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个人传记,记述了中国桥梁先驱李文骥的一生。李文骥一生为中国桥梁建筑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1913年詹天佑开始考虑武汉长江大桥方案时,刚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李文骥就参与了第一次规划,之后先后五次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测量钻探和方案设计工作,是这座大桥最早、历史最长的规划设计者。
该书分为“传记”“文献”“忆文”“照片”四部分,最大程度的还原那段历史,叙述生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桥梁专家李文骥(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个人传记,记述了中国桥梁先驱李文骥的一生。李文骥一生为中国桥梁建筑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1913年詹天佑开始考虑武汉长江大桥方案时,刚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李文骥就参与了第一次规划,之后先后五次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测量钻探和方案设计工作,是这座大桥最早、历史最长的规划设计者。 该书分为“传记”“文献”“忆文”“照片”四部分,最大程度的还原那段历史,叙述生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李希,1922年12月14日生于湖北宜昌。李文骥之长女,曾用名李楚翘。高中学历。1951年9月杭州市工商联丝织工业同业公会;1956年9月浙江省工商联干部;1966年7月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1977年11月浙江省工商联宣传处干部;1984年9月任浙江省工商联宣传处处长;1990年4月退休。2019年8月24日病逝于杭州。 目录 编者的话/李希、李志伟 一 传记 李文骥先生传/唐寰澄 自传/李文骥 附1.李文骥传记中提到的人物 附2.有关机构设置沿革(本书涉及时期) 附3.李文骥生平编年纪事 二 文献 引言 1.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时期(1905-1913) 2.汉粤川铁路时期(1913-1927) 3.南京铁道部时期(1928-1934) 4.杭州钱塘江大桥时期(1934-1937) 5.抗战时期和胜利后(1937-1948) 6.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1951) 附:李文骥文稿、手稿、藏品清单 三 忆文 1.寸草心——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母并献给大弟慧培/李楚翘(李希) 2.历史上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桥方案——纪念李文骥先生/唐寰澄 3.桥魂/李希 4.尘封的荣誉——一个穿越时光的“中国故事”/李志伟 5.京张铁路工程中的“工科举人”——写在李文骥充任京张铁路实习生110周年之际/李远明、李远航 6.百年前的老照片/蒋思荃 7.八千里路云和月/刘宇、刘梦盈 8.李学海的记录本/刘宇、刘梦盈 9.“我是桥二代”——访钱塘江大桥建桥工程师李文骥之女李希/陈楠枰 10.川汉铁路旧影述说杭州宜昌两地情/张帮寸(附:宜昌火车站/彭翔华) 11.失落的宝贝/蒋思荃 12.观看工程纪录影片有感/矫小红 13.跨越半个世纪的畅想/中铁大桥局 14.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几代人梦想终成/凤凰卫视《腾飞中国》 15.方寸之间看沧桑/蒋思迅 16.