畏惧、 不折不挠、勇往直前,最终 在海上耗时三天之后将这条 大鱼杀死。他把杀死的大马 林鱼绑在自己的小船边上, 然后扬帆返程。 在归途中,这条被杀死 的大马林鱼身上的血腥味吸 引了一群凶狠的鲨鱼,它们 纷纷追逐而来。这些鲨鱼不 断袭击大马林鱼,但老人并 没有放弃自己辛辛苦苦钓到 的大鱼,而是勇敢地与这些 让人心惊胆战的鲨鱼展开了 激烈的搏斗。但是,圣地亚 哥的意志再坚强,也终究无 法与如此强悍的大自然生物 相抗衡,最终的结果必然是 失败的。老人最后返回港湾 时,大马林鱼已经被鲨鱼吃 光,只剩下鱼头、一根长长 的脊骨以及鱼尾。在这场力 量悬殊的斗争中,老人认为 自己失败了,因为他没能护 住自己的大鱼,但是他奋起 拼搏的身影是如此高大,这 样的老人,我们又怎么能说 他失败了呢? 老渔夫圣地亚哥是一个 勇敢而不折不挠的斗士。他 连续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鱼 ,面对人们的嘲笑,没有一 蹶不振,而是不服输,决意 捕到一条大鱼证明自己。在 海上,他与大马林鱼斗智斗 勇了三天,受伤过、饥饿过 、无望过,最终凭借着自己 坚定的意志力战胜了这条看 上去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 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他实际 上是一个“打不败的失败者” ,是一个坚强而不服输的硬 汉。 但他同时是一个孤独而 慈祥、内心充满爱的老人。 老人是孤独的。人们误解他 ,跟他朝夕相处的小男孩被 迫离开他,他不得不孤身到 远海捕鱼。在茫茫无际的大 海上,在与不可战胜的大自 然生物搏斗时,他一遍遍地 想着“要是孩子在身边就好 了”,那份孤独让人心痛不 已。无论什么时候,他对那 个小男孩永远是仁慈的,在 小男孩面前,他的眼神充满 了关爱和信任,这份温情和 他的勇敢一样令人动容。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创 作上,小说从艺术手法到结 构布局,都体现出了作者深 厚和独具匠心的文学底蕴。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 将自己擅长的叙事艺术体现 得淋漓尽致。他在描写老人 捕鱼、与大马林鱼斗智斗勇 、与鲨鱼对抗的场面时,无 论是在环境渲染,还是在节 奏的把握和人物情绪的感染 上,都拿捏得极其巧妙和到 位。 导语 《跟名师读老人与海(彩插无障碍阅读名家全译本)》由院士把关,对书中出现的岛屿、海洋生物、海洋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名等做科普注释,并由名师对书中的重点词语、段落进行解读。 书中有近40幅由知名插画师绘制的插画,提高阅读体验,由经验丰富、文风颇佳的知名作者翻译。 文学名著与海洋科普知识结合,帮助读者读懂、读透名著。 精彩页 第一章 老人和孩子 [名师导读] 本章是小说的开篇,一个以捕鱼为生的老人足足八十四天都没有捕到鱼,一直跟随老人的孩子因此被安排到其他渔船上。但他对老人仍然十分关心,而老人自己也依旧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一个叫圣地亚哥的古巴老人,经常一个人驾着小船去湾流(指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支暖流,从墨西哥湾开始沿北美洲东岸北上,向东横贯大西洋,到达欧洲西北沿岸,穿过挪威海进入北冰洋的整个暖流系统)捕鱼。目前,已经过了八十四天,但是一条鱼也没有捕到。有一个孩子在前四十天里一直跟他在一起,当他的帮手。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是没有捕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厌烦了,说老人倒霉到了极点,于是命令孩子不要跟随他出海了。孩子没有办法,依照父母的嘱咐上了另外一条船,这条船第一个星期就捕到了三条大鱼。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心里很难受。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走下岸去,帮老人搬回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叉,要不就是卷起绕在桅杆上的帆。那张帆用面粉袋打了很多补丁,收拢后看起来像是一面打了败仗的旗子。[赏析解读:从男孩和他的父母对待老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可以看出男孩的善良、单纯、重感情。] 这位老人看上去瘦骨嶙峋、憔悴不堪,脖颈上布满了很深的皱纹,腮帮上长了很多褐斑,那是太阳长期暴晒的结果。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直到被衣服领子遮住。他的双手因为长年收放绳素而留下了深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就像沙漠中长年被风沙侵蚀的岩石一般。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苍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如同海水一般蓝,总是快乐地眨呀眨,透出一股倔强的精神。[赏析解读:这段描写既刻画了老人历经岁月沧桑、憔悴不堪的模样,从侧面写出了老人生活的不易,又通过对老人眼晴的特写,写出了老人坚定乐观、不屈不挠的性格。] 这会儿,他们俩从小船停泊的地方爬上岸,“圣地亚哥,”孩子对他说,“我又能陪您一起出海了,因为我们那条船捕到了大鱼,我替家里人赚了一笔钱。” 这个孩子捕鱼的经验还是老人教的,所以孩子很爱他,同样也很敬重他。 “不要跟着我了,”老人说,“你跟他们一起干下去吧!” “您还记得吗?您有一回连续八十七天捕不到一条鱼,但是紧接着的三个礼拜,我们每天都捕着了大鱼。”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这次不是因为没有信心而离开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他的孩子,必须听他的话。” “我明白,”老人说,“作为孩子,听父母的话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一向对您信心不大。” “是啊,”老人说,“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我,但是我们自己有信心啊,你说对不对?” “对,”孩子说,“我请您到露台饭店去喝杯啤酒,喝完后我们一起把捕鱼的工具搬回家。” “好极了,”老人说,“这才是捕鱼人的生活嘛!” 饭店的露台上已经有很多渔夫聚集在那里。他们爱拿老人开玩笑,但老人并不生气。[赏析解读:这句话从侧面衬托出了老人的豁达心胸,以及隐忍的性格。]一些上了年纪的渔夫知道他很长时间都没捕到一条鱼,都望着他,心里为他难受,但是脸上并没有流露出来。他们都如同往日般地谈起海流(又称洋流,是海水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冷缩等而形成的密度不同的水团,再加上风应力、地转偏向力、引潮力等作用而常年按一定方向所作的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它是海水的普遍运动形式之一,按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谈自己把钓索送到海面下有多深,谈天气一直是多么的好,谈他们出海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当天捕到鱼的渔夫都已经回来了,他们将大马林鱼开膛破肚,平铺到两块木板上,两人抬着一块木板,摇摇晃晃地送到收鱼站,在那里等冷藏车把鱼运往哈瓦那的市场。逮到鲨鱼的人们就直接把它们送到海湾另一边的鲨鱼加工厂去。在那里,这些鲨鱼被吊在复合滑车上,工人们会除去肝脏,割掉鱼鳍,剥去外皮,把鱼肉切成一条条的,以备腌制。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