大桥通车那天,全国人都在笑她播完音却哭了……/余佳 17.李文骥镜头下的南湖旧影——百岁老人珍藏重现昔日湖光水色/雷春桃 18.一位先行者的建桥计划/桥梁建设报 19.桥的故事——拜访档案捐赠者李希有感/陈淑媛 20.辛未书札/许宏儒、李慧培、唐寰澄、李楚翘、李楚兴、房慧智等 21.我的方案被选中,李老功不可没/唐寰澄 22.深圳钢结构博物馆撷珍武汉长江大桥计划书推荐函草稿/中建钢构 23.从2000件藏品看武汉长江大桥,你还记得大桥牌童年吗?/周满珍 四 照片 引言 1.家庭生活 2.工程实录 3.风景民俗 附:参考书目 致谢 李文骥后裔名单 编后随笔(代后记)/李志伟 编著者小传 序言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 行,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政 协筹备会主任、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主席,向大会致 开幕词。会议就时年63岁的 李文骥联合茅以升等一批中 国桥梁专家,向中央递交的 《筹建武汉纪念桥建议书, 》进行审议并通过了该议案 。李文骥一生为筹建武汉长 江大桥所做出的全部努力, 终于如愿以偿。但仅仅过去 了一年半,李文骥便因病与 世长辞。此后半个多世纪以 来,李文骥与建桥的传奇故 事,仿佛渐行渐远,湮没在 历史的遗忘中。 2007年,适逢武汉长江 大桥建桥50周年,中央电视 台开始连续报道这座50年来 从未大修过的全国钢铁建筑 样板工程。这无疑也是对当 时不断曝光的豆腐渣工程的 一个鞭挞,引发了国人对历 史的追忆,对现实的反思。 值此,在政府和媒体人的关 注下,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桥 历史原貌被逐步还原,陆续 呈现给世人。与此同时,中 国桥梁专家李文骥的生平经 历,事迹和贡献,重新进入 公众的视野,李文骥对中国 桥梁建筑事业呕心沥血、鞠 躬尽瘁、锲而不舍、矢志不 移的精神,也开始为人们知 晓,为人们敬仰与传颂。 李文骥最早并先后五次 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测量钻 探和方案设计工作。1913 年詹天佑协助孙中山制订10 万公里铁路计划,开始考虑 武汉长江大桥方案时,刚刚 从国立北京大学工科毕业的 李文骥,就参与了大桥的第 一次规划,勘测,设计。到 新中国成立前,他四次投身 于该项事业中,终因国难频 发,战事不断,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等原因,大桥建设 一再被搁置。直至1949年9 月,新中国诞生前夕,李文 骥再次看到希望,主动牵头 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递 交建桥议案,献计献策。 1955年,大桥苏联专家组 组长是康斯坦丁·谢尔盖耶 维奇·西林(Константин С ергеевич Силин),铁道 部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 委员是茅以升。不过,武汉 长江大桥桥梁总体设计师、 大桥建筑美术方案设计人唐 寰澄对央视记者说:“这座 大桥参加最早、历时最长的 规划设计者是李文骥,虽然 他在1951年病故,但大桥 设计的基础资料70%是李老 的……” 需要提及的,还有1935 -1937年,李文骥是钱塘江 大桥辅佐茅以升建桥的四大 工程师之一。大桥建成后仅 89天,1937年12月23日为 阻挡日军的进攻脚步,不得 不忍痛炸毁大桥。9年后的 1947年,李文骥又参与了 钱塘江大桥的修复工程和保 养管理工作。钱塘江大桥同 样是我国建桥史上不朽的样 板工程。 自晚清立宪,辛亥革命 ,民国肇始,再到新中国成 立,李文骥的足迹遍及京张 、津浦、京奉、胶济、汉粤 川、广三、京(南京)、粤 、佛中、漳龙、广九等铁路 工地,及武汉长江大桥测量 钻探、南京浦口轮渡引桥、 钱塘江大桥等施工现场。他 为中国的铁路、桥梁建设默 默苦干,不遗余力凡四十年 。正如李文骥在《自传》和 委托转呈《筹建武汉纪念桥 建议书》致发起人的信中所 说:“我最感兴趣的是武汉 大桥计划……自1913年以来 ,四次筹建我都参加并担任 主要工作,历次所费人力物 力和时间不少,而实际经验 都由我个人获得。自以为老 马识途,甚愿有机会将此项 经验贡献于人民。”得之于 民,还之于民,这显然是他 人生最大的愿望。 李文骥一生风雨沧桑, 对建桥可谓一往情深,矢志 不移。生命弥留之际,他留 给亲人的只有难以辨认的五 个字:“骥”“武汉大桥”…… 这种忘我的热爱,注定他因 桥而生,因桥而痴,因桥而 为,因桥而死——桥就是他 的精魂,他的人生。 本书分为“传记”、“文献” 、“忆文”、“照片”四部分, 力求展现李文骥的一生,也 力求通过还原历史,对那些 曾为中国路桥建筑付出过心 血的先辈给予缅怀和追忆。 鉴于李文骥一生奉行“尊 重他人,恪尽职守,协力合 作,共谋大业”的做人做事 原则,在他日常生活与留下 的文字中,毫不吝惜对同仁 与相助过他的人的感念与感 恩、肯定或缅怀。为此本书 对1947年李文骥《自传》 中涉及的二十余位志士同仁 和时代人物,参照“百度百 科”、网文、网帖、博客等 资料,以附录形式逐一作以 简述,介绍其生平及与李文 骥的关系。相信这样不仅可 以多角度体现李文骥为人与 做事的一贯宗旨,也可以最 大程度地还原那段历史,让 离我们太过久远的人物、事 件互补互现,相得益彰。 感谢李文骥耄耋之年的 三位女儿、稀寿百年的三位 儿子,与遍及杭州、武汉、 北京、太原、银川等地和海 外的晚辈亲属们,是他们提 供了珍藏的史料,忆文,照 片,资料;感谢媒体人持续 地对李文骥相识、相知熟人 的采访与报道;感谢与李文 骥有忘年之交的著名桥梁设 计专家唐寰澄留下的珍贵文 章;感谢国家铁道、交通各 级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 及各方人士留下的有价值的 专业文献。 我们作为李文骥的长女 、外孙,在他老人家仙逝69 年后的今天,查访、调研、 通览与之相关的上百本文献 书刊和800余篇网文网帖, 在编辑整理中,我们备受感 导语 李文骥一生风雨沧桑,对建桥可谓一往情深,矢志不移。生命弥留之际,他留给亲人的只有难以辨认的五个字:“骥”“武汉大桥”……这种忘我的热爱,注定他因桥而生,因桥而痴,因桥而为,因桥而死——桥就是他的精魂,他的人生。 本书力求展现李文骥的一生,也力求通过还原历史,对那些曾为中国路桥建筑付出过心血的先辈给予缅怀和追忆。 后记 编后随笔 01 李文骥是我的外公。老 人家走得早,18位孙子女中 与他生前见过面的只有五人 ,我是其中之一。 1950年1月,64岁的李文 骥奉调只身赴京,住在王府 井南口铁道部小红楼,铁道 部的后门在霞公府街。当时 母亲和我就住在霞公府街15 号“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 会”大院。一段短暂的时光 里,外公和我们分别住在同 一条胡同的东西两端,相距 300米,常来常往。 我家独门独室住二楼, 门外是一段陡立的木楼梯, 一到星期天,木梯稍有“嘎 吱”响动,母亲就会轻声说 :“外公来了”。……孩提时 的记忆碎片中,依稀印有老 人家清癯的面貌和慈善的目 光;外公是个安静人,言笑 不多,有些口音;还有他呢 子大衣散出的樟香,怪怪的 ……。他很喜欢附近的中山 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一 家人常去那儿休闲,拍照, 我有一张站在园内古柏前的 童年照,就出自外公之手。 国庆一周年大典那天,外公 待在他的办公室就能居高临 下地凭窗“观礼”,偏要跑到 南池子券门前的人群里和我 们挤在一起,边观看长安街 上的阅兵、游行,边享受同 堂三代弄孙不倦之乐……。 隔年春天,外公就去世了。 那年我四岁,虽懵懂无知, 但血脉亲情和时空交集的短 短巧合,对外公的追思探寻 ,从小到大,未曾间断。 10岁那年有一天,跟着 母亲来到朝阳门外一处还在 平整中的大工地,绕过一座 座被挖开或填平的坟丘,见 高坡上一处砖石土坑之间, 孤单地耸立着一尊汉白玉墓 碑——两米多高,正面镌刻 着:“李文骥之墓”,下款落 有三个舅舅、两个姨妈和母 亲名字。我小心地沿着石碑 转了一圈,母亲轻声说:“ 是你外公”。后来知道那儿 是东郊公墓,因为将要修建 北京工人体育场,陵园的地 被征用,母亲是来办理墓地 迁移或深埋手续的。结果怎 样,没有多问。很多年后, 外公的那座碑仍留在脑海, 觉得在那儿深藏着一份尊重 和荣誉,挥之不去,久久萦 绕。 家里有一只很旧的小木 箱,存放着外公的遗物,偶 然一次帮着母亲找东西打开 过,工程图纸和手稿摞满大 半箱。小心展开尘封的蓝图 :上面密密匝匝的线条、符 号、数字之间有“1913年, 武汉纪念桥”、“1930年,扬 子江跨江铁桥”等字样,给 人穿越久远时光的异样感, 我惊讶不已:“都是老物件 呀!能进博物馆了!”心想 ,在每张图纸背后,都会有 一个长长的老故事呀。母亲 说:“这是外公新中国成立 前设计武汉大桥时留下的老 资料,大姨希望拿到杭州去 ,一直留着。”几摞行楷手 稿上看到他老留下的一手好 字——笔力精到,严谨有致 ,让人爱不释手;还有几本 旧相册。我也第一次从中看 到外公不同时期的照片,正 是“斯人已去,风采依旧”。 母亲一边帮我指认,一边简 单说起,外公从晚清、民国 到新中国从事铁路工程,特 别是近40年间五次参加武汉 长江大桥勘测设计的经历… …“I艋死前还在惦记这件事 ,他很不容易。”母亲轻叹 着说。虽然言语不多,成为 我对外公最早的认知:“他 是最早参与中国铁路桥梁建 设的元老;一心建桥、一生 为桥:是一位多才多艺、工 作执着、不言放弃的工程师 ”。我特意从外公的木箱里 ,取出一张他在钱塘江桥管 理处时的老名片,夹在手边 的字典里,当作一个常见常 新的纪念与鞭策。那年我刚 满18岁,步入成年。 二十多年后,我也拿到 了自己的“工程师任职资格 证书”。也许是外公百年前“ 工业救国,工业强国”梦想 精神的引导,为我打开了一 扇门,踏进现代工程建设的 壮阅世界,一干30年。进海 滩戈壁草原,任雨雪长风入 怀.住野外营地帐篷;在钻 塔矗立、机器轰鸣的井场间 奔波劳作;跑现场,写报告 ,绘图纸,编程序;完成一 个个生产科研项目,迎来一 次次喜庆的投产和隆重的竣 工……。当也被人称呼为: “李工”时,感同身受,情不 自禁会想到李文骥修铁路, 建大桥“守正笃实,久久为 功”的辛劳一生,他是我为 人为业的楷模,默默鼓励着 我坚守行远,攀登科学技术 高峰。新老隔代的两个工程 师之间,仿佛有了跨越时空 的更多交流和共鸣,更加钦 佩、敬仰他老人家。 六年前,女儿家喜得贵 子,我又荣升外公。适逢马 年,婿家姓刘,我为外孙取 名:“刘子骥”。后来,试着 和孩子“掰扯”这五代人间的 称谓关系,女儿来得快:“ 巨简单——外公的外公!” 那时我已退休多年,常想: 外公离开我们快70年了,为 了更好地纪念他,自己还应 该做点儿什么.? …… 大姨李希,永远居住在 自己的内心,苦苦追索父辈 的价值和光辉。她渴望出一 本纪念李文骥的书,执着地 朝着这个目标进发,花费几 十年时间,做了太多的事情 :整理藏品,搜集文章,写 回忆录……。直到去了杭州 ,我才晓得此事,深受感动 ,也触动心灵。但见95岁的 鲐背老人,努力到无能为力 ,于心不忍,出手帮助义不 容辞。其实,这也是一场接 力,我们必须是接棒人。 我和大姨间经表弟接力 ,用微信互动交流,一起努 力,加快了出书的步伐。她 精彩页 李文骥先生传 唐寰澄 中国铁路工作者、桥梁界先驱之一李文骥先生,为北京大学土木系第一期毕业生,曾最早并先后五次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测量钻探和方案设计工作;参加过钱塘江桥的建设修复工作;以及其他铁路、公路线路及桥梁的抢修建设。筚路蓝缕,一生苦干实干,不求名利,故鲜为局外人知,为免事迹湮灭,谨记此文。 李文骥先生,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县钟村人,清末1886年生于一个寒儒家庭中。十五岁以前,随父学习旧学。十六岁至广州,受业于新旧学兼备的乡先哲凌仲儒先生之门,开始醉心于数学,自中国算书《四元玉鉴》等至外国代数,研习难题,求知之切,往往至午夜不辍,奠定了后来学习.工程的基础。 1905年,李先生考取了京师大学堂大学预科,校址在北京旧皇城内马神庙,即现在的景山东街。新学初办,以外籍教授充师资。除少数先辈留学生外,多聘欧美各国人士担任,故李先生通德、英等国外文。学制四年。当年科举虽废,旧名尚存,李先生得“奏奖举人”,授职“知县”,分发奉天。李先生不愿为官,奉严命回穗完婚后,返京继续求学。1909年,学校分科,李先生入工科土木门。工科用英文讲学,学制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停学。李先生庆幸起义成功,不思南归,在清政府眼皮底下,留京办报,取名《共和日报》,鼓吹革命。清帝逊位,1912年民国成立,学校复课,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校,严复先生为校长。李先生成为中国自己所办大学培养的第一批土木工程人才,第一期学生于1913年毕业。 李先生毕业后,学校德籍教授,乔治·米勒(Georg Muller)向当局建议,计划以“武汉过江大桥”作为辛亥革命成功、民国成立的纪念,得允,遂带领包括李先生在内的十余名土木系毕业生赴汉口做勘测及计划工作。到汉后,谒见鄂督黎元洪和汉粤川铁路会办詹天佑,得两氏的支持,在四五个月的时间里完成工作,但仅为纸上谈兵,北洋政府根本无力实现。 1913年7月,李先生在詹天佑的汉粤川铁路督办署任工程毕业生(即现在的工务员)。当时督办署下分设湘鄂、汉宜和宜夔段工程局,分别自英、德、美三国借款,并以该国籍人为分段总工程师。李先生在汉宜段工程局德籍分段工程师领导之下,从事汉口至宜昌间铁路的实测及建筑工作。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后,英德籍工程师陆续回国参战,乃得逐渐由中国工程师替代。一战结束后,各国借款的拨付逐渐减少,铁路工程逐渐停顿。至1917年底,近于完全停止。李先生奉命调往广三铁路。1918年春,复回川汉,升帮工程师。 1920年,李先生在美籍总工程师克劳尔(C.J.Carroll)的领导下,复测宜夔段线路的一部分,转战于崇山峻岭之间。功成,升任副工程师,于宜昌编制川汉全线(成都至汉口)工程预算。但工程款仍无着落,克劳尔辞职,李先生任宜夔段保管处委员兼总工程师之职,共约六年。其时,收归国有后的川汉铁路公司己完成宜昌至秭归县三百余里线路,桥涵隧道工程也己完成一半工程,且有宜昌车站、机厂、料厂及管理局房产等。除1922、1926年川军两次东进,与北洋军阀冲突时,有所损失外,其他产业赖李先生等克尽厥职得以保存。其间李先生还协助地方,规划测量宜昌至当阳、宜昌、恩施、巴东逶迤于山峦重叠间的公路线。在当时的年代,计划自然又成泡影。1927年,李先生为公路部门借调至当时拟建的韶赣国道开展勘测规划工作。国共分裂后,韶关发生内战,国道事亦不果。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孙科为部长。次年,聘美国著名桥梁专家华特尔(Dr.J.A.L.Waddell)为工程顾问。华特尔提出作“武汉扬子江大铁桥”计划,并介绍美商贷款来兴建。由于李先生对勘测规划工作驾轻就熟,当局让李先生协助华特尔作第二次测量桥址和线路的方案设计。1930年春,即将开始钻探,孙科未续聘华氏,只予以名誉顾问头衔,华氏与其助手韦约翰(John Weir)先后回国。李先生在极度缺乏材料机具的情况下,又当长江洪水期间,于九月完成初钻任务。华特尔在这一钻探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方案和概算,但国民政府无力完成这一工程。李先生心血所在,觉得弃之可惜,特将此项计划大略并附筹款兴建方案以论文方式提交中国工程师学会1931年大会。 1935年,钱塘江桥开工。铁道部派李先生到杭州协助,以增长实际经验,为武汉长江大桥工作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李先生成为与梅肠春、李学海、卜如默齐名的钱塘江桥四大工程师之一。 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己刻不容缓。茅以升先生在《钱塘江桥回忆》一文中提到:“1935年秋,应湖北省政府之约,前去接洽武汉造桥事,经过桥工处多人努力,于1936年8月做出武汉建桥计划书”,此过程中李先生当称首任。1937年,在有关方面协力筹款之下,李先生第三次进行新方案桥址的测量钻探工作。新桥仍经汉阳至武昌.但较之第一、二次更优。钱塘江桥工程处满以为杭州工程结束后便可迁往武汉。不想抗战即兴,全部计划付之流水。 1937年钱塘江桥建成炸桥,李先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